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be evil,we need do sth first.

      此刻,气温22摄氏度,刚刚从冬天和春寒走出来,感觉在房间内整个人处在一种焦躁的状态。也许,这种情绪和气温无关,只和那个绕不过的工作以及内心追求的信念有关?不得知。

        细算起来,在挺久以前,研究院的张老师(我姑且在此称他为老师,至少在我心目他的技术、为人以及过人的洞察力一直神一般的存在)给我布置了个命题作文。题目不小,他的朋友服务于国内信息产业知名的杂志社,各类技术稿件、各类高大上的研究见的太多,需要一个能够契合国家创新、信息引领未来战略方向,探索相关事务落地的讨论性文章。转到我这里,因为自己所服务的省级工业云,自然而然,如高不可攀的作文题目“工业大数据”径直扔了过来。刚才说了,这个任务交给我挺长时间了,现在还只是有个文邹邹的题目,其他什么都没写。为什么?自己内心忽视张老师?不把他的事当事?怎么可能,真的是内心有种恐惧感,说白了就一个字“虚”。怎么个虚法?接着往下写吧,算是自己的心路记载,想到肾虚的自觉去面壁。

      昨日,今日,接连两天,作为团队代表,接待了可以用强大来形容的两家国有工业企业,其中还有一家是国资委直属的央企。他们一个是为装备制造业提供装备制造的企业,一个是打败了澳大利亚在世界矿产勘探垄断地位的,让澳洲公司从单纯的产品高价输出转为代理中国产品的精英团队。同工业云来谈,他们的想法、需求基本一致。既往的历史辉煌,眼前的强大都不能持久,“无远虑必近忧”,这个词好像用的不太贴合,但基本表达了两家企业代表乃至他们高层经营者的思路。企业必须从低处着手,开始有计划、整规划的推动信息化在企业生产工具、生产资料中的比重。经过技术的积累以及信息化的良性迭代,实现智能化引导制造。没有能够涵盖全球的顶层破局或者发展规划,就顺从世界潮流,向新一代工业革命的思路靠拢。进而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

       看到这里,没觉的有什么和“虚”有关系。其实不然,写到这里,回想同两家企业代表的交流沟通,我仍觉心虚。这也是我开始服务工业云以来,第一次感觉PPT不想讲,甚至没必要讲下去。因为,我讲的完全同对方的知识储备不匹配,相反,对方对于工业信息化所做的功课足以让我积累在心里10个月的“知识”震惊。话说的直白一些,工业,尤其是已经比较现代化的工业团队学习利用信息化改进优化生产经营管理的方式,相对于信息化学习工业专业,去贴合工业真实需求要来的容易。所以,面对这些客人,我真的心虚了,已然是拿不出能够和对方轻松、兴趣一致、沟通无障碍的话题。最后,交流在工业云同对方就先进生产的样板建设、树立标杆以及实训感受基地合作方面达成意向。还好,没有偏离主题或者公司核心服务内容太远。那一刻直到现在,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专业的积累和在一个行业的长期浸淫有多重要,如果没有小董(看者都知道是谁),估计这些交流就会有冷场的风险。

      思路收回,看看自己这标题。不作恶,我们应该先做点什么?关心时政的朋友自然知道这个标题和这两天争议颇多的新闻有很大的关系,具体的、让人集中批判的新闻内容没必要占篇幅去提,各种分析文章已经刷遍了各位的朋友圈。那么,我写这个标题,用意需要介绍一下。不作恶,来自Google的招股说明书,在信息产业及科技界有非常广泛的拥趸。这是对一个技术领先,专注创新研发企业的一种尊重,尊重他们不搞黑科技?不利用科技来瞎整?whatever,反正我想表达的就是,想作恶,得有点技术含量,没有积累,没有业界振臂一呼,应者如云的实力,你作恶也没有市场,破坏力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再说回标题,其实,这是我对公司的一种期待,一种非常高的期待。无论公司展向何方,终归需要脚踏实地地做出一番成就,与工业,与两化融合有益?抑或是黑科技频出,不觉间营收倍轻松。先要让自己拥有足够的力量和业界声音。否则,除非,我们集体拥有中彩票的运气。

