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一以贯之,是一个超级大学案,要我说啊,可以说是儒家学术两千五百年第一大案,也是针对学习之病第一大病,是《学习学》的最高学问,要仔细琢磨切磋,我们把孔子、曾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都请来,把庄子也请来列席,在今天我住这个云南大理的客栈,如琢如磨,如切如磋,我们一起把这个大案破了它。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这段对话,我们在上一节介绍过了,按《史记》记载,是发生在孔子和弟子们在陈国被困绝粮的时候。孔子对子贡说:“子贡啊,你认为我是对天下事物之理,件件穷究,事事学习,所以学得多,记得多,懂得多,会得多吗?”子贡说:“那当然了!同学们跟老师学,就是老师无所不知啊!”说完想想不对劲,老师问这个问题,肯定有什么话要说,马上又补一句:“不是吗?”
孔子说:“当然不是!我是一条道,一以贯之!”
这一段啊,是一个超级大学案,要我说啊,可以说是儒家学术第一大案,也是针对学习之病第一大病,是《学习学》的最高学问,要仔细琢磨切磋,把孔子、曾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都请来,把庄子也请来列席,在今天我住这个云南大理的客栈,如琢如磨,如切如磋,我们一起把这个大案破了它。
“吾道一以贯之!”在前面《里仁篇》,孔子跟曾子说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对曾参说:“曾参啊!我的道,就是一以贯之!”曾参说:“明白!老师!”老师出去了,其他同学没听懂,问曾子:“老师跟您说什么啊?老师一以贯之的道,是什么啊?”曾子说:“就是忠恕之道。”
所以有人问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忠恕之道了,忠恕之道,用民间的俗话来说,就是四个字——将心比心。儒家讲日用常行,儒家思想,和中国的民间智慧是一体的,都是讲日常生活。就像禅宗讲修行是什么,就是挑水砍柴。
忠恕之道,将心比心,落实到行动上是什么呢。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你想得到的,让别人也得到,或者让别人先得到。因为你想要的,你就知道别人也想要。忠于自己的内心,就懂得别人的感受和诉求。恕道呢,就是反过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遭遇的,不要施之于别人。
道理都懂——不对,纠正一下,不是都懂,是都听说过,但是都不懂,要做到了,才懂;做到多少,才懂得多少——这就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
天下之事,多如牛毛,你能多学而识之吗?这就是我们说的学习第一大病——老想学“新东西”!一听老师讲课——哎呀!这个老师不行,没讲什么新东西!或者对一些骗子老师,妖怪老师趋之如骛,如痴如醉,为什么呢?因为那老师讲的都是新东西!都是在别的地方听不到的!这就离开了正道,入了魔道,入了王阳明说的“断蹊僻径”。“老东西”你都会了吗?没有一件会的,只是听说了,晓得几个词,,就以为会了,要去学几个新词。这有什么用?
所以孔子,是把他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他的整个学问和行动中,这才是真学习!
我们小时候,教室上往往挂着一幅标语:“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学海无涯,是庄子最早提出来的,原话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以有涯的人生,追求无涯的知识,那人一定挂了!所以看别人的话,不能只看半句。你为什么苦呢?你用有涯的人生去追求无涯的知识,永远只能得到学海的极小极小的一丁点,那当然苦!你为什么苦呢?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是不亦乐乎,极为快乐的事。因为你只有学,没有习,习是什么,習,上面是个羽,鸟数飞也,那小鸟学习飞行,反复练习,终于飞起来了!这是多么快乐的事,这是人生——不,鸟生——第一快乐的事,怎么会苦呢?
