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群人,智商情商都是正常水平,甚至有些还是曾经的学霸,领导安排的工作都能认真负责地完成,遇到有挑战的任务也挺积极上进,总能想办法解决。
自我要求也是有的,平时也会订阅一些知识内容,保持学习的节奏。
可是几年过去了,工资的涨幅还是跟不上物价的速度,与理想目标的差距更是赤裸裸的。
这现实骨感得像诺基亚破产时说的话:我们没做错什么,但是我们输了。
可是,到底输在哪儿了呢?
1
客户燕子来自江南的一个小县城,本科毕业后就回到了家乡,在银行从事柜面工作,如今已经10年了。
燕子说“柜面工作简单但不容出错,好在我也比较细致,服务态度也好,很多客户都愿意找我办业务。
但这份工作时间太长,尤其去年升了主管,每天都是8点上班,晚上9-10点才能下班,周末加班常态化,根本没时间陪孩子,二胎计划也因此被搁置。现在年龄越来越大,二胎计划不能再拖了,但这么长的工作时间,怎么兼顾两个孩子的照顾呢?”
是呀!
这是困扰着每一个职场妈妈的问题,左手工作,右手孩子,我们长期在两者间维持着平衡,积累了太多压力及情绪。
“那你有没有考虑过银行内调岗呢?”
“银行特别小,岗位特别少,机会奇缺且需要一些人脉才行。自己也想过换个工作。可县城就那么大,好的企业没几个,就业机会更是有限。真的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对面的燕子一筹莫展。
无独有偶。
客户木木来自四线城市,药物制剂专业硕士毕业以后进入当地的药厂工作,几年来,先后辗转实验室、项目部、和质量管理部。
和燕子一样,木木也是个特别尽职的员工,可是,这些细碎的工作里好像看不到未来。
向上发展?天花板太低。
向外跳个槽?当地的药企就那么几个,自己所在的单位已经是条件比较好的了。
转个行吧?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可迁移性太差。
似乎几条经典的路径,在木木这里都行不通,可把她愁坏了。
“程序员”小包是北漂一族。
小包的目标非常确定:“我想进入知名互联网公司!”
IT行业的工作强度特别大,为了能在35岁之前实现财富自由,小包比别人更加努力,近乎疯狂的扑在工作上,可近几年的收入涨幅却十分有限。
如果能进入知名互联网公司,实现经济的目标就有希望了。可是,有着丰富项目经验的小包投出去的简历都石沉大海。
小包来做咨询,就是想弄清楚,这到底是为什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达成目标?
2
能看得出燕子、木木和小包的工作能力都不差,工作态度也比多数人更端正,都踏踏实实的在一个岗位上耕耘近10年。
可为什么他们的收入还是这么“稳定”?发展空间还是这么“狭窄”呢?
其实,他们都受限于“职业机会系统”。
职业机会系统包含:宏观环境(国家)、地域、行业、职业、家庭/社交环境几个要素。
比如燕子,近年来受宏观环境的影响,一些银行的传统业务和功能正在弱化甚至被取代,整个行业空间都在萎缩,推及到个人就是岗位机会越来越少,甚至将面临被智能取代的失业风险。
而银行柜台这一职位所训练出来的能力相对单一,且价值偏低,导致即使燕子努力工作,可她个人的社会价值并未提高。
再看木木的情况,城市地域导致行业空间小。和燕子一样,质量管理职位所训练出来的职业技能也相对单一,且可迁移性差,导致她个人的发展空间受限。
而程序员小包,一直都在传统IT领域里努力奋斗,却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客观条件——知名互联网公司的选人标准:985/211双一流,根正苗红的互联网从业背景。
也就是说,从他最开始进入行业,他所选公司的业务范围就已经限制了他未来的走向。这就是组织对个人的影响。
除此之外,家庭/社交环境也会影响我们的职业发展。
客户小田硕士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上班,最让她不喜欢的是周围同事的素质参差不齐,人际关系特别复杂,常常八卦信息满公司飞。
小田说,她不想把自己的青春消耗在这些人身上。
好友琦琦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她说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太清闲了,办公室里听到最多的是家长里短,同事间相互攀比孩子报了什么班、房子车子婚外情。如果你说你在学习什么?对不起,会被全体行注目礼,像看个怪物一样看你。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惧黑。
我们每个人都要留心的问题:你所处的人际环境是会滋养你,还是消耗你?会助你成长?还是阻你进取。
除了外部环境和条件,束缚着我们的,还有我们自己。
在咨询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客户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所处的环境其实是不利于个人成长的,在感到厌倦厌烦的同时,却并没有认真思考情绪背后的问题以及该如何解决。
长此以往,既不甘于现状,又对现实问题无可奈何。
所以,怎么办?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换。
比如换个城市,换个行业或职业,换个人际环境。
就像我当初转行一样,不喜欢坐在格子间当HR,不喜欢八卦攀比的人际关系,转到自由职业规划师,合作伙伴的日常对话是这样的:
拓展职业机会,未雨绸缪。
我们可以依托于一个公司和平台,也可以脱离公司平台,做一个自由职业者,甚至创业者,就像燕子,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开始了教培创业之路。
可以利用外部资源,职业+互联网,职业+写作,职业+讲课,职业+管理,职业+营销,职业+人脉资源……
就像,木木后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写作和心理学,在为将来的转行做准备。
主动创造适合自己的社交环境。
通常我都会建议我的客户们加入线上成长性社群,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同路人。
也可以通过业余兴趣,拓展并更新自己的社交圈。比如,有客户喜欢演讲,可以加入头马线下活动,有客户喜欢阅读,我通常会建议他们加入樊登读书会,有客户喜欢跑步,那就加入当地的共跑群,喜欢心理学,就加入当地的协会,多参加专业学习吧!
总之,看清楚你在哪里,然后不论你的环境如何,都不要丢掉那颗进取的心。
本文作者:费晓霞老师
王虹老师职业规划团咨询师
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
南丁班首期讲师
曾供职于IT、服装、汽车等领域,拥有多年HR工作经验,主持过数千人次面试;拥有扎实的心理咨询功底,帮助客户扫清心理障碍,聚焦职业发展;在职业规划咨询的实践中,服务过的客户年龄跨度大,人群层级丰富,从大一学生到职业经理人,从驻店售货员到外企高管,从个体工商户到私企创业主。熟悉各年龄段人群的心理特征、职业需求和解决策略。
咨询满意度均分9.6分,获得客户一致好评。咨询(包括团体辅导)时长>500小时,接受督导>300小时。
擅长领域:职业规划、女性职场、女性心理、国企员工职业发展、大学生职业探索、测评技术、情绪管理、压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