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主义》读书笔记

新的认知

1.再职业化的时代,资本主义越来越纯粹,自由竞争越来越健全,真正拥有实力的人越来越受到推崇。

2.真正的专家,首先要理解专家的基本条件,然后再去思考如何成为专家。

3.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理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无穷的好奇心和永无止境的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们才能把他们称为专家。

4.授权者应该认清下属的能力和技能,并考虑到此人今后发展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权限范围;把握下属现有的能力水平与权限所要求的能力水平之间的差距,作好亲自缩短这种差距的思想准备,然后再把权力交给下属。

5.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专家,他们从基础知识开始进行系统学习,亲身实践,对新事物反复消化并不断积累经验;经过持续的训练,他们能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提供给别人。

6.对能够称之为专家的人而言,是不存在退休这个概念的,这是因为无论本人是否有要求,都会不断有人或组织来请求他的帮助。

7.要想获得成功,先要企盼成功,对自己能够获得成功充满自信。与此相同,如果在自信的背后没有好奇心,作为助推器提供动力,是无法达到一流境界的。这一点可以说是区分非凡与平凡的决定性因素。

8.好奇心不足的人,也就是怠慢自己智慧的人,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属于自我防卫型,对变化采取抵制的态度。

9."企业变革的敌人是中层",当然,"中层"指的是"好奇心水平居中的人"。

10.无论如何完善教育制度,如何增加报酬和改善福利,也不会产生大批的专家。只有纪律或称之为价值观更为准确些,才能培养出专家。这一纪律就是"得不到晋升与发展的人,请你离开"。

11.在21世纪经济世界中,我们看不清前方的道路,几乎所有的情况都没有正确答案。在无国界的世界,无法设想官僚与行业团体能够赶上网络经济发展的速度,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专家在"方向"与"程度"方面给出恰如其分的建议。

12.组织的"墨菲定律"指的是大部分人的能力,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已达到极限,并逐渐落后,而超级多面手无论职位升到多高都能掌握相应的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见衰退。

13.与了解经营的人相比,不了解经营的人对经济的影响更大。

14.在21世纪的经济社会中,我们要与"看不见的空间"作战。我们需要运作的不再是看得见的人或组织,我们的工作是占领看不见的经济领域,打败其中的人或组织。

15.无论前提条件发生多大的变化,都能够认清深层变化的本质,比别人发挥出更大的能力,这样的人才是专家。

16.如今,我们轻而易举地推翻了以往的常识,正置身于全新的的经济空间……推动未来世界运转的是个体之间的竞争,而不再是国家之间或企业之间的竞争,今后的时代所需要的先见能力是能够看清别人看不到的事物的能力。

17.眼睛看不见,手触摸不到的无形活动将成为主流。过去辉煌的成功经验不仅不再起作用,甚至成为发展的羁绊。在"看不见的新大陆"进行的生存竞争是毫不留情的,既没有乞怜于人的时间,也看不见能够接受乞求的人。

18.如今的时代,依靠某些精英学习最新理论,制定战略并严格按照战略进行实践,这种做法已经无法推动企业的发展。

19.无论经过前人怎样的高度提炼,那些战略论都不一定能够引导你得出正确答案,即使能够启发你思考如何成功,我们应该铭记一点,那就是依靠固有的模式和陈旧的知识解释史无前例的现象,这种做法将会给事业的发展带来危害。

20.在"看不见的新大陆"上,经济环境的变化与20世纪相比加快了数倍,谨慎被动对企业与国家而言都将导致致命的损失。

21.今后的时代所需要的先见能力,是能够看清眼睛看不到的事物的能力,任何人都能预见的事情是不会再有什么发展的。

22.先见能力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有:1.明确定义事业领域(范围)。2.从分析现状入手预测未来的方向,可简明扼要地阐明假想的论点,以分析其因果关系。3.在可能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只精选其中的几种。在推行所选择的方案时,采取强制的方法调配人、财、物等各方面的资源。4.不要迷失假说的基本方向,不要偏离原则,除非情况彻底发生变化。

