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源:法国简·大卫·纳索J.-D. Nasio作品《俄狄浦斯情结》

a

张源:法国简·大卫·纳索J.-D. Nasio作品《俄狄浦斯情结》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译者讲书文稿】

张源音频

即可获取活动完整音频资料

主 题

【译者讲书】

张源:法国简·大卫·纳索J.-D. Nasio作品《俄狄浦斯情结》

时 间

2017年5月9日(周二)

晚8:00—9:30

主讲人

西安交通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士

法国巴黎第六大学急诊医学硕士学位

留学法国巴黎期间结识纳索教授,并开始翻译他的系列著作

已经出版的译著:《沙发上的精神分析师》、《俄狄浦斯情结》

待出版的译著:《如何面对骤变期的青少年》、《悦读弗洛伊德》、《悦读拉康:幻想》

正在翻译的书稿:《重复,这就是无意识》,《精神分析中七个核心概念的教学》

文 稿

我今天针对《俄狄浦斯情结》这本书做一个简单的领读,希望大家可能会从我领读的一些内容里面有一些其他的想法吧。因为我相信我们之中不乏有非常好的学习精神分析很长时间的老师和同事。

开 场

开场我想先用弗洛伊德曾经说过的一段话作为独白,这是他写下《摩西与一神教》的时候,在1934年给自己记载下来的。他这样说:“在世人眼里我更可能被看做一个心怀恶意,喜欢危言耸听,并制造奇谈怪论的人,因此我将不发表这篇论文,但并不妨碍我撰写它。尤其是我两年前就已经写过,所以我只需要把它稍加修改,并附到前面那两篇论文中即可。因此我可以悄悄保留着,直到有一天可以让毫无忐忑之虞,让它重见天日或者可以告诉某个得出同样结论、同样见解的人,早在更黑暗的年代,就有人像你一样思考过同样的问题。

我们总是到现在来说还是有很多人对弗洛伊德抱有很大的偏见,这是精神圈以外的很多人。他们说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把一切归为性,但你让他们花心思把弗洛伊德的著作一点点读,你去跟他解释,基本上是很累的。一方面并不想看,另一方面他的著作太多了,他留下了大量的著作,能够作为奠基精神分析的人绝不是写了一两本书那么简单。

而俄狄浦斯情结作为弗洛伊德理论中构建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甚至可以称之为精神分析这座大厦里面砥柱中流的基石。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弗洛伊德当时在发掘他这些理论和概念的时候,我们对一下年份表。1894年移情的概念,1896年精神分析被命名下来,1897年这时候就奠定了俄狄浦斯情结的概念,直到1908年他发掘出阉割情结以及1911年自恋的一些概念和相关的著作。而到了1920年的时候才是他逐渐奠定本我、自我和超我这样的精神分析神迹这样的划分。而现在很多程度上我们被规定称为把本我翻译成为它我。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就是在1923年阳具的概念被弗洛伊德确定,这里面我必须提一句就是阳具不等同于阴茎,如果大家在读任何关于精神分析文献的时候,当我们看到阳具这个词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简单的理解为阴茎,它们两个是非常独立的两个概念。

那么弗洛伊德他是凭空现象出一些理论的吗?他肯定不是凭空想象的。能想到这一步的时候,他是一个很严肃的人,并不是说他看了几场剧目,看到俄狄浦斯王的故事,然后一拍脑门就想出这么一个故事。要能这样想出来也不会流传这么久,也不会被发展这么多年精神分析一直以来当做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去对待。所以他的研发是有一个很严密和思考的过程,并且奠定下来了。

俄狄浦斯情结的诞生

关于俄狄浦斯情结王这一出古希腊的戏剧,他是索福克勒斯写的一出古希腊戏剧,描写了底比斯国王俄狄浦斯悲剧的被不可知的命运所感染,而捉弄的一生。这个比较好的版本是在喜马拉雅上,如果我们搜索一下拉康会发现一本福原泰平《拉康:景象阶段》,朗读者读的也很好。他里面我们可以很完整的探知到俄狄浦斯王前前后后的故事的一些关键环节。当我们用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把它命名为一个情结的时候,我们把一个小说或者舞台剧,一段故事或者说一段神话,一个传说,我们就把它进行了一次高度的总结,把它做成了一个概念。

大家注意一下情结这个词,结是绳子打结的结。它能把一种情绪,一种情感,一种精神的感受,就好象我们远古人结绳计事那样,我们今天有大事打一个大结,有小事打一个小结,原始人在部落的时代,没有语言很完善的情况下用结绳计事。所以说当我们用感情把它打成一个结的时候,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不断的接受外来的信息,这些外来信息有些被我们专注的注意到,有些没有被我们注意到。但是不管你注意不注意,只要你活着,哪怕你睡觉,这些信息都会不断的反馈给你的中央处理器,就是你的大脑。然后你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这个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是无意识的,是自动在默认的运作的。

