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

      每次在过马路时,马路的路灯就像一个便签一直提醒我这个想法。十字路口的交通灯大概只有十秒的时间,每次绿灯一亮,基本都得小跑过去才能刚刚好到达对面,如果想按走路的方法到达基本是不可能的。机动车通行的交通灯有几秒的时间是浪费的,之后才是绿灯行。不过在大学城里守交通规则的除了来往的小车,基本没了吧。(我也没统计)经常可见的中国式过马路就发生在我们身上。问题来了,从交通规则上,是大部分的人都违反了。那么,假设我们把这里的规则,也就是灯的时间修改一下,那么我们的行为就变得合理化了。能理解我表达的意思吗?一,规则具有滞后性。二,用脚投票倒逼规则的变化。问题来了:是规则造就了我们的道德还是不道德,或者说,我们的道德是否是规则下的产物?

       同样的一个行为,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结果。在中国,是不允许重婚,很多人认为是对婚姻的不贞,虽然很多人都在完成他们作为生物的本能呼唤,过度繁殖的倾向。但是在一些国家,重婚是合法的,甚至是地位的象征。(地位象征这点似乎全世界通用)与此相似的例子要举例的话还有很多。你的行为没变,但是随着规则的变化,产生的结果和道德评论因此不同。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一下,我们的道德也是被吹出来的?

       但,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也难以安定。只是习以为常的事,我们就很少去思考看看。老子说如果民众都具有思考的能力,那国将不国。愚民政策历来都是统治者们所采用的方法,即便现在也是如此,虽然我们现在接触的信息比古人多得多。同样的,现在的规则也变得更为复杂。

      在食物链里,植物是整个生物圈的基石。而底层人民就是这个社会的基石。上层制定规则,中层执行规则,下层就变成规则上的鱼肉。偶有少数玩的溜的,晋升阶级。但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一定会需要的资源流向,不然就会崩溃。人类社会最完美的模型是椭圆形,区域小部分实现是可能的。但是,如果是整体,那是永不可能的。现实中的模型更倾向于金字塔式。用《道德经》的话讲,就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也就是马太效应。大自然的奇妙不是我能体会,但我知道一点,二八定律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人类社会却是马太效应,它就像一个奇妙的法则,谁也逃不过它。

      当时,没有任何抑制让马太奔跑,那么社会很快就会头重脚轻,很快就会崩盘。有人说,世界经济与我何关?人民币升值与我无关?事实上,我们都是这些事情的最终承担者——你的荷包越来越扁。于是,无钱百事哀,少侠一路好走,哭。

你可能感兴趣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