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观念的产物
少年孙正义去美国时,就对美国的朝气印象深刻,这朝气主要还是通过老年人体现的,他发现许多50多岁的老年美国人,谈话的重点是规划未来,是创业,而他们的同龄日本老人,只是想着退休,感叹人生已是暮年。
所以,孙正义的美国偶像,雷·克洛克(Raymond Albert Kroc)以失败推销员的履历步入人生下半场,不过,他属于永远的年轻人:“那时我52岁,有糖尿病和关节炎,切除了胆囊和甲状腺的大部分。可是我仍然深信,美好的日子就在前方,将会到来。”
雷·克洛克在52岁那年创办了麦当劳。
70后,80后,离52岁还远吧?听了这个故事,是不是觉得充满了希望?
人是观念的产物,你觉得自己老,20岁就可以放弃人生,你觉得自己年轻,50岁也有新事业等你。
——连岳《中国人的老年恐惧症》
情感与认知思维、非情感的生理感觉有两大不同之处。其一是,情感留在我们记忆中的烙印,要比理性思想和单纯的生理感觉都深刻。情感除了在记忆中停留的时间比理性更长久外,还有一个不同就是,理性分析是可以控制的,我们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开始进行理性思维活动,什么时候结束它。
情感能够提高生存概率
进化的理性定义认为,如果一个行为给我们带来的进化优势是最大的,那么这个行为就是理性的。我们从进化的角度看,很多情绪的出现、成型和发展,是以增加我们的生存概率为目的的。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就是一个例子。在作者看来,我们每个人在和比自己有权、有力量的人相处的过程中,都可能对对方产生正面情感。虽然这样可能被比自己强大的人加害,但我们还是更倾向于顽固地保存这种正面情绪。斯德哥尔摩情结,就是这种情况的最极端的体现。
在日常生活上,有些女孩并不愿意离开劣迹斑斑的男友;老板经常要求加班却轻易得到了员工的谅解。当然,这种情感并不是说我们知道自己没权没势,本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态度,策略性地压抑自己的不满。而是指那种面对对自己不利的人,仅仅因为对方处于更有权势的地位,就一反常态地给与谅解的情况。
在很多情况下,是情感机制在调节我们的认知机制。当权力的分配对我们不利时,我们的情感机制会偷偷调节我们的受辱感和愤怒感。这种调节是一种理性的反省,因为在这种不利于我们生存的情况下,这种平衡适当发挥些作用,可增加我们的生存概率。
——埃亚尔·温特《狡猾的情感》| 韩巍解读
用自由潜水的方式发现 “生命总开关”
可以说,人类已经很熟悉地球的陆地了,但是我们对海洋还是知之甚少。在探索海洋的过程中,潜水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同时它也是一项体育运动。比如最简单的自由潜水,就是不借助任何潜水装备,如压缩气瓶,防护服,甚至脚蹼都不用,仅凭一口吸入的空气来完成的潜水运动。
世界上最优秀的潜水运动员,比如新西兰人威廉·特鲁布里,可以一口气潜到水下100米的深度。但其实就算是在10米深的水里,人的肺部都会被压缩成正常体积的一半大小,而到了100米深的水里,人的肺部就只有两个棒球那么大了。像特鲁布里这样的运动员,之所以可以完成如此深的下潜,是因为人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叫做“哺乳动物潜水反射”。
这种生理反射还有一个更诗意的名字,叫做“生命总开关”,它说的是当我们把脸埋入水里的那一刻,大脑、肺部、心脏和其他器官被触发的种种生理反射。你在水里下潜越深,这些反射就越明显,最终会激发出一种生理变化。人体内的血液会开始从四肢,流向体内的重要器官,在极深的水下,血液竟然可以渗透过器官的细胞壁去支撑器官,保护器官在强大的水压下不会内爆。而且,人只要进入水中,心率就会大幅下降,就算你在水里剧烈运动,心率也比在陆地上时更慢,这就代表着人在水里会消耗更少的氧气,在水里能停留得更久。这就是人类能进行超过100米深潜的真正原因。日本等地的一种古老的职业“海女”,就是通过打开“生命总开关”来进行深潜的。
自由潜水帮助人们发现了“生命总开关”,而人体和海洋的联系还要紧密得多,比如人类就是泡在母亲的羊水里长大的,而羊水的成分和海水很像,并且婴儿天生就会蛙泳和憋气,以及人血液的化学成分也和海水非常相似。可以说,我们身体和海洋的联系存在于我们的基因之中。
——詹姆斯·内斯特《深海》| 田正赓解读
《自我导向行为》| 静静解读
作者 戴维·L·华生
正确的自我认知
