相关性和因果性《决策与判断》读书笔记(四)

相关性和因果性《决策与判断》读书笔记(四)_第1张图片


个体判断最初阶段的“锚定效应”,厘清随机性、相关性、因果性的概念,有助于决策者正确的理解收到的信息。

个体的判断是以一个初始值,或者说“锚”为依据的,然后会进行并不充分的上下调整。事先的锚可以影响个体对自己完成任务的估计,进而影响他们在这些任务中的坚持性。锚定效应并不会因为使用了金钱刺激或者给予被试更加极端的锚定而消失。

锚定效应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现象,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锚和“锚前估计”(在呈现一个锚之前,个体的平均判断)之间差异的大小,直到两者达到相近的水平。

对于那些专门从事说服工作的专业人土而言,一开始就采取一个极端的立场对于他们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那些惊艳的演讲、辩论、文章,总是以一个语出惊人的观点开场。

锚定效应是普遍存在、不可动摇的

锚定效应并不仅仅存在于对核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以及战略防御系统有效性的估计上,例如,前一年的预算支出可能会影响下一年预算的制定,谈判中的起始位置可能会影响下一轮谈判。

同样有证据表明,陪审团向法官阐述证据的顺序可能会影响判决的严厉程度。

作者甚至还提到了房地产行业真实性的问题,也和锚定效应有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阅读原作。

人们对一个锚定值进行的调整都是不充分的,无论是关于核战争爆发可能性的判断,还是房地产价格的判断,或者是对其他数值的判断。

人们很难抵御锚定效应的影响,部分原因在于对正确性的激励很少能够产生作用,还有部分原因在于锚定值通常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理想世界中,决策者可能会低估或者忽略这样的信息干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是很难做到的。

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针对原来的极端锚定值,确定一个反方向的相等的锚定值。在做出最后的决策之前,考虑多个锚定值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随机性的知觉

你对随机性的理解有多深?你对统计和概率的理解有多深?这些会决定你在决策时是否理性。根据荣格“共时性”的理论,巧合发生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人们基于概率的判断。

首先,小概率事件和不可能事件是不同的。

小概率事件,哪怕概率再小,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比如你跑到南极去,在冰天雪地中发现了一个姑娘,你们相爱了,结果发现这个姑娘竟然是你同父异母的姐姐。这个事情,听起来简直太韩剧了,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其实还是有那么一丝丝机会的,这叫小概率事件。

而你把硬币扔在桌上,硬币没有立起来,但是它既是正面朝上,又是背面朝上,这种事件在三维空间条件下就是不可能事件。

理性对待小概率事件

通常人们遇到小概率事件的时候,总会和星座、血型、幸运数字、水星逆行之类的东西联系起来,甚至是鬼神。于是,就产生了所谓的运气和迷信。

当我们遇到小概率事件的时候,一定要理性,不要动不动就和鬼神扯上关系,也不要觉得有什么阴谋论。当然,合理的怀疑是必要的,但也要认识到你只是碰巧遇到了那个极小的概率。

随机性

人们对于随机性的认识有时候也不理性。所谓的随机,就是在限定情形下一切都有可能。

比如,连续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序完全可以是连续100个正面。但是,与真正的随机序列相比,人们往往期望的是转换更频繁的序列,好像那样就更像随机一些。

于是,对一些人来说,他们倾向于将存在一定规则的序列看成是随机的,而将一些随机的序列看成存在一定的模式。

人们在对随机性进行判断的时候存在如此的困难,这就意味着如果要让他们自己来产生一个随机的序列,同样也会存在困难——事实也是如此。个体并不能自己制造一个随机的序列,即使是让他们竭尽全力来完成这样的工作。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结果并不仅仅局限于硬币的正面和反面。公司中每天都在雇佣和解雇员工,运动场上到处是成功和失败,股价每天都在下跌。在这样的一些结果中寻求一定的规律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关于随机性知觉的研究结构表明决策者倾向于过分解释随机事件。

例如,尽管在证券市场中,股价的震荡类似于在华尔街上“随意漫步”,但还是有成千上万的人花费整天的时间对股价的走势进行预测。

研究发现,在得到了股价信息和趋势信息以后,65%的被试确信他们能够正确预测股市的走势,尽管这样的预测只有49%的正确率,几乎类似于投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决策者应该尽量避免将相同结果的短期重复看做是有意义的。

相关、因果关系与控制

在做决策与判断的过程中,除了正确认识和理解随机性,我们还需要能够正确理解相关性和因果关系。

如果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取决于另一事件是否发生,那么这样才能说这两个变量相关。没有经过统计学训练的人大多对相关的概念没有足够的认识。

因此只要让他们进行统计方面的归因,他们总是会倾向于仅仅利用案例的发生频率来判断两者之间的关系。

个体在判断两个事件的共存关系时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他们往往依赖于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来做判断。但这是错误的。

两个不相关的变量给人造成它们相关的错误印象,这被认为是一种“相关错觉”。

比如书中提到的词组对照实验中,人们认为在语义上存在联系的词之间存在着正性相关关系,但实际上这样的相关关系并不存在。即使经过了很好的培训,相关错觉依然很难消除。

尽管形成相关错觉的原因还不是十分明了,但是绝大多数的理论家将原因归结为我们提到过的易得性直觉和代表性直觉。易得性直觉的解释是这样的:相关错觉的产生是因为明显的或者突出的配对更容易进入我们的记忆,因此会高估它们出现的频率。代表性直觉理论的解释是人们往往认为一个事件可以成为另一个事件的典型代表。

