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临其境》:在下周收官之前已经实现了“综艺高级感”

《声临其境》节目组调动的资源,制作的水准和拿出的诚意,对于观众来说也是弥足的宠溺。

如果观众也都是一帧不跳的看完《声临其境》年度声音大戏上集,可能感受会类似:仿佛大快朵颐后,满满的饱腹感。

一个半小时的综艺,一气而贯通。综合信息量和信息密度仿若两三个小时的大电影。尽管制片方中间反复使用了郭德纲的抖机灵、张国立的捡蛋糕、王源的可爱萌来关照观众的收看紧张程度,但密度感和质感依然如同排山倒海一样压了过来。

当国内综艺制作水平逐渐进入成熟的工业化体系后,观众挑剔综艺节目的标尺不可避免的移到了“综艺质感”上。在质感和戏剧感层面来说,湖南卫视徐晴导演团队的《声临其境》本来就具有天然选题上的优势。

台词或配音,这是表演学科的细分项目。因为语言、明星跟人生活的天然亲近性,观众会非常容易被熟悉的语言媒介代入节目预设的情景中。在之前对《声临其境》徐晴总导演专访时,徐晴导演曾经透漏过,《声临其境》的“配音”选题,是源于一台晚会的经验和对网络上“声优”作品的关注。

《声临其境》:在下周收官之前已经实现了“综艺高级感”_第1张图片

这个看似醒目、简单的选题很容易形成一个良性的链条:

配音项目属于表演专业——“专业配音”自然调动演员的优质资源、罕见资源——观众对演员的热爱易被直接转化为对节目的关注——“对节目的大关注”下,演员自我要求提供更优质表演——更优质表演吸引更多关注——大关注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加入……

这是一个天然递进的逻辑链,完全符合“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没有刻意感,自然运转。节目团队,只要抓住一个起点:配音,是表演专业的专业科目,就可以推动这个逻辑链启动。

在综艺作品层出不穷的今天,能够单独依靠选题就实现“双赢、循环逻辑”的节目选题已经极少。从《声临其境》中看,节目团队无论是在往期节目还是昨晚的“年度声音大秀”,都将这一选题优势利用的极好。

一、 大秀的质感拿捏,源于高质量作品和平衡感

眼下综艺节目流行的制作手法是“追求爆点”。

“爆点”的核心逻辑是牺牲百分之九十九的内容时长,只谋求一瞬间的爆发。这种制作手法的优势在于:能够给观众牢固的记忆点。劣势是:容易让观众只记住单一瞬间,而忘记整个节目。

但《声临其境》的制作逻辑是兼顾:常规节目期间,兼顾朱亚文那一声“宝贝”的爆点;在年度大秀期间,平衡高质量,将节目整体送上高台。

《声临其境》:在下周收官之前已经实现了“综艺高级感”_第2张图片

配音,是排除形体和容貌的单一表演课目。这个单独科目最少有五成的因素源于“祖师爷赏饭”,高度依赖嗓音天赋。

年度声音大秀中的嘉宾都是优中选优的超级高手。无论是昨晚赵立新&刘敏涛的“压抑情绪、含气配音”,还是朱亚文&宋佳的“神还原配音”等,质量水平基本上都无可挑剔。

在这一水准上,登台演员们的整体情绪感悟力和表现力基本上是相当的。但在客观的嗓音条件上,各位演员依然会存在区别。如果年度大秀中,节目安排出现水准上的差异,让观众产生“吊打感”,无疑会削弱“华山论剑”的高级,打破整体呈现的平衡。——节目组在这平衡一点的拿捏上,火候极佳。

在配音行当中,最好用的嗓音是“中音”。最受类型限制的嗓音是“次高音”。在发声学中,“高音”、“次高音”、“中音”的音区是由天然的声带宽窄度、厚薄度决定的。后天的声音练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小有改变。据说,国内的男性声音中,有九成都属于“次高音”范畴。偏近中音声区的声音,天然音域范围广,声带宽厚,拟声能力强,朱亚文就是其中的显著代表。他稍微改变用声方式、找对方法就可以让声音千变万化。在年度声音大秀中,朱亚文神还原的“姜文声”、“金城武声”几乎瞒过了老戏骨张铁林,让他疑惑道“刚刚放的是原声吧”,精彩绝伦。