很多人都把自己的某些行为归结为不可动摇的个人品质,这是一种错误的自我认知。人的行为其实是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的,大家都忽略了不同的情境对自己行为的影响。
【案例】
船长奥德修斯在航行过程需要经过一个海峡,为了避免被当地能歌善舞的水妖诱惑,他命令自己的水手把他绑在桅杆上,不管他如何恳求,都不要放开,直到他们通过了那个海峡。在这个事件中,奥德修斯就意识到了,在“水妖诱惑”这种特定的情境下,他可能会耽误自己原本的航行计划,所以预先做好了应对准备。
由此可看出,正确的自我认知是进行有效自我调节的关键。只有正确认识到特定情境对自己行为的影响,才能提前做出准备来防止自己不希望看到的行为发生。
自我矫正方法
1. 寻找强化物
【案例】
一位希望利用晚间阅读严肃文学作品的男士,利用对悬疑侦探小说的阅读作为强化物,来达成自己阅读严肃文学作品的目标。即只要他在阅读严肃文学作品上花了一定的时间,就会允许自己阅读一会儿悬疑侦探小说。悬疑侦探小说就是他阅读严肃文学作品的强化物。
2. 别通过“惩罚性”行为来激励自己进步
在强化自己的行为时,大家普遍都会犯一种错误,即总是习惯达不到目标就惩罚自己。但单独的惩罚是很不好的策略,因为任何一种惩罚都会对一种行为增加厌恶的刺激,而且单独的惩罚不会培养新的行为,仅仅依靠惩罚的计划大多都不会起作用。最好的办法是对自己进行适当的奖励,对自己进行积极暗示,培养自己积极的自我效能。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 伟萍解读
作者 彼得·德鲁克(1909 - 2005)
在书中,管理者这一称谓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只要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做出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就是管理者。通过对“管理者”的颠覆性定义,德鲁克清晰地传递了他的观点:在知识社会中,个人角色不再受组织层级限制,每个人都可以是管理者,而且所有人都有必要修炼管理者的基本素养。
在书中,德鲁克最有影响力的三个理念得到了充分论述,分别是“目标管理”“知识工作者”和“企业社会责任”。目标管理的精髓在于管理者的自我控制和自我实现;知识工作者要想提高效能,就要在认清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将精力放到有较高能力和技能的领域,更要注重责任和贡献;企业是社会的器官,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社会责任,为解决社会问题所进行的“社会创新”同时也是商业机会。
一、目标管理
作为德鲁克最为知名的理论,“目标管理”早在1954年的著作《管理实践》一书中被提出,几十年来促成了不少成功企业案例。同时也成为在实践中“挂羊头卖狗肉”,被曲解和滥用最严重的管理工具之一。“目标管理”与“计划式管理”截然不同,无论是哲学理念、管理方法和具体操作方式都大相径庭。
“目标管理”的前提是“人性本善”,承认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更有自我控制的能力。要想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定优势和知识,管理者应“用人所长”,并与员工之间形成“合作关系”,就像是交响乐团中指挥与乐器演奏者之间的关系一样。
制定管理者的工作目标,当然是管理者本人的职责所在。而要把每个管理者的努力融合为一股共同的企业发展力量,就需要每个人的目标都能反映出企业需要达到的整体目标,也就是管理者的目标需要向上负责。这样,组织整体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也应该有“自下而上”的环节。
目标的确定,要同时考虑组织目标、员工成就感和企业社会责任。在认同企业目标的基础上,管理者为自身或自己所在部门设定的目标不一定要量化,但要清楚、明晰、可衡量,并有完成的期限和责任的具体分配安排。
基于目标的绩效评估信息应如何使用?德鲁克认为,测评结果“应该直接提供给管理者,而非他的上司,因为这类信息是自我控制的工具,而不是上级控制下属的工具”。
目标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方式来取代强制式的管理”,它绝对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控”手段,而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共赢”理念。
