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沉迷于回顾经典著作,于是翻到了一篇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由于只闻其名,不闻其内容,便拿来细细品读了一番。
这篇中篇小说是斯蒂芬茨威格在其生命历程中期完成的一部作品。茨威格生于奥地利的贵族家庭,从小便接受了优质的教育,他的思想和文学素养从很早就打下的坚实的基础。在他的社交网络中,不乏佼佼之人,曾经有人评价茨威格的社会交往对象可以描绘出整个欧洲文学艺术的轮廓也一点不夸张。其中,茨威格同弗洛伊德的友谊对他的文学作品航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彼此的交往中,茨威格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影响,也深谙其中的精髓。在此,我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试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学理论的角度来解读,发表自己的拙见。
称此作品为小说,更多地确实一篇书信。在简要地带入了背景之后,文章便以女主人公的口吻开始诉说自己的故事。一花一世界,这个看似陌生而普通的女人也有着不平凡的生活,拥有的是超乎常人的感情——对于一个从来都不认识自己的作家R的单恋。在女人的口述中,13岁的自己第一次看到R的时候便产生了无法抗拒的感情,在女人眼里,R的世界是自己从未经历过的,可以说R的到来为女人的生活开启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然而我,想起每一件往事都令我热血沸腾,我听说你的第一次,见到你的第一天,不,仅是一刻,那一切对我而言都是记忆犹新,仿佛就发生在今天,我怎么能忘记呢?因为这世界对我来说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从此以后女人只关注着R, 为了追上R的步伐,她把自己仅有的十几本书一读再读。每天都会观察R的行踪,猜测R的想法,虽然沉浸在自己的单恋之中,每天过得却是充实快乐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母亲告诉她一个噩耗——要搬到因斯布鲁克的继父家中,她满心期待的生活第一次崩塌了。“在这里的最后一天,我突然清楚地意识到:身边没有你,我是活不下去的。除了你,没有什么人能使我解脱。”也是此举动推使她决定要在走之前同R告别。但是等来的结果却是R同一个陌生的女人轻佻般地一起回到家中。
后来,女人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淑女,但内心依然被R所占据。女人决定自己赚钱回到维也纳再次找R, 这次女人同R有了美丽的“偶遇”,当R的目光落在女人的脸上,女人内心兴奋不已,然而女人很快便意识到这样的目光只是在欣赏一个陌生的美丽面孔,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R没有认出女人。女人的期待第二次崩塌。
R提出了共进晚餐的邀请,内心绝望的女人却立马接受——即使千遍万遍没有认出自己,自己也不可能对R提出任何拒绝。女人的爱的底线在R一次次触碰中降落,坠入深海。他们激情地度过了三个夜晚,第四日,R因有事外出两三月,他们在此分别。分别之际R随手赠予了女人一支白玫瑰。
从此女人再也没有听闻R的消息,女人也没有再次去刻意打探。女人怀孕了,生下了R的孩子。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女人选择了卖身。客人从中也不乏追求者,对女人献出自己的真心,然而都被女人拒绝,因为女人要为R保持自己的真心。
终于,在一次宴会中,女人同R再一次相遇。与上次不同的是,女人的模样已不同于十七八的清纯羞赧,多的是被岁月风雨磨炼出的成熟与处事不惊。R的目光再一次被女人的美丽吸引,再一次同女人发出了邀请——这次是直接回家的邀请。女人虽然外表变了模样,但再次见到R的内心又一次回到了13岁的小女孩,紧张、激动、欣喜……与上次相同的事,R的目光依然没有任何改变——他没有认出女人。在家中又是短暂的欢愉的交合,事后R向女人手里塞了一笔钱。女人的内心真的崩塌了,疾步走出了房门,消失在R的视线之中。
此后,女人的命运非常悲惨,孩子死于疾病,女人对生的欲望破灭了。此后,女人再也没有出现,消失于这个世界。
一封绝笔信诉说了这个陌生女人的一生。究其一生,便是一场永无尽头的单恋,爱恋的对方是永远触不到的恋人。与其说女人的际遇是一个偶然,不如说她的命运已然在童年的经历中作出了伏笔。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可以在此鉴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学理论作一番分析。在这里,可联系到弗洛伊德所提出的力比多(Libido)的概念来进行浅谈。
力比多指的是性力,在这里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而是具有动物特征的原始冲动力,能让身体的一切器官产生快感的本能。所以说,每个个体在本质中都含有力比多的成分,而力比多作为一种力量,需要向外释放。茨威格在《精神疗法》一书中也对力比多作过描述:人不想永恒,尤其是灵魂并不渴求精神生活;它只是受欲望驱使盲目地渴望着。普遍的渴求是所有心理生活的第一下呼吸。就像身体渴望食物,灵魂也渴求欲望,力比多,这一原始的欲求,灵魂无法抑制的饥饿驱使它迎风向世界。”那么既然每个个体生来都被力比多所驱使,为何陌生女人的欲求却如此超乎寻常,甚至被爱欲控制了一生?