这种情况就诞生了这么一种理论,这个理论是西方的学者和常用的,就是当他们要描述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会诉诸于数学和几何的一些图形与符号去表达自己想要说明的问题。在西方的一些文献中描写意识和无意识,并不是我们今天简单的讲说我们感知不到就是无意识,无意识更加复杂,不是这么说的。他的描述往往是这样的方法,就像一层一层的面膜,每一分每一买秒一层一层往你身上、脸上去贴,而且它是无限的从你从小到大,它无限的这么一层一层的贴上去。这种面膜,请原谅我使用面膜这个词,因为我觉得大家比较好想象。当面膜一层一层贴上去的时候,我们能意识到的那一面也就是所谓的外在能看到的那一面,它也当然被不断的被覆盖。每个朝外的那一面的面膜,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意识。而贴下去的那一面,朝脸那一面,内那一面,你贴上成百上千层之后,你已经分不清它每一层和每一层之间的关系了,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无意识。

俄狄浦斯情结就像结绳计事一样,它就是一个疙瘩。它在孩子成长时期的关键期,这个疙瘩打了怎样样子的结,它就埋在那里,无论你从成长到成年到老年只要你没死,那一层一层面膜贴下去,那个疙瘩在底下的影响它永远都在。也就是说就算你把最后的面膜用熨斗烫平了,底下蕴含一层一层的关系受到的影响是不会消除的。

Nasio教授在他的开篇里面写了这样一句话:没有孩子能够逃脱俄狄浦斯情结。它是个传说没错,它也是一出剧目,它也是一出故事,它也是精神分析的一个概念。不管你是男的女的,不管你出生在怎样的家庭里面,只要你是一个人,你要成长,你在那个孩子的那个年龄,你就得把这个疙瘩埋下去。

俄狄浦斯情结这个疙瘩埋的好不好,他埋的是正常的,将来成为一个状态,还是出现病态或者是神经症的状态,那是取决于一症一辩,一个人一个案例,去用精神分析的理论可以进行倒逼的一些分析,我们进而得出的一些东西。但是谁也逃不掉。也就是说俄狄浦斯情结仿佛就像你活着要呼吸一样,你就必须经历它。而同时俄狄浦斯情结又类似有点像电脑写的一行程序,这行程序你不管愿不愿意让它写,它都会写下去,而且都会影响你的一生。这个程序它的必要性我们无法擦除掉,你把它写好了,它就是用在场的方式给你把这些后面转录的作用给你表达出来。你写不好或者你偷懒不写,这个缺位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替代,它也变成一种铭刻的印记,一直烙在那里,进而表现出发展不良的一些病态的一些神经症,我相信大家在工作和交流中应该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吧。

另一方面,俄狄浦斯情结也被翻译为伊底帕斯情结,同时在以前的文献中俗称恋母情结,恋父情结,伊底帕斯情结,恋父是指女儿等等,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众说纷纭的说法,尤其是在所谓的心理科普的领域里面,这个概念是满天飞。但是我在此呼吁大家,关于这个描述请回到伊底帕斯情结或者俄狄浦斯情结这样的说法上,不要再延用恋母情结这个说法。因为恋母情结是很狭隘的一个表达方式,俄狄浦斯情结是一个以神话命名的方式,它里面蕴含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你就说恋母情结的话,比如说作者在男孩俄狄浦斯情结当中,他分了三点,就是三个焦虑,对应三个乱伦的欲望。这里面焦虑和快乐是并行的,因为有快乐,所以才因为快乐而产生焦虑。

比如他之前在如果你单纯的说恋母情结的话,我们可以看男孩的俄狄浦斯情结里面他有三个方式可以性化他的父母。恋母就占有母亲身体的欲望,还有两个呢?同时还列举了两个,在书的第36页,要么被大他者,就是父亲占有的欲望以及消灭大他者,消灭父亲的这个欲望。也就是说作为母亲作为大他者,作为母亲的身体作为三个乱伦当中的一个。单纯提恋母的话我们是没有办法很好的表达出俄狄浦斯情结这种样本所造成的整个影响的。

同时又人提到了反向的俄狄浦斯情结,这个书中作者也给予了在问答环节列举了这个问题。反向的俄狄浦斯情结在这三个乱伦欲望一样可以找到对号入座的描写。比如就是被大他者父亲占有的欲望,此时一个男孩他把自己同化成一个被父亲占有女性,他存在一种施虐和受虐的关系辩证。

