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审题及下水文

【作文题目】

        复旦大学严峰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设想朱自清活在21世纪,有一天晚上忽然想起家边荷塘,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看到月光淡淡的,拿出手机,咔嚓一下拍照,再发到朋友圈或者微博,写了句“今晚的荷塘很美”,然后就没有了,文字没有了,《荷塘月色》没有了,散文没有了。

  看了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审题】

        这是一个材料作文,材料只是客观陈述了严峰教授说的一段话,此外并无任何的评论或观点。要把握这个材料的含意,就得弄清楚严峰教授说这段话的意图,而要弄清楚教授的意图,还得对《荷塘月色》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我们都知道,《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美文,文中朱自清先生借写荷墉月色之美来排解内心的“不平静”,这篇文章美在景物,美在意境,更美在情感。

        材料说得很清楚,是“设想”,设想朱自清活在21世纪,既是对历史的设想,就有了比较的成分,很显然,不同的时代,使得同一个人,同一件事,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看到月光淡淡的,拿出手机,咔嚓一下拍照,再发到朋友圈或者微博,写了句‘今晚的荷塘很美’”——这是21世纪人常用的描述生活或抒发感情的常用手段,与过去的“写作”不同,它的特点是“短平快”。

      “然后就没有了,文字没有了,《荷塘月色》没有了,散文没有了。”——这一句话的意思是,当代人更愿意或者只会使用微信微博这样的文字载体,此外,再也没有我们所期待的内容,微信或微博取代了文章,一篇美文不会诞生。注意这里连说三个“没有了”,感情强烈可见一斑。

        不难看出,严教授在说这段话的时候,有惋惜,惋惜“快餐文化”时代出不了《荷塘月色》这样的经典美文;有批评,批评“朋友圈”、“微博”式的文字,失去了美文应有的“美的意境”、“美的情感”。也间接批评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已经很难静下心来,写一篇情感内蕴深厚的文章。此外,也让人思考,直观的图片之美与文字之美孰美?

        仅就材料本身来看,严教授批评的是当代人失去了文字创作的能力,情感变得苍白无力,直接导致美文的消失。而拓开视角来看,他在提醒我们,长此以往,“没有的”将不仅仅是文字和散文,还有别的。

【立意】

1、 可以深入解释或解读严峰教授说的话的含意,内容可以适当引申拓展。

2、 可以以教授这段话的含意作为立意,批评当今时代“微博”“朋友圈”的文字难以真正体现文字之美。

3、 可以批评读图时代的的弊病,但必须与文字作比较,方不离题。

4、 可以不赞同严教授的观点,设想朱自清活在21世纪,会借助手机,写出图文并茂的美文。

【老师试水】

                      今晚的“荷塘”少了啥?

        如果朱自清先生活在21世纪,我们或许能从他的朋友圈或微博中看到一张图片加一句话“今晚的荷塘很美”,此外,别无他物。

        所幸,这只是一个设想,但设想之后,严峰教授无不“后怕”且遗憾地连声痛呼“……没有了”,是的,21世纪的荷塘,月色朦胧,美景依旧,唯独少了点啥。

        是少了真正的赏景人吧?

        今天的我们也看景, “一日看尽长安花”,拍照、发图、聊聊数语,仅此而已。而真正的赏景人呢?同是看花吧,必“于园中设纸屏数扇,覆以平顶,四面设窗,尽可开闭,随花所在,撑而就之。”这是李渔,细观慢赏之后,情由景生,不吐不快,于是《闲情偶寄》中的花草树木便活色生香,花语解人意,多少年后的我们,读之亦能隔纸生趣。相比之下,今天的我们只是在记录生活,而真正的赏景人是在描绘生活。

        抑或我们还少了一颗善感之心?

        回想《荷塘月色》的美,不仅美在景色,更美在意境,美在语言,美在情感。朱先生的笔端之下,田田的荷叶、零星的荷花、飘渺如歌声的荷香、淡淡的不能朗照的月光,美得令人屏气凝神,更有那南朝采莲的风流季节,让人心驰神往。然而,有好事者考究,清华园的荷塘并不美,他们乘兴而往,败兴而归。殊不知,景致之美,与景无关,却关乎人心。朱自清善感,生活的琐碎,情感的起伏,融入了那晚的荷塘月色之中,成就了经典的情景。而今天,当生活还是生活的时候,我们看景只是景,独少了意境。当代人粗线条的神经,自然无法酝酿细腻的情感,要知道,“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样物我相融的佳句,是心灵粗糙之人,无从想起的。

        当然,21世纪,我们也自有法宝——图片。读图的时代,我们越来越依赖于图片的信息传递,而声色俱全的图片也让我们的视听大饱耳目之福,然而,突然有一天,我们悲哀地发现,读图方式正日渐消解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想说话,却无话可说。

        说到底,我们没有了文字的表现欲望和能力!

        请再次回味严教授的话,我们不妨也来一次设想,朱自清活在21世纪,我们眼前消失的是一片荷塘,一夜月色,还有文字与散文,我们若再顽固地边发微信边往前走,消失的,将是一种文化和情怀。

        我看到,今晚的荷塘很美,但美是“朱自清们”的,我们什么也没有。

你可能感兴趣的:(“荷塘月色”审题及下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