《声临其境》:在下周收官之前已经实现了“综艺高级感”_第3张图片

赵立新、王劲松的天然声区或多或少都偏向于中音区。但是,尹正和王源的天然声区是在次高音区。其中王源因为年纪的原因还处于变声期,声音的表现略带童声,还更贴近高音区和泛音区。——如何在声音差异的情况下,让配音作品的整体呈现出相近的艺术冲击力,保证年度大秀的整体感,但又要让与之配合的嘉宾充分体现出自身能力,这对于节目组选题首先就是一个考验。

王源,是节目主嘉宾王劲松的助演嘉宾,也是全场唯一一个未成年表演嘉宾。因为上文提及的当下声音客观条件,节目组对王劲松和王源配音段落选择,就面临几个问题:第一,要兼顾王源的声音状态和二人的搭配感。第二,必须要满足老戏骨王劲松的能力范围。第三,还需要满足王劲松在节目中提到的“我想配动画片”要求。第四,作品段落必须有一定的国民度和张力……这么多条件,选择就难了。

《声临其境》:在下周收官之前已经实现了“综艺高级感”_第4张图片

但节目组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选取了《狮子王》中,小狮子辛巴少年期的配音段落。这个段落,充分的将王源声音中的“少年感”扬长避短,本真演绎。同时通过剪辑,利用两个角色切换,非常好的展现了王劲松“正直的国王”和“阴险的反派”两个声音跨度的表现能力。对比其他作品效果,完全可堪一战。对于节目效果来说,王源的流量、王劲松的实力搭配的更是没有丝毫冲撞。

如果说对于王源的作品设计可称精妙,那对于尹正的作品设计堪称绝妙。尹正的次高音在常规台词的表现中,宽厚、低沉的音质会稍逊。但是次高音台词在泛音区台词表现上,却有着比中音音质更大的优势,再加上尹正的表现特点就是感情投入度极大。因此,节目组干脆为他安排了《深夜食堂》中,一个语言障碍角色的配音段落。全篇都是零散的、含混的非常规发音设计,但是感情张力投入后,差异性极大,更大放异彩。

《声临其境》:在下周收官之前已经实现了“综艺高级感”_第5张图片

尹正更是完成到“手麻”。

《声临其境》:在下周收官之前已经实现了“综艺高级感”_第6张图片

精准的段落选择,很好的配合了不同嘉宾的特点,嘉宾的倾情投入也为节目润色。节目组的这种呈现,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声音大秀“强强对抗”格局,并很好的做到了质感高水准和质感平衡。这种平衡,进一步推动了节目整体都呈现出的高级感。

综艺节目的高级感,很难依靠声嘶力竭的宣传实现,眼下也很难通过大牌嘉宾的堆砌实现了。对于当下观众的审美来说,“高质感”只能来自于整体作品的质量和整体水准的平均。在这方面,《声临其境》节目组的安排可谓是事无巨细。除了保证节目质量、保证质量平衡外,在舞台设计上《声临其境》仅仅通过一个小小的变化,同样实现了“年度声音大秀”的质感升级。

“年度声音大秀”上,首次在舞台出现了现场乐队。这一个小小的变化,一来可以利用音乐进一步激发和调动演员的情绪;二来对观众来说,从视觉上就有了某种仪式感、正式感的变化。

让见惯了场面的张国立,只看到现场乐队后就产生这样的反应,这个小设计的成功无需赘言:

《声临其境》:在下周收官之前已经实现了“综艺高级感”_第7张图片

二、《声临其境》年度声音大秀:舞台综艺中的“真人秀”手法

“梅派”表演艺术,是“程式化表演学派”的代表。这种表演方法充满着我们传统文化中“合道”和“规矩”的文化烙印。在综艺节目中,当下也存在着两大“流派”。一种是真人秀综艺,一种是舞台综艺。真人秀综艺在年轻人拥护者众多,舞台综艺传承时间更久远。

