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4 得到日磕团 第76天

2017-07-14 得到日磕团 第76天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7-07-14 得到日磕团 第76天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70714 猫书评罗胖:今天罗胖提了一个老话题“阴谋论”。说一下我的心法。我遇到“阴谋论”的时候。喜欢琢磨,我自己组个饭局都经常出状况。那么大的人类协作,阴谋家是怎么在技术上做到精确控制运行的?还要瞒着众多吃瓜群众。于是,呵呵,做不到呀!

20170714红黑的心评世界名刊速读:今天的文章完美地诠释了我们大多数人耳熟能详却未必能真正理解的一句话“距离产生美”,要在一段长期关系里保持激情、维持欲望的秘诀就是,为双方创造出一些距离,如空间上的距离、心灵上的距离和预期上的距离。这种关系的维系也可以用于工作中,比如适时放个长假,跟他人交流对于工作的看法,或许对方看问题的视角会给我们不一样的启发。而这些举动的关键之处就在于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内在的驱动力就是我们对生活永不枯竭的好奇心和热爱。

20170714Sylvia评商业经典案例-贝佐斯真正的核心哲学-反熵。这两周的思维飞行实在太棒了!非常喜欢这样深入地剖析一个企业各个层面的商业知识。亚马逊的思路从哲学底层的反熵,到运行层面的自由现金流和可选择权,到管理企业的长线思维,在到三大业务形成的飞轮效应以到达占优。如果类比到个人身上,就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从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反熵哲学),在财务方面要保持自由现金流,在事业上用可选择权,在人生规划上要用长线思维,最后,在职业上如果你的激情,能力和工作的挣钱能力如果能够形成飞轮效应,那么职业生涯就会发挥占优优势。但这就是完美职业,可能性很小,能做到的人可能有,但概率就跟世上没有第二家亚马逊公司一样,非常低。所以个人职业层面的话,如果在步入职场之前能有提前规划,达到占优的概率会提升,而已在职场中人则要为之后规划但这时所剩选择已不多,所以一般要在三者中选两者结合。对我来说,学习商业经典案例的目的,就是怎么更好地管理个人这家公司,这两周受益匪浅,很多以前懵懵懂懂的道理都想明白了,非常推荐大家阅读商业经典案例专栏这两周关于亚马逊的剖析!

20170714一号根据地评薛兆丰北大经济学 通过本日内容学习进一步了解到,不管是产权保护,还是保险购买的强制性,都是要从两个不同方面来看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去最后对于国家赤子来说,因为是一个真命题,那么不管是在哪一方都回有其不得已的理由。所以还是罗胖说得,当持有两个截然相反的观念的时候还能正常处事,那就是真正的智者了。