二、知识工作者
未来最大的变化将是知识领域的变化。知识工作者的出现,颠覆了原有针对体力劳动者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知识工作者在工作中贡献的不是体力,而是智慧,用衡量体力劳动的传统方法对他们进行管控,是不可完成的目标。对于知识工作者,管理者应发挥影响力、领导力,在工作中协助他们,而不是对他们进行严密细致的督导。
因为知识工作者能够做出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德鲁克将知识工作者也定义为管理者。但由于很多人认识不到“才能并不等于成果”,他们在工作中不见得会取得成效。在个人管理方面,一些知识工作者可能会陷入日常事务,无法掌控自己的时间,成为组织的囚徒。在组织贡献方面,一些知识工作者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将自身的才能转化为企业的产品。
如何提升知识工作者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成效?
首先,不要试图改变自己,而要先了解自己。可以使用“回馈分析法”,在每次做重大决策,或是采取重要行动之前,先记录下对结果的期望,在工作完成后,将实际的结果与记录的预期结果进行对比。经过长时间的回顾和总结,优势和特长就一目了然了。
其次,不要盯着短板不放,把精力放到自己有较高能力和技能的领域。在强调专业化的社会中,与其幻想着某个知识工作者的能力突然提高,还不如通过调整工作岗位、改进工作手段等方式,让每个人充分发挥一技之长。
最后,要注重贡献和责任。对知识工作者而言,贡献和责任就是让自己的知识为组织所用、为他人所用。想要做出贡献,就要朝着组织的目标而努力。无论是时间管理的方式,还是决策和沟通的技巧,都应该朝向“目标”这一靶心。
三、企业社会责任
德鲁克虽然不是最早提出社会责任概念的学者,但一直是企业社会责任坚定的拥护者。企业是社会的器官,社会责任目标应作为企业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是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维度。
社会责任可以分为保守责任和积极责任。最基础的保守责任是不作恶,也就是书中所说的“决不明知其害而为之”。对积极责任的理解有两种,一是“先赚钱后行善”,将企业利润回馈社会;而另一种就是“通过行善来赚钱”,也就是通过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对社会问题进行解决,在增加利润的同时,实现“社会创新”。这是德鲁克在社会责任领域的最大贡献。从商业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社会变革和社会创新至少与技术创新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一些颇为成功的商业企业,很大程度上就是社会创新的产物。
当然,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职权都有限度。企业为了“做对事”,必须要先“做得好”。企业的首要社会责任就是执行其职能,因为企业正是为了这种职能和贡献才存在的,忽略了这一点,盲目承担超出其能力范围的责任,或者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名来谋取利益,才是对社会最大的不负责任。
金句
1. 在知识社会中,个人角色不再受组织层级限制,每个人都可以是管理者,而且所有人都有必要修炼管理者的基本素养。
2. 目标管理绝对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控”手段,而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共赢”理念。
3. 如果一个知识工作者的知识和才能无法被组织吸收,灵感无法转化为产品,那么他在企业中的价值基本等于零。
4. 企业是社会的器官,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社会责任,为解决社会问题所进行的“社会创新”同时也是商业机会。
《营销想象力》| 毛昆仑解读
作者 西奥多·莱维特
市场营销和企业正确的目的应该是什么?