随着真人秀对于国内综艺市场的影响力加大,越来越多的舞台综艺多多少少的都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是总体来说,舞台综艺整体遵循的依然是节目环节的时间顺序向下铺陈。而《声临其境》徐晴导演团队之前是以户外真人秀项目蜚声江湖的,湖南卫视的《一年级》、《变形记》等都是这一团队的作品。在《声临其境》,特别是年度声音大秀制作中,节目团队借鉴了大量真人秀的拍摄手法。这也是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的招牌手法之一。如:

《声临其境》:在下周收官之前已经实现了“综艺高级感”_第8张图片
△ 人物路径跟拍
《声临其境》:在下周收官之前已经实现了“综艺高级感”_第9张图片
△ 人物情绪背景塑造
《声临其境》:在下周收官之前已经实现了“综艺高级感”_第10张图片
△ 跳出时间线的人物评点
《声临其境》:在下周收官之前已经实现了“综艺高级感”_第11张图片
△ 花絮轶事环节

上一个镜头尤其有意思。当场上的配音竞争到了白热化阶段后,节目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拿出了几十秒钟的长镜头,专拍张国立如何捡起一个掉在地上的蛋糕。——这些看似细碎、有趣的镜头实际上在整个节目的议程中,承担了很大的作用。

首先,这些真人秀化的镜头缓解了紧张比赛的节奏点。这些节奏点是留给观众的呼吸点。节目组充分了解嘉宾和节目进程的紧张性,用这些镜头能够有效的防止信息密度过大给观众带来的疲惫感和紧张感,避免观众换台。——在这一过程中,站在普通观众的立场看节目,整台年度大秀,“张”有优质的配音段落和紧张的赛程,“弛”有嘉宾时不时开的玩笑,节目组时不时的皮一下。这种张弛之间的分寸感让环节间有了明显的节奏。戏剧化和对比感更加明显。而且显著的调节了节目节奏。

另外,这些镜头交代了人物关系,生动化了人物性格。传统的电视拍摄手法,表现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通常需要单独开辟出一条时间线,做完整叙事。但是在《声临其境》的镜头中,这条单独开辟的时间线可以被这些时不时出现的小镜头替代。

郭德纲、张铁林、张国立三个人聚在一起唱的京剧,赵立新、王劲松聚在一起对尹正窃窃私语似的点评,都鲜明的勾勒出了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看似零星点缀,但实际上这些小镜头让节目中的每个人物都独立起来、鲜明起来。

观众在看的时候,人物形象是明确的、独立的,配音比赛的剧情是统一的、一体的。这中独立和统一的辩证就为观众提供了非常形象的信息。还提供了充分的“偶像资料”,让观众自由去选择“哪个是最爱”。观众这种选择的结果,就会成为每个观众内心所独有的收看节奏,每到最爱的人物出现,就是每个观众心中的“收视重点”。——这种让观众自由选择重点人物的方法,比常规综艺节目“框定主角”的方法,造星效果要好的多;观众的收视体验也要好的多。

得当的制作思路、精巧的制作手法和编排、绝对高质量的作品质量……这些东西加在一起才有了观众今天看到的《声临其境》。但无需讳言,《声临其境》节目本身是一种高资源消耗型节目。这种资源的调动量是有很高的门槛的。它关乎平台位置和启动时机。湖南卫视率先找到了“配音”这个切口,并率先开始了对这一富矿资源高效、成熟的节目开发,无疑是占有了优势地位。后方部队就是想要开始模仿,恐怕也会面临相当多的现实问题。

作为“高门槛优质资源本身”的众位实力派演员,都乐于参与这个能够验证自身实力的节目。特别是参与过这一节目的众多嘉宾们,都表达了非常明确的、对节目水准和品牌的认可。

 “得到了学习和提高”、“有一天来一天”、“第二季还会来的”……这些表态对于不常参与综艺节目的老戏骨们来说是真诚的,也是少见的。对于观众来说,连高水平的能力者都感慨的成长,更是足以让观众觉得满意。从某种角度来说,《声临其境》节目组调动的资源,制作的水准和拿出的诚意,对于观众来说也是弥足的宠溺。

我们热切的期待着,下周《声临其境》声音的盛宴大结局。

你可能感兴趣的:(《声临其境》:在下周收官之前已经实现了“综艺高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