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出剪刀,女孩出布

男孩出剪刀,女孩出布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有一对情侣,他们高中开始相识,彼此相爱,大学去了美国,那个城市有一个杀人狂,专杀恋人,他们成为了杀人狂的牺牲品,他们被装在机器上,一分钟腰部的刀会撕裂腹部,生还的办法是一个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机,胜方生存,他们决定共同摁拳一起死,可是女孩死了,因为他出了剪刀,女孩出了布。

这个故事今天在校内疯传,故事本身连同人们对它的三种解释。然而,不管是哪一种,你都会带来些许遗憾读完。或者,当你带着这个故事回归真实世界的时候,不禁毛骨悚然。

第一种:男孩为了救女孩决定自我牺牲,出了剪刀。女孩自私,使坏,一开始就谋划出布,结果害人不成,自己死了,活该。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这种解释,会把男孩的伟大和女孩的算计无限放大,最后变成女孩罪有应得。她已经死了,她失去了生命,连同她的名声。而男孩却收获了这两者。你会说,这是因为女孩的狭隘。但这何尝不是自己现实生活观念的投射?其实,很多男生都是这么看女孩子吧。不同人眼里这个故事的结局本就不同,如果你想到了这样的结局,不妨问问自己原因,是否曾经错过了什么。 第二种:男孩为了救女孩决定自我牺牲,出了剪刀。女孩凭着对男孩的了解,知道他一定会出剪刀,所以她出了布。这是一对相爱的恋人运用博弈论,想方设法要牺牲自己、让爱人活下来的故事。听起来,故事多美。但是,又多遗憾。男孩那么爱女孩,对女孩的了解却远远不够。他没有想到,他深爱的她竟然也这样深深爱着自己,甚至,这个女孩对他的理解与爱比自己更甚。男孩自由了,但是他却是悲伤的。女孩死了,但是她却是宽慰的。于是,他们有的有失,读者怅然若失。投射到现实生活,第一反应是这个解释的人,都是善良的孩子啊。但是,这种善良是否会让他们错解很多现实呢?即使这种善良能够真实地反映现实,大家有没有觉得男孩懂女孩懂得还不够呢?也许都爱,却注定伤痛,永远遗憾。

第三种:女孩为了活命,出了布;男孩知道女孩一定会出布,所以男孩出了剪刀。多么厚黑多么经济学的解释。两个人都在算计,最后女孩的死最多也只算是技不如人。没什么遗憾,带着冷漠,男孩离开女孩,女孩离开这个世界。如果你想到的是这样的解释,你自然不会觉得遗憾,反正不管结果怎样不过是算计,算计,再算计。然而,投射到现实生活中,也许给出这种回答的人他们已经对“理性人”的经济学假设习以为常了吧。然而,这种理性是病态的理性,它只应该活在课本中,成为简化分析的工具。人的复杂又怎能让它来概括?

是的,如果博弈,博弈,再博弈,解释可以是一轮一轮又一轮,不管道理都是一样的。并且,每种解释都摆脱不了一维性,即目的的单一性。每种解释,都或多或少留有遗憾。

这里的每一种解释,我们都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男主人公看到女主人公的选择,他会怎么想;女主人公看到男主人公的选择,他又会怎么想。比如,第二种,男主人公可以认为女主人公是真的爱她懂她,所以才牺牲自己;也可以认为女主人公是不够了解自己,不够爱自己(虽然在本题中这是假象),他甚至可以很“变态”地反复循环思考。于是,误会就产生了,看吧,误会有的时候就是这么产生的。也许女孩希望自己被误会,但是误会就是误会。呵呵,不赘述。

于是,我想到了第四种解释,并且我也愿意相信第四种解释。

其实,男孩这么想的:

1)我出剪刀。如果女孩真的爱我,愿意守护我和她的承诺,她会出拳,然而深爱她的我又怎么能让她就这样死去呢,所以我出剪刀,让她好好活下去,而我宽慰地离去,为了她的坚持和守护。

1/2页

2)我出剪刀。如果女孩真的爱我,愿意为我牺牲,她会出剪刀。然而,我又怎么能抛下爱我的女孩独自存活呢?所以,我不会出拳的,我也会出剪刀,因为我爱她,我要跟她一起死去。

3)我出剪刀。如果女孩不够爱我,如果那曾经的爱是山盟都只是逢场作戏,她会出布。这样,也罢。让我留下,让她离去。其实,这样做,我并不想,我只是更愿意相信,你是前两种人,而不是第三种人。所以,除了出剪刀,别无选择。

第四种解释的妙处在于它是组合决策,充满了理性,又充满了情感。它愿意相信美好,也不会对世界的丑陋毫无洞察。映射到现实,这样的人,往往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因为,他们珍惜爱他们的人,同时也能认清世事的不如意。他们冷静,但是却冷静得很有人情味。

不过,这种解释的潜在假设是,男孩必须让女孩相信他一定会出拳,并且男孩也知道女孩会相信自己会出拳。这是有可能的,比如男孩从不跟女孩说谎,所以女孩对男孩有与生俱来的信任。(所以说,信用啊,对于经济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所以说,信息啊,对理性决策是多么的重要)

不过,如果这一假设并不成立。女孩也可以做出组合式决策。然后第四种决策同样可以无限循环。四种决策还可以组合演化出更多的可能的解释。 不过,循环不是我的重点,演化不是我的重点,想象力更不是我的重点。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带着理性的善意去看待这个世界,也许我们得到的会更多。

一些补充: 其实这篇日志最初并不是为了进行博弈论分析,而是想说明立场的重要性,即双方的动机是什么,双方愿意付出什么,又不愿付出什么。又因为,读者看到这个故事后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自己内心倾向性的流露。所以,立场是最重要的逻辑起点,无论是对分析男孩女孩,还是分析读者自己。

其实,这四种解释只是众多解释中的一小部分。你还可以认为,当时男生吓死了,女生也吓死了,所以手一抖就出去了。什么都可以。这种想法的人,一般可能比较关注事物随机和不确定性的一面。你也可以说,可以一起把杀人狂干掉啊。那么可能你是一个喜欢think out of box的人。你也可以说,在那种情况下根本无法理性分析,不过这也许说明你也是一个性情中人啊。

不过,似乎Game Theory真的很受欢迎,很多人的都会想到这个。如果要玩,可以做这样一个假设,男生和女生都学过并且精通博弈论,这就可以变成博弈论中的博弈论了。再进一步,不妨做这样一个假设,男生和女生都熟悉这篇日志,因为正巧这是他们在博弈论课上反复读到的案例呀,于是他们清楚地知道剪刀石头布的结局有太多种可能。然后,他们都哭了。 为什么要这么复杂呢?为什么要时刻记挂着博弈论呢?无论如何,男生和女生都必须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立场,并不是掏空心思地去揣摩别人。博弈论最多是一个技术问题,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况且,双方都知道,无论怎么猜测,都无法百分之百确定对方出什么,因为人类就是这么的复杂啊。

那么,你希望得到什么?又愿意为此付出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男孩出剪刀,女孩出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