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的这几年中,带过几个班,不管是什么样的班级,总会有这样的孩子:成绩不好,各种淘气惹祸,也不学习,做任何事情都不积极,即使是催促着,看着很简单的事情也不做。作为老师,很为孩子着急,跟家长沟通,会发现,家长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是就是不起任何作用。不管是鼓励还是批评,各种方法都不太见效。总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感觉。
如果,你发现身边有这样的孩子,你就需要考虑孩子是否得了“习得性无助”。
一、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人出生下来是不带有任何自我评价的,在与外界环境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固定的自我评价,这需要数年的时间。
当我们与环境有良好的互动关系时候,我们趋向积极的自我评价,比如刚出生时,哭泣之后母亲能够及时给予反馈,如喂奶、换尿布等,或长大学事情,学的很快,掌握很好,又能得到表扬,这时候自我评价是积极的,“我觉得自己可以”;
但是,如果我们与环境的互动不顺利,我们就趋向于消极的自我评价。比如,出生后,孩子哭泣,无人问津。长大一点后,学事情很慢,总是做错,得不到鼓励,只有批评和谩骂,这个时候自我评价就是消极的,“我觉得我很差”。
长期处于消极评价,并且在各方面(如身体运动、长相、学习等)都是消极评价,就开始导致一个人对于自己整体的否定。“习得性无助”就由此开始。
1、定义:
不论是动物还是人,在持续的失败情景中容易“学习到”无助的感觉,即使到了新的情景中仍旧保持这种“无助”而不进行新的尝试。(塞里格曼,1967年)
说的简单一些,连续的失败会让人感觉自己“无能”,“无能”的人不敢做任何事。
比如,我学英语的时候,觉得很难,不会张口说。这个时候,我会感觉到挫败。我不断努力尝试,可能因为方法不对,也可能因为老师没有关注,各方面原因,我努力后发现任何进展没有,我就会觉得自己在学习英语上没有任何天赋。即便,换了个老师,或者换了个方法,我不一定再去尝试。
2、实验研究:
在1967年研究动物时发现,心理学家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于是在笼子里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也不狂奔。后来实验者在给电击前,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这是最初的动物研究,在后人的实验中也证明了“习得性无助”的存在。1975年,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对人进行了研究,也发现并证实了“习得性无助”的存在。而人类的“习得性无助”的产生似乎更容易。并且,研究表明,“习得性无助”的人心理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二、“习得性无助”的孩子在想什么?
“习得性无助”只是一个状态的概括,真正“习得性无助”的孩子心理变化是容易被“破罐子破摔”这样的概括所掩盖的,然后成人就“恨铁不成钢”的“教育孩子”,最终,孩子要么沉默下去,要么爆发出来。
要想改变孩子,就要明白孩子在哪些方面改变了:
1、低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指个体对于自己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特征的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如果自我概念低下,那就意味着我认为自己在各方面都很差,甚至是低人一等。这个例子很常见,奴隶与奴隶主很多时候靠的不是棍棒,而是奴隶生来就在环境中打上“我是下人”的自我概念。而现实中,经常性的受到“打击”,结果也是类似的。
研究表明,“习得性无助”的孩子在自我概念的评分明显低于一般水平。而在笔者的研究和实践中发现,这种地自我概念并非能通过说法来改变,根深蒂固。
2、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说简单一点就是,我是否相信我自己能够胜任当下工作。低自我效能感的孩子是不相信自己能够完成成人所下达的任务的。
所以,就出现这样的现象:什么都不愿意去尝试,哪怕很简单。
3、低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指个体希望从事有意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满意结果的内在心理动力。生活中你会发现有些人永远争强好胜,有些人总是不愿在任何时候出头,只要做的差不多就好了。我们经常说一个人“胸无大志”,也是如此。但是,“习得性无助”的人,不是“胸无大志”,差不多就行了,而是:我接受我是一个不好的,不好也就不好吧。
所以,就出现这样的现象:对学业上的不足完全一副与自己无关的样子,能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也没打算更好。
4、消极定势:
定势思维是指指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说简单点就是之前是什么想法,以后不管发生什么都是原来的想法。这在很多方面都有产生效应。而“习得性无助”的孩子有明显的消极定势,他们认定自己不行。
所以,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件事情还没有开始,就说“我不行”。
三、“习得性无助”产生的原因:
了解了“习得性无助”的孩子的心理状态,我们也必须考虑其产生的原因。不得不说,这必然有着生理甚至基因的因素,就像抑郁症一样,面对同样的经历有些人容易得郁郁症,但有些人就不容易,这与先天因素有关。但除了先天因素以外,一些外部原因更应该引起重视,因为这些才是我们能够改变的:
1、连续不断的失败——问题的基础:
这是造成“习得性无助”的基本条件,没有失败经历,很难形成“习得性无助”。但是,这里需要有三方面要注意:
(1)对于同一件事情的失败:对于同一件事情,比如数学课或者英语学习,经历失败更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
(2)连续不断的失败:不是经历一次失败就会“习得性无助”,至少是多次在同一或类似事件上失败,次数越多,“习得性无助”的可能性越大。
(3)失败包括受挫等心理感受:这里指的失败不仅仅是现实的失败,更多是个人感受上的挫败感,这与预期有关,我如果努力了预期能考90,但是每次都考60,我就会无助。但是如果我预期是50左右,却考了59,就不会有无助感。所以,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2、不恰当的评价和反馈——成人的影响:
失败只是获得“习得性无助”的基础,并非多次就某一件事情失败了就一定会有无助感,这与评价与反馈有关。
清朝的曾国藩曾多次率领湘军同太平军打仗,可总是打一仗败一仗,特别是在鄱阳湖口一役中,连自己的老命也险些送掉.他不得不上疏皇上表示自责之意.在上疏书里,其中有一句是"臣屡战屡败,请求处罚."有个幕僚建议他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这一改,果然成效显著,皇上不仅没有责备他屡打败仗,反而还表扬了他.
这就是评价与反馈的价值,当孩子出现失败,如果得到了更多的是积极正面的支持,而非训斥与无视,那么“习得性无助”的可能性更小。
3、错误的归因方式——个人的差异:
除了外界的评价和反馈以外,个人的归因差异还是非常重要的。归因是指将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的解释。如果失败了,我认为是可控的原因,我就不会无助;如果我认为是不可控的内在或外界原因,我就会很无助。
比如,马云在创立阿里巴巴过程中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但是他并没有将这个失败归结为自己能力不足,或者中国不适合做互联网,所以,他仍然坚持。
学习中也是一样,如果孩子错误的将失败归结为自己能力不行或者是老师就是故意针对他,那么这种不可控的因素很快就会让他产生无助感。
四、我们能做什么?
找到了原因,帮助孩子,必然从原因出手。
1、帮助孩子减少失败:
不管是学业中,还是生活中,难免会面临很多失败。那么,对于成人来讲,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减少失败。请务必注意,是帮助孩子减少失败,而不是替孩子减少失败。
帮助孩子减少失败是指:作为成人,应该成为孩子的支持,在做一件明显有困难的时候,根据孩子的特点,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这样,既能让孩子做事,又能提升他的自我评价,减少无助感的产生。
而替孩子减少失败是指:代替孩子做事,或者在背后做小动作让事情变得简单。看似是在帮助孩子,其实这让孩子丧失了尝试的机会,同样会降低自我成就动机和自我成就感。
2、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
失败的结果之后,得到鼓励,会让孩子感觉更好,也会让其更积极。当然,如果这个失败与其错误的行为有关,少许的批评也是可以的。但是,指责是完全需要禁止的。
批评和指责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批评是对孩子某些行为的禁止,而职责是对于孩子本身的贬低。比如,孩子玩闹把水杯打碎了,批评是:XXX,在房间内是禁止打闹,你没有按照要求,现在水杯碎了,你要为此负责。紧接着可能是惩罚、可能是赔偿。但是,指责就像在说:我说了无数次了,你怎么就不会听呢,你什么时候能听一次话,哪怕一次……一顿责骂甚至毒打之后,什么都没有了。
3、无形中引导孩子正确的归因:
即便是鼓励,有些孩子还会有无助感的产生,原因在于他们往往会将失败的责任归因为不可控的,比如我的智商有问题,别人故意针对我。
那么,这一点一方面需要与孩子沟通,更多的是在平时与孩子一起的时候,面对出现的问题、困难,我们成人要给孩子足够的示范:正确的归因和解决问题的心态。比如,当我们谈到我们的工作时,避免在孩子面前推卸责任和抱怨问题,而是理性分析找到问题解决方法。这些无形的思维是我们作为成人能给孩子的最大的财富。
后记:帮助孩子走出“无助感”,我们还需要做的很多。当然,一方面我们不能草木皆兵,也不能讳疾忌医,真正的面对,会让问题简单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