所有成功的企业都必须认真阐明自己的企业目的,企业目的是企业在需要做出选择时的依据。如果你追求的目的错了,那么做得再好也没用。
你为什么要开公司?可能大部分人的答案是:赚钱。没错,我们当然想要赚钱,但是把赚钱当作企业的目的其实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这就相当于说活着是为了吃饭,但吃饭不是目的,它只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因为人不吃饭就会饿死。同样的,赚钱也不应该是企业的目的,它只是企业的必需品,因为不赚钱企业就无法生存。而且把“赚钱”当作企业的目的,也只是一种空洞的想法,因为赚钱的方式多种多样,企业的目的应该是指导你选择做什么来赚钱,而不是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莱维特在书里明确指出:企业的目的是吸引和留住顾客。如果不能吸引和留住一定比例的顾客,企业就不可能存续。没有顾客,赚钱就是无源之水,没有任何企业可以凭运气获得成功,没有哪个企业不需要对顾客做出响应。
我们为什么会信任别人?
从生存的角度上来说,信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人类本能。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上来说,信任让我们快乐。
在人类还是以部落形式生存的时候,信任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部落与部落之间有冲突的时候。彼此信任的部落,他们能更紧密、更好地合作,无论是寻找食物,还是抵抗敌人,他们更有可能生存下来。
但是信任其实是有风险的,因为当你把信任交出去的时候,你就要承受对方背叛你的风险。正如牛津赛德商学院的瑞秋·波茨曼(Rachel Botsman )所说,信任就是已知和未知之间的桥梁。那你说既然有风险,人类为什么能够跨过这个桥,愿意去相信别人呢?那是因为在我们人体当中,有一种荷尔蒙叫催产素,当我们信任别人,或者被别人信任的时候,就会产生催产素,它会让我们感觉非常好,这一点在实验上已经证明了。
保罗·扎克(Paul Zak )是一名神经学科学家,他研究催产素对信任的影响长达15年。他做了个实验,其实也是游戏,来考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你不妨也来玩一下,想想你会怎么做?扎克找来一群玩家,给每个人分了一些钱。这些人排成一圈,规则是这样的,你可以决定要不要把手中的钱给你下面的玩家,给不给、给多少,都是由你自己决定的。反过来,如果对方拿了你的钱的话,他自己也可以决定要不要回报你一些钱,回报多少,对方说了算。那么就有可能,你给出十块钱,对方收下了,什么都不给你,你就损失十块钱。但也有可能你给出十块钱,对方反过来给了你20块钱,你就多赚了十块钱。
作者在描述这个实验的时候,他还加了自己的评论。他说,从传统的行为经济学上来看,只有傻子才会信任别人,把钱给出去,因为你的信任是不会得到回报的,还记得回报那个词怎么说吗?reciprocate 。
扎克的实验结果大大推翻了这个观点,在最初研究中有38个人,他们平均分享出去手中超过一半的钱,绝大多数人在被信任时,也给出了善意的回报。在这个过程当中,扎克测量他们血液当中催产素的水平,发现无论是他们信任别人,还是被信任时,催产素的水平都大大提升。扎克后来还在数百人的身上做过这个测试,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
还有一些实验更为直接地证明了催产素的影响。还是这个游戏,研究者将合成催产素做成了鼻喷雾,就发现,喷了这种合成催产素鼻喷雾的人给出的钱更多。
人们之所以产生信任,是因为,信任会让我们的体内产生催产素,从而让我们感觉良好。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们信任的对象也在变化。在过去,人们很容易就相信各类权威机构所说的话,因为他们即使做错了什么,我们也不知道;而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透明度和传播度大幅上升,任何消息都可以在几小时之内传遍全世界。人们的信息来源也比以往多了很多,在这些综合因素下,人们对于权威机构的信任越来越低,但对于网上的陌生人的信任却在上升。这种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商业公司的运行方式与以往相比不一样了。
——马徐骏《新科学家》| 被互联网改变的“信任感”
太封闭的人,都是对关系持有绝望态度的。而生命最初人都对关系有强烈的渴望,从渴望到绝望,有这样一个过程:首先发出渴望;后来被忽视,被拒绝,于是失望;失望累积多了,就会变成绝望,觉得世界上没有爱自己;对关系绝望的同时,那些没有得到回应的动力,就变成了恨;恨累积多了,就演变成了我们的各种心魔。而这个过程也是可以逆转的。
当我们看到自己的渴望后,就可以试试继续发出它们,不过要向着对的人发出。张开双臂后,有可能会再次失望,但也有了希望,当我们的渴望能不断被人接住后,我们就会逐渐从封闭中走出来。而如果一直封闭的话,那就什么都不会有。当然真正从体验层面实现它并不容易,但不要忘记,这是我们的本心。
——武志红《动力 19 | 从渴望到绝望》
转基因与非转基因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层次的逻辑: 如果你担心转基因食品进入身体造成基因平移,那你也应该担心非转基因食品吃进肚子里造成基因平移。
咱们国家允许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3种,其他所有的食物,那些猪肉、牛肉、羊肉、鸡蛋、牛奶、土豆、西红柿,所有食物里都有大量的基因,你也应该担心那些食物里的基因发生平移。
| 是不是这个逻辑呢?