因为你学习了一辈子,从来就没有体会过什么是学习!因为没有能知行合一。
没有知行合一,就没有学习。当你用知行合一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行的标准来检验知的时候,你就不会仓仓皇皇的到处去学“新东西”了,因为你前面“学”了但没做到的多呢,哪能往前走呢?行,是知的目的,没有行动,那学习就没有目的性,没有目的,没有目标,没有志向,你到处去“学”些东西来干啥?干啥呢?我知道你干啥——缓解焦虑——知识焦虑症。
曾子后来写了《大学》,《大学》里,提出了著名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八个字,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连起来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共八条,就是儒家的“八条目”,孔子的一以贯之,就是以忠恕之道,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路贯下来,到平天下。
现在我们要说朱熹了。朱熹整理四书,他觉得曾子没把格物致知说清楚,然后他说——肯定是竹简断了,掉了一段。既然掉了,那我把他补上吧,他就补了一段:
“右传之五章,盖释格物致知之义,而今亡矣。间尝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右边这第五章,右边,因为古书是竖排,右边就是前面,第五章,是《大学》第五章。朱熹说,右边这第五章,是讲解格物致知,但没怎么讲,肯定是丢失了,我综合程颐老师的意思,把这一段补上:所谓致知在于格物,是说要想致知,必须即物穷理。因为这人的心灵,都有其知,而天下之物,都有其理。因为万事万物之理未能穷尽,所以我们还有些事不知道。《大学》就教导我们,学者对于天下之物,都要以我们已经知道的部分为起点,继续往下深究,达到极致。时间长了,就全部搞透了,一旦豁然贯通,则万事万物表里精粗没有没研究到的,我心之用没有一个地方不明白的。这就是格物,就是知的极致。
朱熹这段话,逻辑上,对于全人类来说是对的,人类本来就是这么进步的。我们中学上物理课,中国最早引进物理课的时候,不叫物理,叫“格致”,就是格物致知,不管是物理课,还是格致课,这翻译用的词,都是从《大学》里来的。人类是不断格物致知,西方科学就是不断格物致知。但对于个人来说,你能格多少?你的志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志向!志向!志向——志向是什么,你就学什么。
王阳明登场了,他也是拿着朱熹的格物致知,开始知行合一,格什么呢?世界这个大!万事万物,从哪一事,哪一物格起呢?他是死脑筋,一根筋,看见院子里的竹子,他想,我就先格竹子吧!怎么格?他就对着那竹子静坐,死盯着竹子格,坐了几天,人都要晕倒了,什么理也没格出来。王阳明就开悟了,他说朱熹错了!这样格是不行的!朱熹的格物致知错了,《大学》里只是将要格物致知,并没有他那万事万物,一事一物,一件件自己去格的道理,他非说人家掉了一段,要自己加一段上去!
王阳明格竹子那个格法,当然也是死脑筋,一根筋,人类对竹子本来就是一直在格物致知,一路格下来,知道竹子可以扎竹筏,可以盖房子,还知道竹子可以吃。哪里是坐在那里盯着竹子格呢!
但是王阳明在否定朱熹的格物致知之后,提出了他的良知说——致良知。什么是良知,不仅是善良,更是良知良能,良知,是生而知之,良能,是不学而能,就是你本来就懂,本来就会的东西,不断把那东西发扬光大,不断擦亮自己,不要学得越多,反而越学越无用,越学越歪!
王阳明的良知是什么呢?学界说王阳明的心学,根子在孟子,不在孔子。这个我们讲孟子时再说。不过在我看来,王阳明的良知,就是孔子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无论什么事,我只凭着自己的良知去行,凭着大是大非去行,凭着忠恕之道去行,我心光明,何得洒脱!用王阳明的话说:“遇之左右而逢其源。”无论什么事,良知都能左右逢源,忠恕之道都能一以贯之!
孔子说,你以为我什么都懂得,什么都会吗?我哪里懂得了那么多!我的学问,我的本事,就是一以贯之!
和朱熹在学术上势不两立的陆九渊——理学朱熹,心学陆九渊的陆九渊——说过一句话:“我在无事时,只是一个无知无能的人。但是在有事时,我就成了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
致良知,忠恕之道,一以贯之。都是孔子的弟子,理学是普通人的儒学,心学是天才的儒学。不是学术对立,是人的天分不同。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中华书局出版
《张居正讲解论语》,张居正注,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论语新解》,钱穆著,三联书店出版
《论语正义》,刘宝楠著,中华书局出版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