在整个西方的文化以及哲学、医学理论也好,所有的科学发展,他们都会有所谓的理论和悖论一种并存的方式,也就是一种辩证的存在。这点跟中国人所讲的阴阳辩证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归根结底它们都属于是一种二元性质的划分,也就所谓来自二元论,我把一个事物一分为二,这个什么时候最典型?比如在中国尤其是学习马克思主义辩证哲学时候最典型,不能一刀切,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正面怎么看,反过来怎么看,看事多角度,扒拉扒拉。

所以当我们看到俄狄浦斯情结的时候,我们分析一个对象,比如我们分析有一个受虐幻想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辩证的考虑到施虐在哪里?当我们辩证的要看到说一个要占有母亲身体的欲望,同时我们要考虑被展望一方的幻想逻辑是怎么存在的。这一点上来说,在作者书中表达的就是三个乱伦欲望,三个快乐幻想,同时又对应了三个焦虑,你为什么会焦虑?因为你实施快乐有困难,一下子就完全得到那叫绝对的满足,绝对的快乐的那种满足,这个是一种想象,是不存在的。

建立的方法

那么大家现在可以想一想弗洛伊德当时是依靠怎样的方法,他建立了一种想象呢?我说这个事情不存在,但是我又把它当做一种理论,把这个不存在的事情我又把它假设出来然后去解释。这种逻辑其实来自很简单的就是数学上的一个或然和必然的概念。我们做一个想象,假设每一次发生的一件事情都是几何图上的一个点,然后我们经常在日常的交流中会有一句话说叫做这个事情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对不对?这是一个很正常很平常的一句话,没有什么奇怪的。如果我们回忆一点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的时候,发掘描述几何图形这一点上和描述哲学以及一些理论的这种观点逻辑,他们是如出一辙的。每一个事情的每一步都是一个点,由点构成线,由线构成发展方向。我们加一个箭头就好了,如果假设我们有一个原初的事件作为一个点的话,我相信大家能想象出来。我们画一条射线,射线是什么?一头是一个起点,另一头是无限的延伸。

那么在射线之中,如果这个射线的原初的那个起点我们在几何图上用一个实心的点去表示的话,这个射线是有起点的。比如说我们假设起点等于零,这条射线上面所有的值都叫做X大于等于零。如果我们把它画成一个空心的点,会怎么样呢?大家还记得弗洛伊德曾经说过原初场景的那个事情吧,原初场景用来特指孩子在无意中看到父母性交场景,后来演化出一个在床上,这是原初事件点。但是后来发现并不是所有孩子都看到这个原初场景,很多孩子(患者)是在自由联想和幻想中曾经说过这样类似的话。那么那个原初的场景就不是一个实时发生的事情,不是实点,这时候就作为空心点。我们在几何图上画一个小圈代表空心点。

就是所谓的原初事件是缺席的,它不是在场的。如果我们用一个空心的圈作为起点,然后画一条射线。同样我们用数值来表示的话,假设这个空心的圈是0,就是X>0,不是X大于等于0,它把那个等号去掉了,X>0,它可以无限靠近于0,无限有一个起点靠近想象中的原始的起点。

当我们在阅读精神分析,尤其是以拉康为代表后期的一些精神分析文献的时候,他其实用符号学去表达很多东西,比如借鉴数学去表达的时候,其实对于他们原始语言那些人来说,这就是一句话。就跟我们写成汉字写的一句话一样,只是他们拉丁文拼写的特色,所以用他们的逻辑把它简述为一句话。同样,当我们看到俄狄浦斯情结的时候,我在翻译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有很多跟数学相交叉的地方。

比如说第19页这里头有一句话,每一个这种欲望的驱使从理论的角度而言,我坚持认为通向完美幸福快乐的途径正是两个生命体合二为一的享受。我给大家做了一个批注,就是一此时在原文中是法语大写的一。这个里面Un,同时又合二为一体的意思,数学也代表1234那个1。这点学拉康的朋友可以想像,如果拉康写一个数学公式,当他写一个1的时候,在某一定的意义上他是描述了一个整体,可以理解为英语里的One。One在数学上意义可能我们用符号表达写一个1,如果在一句话里面它就代表一个主体和一个完整的主体。或者我们此时把它归类为一个整体的主体。这点上说我们如果借鉴一些数学思维,我们去理解现代描写的东西,我们会轻松很多。还有比如说在第27页,我专门写了一个批注给大家。就是在最后倒数第三段,你不可能用乳房跟你的孩子重新回来,与你合一。这个我是专门做出来的,就是因为作者在这里面他写的合一又没有用Un这个整合的词,也没有用完整性的词,他使用数学上的词。在底下标了出来,是微积分上的一个词,微积分是无限细分和把无限细分的东西再堆回去。你可以想象堆积木,你把一个东西拆成无数积木是微分。你把无数积木拼起来拼成一个整体就是积分,他使用了再积分一词,就是在数学上利用符号的关系去表达,孩子不可能重新回到母亲这个过程。这种解释就已经超越了弗洛伊德当时强调乱伦欲望那些层面了,因为我们知道在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的理论不但分派很多,而且还极大的发展了,尤其是在象征和符号上他做了极大发展。