如果食物中的基因这么轻易就能平移到人体内,那我们一吃就是七八十年,还什么都吃,那可太危险了。你看吃瓜子,不论变成妖精脸,还是变成向日葵,那总还是比较好看的。要是吃猪肉,那越老的人就越像八戒了。实际生活里却没有这种现象,所以食物中的基因不会平移到我们身体里,传统食物不会,转基因食物一样也不会。
但你现在不担心绝大多数的食物,却只担心 GMO 食物,这是不是对 GMO 食物的一种严重歧视呢? 所以你发现没有,转基因食品,也就是我刚刚特意说成是 GMO 食物的东西,它为什么到处遭抵制呢?吃亏就吃亏在它这名字上了。
因为你只要把它念成转基因食物,菜市场的大妈都能听懂字面上的意思,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解,以为就是要转我的基因,要转我老头的基因,要转我儿子、女儿的基因,是这么一种食物,那可不能买。
所以,当年如果没起这个名字,比如说起一个“基因优化食物”,那估计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宣传宣传说不定能当保健品卖了。好在农业部和政策的制定者都知道这种技术的重要性,所以国家策略和执行上是对头的。
更安全的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如果以科学态度评价的话,它是一种今后占比最大量的农作物。最近几十年短期来看,它甚至会比传统食物更加安全一些。
有人可能说了,不对,你从前说过,转基因食品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以后,给出的结论不是那句很拗口的话吗?就是:
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不比传统食品更高。
现在怎么说成转基因食品更安全了?你没注意听,我前面还加了个时间状语,就是最近几十年短期来看,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更高。那就是因为在最近几十年,它被太多的人误解,甚至很多机构、国家,比如说欧洲之前20年就非常保守,不接受这种东西。什么原因呢?不是因为食品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农业形态的冲突。
根据欧洲从前的主流认同,农民、农业应该是什么样呢?就应该是迎着朝阳,在自己的牧场劳作,撒下最好的种子,孕育出最好的葡萄,然后酿成酒,是这么一个范儿。他们接受不了没有人文关怀的大机械,大平原,20万亩地就两个农民,靠着科技和发动机搞定,他们接受不了。而转基因农作物就是适合这种种植方式的。所以,利益冲突导致了欧洲传统的农场主抵制转基因,但近来10年也好多了。
你想科学昌明的欧洲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就更别提了,所以要不就是经济模式上的冲突导致的反对,要不就是知识匮乏导致的反对。反正转基因食品自从诞生之后就没有一天好日子,到哪上市都要被抽筋扒皮的,从头测到尾,有的还要重复测试,测试对身体有没有毒,测试对环境、对大气、对水、对土壤有没有毒,测试对环境中的动物、植物、昆虫有没有害处,测试转基因的品种会不会扩散到其他普通的品种里,你想都想不到的严格。
传统农作物也是每年一样有大量的新品上市,但是几乎没有一个做过这样的测试。因为人们默认传统就没问题。
你看,这么测完以后,不就是给我们懂科学的人一个双重的保障吗?就这种严格的测试程度,要真把传统的杂交农作物也拿去一测,都不一定过得了。但转基因农作物能过,那就是实实在在地说明安全性上过硬,这个是理论上的。
那实际上我来举个例子:
比如前几年地沟油事件,那是关注的重点。最早在台湾爆出来的,这个事故不是那种小商小贩非法的操作,家庭小作坊式地搞一搞,不是那样的。而是台湾最大的几个粮油企业,就是从提纯地沟油的供货商那儿进的原料,然后再把地沟油再精炼、过滤、提纯成食用油,这其实是不合法的。因为提得再纯,也会有很大的风险。