23.要想学习没有常识的世界中的新常识,即21世纪的规则,首先必须有意识地让自己习惯对铭刻于心的一个个常识提出质疑。

24.知识来自先驱们的研究与经验,是在反复试验、反复失败的摸索中获得的。如果已经得到了明确的知识,这说明这块新的竞争领域已被无数人造访过,已毫无商机可言。

25.人的大脑有一种习性,那就是"只能看到想到的东西",因此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从成功的体验中得到的知识和理论。

26.人们认为记住了便等于理解,但在作为记忆输入的瞬间,思考也便停止了,便会陷入一种错觉之中,以为自己掌握了在新的竞争领域中披荆斩棘的工具,于是完全丧失了对没有答案的事物饶有兴趣地探索的心理,也丧失了向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发出挑战的气魄。

27.只有具备享受变化与失败的素质,或者说是从容镇定的心情、好奇心和气魄,才能成为"打破规则者",才能带来变化,打破规则也是创造规则的条件。

28.未曾遭遇过失败,一直在回避率,因此没有掌握变失败的方法,就是在新的竞争领域中无法迈向未知的领域,这便有可能丧失生存能力。

29.怠于思考的人是无法否定一切的,他们惧怕失败,因此不想承认自己是错误的,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意味着对思考用不厌倦。

30."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只有那些总以为自己的经营环境危机四伏并时刻关注各种"坏消息"的企业,才有可能免于灭亡。成功的背后必定潜藏着危机,商界不允许有丝毫的马虎"。

31.未曾开发的新竞争领域前途莫测。因为不了解,我们对任何情况都感到非常紧张,这种紧张感能够唤醒我们的知觉,提高我们对事物的洞察力、分析问题的速度与应对危机的能力,此外,极度的紧张还能刺激人类潜在的"直觉本能"。

32.成为直觉源泉的经验越古老,就越无法准确感知外界的变化。想要磨练自己的直觉能力,以适用于未知的新竞争领域,并提高直觉的准确性,不仅需要抛弃古老的经验与价值判断,而且必须在新的经济空间中努力积累经验。

33.通过自身的意志克服拒绝变化的心理,在自我否定的基础上寻找新的观点,这才是征服"看不见的新大陆"的关键。

34."看不见的新大陆"为什么看不见?:首先,价值的源泉发生的变化,我们无法准确地把握其规模和速度。其次,无形世界日益复杂。最后,生活在没有常识的时代。

35.在生存的竞争中,仅凭先见能力出众,并不足以取胜,要想成为新竞争领域的霸主,不仅能够抓住机会,还要有能力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佳方法让机会变成现实,也就是说要在预见到的未来蓝图的基础之上,构思新的事业并付诸行动。不要让患者因为只要进入未来的事业领域便能收获果实。

36.成功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是随着技术革新而时刻发生变化的,即使是同样的商业计划,如果创业的时机和事业的发展速度不同,成功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也不一样。

37.有些组织在改变战略以及把预见到的东西转变为构思的过程中花费了过多的时间,这样的组织,即使是历经磨难的大企业也无法生存下去。

38.我们所应具备的姿态是从一开始就与世界的主要市场保持等距离,也就是说,重要的是从起始阶段开始,就把多个市场至于自己的事业中,据此来构思事业。

39.21世纪的商业模式需要的不是阶段性的培育全球标准,而是创造出全球标准本身,在此之上必须公司发展"洒水车型"事业,追求全球同步。

40.变化剧烈意味着当方向发生错误或决策失误时,重整旗鼓所要花费的时间比以前缩短了。而且全球化意味着这种剧烈的变化会在瞬间波及全世界,世界规模的大潮不断涌来,我们无处可逃。