与观察到根本不存在的相关相反,我们可能会对一些现实存在的相关视而不见,这一现象可以被称为“无法识别的相关”。

相关错觉产生的原因通常是由于期望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关系,而无法识别的相关主要是由于个体缺少这样的期望,即使两者之间存在很强的联系也可能被忽略。

与相关错觉相比,无法识别的相关则显得更加普遍,而且更可能导致复杂的结果。

书中通过一个智力与创造力的相关关系判断案例,分析了正确判断相关关系的六个步骤。其实也说明了,确认两件事情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是需要严谨地去考量和测验的,绝不是看到一些简单的现象就轻易地把他们联系在一起。

因为没有办法排除在这六个阶段可能出现的偏差,所以人们在判断相关关系时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也就不足为奇。

本章最后,作者提到了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区别。这个概念实在太重要了,我认为这两者的混淆是普通人生活中大量困扰的来源。

相关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我觉得这句话大家可以大声朗读三遍。也就是说,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并不意味着其中的一个事件就是另一个事件产生的原因。

比如我们经常听到“只要如何如何,就能如何如何”,然后,再罗列一大堆数据和成功案例试图说明其中并不存在的因果关系。

例如:“做广告就可以使你的投资回报率加倍”,然后罗列出许多数据和案例来证明其因果。对此,我们只能说,广告和回报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不能说是因为做了广告所以提升了回报率。

很可能是利润率高的企业才能够负担高额的广告费用,而不是相反的关系。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常常将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等同起来。

正如相关关系并不能证明其中的因果关系一样,因果关系也不能保证一定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

比如我们都知道因为性交才会怀孕这样一个因果关系,但是从数据上看,人们一生性交多次,怀孕次数却并不多。这里面有太多其他因素,比如避孕措施之类。所以现代人的性交和怀孕存在因果关系,但从数据上看并不存在强相关关系。

对上述这些概念认识不明,很容易使决策者受到蒙骗和蛊惑,从而深陷泥潭。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首先,决策者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正性的、已被确认的关系。而是要意识到,在判断相关关系时,没有出现的事实往往是最为关键的。

第二,在判断一个关系是否存在之前,决策者应该问自己,他们的判断是基于自己的观察还是期望。如果是前者,相关关系就有可能被低估;而如果是后者,相关关系就有可能被高估。

最后,决策者必须很好地识别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两个存在因果关系的事件之间可能只存在很弱的相关性。

归因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进行“因果归因”的心理学理论,也就是对行为和行为的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正如期望效用理论那样,归因理论被认为是决策中的规范性理论(关于个体如何行为的理想化理论)。

但是与期望效用理论不同的是,归因理论针对人们的日常行为提出了一个描述性模型。本章中作者介绍了很详细且专业的一些心理学理论,这里只做简单介绍。

变异框架分析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解释行为的原因:行为人、环境和事件。

这三种归因方式主要依据三种不同的信息来源:在相同的情境中,其他人是否采取同样的行为反应?其他的情境或者其他的剌激是否能使人采取相同的行为?同样的事情是不是每时每刻都会发生?

因果归因的基础是对共变关系的判断。而共变原则认为某效应可以归因为与其共同变化的一个因素上。

它提供了一个判断人们进行因果归因的基本准则。对绝大多数行为而言,归因理论是正确的,但是也存在几个重要的例外。比如忽略共同反应、突出因素、基本归因误差和行为人与观察者的归因差异。

如果个体的行为主导了观察者,那什么东西可以主导行为人的思维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行为人关注自己所在的情景。只有在很少的情况下,个体会认为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行为是类似的。

正是因为这种关注点的差异,个体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为情境因素,而不像观察者那样归因为个性因素。

个体在对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使用个性因素进行归因的数量大致相等,但是他们在对自己进行归因时使用的情境因素的数量是对他人进行归因时的两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双重标准”,或者说“宽己严人”。

如果行为人和观察者归因差异主要是来自两者的视角不同,那么如果交换两者的视角是否会出现同样的差异呢?

实验证明视觉的观察角度对个体的因果归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绝大多数的研究都得出了一个相同的结果:当对行为的原因进行解释时,人们总是依赖于当时突出的因素。对于观察者而言,行为者就是突出的因素;而对于行为者而言,情境的需要是突出的。

这样一个看似细小的差异却具有深远的含意。在许多社会判断中,将行为归因为情境因素还是个性因素,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对于我们来说,归因的风格是直接与心理健康和情绪幸福感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减少归因误差尤为重要。一种方法就是更加关注共同反应的信息。如果在一个相同的情境中,绝大多数个体的行为都是类似的,这时做出个性因素的归因是不合适的。

相反,观察者应该从情境因素中寻找对行为的解释。另一种“消除误差”的方法是反问自己如果身处相同的环境,自己将如何行为。这种观点采择的方法可以扭转行为人——观察者归因差异。

由于因果归因往往取决于事件发生当时最为突出的因素,因此寻找隐藏的因素也是相当重要的。即使是措辞方面细微的变化都可以影响突出性,从而改变因果归因。这意味着因果归因和其他许多判断相似,是具有“可塑性的”。

思考和讨论:

请思考你在做判断和决策时,有分不清事物相关性和因果性的情况吗?如果有,请分析混淆的原因。

文中提到了归因理论不适用的范围,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吗?

摘自《决策与判断》作者斯科特•普劳斯,卡片作者王嘉

读书码字第106天,2017.04.27于绵

你可能感兴趣的:(相关性和因果性《决策与判断》读书笔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