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你应该知道的硬知识

关于长城,你应该知道的硬知识_第1张图片

长城城墙

城墙是长城的主要建筑工程,它翻山越岭,穿沙漠、过草原、经绝壁,宛如一条巨龙,飞腾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万里城墙把成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敌台、烟墩连成一气,成为一项古代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观。历代长城的城墙建筑形式、建筑方法、建筑结构都不完全相同。就是一个朝代的城墙也因地制宜,在建筑结构和形式上各具特点。今以现存比较完整的明长城为例:

北京居庸关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完整,建筑雄伟的一处。城墙平均高约七八米,凡是山冈陡峭的地方,城墙就比较低一些,三五米即可,地势较平缓的地方,城墙就比较高一些。城墙内部比较低,城墙外部比较高,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阻止敌人的来犯,充分体现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原则。城墙墙基平均约六点五米宽,顶部只有五点八米,断面上小下大呈梯形,使之稳定不易倒塌。在墙身里侧的一面,每隔不多远就有一个券门(用砖或石砌成圆形的拱门)。券门内有砖或石梯通到城墙顶上,守城士兵可由此上下。石砌的券门,其拱顶、门框、门槛大都是用石块事先在石场内预制而成,运到现场安装,以便利施工和运输。城墙墙身用整齐的条石砌成,内部填满石块和灰土,非常坚实。

城墙墙顶,用三四层砖铺砌而成。面上一层用方砖铺砌,下面二三层用条砖铺砌。用纯白石灰砌缝,砌得十分平整严实,野草都很难生根滋长。十分陡峭的地方不便斜铺砖块,就是勉强铺成了,也不便于上下行走。于是,就砌成梯道,以便上下。墙面上宽约四点五米左右,可容五马并骑,十人排行并进。墙顶靠里的一面,用砖砌成高约一米多的宇墙(或叫女墙)。在靠外侧一面用砖砌成高约两米的垛口(即雉堞)。每个垛口的上部有一个小口叫做瞭望口,用来瞭望来犯的敌人。垛口的下部有一个小洞,叫做射眼,是用来射击敌人的。城墙墙面上还有排水沟,用来排除墙面上的雨水,以保护墙身。排水沟外,有一个长长的石槽伸出墙外,叫吐水嘴,以防雨水冲刷墙身。

以上只是八达岭的长城城墙构造,其他各地长城城墙的形式和结构种类很多。据调查,在东北的辽东长城就有用版筑的夯土墙,利用自然地形在山脊上砌的石墙,用石块垒砌的石垛墙,利用险峻山岭,随山顺势人工劈凿的劈山墙,利用大山险阻作为障壁的山险墙,用柞木编制的木栅墙,用木板做的木板墙等七种。在嘉峪关还有利用山崖设立木榨的崖榨墙,还有利用地形挖成深沟放水灌满以代替城墙的边壕。玉门关汉长城则用红柳枝条与芦苇层层铺砂石的城墙。在《汉书》上记载还有一种虎落、疆落的城墙结构,是用竹篾编制的,就地取材,丰富多彩。

关于长城,你应该知道的硬知识_第2张图片

墙台、敌台

在长城城墙上,隔不多远有一个突出墙外的台子,叫做墙台和敌台。墙台的台面与城墙顶部高低差不多,只是凸出一部分于墙外,外侧砌有垛口,这种突出城墙以外的墙台(也叫马面),在作战功能上起很大的作用。假如没有突出的墙台,在敌人逼近城下登城的时候,城上守兵就不便瞄准,也不便射击。有了突出的墙台若遇敌人登城就可从侧面射击,使登城者受到城上和左右两方的射击。这种墙台是平时守城士卒巡逻放哨的地方。八达岭现在有些墙台还保存有房屋的基础,当时这里建有房屋叫做铺房,以为巡逻时遮风避雨之用。

