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好友M约我去一趟书院门,她要去求一幅字,内容是已经确定的,四十几字的企业精神。
求一幅“字”,此处的“字”,是指书法作品。用这么大个概念来指代书法艺术,足见书法这件事在国人眼中的独特地位。
说好了时间,我忙完了手头事就赶紧去了。
说起来好久没去书院门了。
上次去还是很多年前,也是为了求字,因为事关重要,预算颇丰,因此特意找了位懂书法的朋友陪同,想好好筹划一下,谋求个名家墨宝。
那日我们在书院门逡巡许久,看得越多心里越没底。确实有很多名家字画,可是都真假莫辨,而那些当街摆摊立等可取的,朋友说有写得好的,可是没有名气威望拿不出手。
最后这位朋友献出了他压箱底的小六尺雷珍民小楷,又央告一位相熟的书画家朋友拿出以画梅闻名的他的父亲的一幅八尺墨梅,才算得以交差。记得当时两幅艺术品连买带装裱镶框花费不过万。放到现在早已不是这个价了。
在往事回忆中,已经到了书院门。抬头看到高大的门楼,雕梁画栋,造型繁复。
书院门位于西安南门里,是指东起碑林西到关中书院的一条步行街。叫作书院门,就是因为关中书院的缘故。
路过关中书院门口,这里现在好像是一所师范学院以及附属小学,谢绝游人入内。四五百年前,这里可是学术胜地,动辄几千人聚会讲学,名噪一时。发起者是明代的工部尚书冯从吾,他直言强谏,赤裸裸地批评皇上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结果把圣上惹操了,效仿魏征不成,被革了职撵回家。回家后闲不住就发挥余热,大布讲坛,将毕生所学分享给众生,这就是关中书院的前身。
关中书院是当时全国四大书院之一,也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几百年后,历经战乱沧桑的书院及周边街巷已是断壁残垣破败不堪,政府乘着改革的春风,将这里改建成了明清建筑风格的仿古商业街。
因为被唤作书院门,再加上毗邻碑林,在青石板街道的两侧,鳞次栉比的商铺里,大都做着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生意,比如文房四宝、碑帖拓片,比如名人字画、印章印谱……毛笔端砚与红漆木棂相得益彰,楷草隶篆散发出淡淡墨香。在店铺的门脸上,也大都高悬着题有诸如墨轩阁、文韬苑之类店名的匾额。
好友茶喜习书法,就总来书院门买毛笔,买到好笔写出好字就心生欢喜,有时开笔不顺就不免沮丧,但下回还是会来。
街上有卖埙的摊铺,这陶土制成的古乐器器型古朴,状若鹅蛋,听摊主吹上一曲,那曲调悠扬浑厚,一瞬间让人仿佛从烈日下的街巷穿越到了幽暗的深秋原野。
穿过重重阁、苑、轩,M在一条向南直通向城墙的巷子里等我。
巷口有一个字画摊位,她正与那摊主攀谈。摊主是个五十岁左右的微胖女人,穿着大花连衣裙,肤色暗黄,涂着口红,画着红色眼影,一口南方口音,感觉是这条墨香四溢的街道上的一个另类。然而她很热心,我们问价格,问行情,她都不厌其烦、悉数相告。她说现在生意不好做了,不比以前了。
我们往里走,看到一个书画家模样的人坐在店铺门口看报,门前的大书案上摆着厚厚一摞写好的作品,字体以行楷居多,间有行草,字体洋洒狂放。我们上前问了两句,这位老师相当自信,如数家珍的介绍他在书法界的地位、他的书法特点与过人之处,以及他给哪些知名餐饮题过字写过店名,说话间拉开架势准备开写。我们忙说再看看就离开了。
走走逛逛,在另一条向南的小巷中,M被一家店铺门口陈列的行楷吸引,只见那字刚劲有力、稳重浑厚,于是我们走进去和店主攀谈。店主是一位温和友善的中年人,看面相就知道是个关中汉子。墙上挂着他的从艺经历、生平简介以及书法作品,有行草的沁园春雪,有隶体的四字警言,以及大幅的水墨山水写意。
这位书法家姓王,说他自幼喜欢书法,几十年如一日不减热爱,如今以此为生,更是日日练习,一日不练就笔下凝滞生疏,所以须臾未有懈怠。
M问了价,王老师报价给了很大优惠,说就当交个朋友,M一听正在预算之内,于是立即成交,当下王老师在书案上摊开宣纸,研墨选笔,落笔前根据字数仔细推敲了一下版面布局,之后凝神开写。片刻功夫,一幅40余字的企业精神书法作品就大功告成了。
书法家问M可否称意,获得肯定答复后落款盖章。然后小心的折叠好他的墨宝放入一个牛皮纸袋内,又拿出几张报纸,说那上面有整版的他的介绍。最后与我们交换了手机号码,说以后有需要可以随时找他。
告别这位老师,带着完成任务的轻松,M说:真是字如其人,你看第一家那位老师,性情外放自诩甚高,所以写出的字不甚规整,狂放中带着不羁,后面这位老师,敦厚温和,字也就稳重规矩,咱们要写企业精神,一招一势须得规规矩矩,所以让后面这位老师写是更合适的。
我俩素来审美高度一致,我也深以为然。我们就边聊着边去找地方吃午餐了。
书院门里应该还有很多书画家吧,他们习练多年,掌握了这门傍身手艺,租上一间半室门面,或等客上门,或招募门生,或外出授课,假以时日,技艺日臻成熟,有的人进入这协会那协会,参加这比赛那评比,获得这奖项那称号,名字后的头衔称谓越来越多,一天天声名鹊起,行情水涨船高,字价自然越来越好,终于成名成家,从此生活无忧。
然而这情形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不谙炒作、不慕名利者,守着几尺书案,做着糊口生意,在成名成家之前,只是个清高手艺人罢了。
无论哪种情况我都很羡慕他们,可以将毕生爱好与工作生活结合在一起,精神世界自在富足。这让我想起正在看的一本书《浮生六记》,作者沈复和他的妻子芸一度生活困苦,在家门口摆摊卖字画为生,夫妻情深共度甘苦,虽清贫却从无精神上的窘迫。妻子病逝数年后,沈复在四十八岁时,将积淀已久的精神宝库一倾而出,悉数化为字字珠玑的浮生六记,流传于世。
我又想起我的外公,他青年时弃笔投戎,之后教书育人,退休后亦商亦农,他饱读诗书,尤喜书法,生活虽不富裕,精神却从未贫瘠。所以家门后人皆乐观豁达、胸怀广阔,少有阴郁促狭者。
传统文化是深植在骨髓中的精神养料。我认识的朋友中,有的人即使是在西化环境中长大,如今步入中年,也总由不得喜读历史古典,有时舞文弄墨,常常摇头晃脑引经据典,陶醉于传统与古典的智慧长河之中。
陪伴友人偶访书院门,却生出这许多感慨来,看来在这底蕴深厚的十三朝古都长大的我,天生的也被打上了挥之不去的传统文化的烙印。
是以为记。
(写于西安至上海旅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