那些在下水道里头沤了很久的油,你根本不知道这些油经历过什么,然后就通过规范化的过滤跟提纯,你真就不能保障那里面没有害物,就算我们用检测食品的常规方法去检测它,所有项目都合格也不行,因为那些常规方法只是针对原料就是打算给人吃的东西设置的,你要真是当初就打算从下水道里捞一些东西出来吃,食品的检测方法一定不是这种了,它一定是一种超级严格,项目超级多,超级复杂,检测费用也会超级昂贵的一种检测方法。
所以,就算地沟油用当前的食品检测方法没有发现不合格的项目,也同样不能给人吃。但是它是可以用的,比如说它可以作为润滑油,或者燃油的原料,这都可以,只要你不吃就可以。而且这些油是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大超市,网店,可以买回家的,而且你根本无法从颜色、外观上看出有任何的异样,就算是送去专业检测机构,都未必能分得出来它是不是地沟油。
| 那这个时候,选什么品牌的油才能完全避免买到地沟油呢?
你只要去选那些标注着转基因,或者 GMO 标签的油,你就可以彻底放心了,因为起码在最近几十年,厂商肯定是知道大众的购买心态的,转基因差不多就是个黑标签,要不是有规定必须标注,不标的时候就要挨重罚,那巴不得就不标了。那这种地沟油提炼物,它肯定不是转基因大豆种植的一套流程生产出来的,所以也一定不愿意打上转基因的标签。
你看,懂科学的消费者就会去专门买转基因大豆油,来避免喝到地沟油,这就是一个实例,告诉你转基因食品起码在最近几十年安全性是会胜过传统食品的。当然,等到什么时候,大众全都接受了转基因食品,不再无来由地认为这东西会转我的基因,转我老公、转我父母、转我儿女的基因的时候,这个优势估计就没有这么明显了。
——卓克《067|真理:基因可以平移,转基因食品危险吗?》
幸福不是人生目的
幸福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人生目标的副产品。真正的幸福,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状态,并因此得到内心秩序和安宁的时刻。
在人们认识幸福的误区中,比金钱更本质的是感官享乐。米哈里一言蔽之:“享乐的片刻转瞬即逝。”“寻求快乐是基因为物种延续而设的一种即时反射,其目的非关个人利益。进食的快乐是为确保身体得到充足营养,性爱的快乐则是鼓励生殖的手段,它们实用的价值凌驾于一切之上。但实际上,他的性趣只不过是肉眼看不见的基因的一招布局,完全在操纵之中。如果无法抗拒食物或酒精的诱惑,或无时无刻欲念缠身的人,就无法自由控制内在的心灵。跟随基因的反应,享受自然的乐趣,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我们应该认清事实真相。”
多门相关学科告诉我们,人的意识虽然多维、超大,并且运行复杂,然而有序、有限。当个体的意识系统无序时,人就会焦虑、烦躁,乃至需要满足生理欲望。但无论欲望满足上欠缺、适当还是过度,都与意识系统中的秩序较少关联。而“好的生存状态”,直译为英文wellbeing ,就是幸福的意思,是要同时包括生理满足与意识系统中的秩序。
——刘苏里《006 | 郑也夫第一讲:幸福源自内心的秩序》
幸福是我们在追求道德目标和培养高尚品格的过程中意外收获的副产品
《品格之路》读起来更简单,布鲁克斯就讲了一个道理。他说,幸福是我们在追求道德目标和培养高尚品格的过程中意外收获的副产品,同时幸福也是一个必然结果。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培养了高尚的品格,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人生的幸福。你看,这跟我在第一周给你介绍的苏格拉底的人生公式多像啊。
