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00.我记得你

我一直是个很晚熟的人,小孩子性格持续了很多年,这点在读书时代能让我很好地避免太过沉溺于自己的小世界而导致的人际困扰。

前两天和同事们聊天,说到有不少学生是自己搭车上学的。然后我就想起高中时的一位同学,他也是自己搭车上学的。只不过之所以记得他,是因为他读书的方式跟我的完全是两个反方向的极端。我属于脑子不是很灵活只能死记硬背的那种,可他(不知道是不是晚上熬夜背书做题)白天趴桌上睡大觉该玩玩该闹闹还不算,他居然还会去玩老虎机(那个时候的游戏机的一种)然后把回去的路费给输光了——他在班上公开念检讨凑路费才让我得知有这种大神存在——丫的成绩还倍儿好,据说有几次他在课堂上睡觉数学老师在黑板上讲课出题,题出好了他醒了说了个答案,经老师讲解是对的。

高中数学有多难经历过的人都懂的。而我在当时也是被虐得很惨,所以在听同学们介绍此等大神时真的是又惊又羡又恨的,惊的是原来高中数学对某些人来说可以这么轻易拿分,羡慕他脑子理解思维能力那么强悍,恨他成绩那么好就算了还那么高调张扬——不知道还有许多人快被那些公式定理自己各种变形的题目快折磨疯了吗?

不过当时的我还是被大家当个单纯的白纸般沉默的人,很少会话多到和谁去讨论起其他同学。所以自然没人知道我对于班上的公众人物的看法了。其实很想纠正一下的,在当时沉默很大程度是因为习惯了还有就是家里天天吵而我因为家里的贫穷及吵闹而自卑到不太会和人打开话题——那时候就已经很敏感的发现同学们聊天所涉及的话题我其实大都没有,发现了这些差距就更不知道该和同学聊什么了。不过确实很晚熟——特么好像很多年之后花费那么多时间去泡在网上了解知道那么多东西有相当大的部分是处于补偿心理。

记得在印象中自己一直都处于一个离人群很远的看客的位置,总觉得自己是被当成个孩子似的,很难有那种融入群体中的感觉。现在看来,从小在家里都是这样的——自己总会退到群体边缘处不跟谁走得太近也不想远到看不到他人,自己总归是不愿主动付出的。明明渴望在人群中的是自己,又不想主动付出与人建立联系于是骗自己,看着群体开心就好了(可是本质上自己明明又不是那么关心群体中发生的很多事和人的)。这点,走得近的人应该都能感觉到的吧。

由于这种性格(现在知道原因了,是五中依恋关系当中的回避型)导致读了几年书也工作了段时间了却怎么看也还是挺孤零零的一个人,看起来也是对什么都挺冷漠漠不关心的样子。可是,我记得很多人和事啊,记得在那一段段时光里发生的好玩的暖心的不愉快的等等事件,也记得那么多性格迥异的同学和同事。

现在,知道很多行为背后的原因了,稍微有点孤独。不想再跟身边人相处过程中自己像是自动透明化,却在记忆里把人物都丰满,想试着让最为放松自然的自己跟身边的人相遇。不乞求,不讨好,不冷漠,不排斥,就这样吧。总觉得自己很怪,跟同龄人相比,言行上太小心态却太老。总归是不在当下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36/100.我记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