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酿酒历史上,学术水平最高,最能完整体现我国黄酒酿造科技精华,在酿酒实践中最有指导价值的酿酒专著是北宋末期成书的<<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共分为三卷,上卷为"经",其中总结了历代酿酒的重要理论,并且对全书的酿酒,制曲作了提纲契领的阐述。
中卷论述制曲技术,并收录了十几种酒曲的配方及制法。
下卷论述酿酒技术。
那么与朱肱同一时期的苏轼的<<酒经>>则是描述家庭酿酒的佳作。
南方之氓(1),以糯与秔(2),杂以卉药(3)而为饼,嗅之香,嚼之辣,揣之枵然而轻(4),此饼(5)之良者也。吾始取麫而起肥之,和之以姜汁,蒸(6)之使十(7)裂,绳穿而风戾(8)之,愈久而益悍(9),此麴(10)之精者也。
米五斗以为率,而五分之,为三斗者一,为五升者四(11)。三斗者以酿(12),五升者以投,三投而止,尚有五升之赢(13)也。始酿以四两之饼,而每投以三两之麴,皆泽以少水,足以(14)散解而匀停也。
酿者必甕按而井泓(15)之,三日而井溢,此吾酒之萌也。酒之始萌也,甚烈而微苦,盖三投而後平也。凡饼烈而麴和,投者必屡尝而增损之,以舌为权衡也。既溢之,三日乃投,九日三投,通十有五日而後定。既定乃注以斗水。凡水必熟冷者也。凡酿与投,必寒之而後下,此炎州之令(16)也。
既水五日乃篘(17),得三斗有半(18),此吾酒之正也。
先篘半日,取所谓赢者为粥,米一而水三之,操(19)以饼麴凡四两,二物并也,投之糟中,熟润(20)而再酿之,五日压得斗有半,此吾酒之少劲者也。劲正合为五斗(21),又五日而饮,则和而力严而猛(22)也。篘不旋踵(23)而粥投之,少留则糟枯中风而酒病也(24)。
酿久者酒醇而丰,速者反是,故吾酒三十日而成也。
苏轼还有许多关于酿酒的诗词,如"蜜酒歌","真一酒","桂酒"。
那么,古代人是如何酿酒的呢?
"酒之名以甘辛为义,金木间隔,以土为媒,自酸之甘,自甘之辛,而酒成焉(酴米所以要酸也,投所以要甜也)。所谓以土之甘,合水作酸,以水之酸,合土作辛,然后知投者,所以作辛也。"
"土"是谷物生长的所在地,"以土为媒",可理解为以土为介质生产谷物,在此"土"又可代指谷物。
"甘"代表有甜味的物质,以土之甘,即表示从谷物转变成糖。
"辛"代表有酒味的物质,"酸"表示酸浆,是酿酒过程中必加的物质之一。
土→谷物→甘→辛
↓ ↑ ↑
水----→酸
在这一过程中可明显地看到酿酒可以分成二个阶段,即先是谷物变成糖(甘),然后由糖转变成酒。
根据<<北山酒经>>的记载,可将主要的酿酒过程整理如下:
浸米,烫米,蒸煮
↓
合酵,酒曲→酴米(主发酵)←酸浆
↓
甜糜(酒曲)→投(喂饭发酵)
↓
压榨→酒糟→再次发酵(冷泉酒)
↓
澄清
↓
煮酒(或火迫酒)
↓
成品酒
<< 北山酒经>>中总结了三种酸浆的制法。
一,是用小麦煮粥而成的,效果最好。
二,用水稀释醋制成的。
最常用的是用浸米水煮沸后用葱椒煎熬后得到的。
"酴米"和"合酵"是<<北山酒经>>中的两个专门术语。
他们相当于现在的一级种子培养和二级种子培养。
<<北山酒经>>中酴米的酿造过程是:
卧浆→煎浆→浓浆 曲 合酵
↓ ↓ ↓
淘米→汤(烫)米→蒸煮→摊冷→加曲,混和→酴米
黄酒是低度酿造酒,不宜长期保藏。
古代一般选用冬天酿酒。
夏天酿造的酒尽快饮掉或卖掉。
唐代的烧酒和宋代的火迫酒,都不是蒸馏酒,人们采用这种做法的目的是通过加热,促使酒的成熟,促进酒的酯化增香,从而提高酒质。
我国煮酒加热技术的采用比西方各国要早七百多年。
西方的啤酒和葡萄酒的保藏问题,也有类似发生酸败的问题。
但在古代一直未得到解决。
十九世纪中叶后,由于一些微生物学家的不懈努力,尤其是经过巴斯德的大量研究,发现引起酒酸败的根本原因是酒中除了能引起发酵的酵母菌外,还有杂菌存在。正是这些杂菌使酒发生酸败。通过多次试验,巴斯德发现只需将酒加热到60℃左右,并在此温度下维持一段时间,酒就不会酸败。此法用于啤酒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此法后流行于各国,被称为巴斯低温灭菌法。
宋代时人们还认识到热杀菌并非避免酒酸败,长期保存酒的唯一可行方法。
<<北山酒经>>中说:"大抵酒澄得清,更满装,虽不煮,夏月也可存留。"
勾兑技术就是将几种风格不同的酒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从而得到一种风味更佳的酒。
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有一篇短文,"酒有和劲",是目前已知最早论述黄酒勾兑技术的文章。寥寥数语,将黄酒的勾兑技术描述得生动而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