拉康的三界理论

我必须重提拉康的三界理论,想象界,实在界,符号界。我们对任何事物客观的认知,都存在这三个方面,我们想象它是什么样子,并不等于它实在的样子是什么样子,也不等于它被符号象征化之后是什么样子。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一个苹果,你脑子里是浮现出红苹果、青苹果,哪一种苹果都是苹果。但是当我说苹果的时候,也许你不会想那么多,红的还是绿的,但是你会理解什么叫苹果?苹果是一个中文发音的单词,同时它作为一个能够指代那个事物的符号而存在,也就是所说的能指。每一个能指必然如硬币的两面一样,有一个能指就必然要指代一个所指,能指和所指是并存的关系。未必一个能指能很好的描述一个所指,但是它们有你就有我。

我们回到第27页,当我们看到再积分这个词的时候,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从符号的层面就已经不仅仅只是说一种乱伦关系,我要跟母亲发生交尾,这种情况下我们反而通过再积分这个词可以想象出一个孩子想要重回母体子宫,把这种重回母体子宫疯狂欲望作为一个乱伦欲望表达,而非如大人那样一般所理解的阴道和阴茎之间的关系。这里同时蕴含对象关系的一些表达,说到对象关系理念的时候,我们在读这本书里面要强调一件事情,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翻译主体、客体之中的那个客体以及我们翻译成对象,实际上他俩是一个词,客体和对象在原著中是一个词。

当我们理解了客体和对象是一个词的时候,它都是英文里的Object,法语里叫Objet,此时如果我们有一些拉康理论概念的话,大家都知道拉康强调语言,那么请问一句话最简单的表达是什么?就有点回到语法的意思上了,首先任何一句话的表达都存在一个主语Subject,主语同时又是主体的意思,而Subject主体他要做什么,他必然要存在一个谓语动词。然后一个主体发生一个动作,对谁呢?对着一个目标,一个对象,这个也许是一个物,也许是一个人,这个东西我们语法上叫做宾语。而宾语在拉丁词源上来说它就是对象和客体的意思。所以当我们说主谓宾的时候,恰恰蕴含的关系是主体施加动作对于一个客体。这个时候当它的主客关系表达出来的时候,他在原著中以及他的理论中就涉及到了对象关系的精神分析的一些理论。比如说乳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是把妈妈当做一个像我们理解这样的一个女人,一个刚生产后的女人,还是把妈妈理解成一个乳房或者说他连乳房是不是属于他的,他未必能区分得了,这就是克莱因的理论在里面所有所提及的东西。有拉康,有克莱因,有弗洛伊德,当然还有其他的精神分析大家,他们都认可俄狄浦斯情结的概念,所以作者并没有拘泥于任何一家理论的描述,而是把俄狄浦斯情结把他们之中的理论,他认为可以投放到实践操作里的东西,经过他个人的智慧性质的整编,所以做了这一本书。正如他自己说的,他写这本书至少用了十年时间。

作品的特点

Nasio教授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状态,他每一本书其实都不厚,你看着法语有二三十万字,翻译成中文不加上批注也就是五万字左右。他的书都不厚,但是他的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很明确的方向,一个很明确的指导,告诉你他要做什么,这本书讲什么。这本书他命名叫做《俄狄浦斯情结》,当大家看的时候,我想建议大家一定要注意到他每一个篇章结尾的那个简化图。

因为老外他们做学问的时候,他们有一个基础的原则,我不是为了理论而生产理论,我是为了解决实践的一些现象和能够投入实践的使用才去寻求理论,就是实践指导理论。这是他们比较普遍的一种价值认知。所以他自己首先是正儿八经医学院毕业的,然后定了精神科,在学习精神分析之后才到了巴黎,然后跟拉康共事有6年,前前后后算起来应该是有11年,但是他共事真正的时间是6年。所以在这种履历驱使下,他首先要解决他来访者的问题和他患者的问题。

所以这本书里面并没有说他是对象关系还是有自己的一套逻辑理论还是拉康派还是弗洛伊德派,这本书里面没有这种问题。他就是用50年的临床经验去区分了一些他能够处理的病人,然后把这些东西归结起来,最后系统化、理论化所得出的俄狄浦斯情结。