关于长城,你应该知道的硬知识_第3张图片

敌台即是骑墙的墩台,高出城墙之上,有两层、三层的。守城士卒可居住在里面,并储存武器、弹药以抗击来犯的敌人。这种骑墙敌台是明朝抗击倭寇的名将戚继光所创建。在他的一篇《练兵实纪》中对创建敌台的经过和修筑方法以及用途等都说得很清楚。他说先前的长城比较低薄,很容易倾圮。“间有砖石小台与墙各峙,势不相救。军士暴立暑雨霜雪之下,无所借庇。军火器具如临时起发,则运送不前;如收贮墙上,则无可藏处;敌势众大,乘高四射,守卒难立。一堵攻溃,相望奔走。大势突入,莫之能御。今建空心敌台,尽将通人马处堵塞。其制,高三四丈不等,周围阔十二丈,有十七八丈不等者。凡冲处(即险要处)数十步或一百步一台;缓处或百四五十步,或二百余步不等者为一台。两台相应,左右相救,骑墙而立。”造台的方法:“下筑基与边墙平,外出一丈四五尺有余,内出五尺有余,中层空豁,四面箭窗,上层建楼橹,环以垛口,内卫战卒。下发火炮外击敌人。敌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每台百总一名,专管调度攻打。台头、副二名,专管台内军器辎重,两旁主客军士三五十名不等。五台一把总,十台一千总,节节而制之。”

《明史·戚继光传》上也说,自从嘉靖以来,长城虽然已经修了,但是未建墩台。继光巡行塞上,议建敌台。略言“蓟镇边垣,延袤二千里,一瑕则百坚皆瑕,比来岁修岁圮,徒费无益。请跨墙为台,睥睨四达。台高五丈,虚中为三层,台宿百人,铠仗糗粮具备。令戍卒画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现在从山海关到居庸关这一带的长城城墙上跨墙敌台,即是从戚继光开始,陆续修建的。还有一种敌台称作战台,规模较大,储存武器也较多。上面文献所记能住百人的就是这种战台。

关于长城,你应该知道的硬知识_第4张图片

烽火台

也称作烽燧、烽堠、烽台、烟墩、墩台、狼烟台、亭、燧,等等。汉代称作亭、燧,有时亭燧并称,唐宋称作烽台,明朝称作烟墩、墩台,等等。是利用烽火、烟气以传递军情的建筑。如遇有敌情,白天燃烟,夜间放火。烽火台的形式是一个独立的高台子,台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烟放火的设备,台子下面有士卒居住守卫的房屋和羊马圈、仓房等建筑。台子的建筑材料和结构与长城一样,有用土夯的,有用石块砌的,也有用砖石合砌的,等等。烽火台的位置大约有四种:一是在长城的两侧,紧靠长城;二是在长城以外向远处伸展的烽火台;三是在长城以内向王朝首都联系的烽火台;四是与相邻的郡县、关隘、军事辖区“镇”相联系的烽火台。大约每十里左右,选择易于互相瞭望的高冈、丘阜之上建立。

关于长城,你应该知道的硬知识_第5张图片

司马台(罗哲文摄影)

汉朝的烽火台在台子上竖立一个高架子,上面挂着一个笼子,笼子内装着干柴枯草,如果发现敌人来犯,夜间放火叫做“烽”。在台子上还堆放许多燃烟的柴草,白天燃烟,叫做“燧”,所以叫做烽燧。“烽燧”或“亭燧”的制度,除了文献记载外,自从在敦煌、居延的烽燧遗址中发现汉简之后,已经比较清楚了。

汉代竹简中说明烽燧建筑的有:

高四丈二尺,广丈六尺,积六百七十二尺,率人二百二十三尺

二人削除亭东面,广丈四尺,高五丈二尺

二人第一人△△△草涂内屋,广丈三尺五寸,积四百五尺,率人二百二尺五寸

说明烽燧人数和任务的有:

二月庚辰四人其一人常候,其一人疾其二人积薪十日,率日致△△△薪二里

己酉骑士十人,其一人候,人作百五十墼,其一人为养,八人作墼,凡墼千二百

从这两简中看出烽燧人数有五六人和十多人。其中有燧长一人。戍卒平日的任务必须有一人守望(简中的候),其余作修建,收集柴草等工作,还拿出一人专做炊事工作。

关于长城,你应该知道的硬知识_第6张图片

金山岭

关于报警方面的有:

扁书亭燧显处,令尽讽诵知之,精候望,即有烽火亭燧回度举毋必

亭燧第远,,昼不见烟,夜不见火,士吏候长驰相告,无燔薪以急疾为故

望见虏一人以上入塞,燔一积薪,举二烽,夜二炬火。见十人以上在塞外燔举如一人,须扬。望见虏五百人以上,若攻亭障,燔一积薪,举三烽,夜三炬火,不满二十人以上,燔举如五百人同品。虏守亭障燔举,昼举亭上烽,夜举离合火,次亭燧和燔举如品。

关于烽燧设备的有(居延汉简):

长杆二。皮置枲草各一毋阁。羊头石五百。布蓬三。楼堞四。汲荫二。木置衣三。夆垒三。枪四十。布表一。木椎二。大积薪三。弩长臂三。破釜一。小苣三百。鼓一。石戊二篇一。药盛橐四。

具弩四皆破。芀马矢橐各一。芮薪木薪各二石。柱荳九。狗厅二。橐户三百。长椎四。瓦薁柳各二斗少。传二十。狗二。户上下合各一。长棓四。出火遂二具。沙马矢各二石。深目四。户关。贮水罂二。

从以上所举出土汉简二例中可以看出一个烽燧的守备器物和生活用品是相当丰富的。

烽燧自秦汉以后即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构成了长城防御系统的基层组织。相传一千多年,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历史文献上记载烽燧情况较详。如宋代曾公亮等《武经总要》所引唐朝的烽式制度。大要分为烽燧的设置、烽燧的组织、烽火的种类、放烽火的程序、放烽火的方法、烽火报警的规律、传警、密号、更番法等九类。这些烽式制度大都从汉代烽燧制度中相沿而下,并逐步加以丰富而成。兹择主要的摘引如下:

唐法,凡边城候望,三十里置一烽,须在山岭高峻处,若有山冈隔绝、地形不便,则不限里数。要三烽燧相望。若临边界,则烽火外周筑城障。

凡置烽火,置帅一人,副一人。每烽置烽子九人,并取谨信有家口者充副帅。往来检校烽子九人,分更刻望视。一人掌牒符,并二年一代。

置烽之法,每烽别有土筒四口,筒间火台四具,台上插橛,拟安火炬,各相去二十五步,如山险地狭不及二十五步,但取应火分明,不限远近。其烟筒各高一丈五尺。自半以下,四面各间一丈二尺。而上则渐锐渐狭。造筒先泥里后泥表,使不漏烟。筒上着无底瓦盆盖之,勿令烟出。下有坞炉灶口,去地三尺,纵横各一尺五寸,着门开闭。每岁秋冬前期采茭蒿茎叶,叶条草节,皆要相杂为放烟之薪。及置麻蕴、火钻、狼粪之属。所委积处以掘堑环之,防野烧延燎。近边者,亦量给弓弩。

凡白日放烟,夜则放火,须先看筒里至实不错。然后相应时采火炬就坞炉灶口里,焚爇成烟。出外应灭讫。别提五尺火炬安着土台橛上。烟相应时,一炉筒烟一人开闭。二筒烟时,二人开闭。三筒烟时,三人开闭。若昼日阴晦雾起,望烟不见,原放之所即差脚力速告前烽,雾开之处依式放烟。若有一烽承两道以上烽者,用骑一人发驿,报烽来之处。若烽与驿相连者,即差驿马。

