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之桥》及其他

斯皮尔伯格导演,讲述1960年美苏交换间谍俘虏的事情。

   《间谍之桥》属于历史题材,导演快70岁的人了,在片子中卖弄一下自己对历史和人文的独特观感,那简直容易得跟吃饭睡觉打豆豆似的。这片子中广受赏识的有这么几个:汤姆汉克斯在面对CIA猥琐探员朗诵的那段:你我来自不同的国家,正是我们称之为宪法的东西,使得我们成为“美国人”--也就是“rulebook”;另一段是他在法庭上所说:who we are – is that not the greatest weapon we have in this Cold War?--我们是谁?--不正是我们在这场冷战中最重要的武器吗?然后是苏联间谍冷静哄哄经常来的那一句“Would it help?“;还有最后交换的时候,苏联间谍对自己后面命运的预测--巴拉巴拉一串,就不引用了。

   说说第一句,关于rulebook也就是宪法的这一句,我个人有点儿无感。这句话用来吵架或者是政治选举挺管用的,比如今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我觉得川普同学就可以适当引用。先不展开,先说说本片后面情节对这句话的反制。请问:为了使得自己辩护的苏联间谍免于一死,大律师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不就是因为他跑到法官家里去求情,去说些什么“如果我方的人员被抓了,还可以拿他来交换,因此请求大人开恩”吗?这不就是我国古代的双方交战,抓了个大个的,主帅大手一挥“砍了”,旁边跳出一员偏将,嘴里大叫“刀下留人,此人杀不得”吗?有什么区别?这里哪儿来的“法律”精神?哪儿来的rulebook的坚守?--我们可以说这个叫灵活变通,没有问题,我信。接着往下看:律师出使,在苏美德三国间斡旋,成功促成交换并多救了一个美国学生--请问:他成功的要素是什么?除了坚持、坚强之外,主要是什么?我要是说主要是因为他的“狡猾”和算计,会不会被喷死?以本片所展示的情节和逻辑来看,不正是因为他看穿了苏德的底线,明白多一个少一个美国学生对方根本不在乎,才最终使得自己“奸计得逞”吗?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呢?衣服被抢了所以感冒了所以我应该感动一下下?我感动了一下下,可是我还是觉得这个人狡猾狡猾的有,谈判高手的干活啊!根本就没有法律什么事儿嘛!

   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出炉,宣告冷战开始;此后持续44年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其中德国解体,1960年建起柏林墙是冷战中一个重要的事件--如本片所反映--却不是最重要的事件,华约建立、越南战争、古巴危机、入侵阿富汗等等相比之下牵扯更多,伤亡更重。而关于冷战的起因,美国官方看法是:双方关系的破裂是由于斯大林违反了雅尔塔共识、苏联企图主宰东欧,以及苏联的扩张主义。与之相对,很多历史学家提出了另一种观点:美国企图保障其在全球的贸易利益才是冷战最主要的起因。今天很多的观察家认为,美国在冷战中的许多作为是违反其宪法以及国家理想的(例如未经国会授权而发动一场未经宣告的战争)。--瞧瞧,这可不是我说的。

   所以不要谈什么宪法,也不要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着空气扫射。就事论事不是更好?就事论事,我钦佩促成谈判成功的律师,钦佩他的坚定与智慧;我也钦佩一个老间谍的冷静与锐利;我也钦佩打算营救老师的那个无辜学生;我甚至钦佩CIA那个好像鼻子断过的探员--他的工作不容易啊!

   然后呢?然后是无力感!律师因为出色的工作挽救了三个人,按照片尾的介绍,他后来甚至挽救了近万人--可是还是无力啊!以短暂的44年历史看,在那段历史里面无人拯救进而无辜丧生的人,何止百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谈论历史时总要加一个定语“厚重”,无与伦比的厚重,由亿万人鲜血与生命所堆积起来的厚重。也因此,越是反思历史,人就会越是消沉,会对整个人类失去那所谓的信心--除非你像斯导演一样!

   斯导演的所有战争片,无一例外从欧美立场展开。美国宪法在他的这些电影里面,如同宗教一般神圣。这给了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一种立足根本,也因此充满了阳光般的温暖--即使是在血色黄昏。我没兴趣辩驳这里面的对错,只说说对这些片子的另一个观感:总是让我觉得缺少大局观。不管是《兄弟连》还是   《辛德勒的名单》还是《拯救大兵瑞恩》还是本片,细微处完美,全局迷雾。。。也许是我苛求了,在处理大局观方面,再怎么大的场面,再怎么大的篇幅,电影始终无法与书籍相比。一本书可以从从容容、条分缕析地交待清楚如世界大战这样的大场景中,当事的几十方各自的反应;而电影呢?要是也这么做,恐怕刚交待清楚开始,就不得不结束了。所以要是真对冷战感兴趣,看本书吧,比如John.Lewis.Gaddis的《冷战》--美国人写的哦,嘿嘿。

   关于本片的苏联间谍,再补充一句:交换过去的那个苏联间谍,后来活得好好的,没死于审查或者其他的非命,难为大律师牵挂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间谍之桥》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