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

个人信息

  • 姓名  吴星龙  
  • 学号  201821121102
  • 班级  计算1814

    1 实验目的

    熟练使用Packet Tracer工具。分析抓到的应用层协议数据包,深入理解应用层协议,包括语法、语义、时序。

    2 实验内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抓取应用层协议的数据包并分析,协议包含DNS、FTP, DHCP, stmp, pop3。步骤包含:

    •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 配置参数
    • 抓包
    • 分析数据包

      3. 实验报告

      (1)建立网络拓扑结构图

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_第1张图片

     

3.1 DNS

(2)配置参数

DNS也就是做 DNS 解析时,客户端和服务端的通讯协议,端口号.

若要获取DNS包,就要额外配置客户端的DNS服务器的地址。将PC端DNS服务器的地址改为网络拓扑结构中Server的IP。

 

服务器:

 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_第2张图片

 

PC端:

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_第3张图片

 

 

 新建DNS域名:

 

 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_第4张图片

 

 

 

 (3)抓包

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_第5张图片

 

 

 <1>请求报文:

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_第6张图片

 

 

 

NAME表示查询名,一般为需要查询的域名

TYPE表示查询类型

CLASS表示查询类

TTL表示生存时间,表示的是资源记录可以缓存的时间

LENGTH表示资源数据长度

<2>响应报文:

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_第7张图片

 

NAME表示资源记录包含的域名

TYPE表示资源记录的类型

CLASS表示资源记录的类

TTL表示资源记录可以缓存的时间

LENGTH表示资源数据长度

IP表示域名解析的结果

3.2FTP

(1)打开服务器端的FTP,并添加用户信息

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_第8张图片

 

(2)打开PC的Command Prompt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_第9张图片

 

 

 (3)抓包并分析报文

(3.1)响应报文

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_第10张图片

 

 

 Code:220表示连接成功,服务器准备就绪

(3.2)响应报文

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_第11张图片

 

 

 Code:331表示用户名输入正确,需要输入密码

 (3.4)请求报文

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_第12张图片

 

 

 FTP Command:PASS表示密码正确

(3.3)响应报文

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_第13张图片

 

 

 

登录成功

3.3DHCP

 

(1)配置参数

PC端:获取方式从静态改成DHCP获取

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_第14张图片

服务器端:

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_第15张图片

 

 

 将DHCP打开

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_第16张图片

 

 

 (2)包抓包并分析

<2.1>请求报文

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_第17张图片

 

 

 

OP:报文类型,1表示请求报文,2表示回应报文。

HW TYPE:硬件地址类型,1表示10Mb/s的以太网的硬件地址。

HW LEN:硬件地址长度,以太网中该值为6。

HOPS:跳数,能被一个代理服务器设置。

TRANSACTION ID:事务ID,由客户端选择的一个随机数,被服务器和客户端用来在它们之间交流请求和响应,客户端用它对请求和应答进行匹配。该ID由客户端设置并由服务器返回,为32位整数。

SECS:由客户端填充,表示从客户端开始获得IP地址或IP地址续借后所使用了的秒数。

FLAGS:标志字段。这个16比特的字段,目前只有最左边的一个比特有用,该位为0,表示单播,为1表示广播。

CLIENT ADDRESS:客户端的IP地址。

YOUR CLIENT ADDRESS:"你自己的"或客户端的IP地址。

SERVER ADDRESS:表明DHCP协议流程的下一个阶段要使用的服务器的IP地址。

RELAY AGENT AGGRESS:DHCP中继器的IP地址。

CLIENT HARDWARE ADDRESS:客户端硬件地址。客户端必须设置它的"chaddr"字段。

SERVER HOSTNAME:可选的服务器主机名,该字段是空结尾的字符串,由服务器填写。

FILE:启动文件名,是一个空结尾的字符串。

OPTIONS:可选参数域,格式为"代码+长度+数据"。

<2.2>响应报文

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_第18张图片

 

3.4 smtp和pop3

 

(1)配置参数

PC端E-mail设置

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_第19张图片

服务器:

服务器端的DNS服务开启,并增加两条域名

 

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_第20张图片

 

服务器端E-mail设置:

 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_第21张图片

 

 发送邮件完成后:

 

 

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_第22张图片

 

(2.1)请求报文

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_第23张图片

 

(2.2)响应报文

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_第2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二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应用层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