这种做法有点鲁迅先生说的拿来主义的味道,实践指导理论,有这么一个特色。所以Nasio的书一般来讲,他的理论我也跟拉康派这些朋友交流过,Nasio的书的特点就是简明,你看了就知道这玩意儿怎么用。精神分析里面是不是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呢?在我这里回答它如果有一个绝对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你的理论能够解决问题。法国还有一位比较伟大的精神分析家,多尔多。她讲过一句话:我们教授那些精神分析的理论都是我们以为的理论,这些理论是通过我们处理病人、倾听患者而得到的。实际上来说精神分析是无法刻板教学的。所以说不管我们对弗洛伊德有多么崇拜,弗洛伊德学派铁杆粉丝,我们也交流过很多,或者是拉康的铁杆粉丝,在精神分析里面不要搞门第之见,因为任何一个理论都有可能跟对方存在不同的理解,就正如这本《俄狄浦斯情结》一样。这本书里面绝对不是说明显的说弗式学派还康式学派,没有这样的。它是把大家的共性和通过作者对于临床工作实践中得来的思考之后贯穿起来的。每个人接的病人是有特征性的,接的来访者是有特征性的。这跟个人临床经验直接相关。

作为能指的俄狄浦斯情结

在此下面我想借用一句话就是俄狄浦斯情结其实也作为一个能指,它成为一个能指就这么表达出来,表达是想指代着精神分析之中内在存在的一种关系和一种规律。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当我们看到阉割情结或者是女孩剥夺情结的时候,它的确是两个独立的概念没错,但是我们要明白这两个独立概念之间依然存在本原性的一些互通。我们把这句话拓展一下,男孩有阉割情结,为什么有阉割情结,因为他有阴茎,有阴茎才存在被阉割问题,女孩没有阴茎,开始有阴蒂,类似阴茎的感觉,后来才发现没有阴茎,这个时候是剥夺,我有才会被阉割。一开始没有才是剥夺,这是二元关系的辩证法,对阴茎的有和无。

接下来男孩对阉割情结焦虑源自于恐惧失去阴茎,这种恐惧失去阴茎对于女孩来说又是一个你有你才会失去,我没有所以我想要获得。男孩为了保留阴茎而衍生出的那些焦虑,那么女孩一开始就没有阴茎的时候她认识到自己被剥夺了,这时候她演化出的是小女孩存在一个孤独期。这个在女孩的俄狄浦斯情结里面已经描述,她存在一个孤独期。我们这样对比着来看会发现一个现象,就仿佛是一个二进制演化一样,男和女作为两个性别分别在有和无上面进行了一次线性的发展以及对照式的存在。

Nasio在描写这些理论的过程中,他使用了两个方法,正如他前言所说,一个是归零法,先把你的念头清空,你什么都不明白,你什么都不懂,你是重新学习这个东西,重新去咀嚼那些所谓大师留下的著作以及去用你的临床经验去思考。这就是为了避免一些先入为主的概念。而我学了弗洛伊德,我就用弗洛伊德的想法这么想,我学了拉康,我就用拉康那样的想法去想。在这个时候,我们先把所有的想法先清掉,我们什么都不懂,我们来看,从零开始,通过临床经验去思考,避免先入为主。

然后另一种方法就是把概念像演话剧一样戏剧化的表达出来,这个事情是谁先干的?确实是弗洛伊德先干的,从小有老爷子因为爱好看戏剧,突然有一天从戏剧里头获取灵感,于是创造出了扒拉扒拉,这个可以当做一个段子去说,但是真实的把概念戏剧化表达出来,再将他能指的表象逐渐擦掉,留下的痕迹就是符号层以及更高的真理的层面所蕴含的那种物与物之间或者是超越物的本原性的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Nasio在男孩的俄狄浦斯情结和女孩的俄狄浦斯情结里面他其实分了两个基础的过程,一个是首先是性化你的父母,性化,我们用一些情欲和性的东西去描述这个父母发展和孩子之间的一种内在关系。然后要面临的是去性化,这个去性化就好象是我们把盐放到水里要溶解掉一样,要把它消解这个过程一样,先性化父母,然后再去性化父母,所走过的路程最后形成一条线的方向,这就是俄狄浦斯情结的解决之道。

无论是之前的性化还是去性化,都仿佛是一幕一幕上演的舞台剧,你把它表面能指的符号擦掉,留下那种内在的关系,这就是精神分析俄狄浦斯情结想传达给你的那个本原性的真理法则。