20170714-万维钢《耿耿于怀,何以释怀》除了压力之外,很多其他的负面情绪也会对端粒不利,文章讨论了三种,即敌意,容易对生活中琐碎的事情“看不顺眼”,而让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变差,导致生活方式不健康;悲观,即面对压力,总是预期自己处理不好,威胁感大于挑战感;胡思乱想,即对负面的事情耿耿于怀,无法停止去想它,长此以往甚至引发端粒的大敌——抑郁症。那如何克服呢?要培养抗打击思维,用自嘲的心态看当下的自己,用宽松的办法面对这些情绪,情绪就会慢慢消失。一个好的心态之后,还要有行动。冥想可以让自己更专注于当下,培养专注力和找到生活的目标,并且去实现它,哪怕这个目标很小。【补】20170713-万维钢《压力的一念之间》人类的衰老机制在于染色体的端粒变短,压力会导致端粒变短,从而加剧衰老。研究者通过观察照顾孩子的妈妈的端粒测量结果,显示压力时间决定端粒长短,也就是说,压力不仅来自心理,还是明显的生理反应。但关键不在于压力本身,而在于对压力的感受。端粒变短,是对“你对压力的反应”的反应。人对压力的反应一般来说有“威胁”和“挑战”,前者还包括焦虑感和羞耻感,产生前者反应的人,端粒就越短,保持后者心态的人,端粒就会很长。所以,面对压力的人端粒变短速度,取决于“威胁”感和“挑战”感各占多少比例,所幸我们是有选择的。文中提供了几个有效的消除压力的方法,一是要想得“宽”一点,即明白自己的价值体系是多维度的,即使一个维度出了问题,仍然是有价值的,不必过于焦虑;二是想得“宽”一点,用第三视角看自己,或者站在未来看当下,压力就会减少。我自己比较有效减压的方法,是冥想、跑步或阅读,或者所幸“自暴自弃”,放肆地玩手机游戏,让大脑进入默认网络状态,再“重启”。【补】20170712-万维钢《一个关于衰老的最新理论》詹姆斯·希尔曼在《性格的力量》里,从生物学、心理学和哲学三个角度面对衰老和死亡,描述性格在晚年所经历的变化,书里着重谈论的是心理学和哲学这两个方面,在生物学上,可以结合万老师在这节日课里的解读。这个关于衰老的最新理论认为,衰老是因为细胞受到端粒长短的限制,不再分裂更新。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会缩短一点。端粒可以从端粒酶中吸收DNA,从而减缓或变短,甚至实现增长,但人体中的端粒酶活性经常不足。虽然存在能够加强端粒酶的药,但是通过药物获取,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只有靠人体自身机能生产,才能刚好控制在危险线以下。一个人衰老的快慢,除了基因,很大原因可能就是生活压力。有实验证明,感受到生活的压力,会恶化端粒酶,加剧端粒变短,从而加剧衰老。衰老并非只是身体的功能和器官,还有一个人的整个本性。如何面对衰老和到来的死亡,除了《性格的力量》,还强烈推荐 阿图•葛文德医生《最好的告别》。【补】20170711-万维钢《策略性忌妒》一个人存在的很大价值之一,是你对别人有没有用,这个说来有些残酷,但如果你对别人有用,那你自然会获得更多的支持。这节日课里万老师说到的“策略性忌妒”,也是这个道理。陌生人之间的忌妒是小情绪,可以无所谓,但当忌妒发生在朝夕相处的同事之间,用策略性的眼光去看待,会更加明智。对于同事中的佼佼者,他人的看法一般有两种,“有好处”和“有威胁”。想要在保持优势的同时,又获得他人的支持,不仅要谦虚有礼,还要想想怎么带给别人更多的资源,让大家共享。如果做不到,反而抢占了他人的资源,产生了威胁性,容易被人拆台。这其中都是利益的计算,所以要想办法加强“有好处”的看法和行动,独乐了不如众乐乐。【补】20170710-万维钢《特别放送 | 大脑的秘密》万老师对大脑的解读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大脑的所有过程无非就是物理和化学,人和人和动物一样,无非就是各种算法的集合。但人能够控制和协调大脑中的各种声音,能够通过理性分析,做出选择或者不做出选择,这就是我理解的自由意志。 我喜欢KEEP启动页面的那句话“自律给我自由”,一个自律的人,才能获得做出选择或者不做选择的自由。这让我想到《乔布斯传》里的一段话: 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是从自律来!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练出自信!自信是对事情的控制能力。———————分割线—————休假玩耍的几天,虽然也在看,但没能静下心思考“得到”了什么,今日补上。日磕点评,这是生活里的一个小目标,哪怕很小,也要坚持去完成,这其实也是对抗负面情绪的一个好办法,深有体会。

20170714豆姐点评武志红《不要急着改变》今天学习的心得最深是这句话:原来所谓的自我,是慢慢形成的。既然是慢慢形成的,那就可以慢慢被改变了。老师说,不要急着改变,我的理解就是这句话。一,所谓的自我,就是从小被灌输各种信念的自我,自我也不是一天变成的,既然不是一天就变成的,那改变,也就理所当然是慢慢来。二,慢慢形成的,谁让我形成的呢?最开始的父母,到老师,到同学,到朋友,到同事,到领导,到爱人,甚至周遭的一切环境,都会影响我们形成所以自己的价值观。三,慢慢改变。我想到的是,每一份情绪的背后,如果我们自己没有觉知自己的诉求,改变行为是没有用的,因为,那份诉求还在那里,等你发现,等你和解,等你接纳。如果我们急冲冲的改变行为,发现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不大,我们就更容易怀疑自己,就更焦虑,就更容易暴躁,就又进入一个比之前更深的循环,甚至产生一种心理:不学心理学还好,学了以后生活更糟糕了。慢慢来,给自己一些时间,给自己一些耐心,本身就是接纳自己的开始。

20170714丹丹丹评吴军国民特性(4)矛盾的法国人说到浪漫在法国首先想到的是法国女人.法国女人好像更能代表法国国民特性,她们优雅自由独力自尊自强.回答问题.我对优雅的理解是给人大方得体的感觉.让人看着舒适.而法国人的解释优雅就是对距离感的准确把握.感觉有相通的道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07-14 得到日磕团 第7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