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欣赏】我做了一个小实验

【佳作欣赏】我做了一个小实验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习作要求

你做过什么小实验?向大家介绍一下。写之前,可以先借助图表整理小实验的主要信息。写的时候,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做小实验的经过写清楚。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的有趣发现等。写完后,交换读一读,再评一评:实验过程是否写清楚了?有没有写得不恰当的词语?

好词:

描写人物想法的:突发奇想、奇思妙想、想方设法、想入非非

描写人物神态的:不慌不忙、神气十足、目不转睛、心平气和

描写人物动作的:手舞足蹈、左顾右看、挤眉弄眼、健步如飞

描写人物心情的:迫不及待、心花怒放、忐忑不安、提心吊胆

佳句:

妈妈先拿出一张长方形的薄纸,接着把长方形的薄纸撕成小纸片,分给我们,要求我们把小纸片撕成小纸屑,我撕下的小纸屑就像一只只白蚂蚁。这时候,妈妈给我们一支塑料笔,让我们把塑料笔放在头上来回摩擦,过了十秒,我把塑料笔轻轻地放在小纸屑上面,小纸屑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飞到了我的笔杆上,真神奇呀!

我先倒了杯清水,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进杯子里,鸡蛋像跳水运动员那样“扑通”一声跳进了杯子里,沉到了杯子的底部,一动不动。接着,我往杯子里加了一勺盐,可鸡蛋一点也没有动静。我又加了两勺盐,这时盐散开了,出现了像仙女下凡时的云雾,水变得混浊了,我使劲地搅了搅,只见鸡蛋慢慢地浮到水中央。

例文欣赏

鸡蛋浮起来了

听说“鸡蛋会浮起来”,写完作业后,我迫不及待地做起了鸡蛋是不是可以在水里浮起来的实验。

我准备了一只透明的玻璃杯,一只勺子,一个生鸡蛋和一大碗盐。

我先倒了杯清水,接着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进杯子里,鸡蛋像跳水运动员那样“扑通”一声跳进了杯子里,沉到了杯子的底部,一动不动。然后,我往杯子里加了一勺盐,可鸡蛋一点也没有动静。最后,我加了两勺盐,这时盐散开了,出现了像仙女下凡时的云雾,水变得混浊了,我使劲地搅了搅,只见鸡蛋慢慢地浮到水中央。

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鸡蛋会浮上来?”妈妈告诉我:加了盐的水比重比鸡蛋大,所以鸡蛋浮上来了。

“鸡蛋浮上来了,实验成功了喽!”我感到有一种成功的喜悦。

简评:小作者运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清楚地介绍了实验的过程,让人读后一目了然。

杯子吃鸡蛋

上一个星期日的早晨,我在家里一边吃着煮鸡蛋,一边把一只剥掉蛋壳的鸡蛋放在玻璃杯上。突然,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玻璃杯能把鸡蛋“吃”进去吗,我以前在书上看过玻璃杯能“吃”鸡蛋的实验介绍。于是,我吃完早餐,就开始动手操作。

我先准备实验的材料:一只煮熟了的鸡蛋、一只瓶口比鸡蛋略小的玻璃杯、一些沙子、酒精、棉球、打火机。

我把一些沙子铺在玻璃瓶里,酒精洒在棉球上,用打火机点燃棉球,放在玻璃杯里,然后用煮熟了的鸡蛋堵住玻璃杯口。杯子里的火熄灭后,鸡蛋就“扑通”一声掉进玻璃杯里了。 “太好了,我成功了!”我欣喜若狂地呼喊着。“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好奇地想。于是,我上网去查资料,原来,酒精棉燃烧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而瓶子里的氧气被耗尽。由于剥了壳的鸡蛋把整个玻璃杯口堵住了,所以外面的空气不能进入瓶里来取代消耗掉的氧气。火焰熄灭后,瓶内气体温度下降,气压降低,有一定弹性的鸡蛋就被吸入瓶子里了。

完成了这个实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我们多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

简评:小作者依次写了实验的原因,准备实验,实验的过程,明白的道理,突出了实验过程,并及时写出了自己的神态、语言、想法,是一篇值得学习的佳作。

有力的纸桥

今天,我做了个小实验。

首先,我准备三个玻璃杯,一包纸巾。我把玻璃杯摆好“队形”,两只杯子的距离要刚好是一个杯底的距离,上面铺了一张纸。这时,我打了个喷嚏,回头一看,纸去哪儿了呢?我定睛一看,原来纸被我的喷嚏吹到了地上,我急忙跑过去捡起纸巾,拍到桌子上,心里想:“看样子不行!”

突然,我想起在课外书上看到过“水有吸力”,就把杯子装满了水,再铺上了纸巾。一看,纸好像被水吸住了,我的心情有点激动,我马上拿了一个空玻璃杯放了上去,结果杯子立马就“摔”下来了!

这时,妈妈走过来说:“你可以把纸巾打湿,把杯子里的水倒光试试看。”妈妈说的是真的吗?我按照妈妈说的做了做,把纸打湿,铺在了下面两个空杯子上,果然,纸巾吸在了玻璃杯上。这时,我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把第三个杯子放了上去,轻轻地松开我的手,杯子稳稳地站在“纸桥”上,我兴奋地叫了起来:“成功了,成功了!”我开心得手舞足蹈。

这个实验叫“有力的纸桥”。大家动手做做看,一定能行!

简评:做实验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别人的一臂之力就会让自己走出困惑。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摩擦起电

今天,妈妈说和我一起做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摩擦起电。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里就像喝了蜜糖一样,甜滋滋的。

妈妈先拿出一张长方形的薄纸,接着把长方形的薄纸撕成小纸片,分给我,要求我把小纸片撕成小纸屑,我撕下的小纸屑就像一只只白蚂蚁。这时候,妈妈给我一个塑料梳子,让我把它放在头上来回摩擦,过了十秒,我把塑料梳子轻轻地放在小纸屑上面,小纸屑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飞到了梳子上,真神奇呀!

看到这个现象,我很好奇:“难道小纸屑真的被施了魔法吗?”后来,妈妈告诉我:“这是因为塑料梳子和头发的摩擦产生了静电,是静电把小纸屑吸上来的。”听了妈妈的话,我恍然大悟。

这个实验真好玩!

简评:这是一个既简单又有趣的小实验,瞧,小作者写得多吸引人啊。文中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使此文锦上添花哟。

蜜蜂

引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从自家花园蜂窝捉了20只做试验,结果有17只准确无误飞回家,最后发现蜜蜂靠的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试验.

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里.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

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我放蜜蜂的时候是两点整,她就是说,在四十分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两里多里,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天都快黑了,我们还没见到其他蜜蜂飞回来.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了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一次成功的实验

引读:我们不仅要从实验中看到有趣的过程,还要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文中小女孩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一个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请校长找来三个学生,让他们做个游戏。

这位教育家从手提包里拿出一个瓶子,又取出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他把瓶子放在地上,然后把三个小铅锤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子头,最后把小铅锤放到瓶子里。

他对三个学生说:“这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说完,他又问:“记住了吗?”三个学生齐声回答:“记住了。”

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

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教育家问这个女孩:“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

女孩如实地告诉了他。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又问。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终于得到了成功。”

你可能感兴趣的:(【佳作欣赏】我做了一个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