布鲁克斯是那种很喜欢怀旧的人。他有一次听广播,听的是1945年的一次节目。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同盟国终于打败了轴心国。一群社会名流在节目里谈论这件事。照我们的想法,这不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胜利吗?受了那么多的苦,死了那么多的人,才换来了战争的胜利,那还不得喜极而泣,痛饮狂歌?没有。参加电台广播节目的嘉宾都很平静,甚至很谦卑,他们讲的多的,不是我们有多么伟大,相反,他们都在警告自己,不能过于陶醉。
听完这段广播,布鲁克斯打开电视。他看到一场橄榄球比赛的现场直播。比赛快要结束了,防守队员刚刚拦截了一个球。从电视镜头可以看到,防守队员欣喜若狂,欢呼雀跃。这真是一个巨大的反差。为什么大的成功让人谦卑,小的成功却让人沾沾自喜呢?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性。我们既然活一辈子,就得给自己的人生找到使命,因为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才能激发我们的潜能。
——何帆《品格的进阶1:简历美德与悼词美德》
快乐是个错觉
苦就是不满足,赖特对此找到了一个基于进化心理学的解释。进化心理学基本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认为人既然是进化的产物,进化必然给我们的心理打上了一些烙印。前面我们在讲《生命3.0》的时候说过,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传播自己的基因。
为了传播基因,我们就要做各种事情 —— 要吃饭,要找到性伴侣生孩子,而为了加强自己的生存权和生育权, 我们还要打败竞争对手,还要获得声望。
但人毕竟是有思想的生物,也许有的人就想看看大自然的风景,享受岁月静好,对传播基因没兴趣,那怎么办呢?自然选择怎么才能让我们*乐意*去做上面说的这些事情呢?
这就得靠思想建设了。赖特说,自然选择给我们的心理做了三个设定。
第一,完成上面那些事,你能获得快乐。这很容易理解,我们做这些事很多情况下并没有什么针对基因传播的计算,纯粹是为了快乐才去做。
第二,快乐是短暂的,它不能持续很长时间。这一点听起来有点奇怪,但是它很重要。如果我们做一次,就能获得持续的、长久的快乐,那就没有动力去做第二次了。自然选择“希望”你把基因传播得越多越好,你得不断努力才行!
第三,对于前面这两个事实,大脑应该专注于第一点,而忽略第二点。这也很重要,因为如果大脑明确意识到“快乐是短暂的”,它可能就会放弃追求快乐,开始怀疑人生,这还是不行。大脑必须永不放弃,永远追求快乐才行。
也就是说,自然选择根本不在乎我们是否快乐,它只是把快乐当做诱饵,来使得我们完成基因传播的目标。 必须这么设定,我们才能持续不断地去为了传播基因而奋斗。但是对我们来说,这个局面非常可悲。永远在追求,偶尔得到了,也只是短暂的快乐,正所谓“在失望中追求偶尔的满足” —— 这是一个无间道!
现在已经有科学实验证明这个机制。有人用猴子做实验,在笼子里挂一盏灯,只要灯一亮,实验者就会给猴子提供几滴果汁。猴子很喜欢果汁。科学家密切观察猴子大脑中的多巴胺分泌的情况。分泌多巴胺,就说明大脑正在经历快乐。
一开始,是果汁进入猴子嘴中之后,猴子大脑才大量分泌多巴胺。这个情况很明显,是果汁使猴子快乐。
但是实验重复多次之后,猴子就掌握规律了,他知道灯一亮就会有果汁。这时候科学家发现,在灯亮以后、果汁还没给的这个瞬间中,猴子大脑就已经开始大量分泌多巴胺!对果汁的*预期*,就已经让猴子快乐了。
再到后来,亮灯导致猴子分泌的多巴胺越来越多,而果汁带来的多巴胺越来越少。似乎猴子全部的快乐都在对果汁的预期之中,真正喝到了果汁,反而不怎么快乐了。
咱们想想,人难道不也是这样吗?在做某个事情之前,我们觉得做这件事会有多么快乐,可是真正做了之后,又感觉到很空虚。猴子和我们体会到真的快乐了吗?