      距离上一篇随笔有一段时间没聊聊自己的想法了。说实话,最近不在工作状态。原因很多,有个人原因,有队友原因,有大环境的原因。各个原因不尽相同,每一种原因要么敏感,要么自觉心里阴暗,要么干脆就属于愚蠢,终归不能大方地说出来。但是,昨天公司搬了家,从一个临时的地方搬到了一个更临时的地方,突然感觉自己又有了点状态。虽然距离自己的理想,理想的工作推进尚有差距,但感觉这次希望的光环更为光亮,更为透彻。不做未来预测,不去顾盼左右,马上做出一份task scheduler和checklist,照着做吧,这是正确的道路,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论。

      理想终归理想,期待总还是一种希望。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自己到底希望团队的业务向何方发展,放眼全国,似乎也没有特别明确的成功案例可借鉴。但是,心底里总感觉有个声音或者动力“做点什么”,有谈资,讲得出的成功都是在事务性工作的积累之上形成的。如果,非要想出一个自己最想要的。那么,我还是想要一种所谓的理想状态:“通过培训?宣讲?各种方法齐上?,让团队伙伴们自觉自愿地动起来,发挥各自的主人翁精神,集思广益,以我为本,推动各项有益业务、有益公司的事务”。在这个过程中,我念念不忘的,决定继续唠叨的就是引用宗布科技创始人三角猫之语:“我希望我的同事都能醉心于技术,沉醉每一件产品的精雕细琢”。这是一种精品精神,这就是工匠精神,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这句话只有有理想的人能够触懂。

      STOP!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这公司全搞技术,别的还搞不搞?公司怎么生存?解释一下,此技术非彼技术。这里说的技术不是狭义的工程师技术,而是稍微宽泛的,面向公司全体岗位的技术。行政做事需要聪慧、解人意、得体大方的技术,HR需要与人沟通、数据分析、脑子转速高的技术,财务需要合规合距、精打细算的技术,工程师更不必说了,任何一个方面都需要足够的经验、行业知识、执业准则以及职业道德的积累,每个人都醉心自己的技术,都醉心自己的事务完美交付,都追求每一天、每一周、每个月的实际工作效果,成功近在咫尺。当然,无论如何组织,各方人物,各个岗位都要去踏实的先动起来,等待、观望不解决任何问题。而最容易被大家津津乐道的,最容易吸引人的莫过于谈理想、谈创新、表述自己的idea、虚心请教大牛,归结起来,这几乎就是各种头脑风暴的翻版。有用吗?肯定有用。耽误时间吗?耽误事吗?也是肯定。

      我们的规划、营销,已经走得太快,是时候该等等技术。停下来,做些积累,厚积薄发方可长久。

      这是我的第六篇随笔,五篇绕来绕去说的几乎是同一件事。但这是我的信念,而且我坚定地认为这是正确的信念。在酝酿这篇随笔的时候,脑海里始终抹不去一个场景。“终结者2,T800带着莎拉和康纳刚刚逃脱T1000的追杀,莎拉靠在座位上,看着前方黝黑而似乎无尽的道路“。画外音:”不可知的未来在我们面前展开,我充满希望面对他,也许我们办得到“。

      希望团队尽快完善,希望行政、人事、财务、商务们尽快到位并且进入角色,动起来。我期盼,我和兄弟们在落日余辉之中,在会议室中,为每一个技术细节而争论,为每一次实现而得意。难吗?不难,马上落实,马上去做就好。明天,是时候开始钻研钻研具体专业书籍了。学习,很重要。

      当然,差点忘了说。理想需要精心的呵护与维持,当一切都无所谓了,热爱也终将不存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Don't be evil,we need do sth fi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