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La La Land》观后感

不知道最近去看la la land的朋友们是什么原因驱动的。当我坐在荧幕前,我看到的是自己和我们的故事。据说这部电影也是导演的故事。

怀旧

电影——“男主是一个极端浪漫和理想主义的人,他迷恋三四十年代的爵士乐,那时的爵士还没有沦为商场的背景音乐。而且决心要开一间只演奏纯正爵士乐的酒吧来“拯救”爵士乐。

女主角一边做着咖啡馆服务生一边拼命参加试镜梦想当一名演员,女主虽然看起来比男主角现实得多,但骨子里和男主角是一样的极端浪漫和理想主义。内心深爱着好莱坞黄金时期的老电影“

了解我内心的人知道我是个“活在过去”的人,当然,目前这个人应该还没出现。没表达过是因为好多源于内心的热爱是无法时常挂在嘴边去念叨的。比如对于传统爵士乐和老电影的着迷,对于所有打着“老古董”烙印的人事物,对于革新的“愤世嫉俗”。我曾经说过,如果我可以穿越回民国,我希望我会在上海,如果穿越回70,80年代,我会去看看当时的北京。虽然“过时”的东西在这个时代是没有商业价值的,被大众意识判断为“逃避主义”的,但是在我的观念里偏执的认为怀旧是圆润,迷人的,是“不识旧物者决不可言新”。尽管不喜欢大众文化,但是我不会批判,所以我会为愤世嫉俗打上双引号,毕竟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同样是值得追捧的。旧物也不是“高于”新物的,因为爵士乐的起源并不是什么高雅音乐,老电影也不是完美无瑕的,老城也不代表没有晦暗过。

我只是单纯喜欢有年代感事物的纯粹。听爵士乐似乎是可以窥见乐手的情绪的,即兴演奏表达出来的对于自由的向往是非常复杂的感情。看老电影中那些已逝演员只能凭单纯的演技撑住整部戏,闪烁着雪花的观感,没有过多的场景渲染,没有特效和华丽的BGM。电影对于他们是成名的机会还是对艺术的奋不顾身呢?经过老城老店老物件我在想与他们有交集的人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和产生的喜怒哀乐,这些都特别容易让我陷入沉思与陶醉。

梦想

电影——“男主角由于偏执的怀旧,不肯在酒吧弹奏为人们佐餐的圣诞歌,被老板炒鱿鱼,从此生活没有了稳定的收入。后来和女主在一起为了给女主提供一份稳定生活,为了迎合女主的音乐审美加入了一个曲风创新的乐队。

女主多次视镜都以失败告终,在观看男主乐队演出时她失望的发现男主已经不再坚持自己的梦想了。后来两人分手后她也准备放弃自己的演员梦,男主及时出现鼓励女主继续试镜实现自己梦想,他也开始怀疑自己加入商业演奏的意义”

提到了梦想这个关键词,la la land的主题逐渐凸显。其实北京对于很多北漂来说何尝不是一个la la land。这里每天都有做着“白日梦”“想拯救世界”的年轻人,这里面也包括我。最近发生的事情有点多,也正是这些看似的“折腾”“作”才让我找到内心中真正不变的坚持和向往,像是在一条湍急的溪流里找到了那块最沉稳的石头。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我不是保守派,我认为不断的变化才是不变的,勇于打破常规才是常规,为此我认为我是幸运的,这个幸运没有在十年八年后才造访。有时候当你想向前迈一大步的时候,是需要先向后退一小步的。

爱情

电影——“男女主人公完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可是最后并没有在一起,虽然电影将近结尾给了大家一个过眼瘾的机会,快速重演了一遍两个人之间的故事,把一切不顺利都改写成了顺利,最后也幸福快乐的在一起组成了家庭,可这毕竟是戏剧,现实生活中,这两种结局可能都没有发生,极有可能是两个普通人都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最后各自组成了家庭过上了平淡的生活。”

除了怀旧,爱情是另一件让我肃然起敬的东西,soul mate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像是供奉在神坛上的神明,可望不可即。因为打破了神圣的禁忌随之会带来强大的落差感,生活总是要面对“柴米油盐”“头疼脑热”“人生三俗”的,这个时候我就异常的羡慕满足于生存需求的爱情。按说嫉妒是一种低劣的情绪,可是作为人类的原罪总有控制不好的时候。在爱情面前我是理想主义者,我仍然相信Soul mate还是存在的,主要是两个人要找好理想浪漫和现实的平衡点。

看完电影,回归现实,现实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像历史革命家一样洒脱,还要囿于生存,尽管我们坚守自己小世界里的执念和笃信,但是不要忘记目前世界还是属于地球人的,如果能遇到同类是最好,如果不能也请和这个世界和解,把偏执和极致当做特点,快乐满足的生活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不是《La La Land》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