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文章翻译自 Intercom 联合创始人 Des Traynor 的《Two Product Principles Often Forgotten》。如果读完后觉得译文不错,也让身边的产品人(无论是设计师还是程序员)都看看吧,让大家在着手产品设计/代码前,都认真思考产品的一些核心问题,比如它要解决哪些用户/客户的哪些需求,它能给用户/客户/公司带来哪些价值等等。
唯有思考,才能让设计师是设计师而不是美工,让程序员是程序员而不是码农。
7 世纪希腊诗人 Archilochus 说过这么一句话:
The fox knows many things, but the hedgehog knows one big thing.(狐狸知道很多事,刺猬则知道一件大事。)
浅层来看,它是说狐狸和刺猬各有生存之道,但它的抽象意思是:有些人如刺猬,见解深刻,富于洞察;有些人则如狐狸,机巧百出,博极群科[1]。
明确产品核心想法
我所同事过最厉害的产品人,无论是设计师还是工程师,都有狐狸和刺猬这两类,但他们在做产品之前,都会竭力明确一点——产品核心想法是什么。他们深知,明确产品核心想法远比打磨细节来得重要。举个例子,如果他们做的是一个项目管理 APP ,他们会花上好几天琢磨透彻“什么才是一个项目”,然后才会着手设计。想要跟他们讨论上传文件或者日历功能,那你得悠着点儿,因为没有弄清楚产品核心想法之前,功能细节都是浮云。
作为设计师,他们探究产品的概念,深谙思考不成熟就迭代的危险。像 app_ui_v1到 app_ui_v4 这样的 UI 设计稿你是看不到的,相反,你会看到 wackyLeftNav 、TopBarWithPhoto 和 SingleScreenModal 这样的概念。
与其马上着手第一想法,他们更乐意先去探索不同的产品想法。他们知道,把一个想法不断迭代直到“不会明显太差”,并不能保证就是个好产品。就像你不断迭代一个菜谱直到它“不会明显难吃”,它也终究不能带来好食物。你当然可以一个劲儿地迭代,但最后可能还是白使力气。
让我们看下图来理解吧:
数量带来质量
上面提到的“明确产品核心想法”至关重要,以至于你很容易就被卡在思考过程中,就像写作障碍[2],怎么写都写不出什么东西来。
怎么找到核心想法?通常来说,最好的办法是发散思维,迫使自己蹦出许多想法来。这时候专注在想法的数量而不是质量上,能让你解放大脑,探寻哪怕一开始听起来就很傻的想法。比如“项目是不是一个 to-do 列表呢?”、“能不能完全通过 Slack[3] 来管理项目?”等等。
有这么一个关于权衡数量和质量的故事:
有一天,一位制陶老师宣布,他将把学生分成两组,看哪组学生能升级。教室里左边的全部学生为第一组,以制作陶罐的多少取胜,50 磅的陶罐能获得 A 等,40 磅的陶罐能获得 B 等,以此类推。教室里右边的全部学生为第二组,只需要制作一个陶罐来获得 A 等(即便是一个完美的陶罐,也只能获得 A)。
最后的结果很有意思:所有最高质量的陶罐都来自于第一组。因为,当第一组学生都在忙着从一堆堆的陶罐中不断试错时,第二组学生却在不断理论什么样的陶罐才是完美的,最后除了宏大的理论和一堆烂陶罐之外,并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
吃一堑,长一智。
如果你认为每个想法都必须无懈可击,那你最终获得的想法将少之又少。当想法少之又少时,可别惊讶你只能选一个差强人意的想法。而当你选择了这个差强人意的想法时,可别指望通过迭代就能让乌鸦变凤凰,相反,你只是破罐子破摔罢了。
译注:
[1]此处翻译引用自豆瓣用户 nilettub 的日记《The Hedgehog and the Fox》,链接:http://www.douban.com/note/489072429/ 。
[2]写作障碍,Writer’s Block,百度百科上写的是“写作障碍”,维基百科则写的是“脑闭塞”,是从事写作行业所遇到的状况,如编剧、作家等,它会让作者完全无法创作新的作品,起因有许多种,可能是很细小的,可能是无法徒手创作的生理上的问题。有些遇到这个状况的作家会经历一年无法创作的日子,最严重的甚至转行。虽然脑闭塞得起源不可考,但历史上曾遭遇过这种状况的名人有作家弗朗西斯·史考特·费兹杰罗、漫画家查尔斯·舒兹。
[3]Slack,知名团队协作工具,国内类似者有明道、纷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