凡贼入境,马步兵五十人以上,不满五百人,放烽一炬。得番界事宜,又有烟尘,欲知南入,放烽两炬。若余寇贼五百人以上不满千人亦放两炬。番贼五百骑以上,不满千骑,审知南入,放烽三炬。若余寇贼三千骑以上,亦放烽三炬。若番贼千人以上不知头数,亦放烽四炬。若余贼一万人以上亦放四炬。其放烽一炬者,至所管州、县止。两炬以上者并至京。原放烟、火处州、县、镇即录状驰驿奏闻。若依式放炬至京城迄贼回者,放烽一炬报平安。凡放烽告贼者,三应三灭,报平安者两应两灭。

唐代杜佑《通典·守拒法》上也详细记载了烽火台的建筑结构情况:

烽台,于高山四顾险绝处置之。无山亦于孤迥平地置。下筑羊马城,高下任便,常以三五为准。台高五丈,下阔二丈,上阔一丈。形圆,上建圆屋覆之,屋径阔一丈六尺。一面跳出三尺,以板为上覆下栈。屋上置突灶三所。台下亦置三所,并以石灰饰其表里,复置柴笼三所,流火绳三条。在台侧近,上下用屈膝梯,上收下乘。屋四壁开觑贼孔及安视火筒,置旗一口,鼓一面,弩两张,抛石、垒木、停水瓮、干粮、麻蕴、火钻、火箭、蒿艾、狼粪、牛粪。每晨及夜平安,举一火;闻警,固举二火;见烟尘,举三火;见贼,烧柴笼。如每晨及夜,平安火不来,即烽子为贼所捉。一烽六人,五人为烽子,递知更刻,观视动静。一人烽率,知文书、符牒、转牒。

明代的烟墩燃烟放火制度大体相同,但又有所改进。除了放烽、烟之外,还加上放炮,点火放烟时还加上硫磺、硝石等助燃。据明成化二年(1466年)的法令规定:

令边候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

这样,增加了炮声和助燃之后,传递军情更加快速和准确了。

由于传递军情的重要性,所以历代对烽燧的管理十分严格。烽子、燧卒均不得擅离职守,贻误军情。如在敦煌汉简中就有一简上说明戍卒不得离开燧亭的情况,否则将要受到重罚。简文是:

玉门关次行

永和二年五月戊申朔二十九日,吊猛候长异叩头死罪敢言之。官录曰:今朝宜秋卒胡孙官□□吊猛卒冯□之东部责。边塞卒,不得离去亭尺寸。□□卒有不□负

当所□

明成化二年法令中也有规定:“合设烟墩,并看守堠夫,务必时加提调整点,须要广积秆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警急,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毋致损坏,有误军情声息。”由于“传报得宜克敌者,准奇功。违者处以军法”。

关于长城,你应该知道的硬知识_第7张图片

九门口

城、堡、障、堠我们在古代文献中,经常看见与长城相联系的建筑,城、堡、障、堠,等等,有时也“城障”或“城堠”并称。这些防御建筑物大都建筑在长城内外,有的沿着长城,有的也离开长城很远的地方。它们与烽燧、烟墩、烽台等不同之处是用以驻兵卒防守的,而不是专为传递军情的。这里所说的城,是指与长城关联的防御性城,非为州、郡、县城。在河北省围场县境内秦汉长城遗址旁边,发现了与长城紧密相连的小城,城的面积不大,城与城之间相距数十里不等。也有在长城内外纵深方向发展的小城。障,也是一种小城。一些古代文献上说是山中小城,《汉书·武帝纪》注上引颜师古解释说“汉制,每塞要处,别筑为城,置人镇守,谓之候城,此即障也”。按照障字的本意是障碍、遮隔的意思,城障即是设置小城用以阻挡敌人来犯的建筑物。障与城的区别大约是“城”的大小不一,城内有居民,居民数目也不一致。而“障”只住官兵,不住居民,障的尺度差别不大,形式也较划一。也有城和障结合在一起的,既住官兵,又住居民。城障与烽火台有所区别,城障主要是驻兵防守,烽燧(亭燧)则专司烽烟,传递军情。但是,亭和障(也即烽燧和城障)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一为驻防,一为通讯,互相配合。历史文献上也曾经有“列亭、障至玉门”、“行坏光禄诸亭障”等记载。在内蒙古巴音诺洛、苏亥、阿尔呼热、沃博尔呼热发现的四座“障城”的遗址,大小相似,形制相同,均为每边周长450米的正方形,只有一面开门,在障城的四角还筑有斜出的墙台(马面)。其中阿尔呼热障城城门筑有瓮城,四周还有护城河。