这就是苦。你永远都不会真正满足。所谓快乐,其实是个错觉。
烦恼也是错觉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的各种情绪其实是自然选择对我们思想的编码,让我们能对外部的坏境做出一个*好坏*判断。如果做这件事对传播基因有利,你感到快乐,你下次就还会这么做。如果做这件事对传播基因有害,比如危险、有毒、被打败,你就感到痛苦难受,你下次就不这么做了。
而这些编码,是可能出错的。
第一种错误是环境变了编码没变。
比如我们看到甜的、高脂肪的食物会特别想吃,这个情绪在过去食物匮乏的时代可以让我们摄入更多的营养,对身体有利。可是现代社会食物非常丰富,再吃那么高脂高糖的食物只会损害身体。那么赖特就说,我们对高脂高糖食物的“感情”,可以说是一种*假的*感情。
类似的例子是愤怒。你在路上开车,遇到有人抢道,你会很愤怒,你想给他一个教训!这个情绪在过去“熟人社会”很有用,别人欺负你你要是不抗议,其他人就会一起欺负你。可是在公路上面对陌生人,你的愤怒只有增加交通事故的作用。那么这里的愤怒,也是一种假的感情。
第二种错误叫做“假阳性”。
这是一个统计学概念。比如说一个原始人在野外行走,他听见草丛里有声音,你说他应该怎么反应。这个声音有99%的可能性是风吹的(统计学称为“negative”),但是也有1%的可能性是草丛中有一头狮子(统计学称为“positive”,阳性)。原始人会不会忽略小概率事件,继续往前走呢?当然不会!他的正确反应是管它是什么东西,先跑为上。
原始人一有风吹草动就当成狮子,这是他头脑中的错觉,他甚至可能还以为自己看见了草丛里的狮子!这是个错觉,但是这样的错觉在关键时刻能救他一命。自然选择关心的是你能不能生存下来去传播基因,根本不关心你做出过多少次“正确判断”。
这个对风吹草动害怕的情绪在原始社会很管用,但是在今天就会导致我们的各种焦虑。
比如说,原始社会大家都是熟人,你给人的印象非常重要,被人看不起的滋味很难受。但今天我们更多的是面对陌生人,其实大多数人根本不在乎你是什么人!可是我们仍然特别关注自己给别人的印象。
有个实验是这样的。实验者在受试者的脸上画了个伤疤,画完让受试者照了镜子,看到伤疤,然后又找个借口说我再帮你修改一下,实际上是把伤疤又给抹掉了。接下来,受试者要跟一个陌生人聊一会儿天。整个聊天过程中,对面这个陌生人的表情反应都被录像了。
聊完天,实验人员就问受试者,刚才你俩聊天的时候,他注意到你的伤疤了吗?受试者都说他注意到了!然后播放录像,受试者还能分析出来,录像中哪个时间,陌生人的表情很不自然,那就是因为注意到了伤疤而感到不快!
当然,事实是实验者跟人聊天的时候他脸上根本就没有伤疤。
***
如此说来,我们的种种情绪中错觉实在太多了。我们以为能得到快乐,其实快乐非常短暂。我们对糖很有感情,糖吃多了对我们有害。我们整天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其实都是瞎担心。
所以佛说,人生充满了苦,而烦恼都是虚幻的东西。
这就是赖特从进化心理学角度对“苦”和“烦恼”的解释。
——万维钢日课035 |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1:现代视角下的“烦恼”和“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