而男孩的俄狄浦斯情结和女孩的俄狄浦斯情结其实正如两套程序,一套程序A,一套程序B,但是A程序也好,B程序也好,不管是男的俄狄浦斯情结还是女孩的俄狄浦斯情结,它们都可以作用在男孩或者女孩任何一方的身上。当我们去分析一个男孩的时候,我们并不是说单纯的使用男孩的逻辑概念,我们一样可以在一些方面考虑女孩的俄狄浦斯情结的特点用来分析他。反之亦然,女孩也可以用男孩的俄狄浦斯情结去分析,因为人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极端产物。正如荣格说的人有男魂也有女魂,阿尼玛、阿尼姆斯,从生物学上来讲,男人身上也有雌激素,女人身上也有雄激素。所以我们要考虑到精神分析领域里面写程序是给你清晰的说男的怎么样,女的怎么样,你考虑现实的时候一定要存在一个双向倾向的考虑去分析你的来访者和患者。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不要把男的纯当男的,就跟女的隔离那么久,要双向性质的考虑。

贯穿的原动力

而俄狄浦斯王作为一出古希腊戏剧,实际上它有三个大的篇章,并不是说俄狄浦斯杀父娶母,最后得知预言之后刺杀双眼消失,这是我们关注的一部分结束了。但是序篇没写完,还有他流浪的过程。这里面贯穿俄狄浦斯情结所有的一个原动力,只有一个字就是爱。你去爱谁,你怎么爱?你如何去爱?你在哪里爱?你用怎样的方式表达你的爱,这是它的原动力。

Nasio教授把人的基础情感分为三个方向,中国人分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西方一些以美国为首的心理学分为害怕、高兴、忧郁、愤怒、厌恶等等。Nasio教授分得更简单,就三个,首当其冲是爱,爱的对立面就是恨。除了爱和恨之外再加上一个害怕。这里面就存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描述,他把俄狄浦斯情结直接看为是一种神经症,这种神经症只不过是有益于成长的神经症。每一个俄狄浦斯情结中的一幕一幕的幻想都是神经症式的表达,只是这个神经症没有被良好的解决的时候,它在某些环节上卡壳,这个程序没写好,就导致出现病态的神经症表达。用他的话来说,所谓神经症就是俄狄浦斯情结被不良压抑导致的结果。这个不良压抑我当时翻译为不良,原词其实是坏的压抑。但是你要说用坏的压抑的话,这个语句不通,我称之为不良的压抑,可以导致病态。这个俄狄浦斯情结作为一个神经症,当它正常的通过压抑和释放,最后趋于解决的时候,那么就是一个正常的表达。这存在一个说法,就是我们总是说俄狄浦斯情结的解决之道或者说俄狄浦斯情结的结束,实际上俄狄浦斯情结从来没有结束,他写程序的过程结束了,但是他程序写好了之后一直在影响和作用着你。

这种写好的程序不是说它进入下一个环节就没事了,我们想到之前小孩发展性化的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到生殖器期就出现俄狄浦斯情结的怎样怎样。每一个环节都没完,程序写完了,但是他的作用一直都在。所以这一点上我们如果要考虑比如说考虑一个暴食症,考虑口欲期的事情,你同时一样可以考虑肛欲期造成的结果和生殖器期造成的结果。线性的去考虑,而不是把它断开,我们要明白有特点,同时也要明白有连续性。这本书作为教材,基础篇章男孩的,女孩的,答疑环节,以及他最后还有一个查漏补缺的环节,就是俄狄浦斯症后群,就是相关的一些表达,比如说女孩的布娃娃,男孩对于母亲和父亲任何一方的姿态,以及导致比如说女孩恐惧症、神经症,以及对于歇斯底里症,也就是癔症的解读,比较言简意赅。内容的设计作者的原意是作为教材,有课程,有理论基础,有临床实践的调查环节以及查漏补缺的答疑环节,他都把这些考虑到了。法国那边人编书,他们编书的情况下对于书的设计商来说,他们是很花心思的。

就好象我们当时在急诊科,我们看到一本书是一个解读心电图,教你看心电图的一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简直就是傻瓜教材。不管心电图多复杂,按照他那个逻辑对,你就能下得了诊断,这是国外人编书在构架上他们投入的一种智慧。这个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符号和象征

从弗洛伊德开始,从性入手,挖掘了精神分析。经过多年发展,到达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很多事情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就性说性的事儿。所谓的这些乱伦关系也好,与母亲重回母体的疯狂欲望也好以及父亲对孩子阉割这样的想法。最初我们也许只是认为他停留在幻想层面。但是我要强调的是他们要落实幻想,要接洽到现实,更多的是落实在了符号的层面,也就是象征。在拉康学派的这些相关的著作里面,符号和象征他们很大一部分是同一个词,这是为了翻译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选择两种翻译的词,象征、符号的,实际上他在法语是一个词。所以说现在当然已经不会有那么多人弗洛伊德一说就是乱伦,已经不会这么去刻板去念这些书了。更多人考虑到了象征的层面,所谓的乱伦关系描述的是一种象征层面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变化。那弗洛伊德的发展的初衷以及之后他的理论能够发展到现在这个状态,从一种就性说性的状态发展到走向符号,并且去挖掘内在关系,这个逻辑其实一点都不陌生。