“堠”也即是候,又称作“斥候”,《淮南子》上说:“斥,度也;候,视也、望也。”是一种用来守望的建筑。它们与亭(烽火台)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往往有“亭候”并称的。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候是用来瞭望报信的岗哨,建筑较简易,与烽燧配合使用。《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有“筑亭候,修烽燧”的记载。

明朝的“堡”城与汉代的城障差不多,也是用来驻防的,堡往往有城墙围绕,也称作城堡。堡也有住居民的。有些堡内也有烽火台,把驻防与通讯结合起来。在长城沿线常有五里一墩、十里一堡的说法。墩即是烟墩。明长城沿线的城多与关、口相结合。还有特殊设计的城,如像山海关外二里欢喜岭上的威远城,现已残坏。但据县志记载,此城建筑特殊,城高三丈,下甃以石,四隅起台垛......四面城墙上下起大小砖洞二十一,大洞广八尺、小洞广五尺,高皆丈。城门外有小月城,面西为门,高丈余。其月城之东南隅,旧时各有砖洞,以内倶设睥睨。周城百步,外为垒三重。相传此城为吴三桂所建,既可瞭望,又可屯兵,与城中为掎角之势,下有隧道通其署。在威远城的前面五里有八里堡,堡内烟墩现还保存。

关于长城,你应该知道的硬知识_第8张图片

关、塞、隘、口

我们在古代文献记载和诗词描述中经常可以看到有“关山”、“关河”、“关津”,等等。关总是与山、河、海等自然形势相结合。有时把塞、隘、口并称为“关塞”、“关隘”、“关口”。可知关、塞、隘、口之间的密切联系。“关”,这一字原来指的是门上的栓,用来关闭门户之物,也作关闭讲。“塞”,是堵塞之物。“隘”,是狭窄之处,“口”,是出入的通路。有时称作“隘口”,意思是狭窄的通道。古时我国各地都有许多关、塞、隘、口,各个诸侯国家以及各个地方政权或是割据势力把它们作为防御的要地。

长城的关、塞、隘、口非常之多,是长城防守的重点,也是平时出入长城的要道。《淮南子》上说,“天下九塞,居庸居其一”,可见塞是不少的。凡是险要地带,敌人经常入侵的地方,都要筑城、设险以堵塞其进入,所以称作塞。塞比城的范围还要大些。如秦始皇“西北斥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就是在黄河岸筑城以为防御,这里的城不是单独的一个城而是指一系列的城及长城。又如今天内蒙古自治区潮格旗的石兰计山口,据文献记载和实际调查,即是高阙的所在,是赵长城和秦长城的重要关塞。石兰计山口位于狼山山脉的中段,山口两旁各有一高峰对峙,远远望去好像一座阙门。两峰如双阙高耸云端。双峰时时为云遮设。在《水经注》上描述说:“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两岸双阙,善能云举,望若阙焉。即状表目,故有高阙之名也。”山谷长六七公里,山口较狭,在其北口有长城和烽燧遗址,南口也有烽燧遗址。这与居庸关关沟的设险情况相同。即以隘谷通道立关置塞,在隘谷外侧(北口)筑长城,里侧南口设烽燧关城。这正是长城关塞布局的一般原则。

◎本文摘自《古迹》,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长城,你应该知道的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