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里围里的墙——001

里围里的墙

那本书是我前段时间买的,还没拆封,但名头不小,各种比较有名的老师都做了序,比如笑来老师、古典老师等。说着说着就有点臭奸商的味道,可我并不擅长这个。它告诉了我一直存有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有人在看一本《拆掉里围里的墙》这本书?里围里又是个什么地方?为什么要拆掉这里的墙?难道,它是一个类似柏林墙的东西!虽然很好奇这件事,最后却还是放下了,看来这本书的书名没有吸引到我,相比之下,看到《追风筝的人》,我的选择竟然是看,看完电影还不行,接着看了小说……

这本书的序比较多,但下面都有作序人的介绍,我对古典老师不熟但有些认识,所以草草看了下,他写了一本叫做《拆掉思维里的墙》的书,当时我就笑了……

我一直都觉得微信读书是个好应用,你可以在里面看很多有意思的书,交往天南地北的书友以及他们有趣的灵魂,给生活留存下一点不多的意义,一丝迷蒙的慰藉。我也一直觉的自己还是很认真的,那些读过的书终将在脑海中留下一些好的东西,有活力的东西。

我忘了那寂静无人的夜空下,无意于屋外月光、黑云,还是不知名的鸣叫的自己,偶尔倾听一下时有时无的细雨微风。屋中则只剩两样东西,一块发光的手机屏幕,一阵阵无端的自言自语还有笑声。我到底说了什么,笑了什么,只取决于当时正在看的书,一些标准的理工科的书也能在那个时候品出有趣的味道。但脑子里的另一个声音发出了警告:你正在看着的是你喜欢的书,你舒适的躺着,与追求成长的刻意练习已经渐行渐远。——没错,书让我产生了一种所见非所见的错觉。

随着微信读书加了愈来愈多的好友,我慢慢开始感叹于读书时间的贫瘠,之前一周读5个多小时已经可以让人暗暗窃喜,如今看着周一一天就看8个小时的家伙暗自神伤。放在过去,我肯定会说上两句,

他到底看进去了吗,确定不是囫囵吞枣?(另一个声音提醒自己,你是否读进去了呢?)

看来,之前的我有些秀逗了,透着一股阿Q的自我胜利,一种它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的孤傲味道。现在看来,脑子里原来还装了这么一个东西。我看不到那些人坚韧的执行力,拿起手机看书的控制力,他们可能也会疑惑于是不是看的太多,但最后的义无反顾依旧需要无比的勇气。如此,微信读书这个东西开始透出一种战争的味道……,难道是关于一万个小时的启示。

一万个小时的练习?

初次看到这个东西就有太多的疑惑。它大概有417天,差不多一年两个月。但貌似人还需要吃饭休息,所以具体花多少年就不得而知了。每天练习2H的话那也是要14年的。这些东西大家都会算,但直到亲自算一下之后,我们才知道,偶,原来人一辈子才这么点时间,还有多少年,多少天亦或分秒云云,我将可能死去;我已经活了一辈子的多少分之多少,可能整条腿已经被埋进了坟墓。看来,重要的还是去做……

难道成功就这么简单,一万小时?我上班的地方,操作工每天都会在自己的岗位连续操作4小时左右(8小时工作制),他们岂不是只需要7年就能成为大师了?可问题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有十年往上的工龄了,大师又在何方呢?

接下来我又看到了好多东西,比如有关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关于舒适区、学习区、毁灭区的选择,最后的结论当然是学习区。学习区是个能让人进步的地方,不至于在舒适区太舒服而无所作为,亦或是待在毁灭区舍生忘死。他也让我想到了一本书《老人与海》,想到了王小波写的关于限度的书评。看来,想当大师就得不断地寻找自己的学习区,也就是某种限度。如果很容易的话,这世界理所当然的会有很多大师,但可惜没有。甚至于,万老师举的一个例子更彻底,奥运会冠军算大师了吧,连他们都有教练!这个例子是直白的,但也是难于理解的。毕竟中国的好多武侠剧中,那些逃离师门的“叛徒”们,最后也都变得很猛,类似于自立门户,而原来的老师则起到了启蒙教育的作用,原来的师兄也已经打不过他。可最后呢?这种人都很作,非想要什么过去师门的某种秘籍,结果给师兄送了经验,惨淡收场……

写完这段,细思极恐,因为举的例子竟然是电视看的,那水分就打了。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用科学的分析,而不是主观臆断来了解问题。之前的那些工友就一直在舒适区待着,他们已经熟悉了自己的工作,相关的技术,他们每天都在重复相同的工作,接着,他们陷入了永恒的当下,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一眼望的到边的,这就是他们的生活,也是我的生活。这又让我想到微信读书最常说的一句话:前路虽长,尤可期许!如果是这样,那还期许个毛呀。说什么最感动的是在平凡岗位上干了一辈子的匠人,说什么最长情的告白就是陪伴,都是骗人的鬼话,如果事实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种人多了去了!村子里到处都是相处一辈子的老夫老妻,平凡岗位干了一辈子的好人,有人关注吗?关注一两个就叫关注吗?那些被关注的是否又做了一些平凡、陪伴之外的事情,这都不得而知。

那么毁灭呢?写了这么多,不想写了,我已经写了太多的无病呻吟了,那都是脑子里无意冒出的念头,let ti go!!

你可能感兴趣的:(拆掉里围里的墙——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