因为这一套的基础思维实际上是整个西方自然科学进步的一个缩影。而这种缩影的方法在古希腊的时候已经由亚里士多德已经提出了。亚里士多德对于学科划分的时候,他当时做了一个简单的归纳。说简单其实一点也不简单,只是我们听起来很简单而已。第一个层面是物的层面,就是英语里面的physic(物理、物质、实质)。你看到一本书,他就是一本书,你看到一个苹果,它就是一个苹果,你看到两个苹果,它就是两个苹果。实实在在的东西,我们去认知这些物,但是当这些物变成了语言的时候或者变成数字的时候,我们说1 1=2,两个苹果可以去模拟出1 1=2,很简单。两个梨也可以,两把刀也可以,两本书也可以,1 1=2,两个人也可以,一个人加一个人等于两个人。当我们用数字或者语言去表达这个东西的时候我们已经擦去了人长什么样,苹果红的还是绿的,擦去物的特征。我们表达符号的时候,它是比物更加基础的一种内在关系的表达。这个在古希腊代表就叫做几何和数学,都可以把它归结为数学。为什么一直说数学是驾驭在物理学之上的学科?直到现在数学都是这样,符号学之间的一种理解。

谁规定1 1=2,为什么1 1不等于3,谁给予这个设定,谁制定这个法则?凌驾在数学之上,那么就是智慧。古希腊人称之为智慧,也就叫做爱智慧,爱智慧的翻译就叫做哲学,爱智慧,不是单纯哲学。哲学就是所谓的世间中万物里存在的那些必然的法则,我们要看到哲学的东西,我们必须寄托于一些符号或者物质的表达,我们才能把它表达出来,才能看到。所以从亚里士多德的划分来说,第一层是物的层面,第二层是数学符号的层面,第三层就是统领这一切宛如上帝的手一样的智慧和爱智慧。当然亚里士多德那个时代还没有上帝。古希腊利用他们原始本原性的文化的东西,一代一代往下发展着,最后慢慢把这个规律一层一层由后人不断的努力揭示出来。爱智慧也就是我们在精神分析里面依托这些概念,当我们要把这些概念的形态擦掉,去看到它内在的符号关系,然后再从这些符号关系中分析出它本原性的那些法则和真理的时候,这才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东西。

感谢大家,今天的内容到此结束。

互动环节

提问:请问看心电图的小册子,有卖吗

回答:说的那本看心电图的小册子,法国其实挺多的,我这边只有一本,也没有翻译,是法语的。

提问:能不能讲讲石祖母亲?

回答:石祖的母亲,石祖是咱们川大霍教授这边翻译的一个词,他在精神分析里面的原词叫Phallus,Phallus在中文翻译里面还有阳形、阳具以及石祖。当我们不再称之为阴茎,而是称之为Phallus或者是阳具的时候或者是石祖的时候,我们已经更多的强调了象征的层面。象征着什么?首先石祖首先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它是一个被臻爱的客体,就是那个你可以想象一下有一个词汇叫做对象爱,是一个被臻爱的客体。同时石祖又是一个全能力量的象征。被臻爱的客体就是石组,害怕被阉割。象征全能力量,原始人篝火,上面大图腾,崇拜在上面画个鹰、狼,雕着一些怪脸一些东西,它是象征性质能够获取全能的力量。有石祖的母亲,你就可以理解为这个母亲在对于一个孩子的形象上,她具有想要成为母亲的那个给予他力量保护的那个人。这么说有点绕口,这个母亲具有被臻爱的客体,他会很爱这个母亲,想要去获取这个母亲,占有这个母亲,同时这个母亲是具有全能力量的人。他想要成为母亲,我既想获取这个母亲,同时我又想被母亲所摆布。这个书里面我们可以对照一下男孩的俄狄浦斯情结三个乱伦欲望,一个是占有母亲的欲望,母亲成为一个臻爱的对象。另一个就是想被母亲占有的欲望,两个欲望同时叠加在一起的时候,你可以想象一下他的状态。有阳具的母亲,就是石祖的母亲一般来说在现实中比较好理解的就是女强人,很强势。整天在家里面把老公训的一愣一愣,孩子大小事都为孩子决定,你要喝水,你渴了,我不渴,不行,你必须喝,这就是有阳具的母亲,就是所谓的有石祖的母亲。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同时也存在对于母亲的依赖和想被母亲占有的欲望。所以这种妈妈带出来的孩子,一般来说都不太喜欢担责任,偏向胆小或者内向一些。

提问:请问张老师,同性恋的形成是否与俄狄浦斯三角有关?有何关系?

