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18-小语 | 读书有什么用?

今天中午,同事问我:那些读过的书都忘了,那读书有什么用呢?

其实这是个老问题了,先打两个我最喜欢的比方;

读书和往缸里灌水是一个道理。我们在往缸里灌水时,开始一两滴水是很不明显的,水到了一半的时候,再倒一两滴还是看不出什么差异,从这个角度看无论如何缸也是灌不满的。不过千万不要半途而废,试想一滴一滴地坚持灌倒最后,那将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为我的骨头和肉。

读书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许你觉得见效慢,但是长此以往,你的阅读能力,你的思考能力,你的情操都会有所提升。这和你去学习音乐、绘画、编程是一个道理,需要时间来证明答案。

第二个,牵涉到学习,为什么读书会忘,是因为没有正确吸收书中的知识,我来谈一下什么是最好的学习?

人的大脑由无数个神经元构成,学习一项技能就是对这些神经元进行训练,神经元产生联结,形成新技能。

信息就是比特,是一堆碎的东西,什么是知识,信息相互关联之后,形成一个结构,再进入我们的库存,所以它是一个生长出来,带结构的东西。

学习的过程,把新东西和原来的结构缝在一起,最好的学习,一定是建立在自己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的,将新的知识与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媾和、联结,这样面对知识,不再是一个点,而是由自己的知识之树来牵引,形成一套完善的知识体系。

换句话说,如果只是让文字在眼前中略过,那不是真正的读书,因为文字的力量并没有汇聚到你的内心中。

所以说,读书没用,这个锅读书不背,如果你认为读书没用,我想说,你可能看网络视频、参加大师授课用处也小,因为问题不在于读书,而在于你去解构和吸收知识的能力。

最后附上成人学习的五大公理,关于成人学习的方式,我看了之后很受用,现在分享给你,摘录自拆书帮《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

  1. 自我导向
    随着个体的成熟,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从依赖型的人格转为自我导向的人格。成人变得具有自我导向性,意味着成人学习者能够参与诊断自身的学习需求、规划、实施和评估自身的学习经验。所以,有效的成人学习应该更多强调主动参与,而非被动接受;应该是强调互动和参与的研讨会(Workshop),而非强调老师精彩讲授、学生认真接收的培训(Training);应该强调一种学习氛围,使成年学习者得到认可、尊重和支持。进而言之,应该存在一种师生间相互交流、共同探索的精神。
  2. 关联经验
    成人和青少年的另一项根本差异,就是成人具有丰富的而且不断增加的经验,这些经验应该作为学习资源被自己和他人加以利用。
    所以,有效的学习是基于学习者的经验、充分利用学习者经验的。实际上,利用学习者经验的效果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方法也比你想象的多得多,比你想象的容易的多。
  3. 强调实践
    无论在工作还是学习中,个体的表现取决于他做此事的能力和意愿。能力水平和意愿水平的组合,被称做个体做此事的“准备度(Readiness)”。而成人的学习准备度,更倾向于实用。学习内容与他的社会角色、工作岗位、面对的问题关联越强,他的学习准备度就越高。所以,选择学习内容,首要考虑是“是否用得上”,判断学习效果的衡量标准也是“是否用上了”。
  4. 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
    随着个体的成熟,个体的时间观会发生一种变化,从知识的未来应用转向立即应用。因此成人学习更多的就是一种问题中心的学习而不是学科中心的学习。所以,成人学习没有必要过分追求理论的深入、体系的完善、细节的论证,足够解决问题就好。
  5. 内在驱动
    成人更多的是受到内在因素(希望解决问题、增加能力和自我实现)而非外在因素(如考试、考核、证书)的驱动而学习。

拿这5条成人学习公理来衡量你的学习方式,以及你见到过的各种学习方式:是否发现,越符合这5条公理的学习方式,给你留下的印象越深?
拆书帮的方法论就是建立在这五大公理的基础之上。在拆书帮,你永远看不到埋头归纳全书大纲、研究写作逻辑的人,你更看不到轻轻推了一下金丝眼镜边框、悠悠吐出一句诗经的人,这里聚集了一群迫切地想要马上用知识去指导实践的职场人。总体来说,他们都希望自己像张瑞敏一样能够学以致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170218-小语 | 读书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