其实,女人“为爱驱使,为情所困”的一生可以追溯到她的童年生活。在通常情况下,力比多在个体的内部聚集后,都需要一个向外释放的过程。只有当力比多的能量得到了合理的释放,能量才能够保持相对的平衡,那么个体才能够保持心理的和谐健康。而女人的生活环境使她没有办法能够正常地将自己的力比多释放出来。从小就丧父的童年,在十三岁之前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从小便缺少了父亲这种重要的角色陪伴,她无法将自己的力比多释放在父亲这种特别且重要的角色上,这一部分能量只能够逐年逐月地积攒着。那么她没有办法建立同父亲的一种健康的关系,首先她潜意识中就会将这部分力比多释放在母亲身上。然而,从整个女人的书信描述中,母亲在女人童年的生活中角色的重要性也显得很苍白了。她们的生活同周围的人没有任何的来往,母亲也不允许她同周围的邻居交往。虽然对母亲正面的描述非常少,但是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母亲在她童年当中的存在感是非常渺小的。因此,母亲角色的微弱也不能够有效得接受来自女人的力比多——母亲没有能力同女人建立起良好有效的亲子关系。除此之外,女人从小周围的生活环境我们可以从文章当中所闻,“在你搬来之前,住在这所房子里的人是丑陋而凶恶的,时常吵架。他们的日子穷困而贫弱,但却厌恶同样贫困的邻居,当然也包括我们,只因我们不愿意与他们一样染上破产的无产阶级饿的粗鲁和蛮横。这家的女人总是挨打,男人醉酒回家,不是摔椅子就是砸盘子, 叮叮当当的,半夜里也会把我们闹醒。有一次这个男人醉醺醺回家,把女人打得头破血流,女人披头散发地往楼上跑,男的在后面破口大骂,大家看不下去,出来警告着要去找警察,事情才平息下来......”其实女人对于曾经成长的环境描述并没有叙述太多,然而在较短的描述中,我们在头脑中已经粗略看到了女人童年生活的不幸——不幸的家庭,在失去父亲的宠爱下,母亲的爱没有成为好的担当,加之周围环境的糟粕,女人的感情是消极的,对世界的态度也是厌恶的。她憎恨这样一个无聊荒诞的世界,直到R的出现。因此,在R出现之前,力比多积攒的能量没有投射的对象,只能向内转映到自己身上,否则不能够排解积攒的情感。而在弗洛伊德看来,心理能量的内投必然导致自恋的结果,从而以自我取代现实。女人在一次次对周围环境的失望中筑起了内心的城墙,自己成为了城中之王,孤芳自赏,自怨自艾。就在这样孤独而百无聊赖的生活中,R出现了,R同周围的邻居是不同的——他有着优雅的仆人,房屋装饰也别有风味,屋中堆放了各种书籍……他是一个学识渊博之人,是一名风度翩翩绅士,有着上流社会的生活,还有着含情脉脉的温柔目光。他的与众不同正是女人想象当中的恋人,在潜意识中已经被她判定为那个寻觅已久、完全可以投注心理能量的对象。弗洛伊德在《爱情心理学》中谈到少女的爱情时,曾经说过:“环境和教育所造成的阻力,时时小心,处处留意,长期地阻挡着少女对爱欲的渴望,致令她一旦冲破阻力,选择了一个男人来满足她的期许,她便’委终身焉’,而’曾经沧海难为水’,不复能与别的男人有如斯深情了。”这种心理是少男少女的普遍心理,对于女人童年的遭遇来说这样的深情更要加倍加深——她已经认定R是此生追随之人。那么女人这般深情在此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希腊神话中曾经讲到,人最原本是双面八肢的球体,力量非常强大。他们曾经触怒了宙斯,宙斯决定将人一分为二,形成了如今人的形象。那么人的本能就是要去寻找曾经丢失的另一半,这另一半是他的灵魂伴侣。普通之人尚且无法抗拒本能的爱欲,何况女人的遭遇已经使她将爱欲看作了自己的全部,并且要加大加深地投射出来。
女人最后死了,没有再见到R一面。悲剧是把美撕裂给人看,女人的感情之纯粹没有让她获得幸福的爱情,在人们眼里纯洁的情感带来的却是一个生命的陨落,令人唏嘘。然而这样一场命运的悲剧并不是偶然的,一些悲剧的背后有它必然发生的根源所在,值得我们思考。
(近期在回忆经典的英文书籍,看到女人的故事令人无比痛心。思来想去不解为何女人如此执着与一个触不到的人,于是便有了以上的思考。作为尝试第一次将文学作品同心理学知识相结合,且对于心理学的知识可以说是处于零基础期,在一周之内作了一些相关的调查,观点论述之拙处,还请望多多包涵)
201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