41.只有对自己所描绘的蓝图充满自信,随时准备重新审视或放弃自己的构思,才有能力做出决策。

42.为了使预见到的机会和事业不至于变为空想,我们必须要自我否定的勇气。在任何时代,最大的敌人都是自己。

43.现在的核心事业应该占投资的1/3,基础的研发占1/3,其余的1/3留给能够按照新大陆的规则而构思的人才。

44.自我变革没有止境,它通过由见到构思,再由构思到先见的不断循环得以实现。

45.不可制订过多的方案,从众多的方案中选出一个能够满足成功的必要和充分条件的方案,并抓住时机付诸行动,这是非常必要的。

46.人不是不喜欢变化,还是讨厌自己被改变。

47.要想在这样的时代获得成功,必须首先从虚心验证现实中的各种事实出发。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为了使自己的思想从作茧自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有时必须彻底放弃自己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一些东西。

48.以达到和谐气氛,因为预期目标的讨论是不会产生任何创新,如今我们需要的不是达成一致的意见,而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所有的个性相互碰撞,才能产生世界上任何人都未曾想到的世界观和事业观。

49.当我们看不清前进的道路与成功的模式,是从理论上展开充分的讨论至关重要……讨论问题所必不可少的能力与素质,我们有可能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而且我无论我们从何时开始练习,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50.每个人赋予创造性的意见往往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为了找到最佳方法,我们需要反复讨论,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正式建立在反复讨论的基础上。

51.讨论的目的不在于驳倒对方,也不在意花言乔语瞒骗对方。讨论的本意是,即使反对对方的意见或对对方的意见进行反驳,也不会招致怨恨。

52.逻辑思考的基础在于首先建立假说,以事实为依据,对假说进行验证。大部分组织对起初建立的假说都不去进行验证,如果不对假说进行讨论,那么假说既得不到检验,也得不到修正,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知不觉之中,我们便把假说当做了目标与结论。

53.提出的问题符合逻辑,对方自然会做出符合逻辑的回答,遇到对方含糊其词或诉诸感情时,自己的思考方法也必须符合逻辑,否则,讨论是不会收到任何效果的。

54.是否具备说服能力,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展示出作为发言根据的事实,我们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主张以及驳倒对方观点的技巧上,那么双方是很难通过讨论达成共识的。

55.当人们的意见惊人在一致时,回到讨论的出发点,重新审视结论的依据与议论的主旨。

56.符合逻辑的反驳,首先"守住"自己不受攻击,其次攻"破"对方逻辑的薄弱之处,指出对方目标的错误,最后双方共同"离"开最初的讨论,转移到最佳境地。

57.反驳的目的并不在于击倒对方,而是为了加深相互之间的理解。这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论证型的反驳",指的是驳倒支撑对方主张的论据;另一种是"主张型的反驳",指的是提出与对方主张相反的主张。

58.仅凭完美无缺的逻辑结构是无法获得事业成功的,特别是无形的构想,我们只有依靠坚定的信念与执着的精神去推进,要想获得这种能力,最好的训练就是不断积累经验。

59.在对速度要求较高的商业领域,期待完美并不现实,试图为每一个问题都找到解决方法,这样做效率过于低下,某种程度的先行表决必不可少。重要的并不是寻求唯一的最佳答案,而是在"假说—验证—结论—实行"的过程中,养成一种处理问题的习惯,即对事情的实际进行合理的分析,并从多个角度把握分析的结果。

60.即使是经过协调统一后产生的概念,其中仍然包含着反命题,一段时间之后,内部矛盾还会带来变化,从中产生解决矛盾的新命题。经营中也包含着相互矛盾的事物,或者说需要同时解决两方面的问题,这是仅凭逻辑而无法认清的。

读书点评

日本作者的排版习惯都喜欢把重点内容当作副标或者重点突出,方便读者重点阅读。每一个重点标注的地方都意味深长,值得每一个读者去反思。书本是2010年出版的,但里面的内容也不见得过时,把现在时代的特征说得透彻明了。大师级的话需要好好研读。

《专业主义》读书笔记_第1张图片
《专业主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专业主义》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