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刻意学习》——唯有扎实稳定的持续行动,才是自己的唯一出路。

(一)

读书▪《刻意学习》——唯有扎实稳定的持续行动,才是自己的唯一出路。_第1张图片

在开篇之前,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Scalers.

查询英汉词典,scaler有两个释义:攀登者、定标器

增加了s后的复数,字面意思是“高功效的定标器(SCALERS),这一新产品可以产生一种数字式图像缩放效果并能在较宽范围的LCD上显示图像场。

作者是一名清华学霸,游走在口译世界的IT从业者。最惊人的举动就是1000天持续行动计划发起人,ScalersTalk成长会创始人。2015、2016、2017 连续三年,发布《政府工作报告中英对照讲解批注版》。

在筹备2016年11月的CATTI-Ⅲ笔译考试时,自己无意间偶遇的大牛。随后又报名参加了Scalers发起的千人早起晨读团Ⅱ期。

在早起的那段时间里,和社群的小伙伴一起利用30天的时间精读一篇the VOA special English Health Report。从对自己的发音信心满满,到最基本的发音(eg.English)也被纠正,心情由沮丧——懊恼——重新振作。我用自己的深切体会意识到了“持续行动”的重要性,也认定了这样一位持续输出者的感染性和指导性。

读书▪《刻意学习》——唯有扎实稳定的持续行动,才是自己的唯一出路。_第2张图片

得知他出书的消息,我从预售阶段便跃跃欲试,直到虔诚地拿到它,并开启了新一轮的阅读。较之以往的阅读方式,这一次,我把书摘内容分为“醍醐灌顶”、“感同身受”和“值得反思”三个体系,因为这是一本值得反复推敲和深度思考的书。

(二)

读书▪《刻意学习》——唯有扎实稳定的持续行动,才是自己的唯一出路。_第3张图片

如果一定要强加一些我和Scalers的共同点的话,那就是,我们都是因为某一个机缘巧合的瞬间,决定了要通过持续写作这件事情来成就个人成长的。也正因为这份共同的经历,书中的某些内容,让我“醍醐灌顶”

当我读书的时候,我会把书中的逻辑和我之前再文章中讨论过和梳理过的点进行关联和匹配,对照其中的异同之处。我发现带来启发的往往不是书里的信息,而是作者的分析脉络与逻辑思路。

如果我们在持续行动和持续进步,如果我们是在持续成长,那我们现在所取得的成绩,在未来都不值一提。如果我们每天都是在怀念自己以前有多么厉害,或者沉浸在当下自己有多么努力的臆想中,臆想出了“高潮”,那我们就很可能会丢失对于未来所有机会的想象。

只要具备基本的基础知识,就可以开始输出训练了,通过输出,反过来激励我们的输入,这是非常有效的,而且符合成长进步的规律。

一般刚刚开始持续行动的人,行动力资源不足,行动系统孱弱,先保证一件事情的稳定执行时上策。

在任何领域的学习里,我建议学习这都要准备好足够多的沉默时间去夯实自己的基础,这个阶段也特别容易被人忽略,因为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往往漫长而又没有直接结果,所以我们就会去追求一些表面文章。但是,我们所有前期的基础是构建一座大厦的基石,如果没有这些前期积累的话,后续增长就会乏力,因为基础不够牢固。

我们都需要学会暴力破解,学会变得更加暴力一点,对自己的困难、问题不要心慈手软。有时候绕半天弯路后会发现,面对困难,简单粗暴、直接上手往往是最有效的方式。

从表面上看,一天学一篇满足感很大,就像快速阅读,一天读一本书,感觉一年以后就能有辉煌无比的人生。但是浮夸迎合人性,投机取巧、急功近利永远有大市场。你只要满足需求就能赚钱,而这个事情到底应该怎么做,反倒没人关心了。

我不再是个孩子,尽管仍然是长辈眼中的孩子,但是我又开始有自己的使命。社会纷繁复杂,我们需要应对,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我们需要抵挡。

独立代表你承担了责任,以主动的视角审视你的工作,并且尽量代入更全局的位置,理解领导给你布置工作时候考虑的场景,朝着这个目标优化你的工作。这大概就是我们说的独当一面。

人是一种非常容易短视的动物,而且又极其擅长为这种目光短浅做辩护,以至于目光短浅会被合理化到仿佛不存在。目光短浅会给我们带来感知的偏差,感知的偏差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而错误的判断会让我们败给时间。

小人物的意思就是我们的行为就是要服从客观规律。客观规律就是,你不可能期待在一个时刻,马上得到一个质的瞬间转变。

其实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空间上的近是最大的优势。

(三)

读书▪《刻意学习》——唯有扎实稳定的持续行动,才是自己的唯一出路。_第4张图片

较之市面上流行的从零开始学会***、PhotoReading超速阅读法......Scalers的理念过于古朴和简单。

他提倡没有任何捷径和技巧,唯有持续的行动才是应对信息化爆炸时代的唯一办法。或许我们的脚步很慢,但总快过身边止步不前的人。

曾有一段时间,我过分的追求数字,比如计算自己每天在读书上花费了几小时,每月读了基本书,每月参加了几个线上活动......直到自己为数字所累,甚至沉浸在一种自已臆想的成就感中,被自己的努力深深地感动。

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只是想让别人看到我有多努力而已。

活给别人看很容易,活给自己看很难。

只有自己知道,努力有没有换来心智上的成熟,学习有没有得到相关行业的认可,行动有没有持续不断......只有承认了自己的懦弱和懒惰,才有勇气从下一秒就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Scalers的书也让我明白“不是所有的努力一定都有回报”。

常听到有人说,我工作那么努力,提拔时却从不考虑我;我那么努力的学习新知识,到头来依旧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我那么努力的追求女神,她还是从不看我一眼。

亲爱的,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啊!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一定有回报,但是正确的努力一定有回报。

所谓正确的努力,是认识到努力无果后,及时的纠正、反馈,再努力的过程。

就像努力工作时,是不是仅仅“服从命令听指挥”,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呢?我家黄先森不时给予我一些指引,他常常问我有没有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你是一个提线木偶还是有主观意识的演员。当领导说A的时候,他或许期冀的是你可以做到B或者C,而你却在A就沾沾自喜,那必然无法获得提拔的机遇;

当你努力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还是从现阶段自己的迷茫和工作的瓶颈出发,这里面也有着千差万别;

你在追求女神的时候,是先感动了自己,还是感动别人?是一味的自我付出,沉浸在自己都被感动的虚荣里,还是站在女神的角度上,从细微处着手,把自己变成她不离不弃的理由呢?

在持续写作这件事情上,我曾陷入了一个错误的怪圈。

其一,为写而写。在无处下笔,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时,内心焦灼无比。总想着,不想到一个多么“完美”的角度就绝不提笔。其实,不过是给自己的拖延和懒惰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其二,没有将行动感悟形成体系。就像前段时间读《巨婴国》,那是一本比较深奥与晦涩的社会心理学著作,自己还未深切体会,就把作者的观点搬运到自己的大脑,四处去分享,狐假虎威,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好像这些观点都是我的。我没有意识到,这些碎片信息终究不能融入自己的骨血,入脑、入心地对自己的成长有任何的影响和感化。

这篇的文字,写的格外朴实、真诚,每个字都是我心底告诉自己的话。没有华丽,没有虚荣,因为我知道唯有扎实稳定的持续行动,才是自己的唯一出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刻意学习》——唯有扎实稳定的持续行动,才是自己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