回答:俄狄浦斯三角母亲、父亲、孩子,这三者肯定是有关。首先我说过俄狄浦斯情结不是孩子五岁前期结束就完事了,是程序写完了,影响,所有环节的影响都会不断的制造影响。所以他肯定是有关的,关系是什么?在这种关系下,俄狄浦斯情结它先等于说这些事件作为一个大的一个合集,整个流程做所有发生的事件。这些事件如点一样汇聚在一起,集合在一起,好象数学上一个合集概念。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在青春发育期在性别发生认同的过程中,他在所有关于性别发生的认同中再出现一次很多很多事件点,汇聚成一个合集。这两个合集可以理解为A合集和青春发育期的B合集。其中的任何两点都可能形成一个线性的发展方向,但是或然性的这些线性的俄狄浦斯期的事件还是青春发育期的事件,到底哪两个作为关键事件?这一定要看孩子的生长历程。这两个环节上只要他存在一些特征性的情况,就可以称为同性恋。而同性恋作为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之间的表达机制是完全不同的。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同性恋,男同是男同,女同是女同,完全是不同的机制。同性恋在表达上他更类似于母亲和儿子之间的一种乱伦关系的这种特点。甚至他们之间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比如说一个是攻,一个是受,你就把他们归定下来。其实他们表达母亲和孩子的一种关系,他们的关系可以换过来,这是男同的特点。女同的特点存在两种,一种是她们认为自己优于男性,她有阳具,超越男性和女性的那个性别;第二种女同性恋因为她感情受创之后,她要去寻求一种慰藉,需要无伤的人,这种女同性恋是间歇性的,她可以找到新的难男伴侣恢复异性恋,如果她再次失恋,又会变为女同性恋,这个是在Nasio教授另一本书里面《沙发上的精神分析师》里面专门有一个篇章是写同性恋的特点的。

问题:老师能不能讲讲俄底浦斯情结的出路?

回答:出路就是它一直会影响你一辈子,就像疙瘩一样敷到脸上,不管贴多少层面膜,面膜的厚度是被忽略的,可以无限把面膜贴上去,贴到最后永远一层一层都会影响着你。举个例子来说,这样说有点宽泛。比如说男孩的俄狄浦斯情结,占有母亲,出现了焦虑,害怕被阉割,这就是可以作为一种恐惧症的表达。那么恐惧症就成为了他的一种出路。如果是他有一个非常专横的父亲,他把父亲当做一种情敌来对待,三个乱伦欲望中的第三种,这时候他会存在一种强迫性质的表达,并且把这种强迫移植到一些其他的方向,比如强迫性的洗手,你就要从这个事件上去追究他的既往史,他当时有怎样的一种俄狄浦斯情结被不良压抑造成的病态而造就的影响。最简单的例子弗洛伊德当时小汉斯的案例,可怕的那一匹马就是父亲变形的表达,所有的表象会拧巴变成另一种形态出现在意识里。我们要做就是寻求本源性没有被探知的无意识。面膜扒下去多少层,才能发现面膜贴错了。

问题:张老师您好!一个6岁的女孩并不恋父,只恋母,什么原因?未来可能会有什么影响?

回答:六岁的女孩首先进入学龄期,按理说俄狄浦斯情结应该走的差不多了,但是你说的恋父和恋母,我可以理解为一种我们通常上跟妈妈近,跟爸爸不近,我可以理解为这个吧。首先父亲在原始的形象上有一个象征,我们总说父亲如太阳,母亲如大地。即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父亲给你去发展,去拥有力量的那个形象,如太阳一样滋润,让你去成长。而母亲是那个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让你承受这些的原始形象。如果孩子只跟母亲近,不跟父亲近的话,第一这父亲是不是跟孩子处的时间太少了或者是没有跟孩子进行一些互动,导致孩子更多的认同是跟母亲发生的,而不是跟父亲发生认同。认同并不是说我要跟你一样,这个从投射的角度来说是更加无意识一些。某些父亲的品质和气质,父亲平常是不是不愿意跟人很交流或者说他爷爷跟爸爸的关系很差,有没有这样的可能。如果有的话,那么孩子对这种行为发生一种认同,发生一种同一化,从而造成对父亲不太亲近。再就是父亲常年不在家,跟父亲处很少,这样妈妈老是带着孩子,更多是跟女性的气质,妈妈身上一些特质发生认同。我认为更多实际上是在认同的这个关系上作出的一些特征性的表达,不知道是否回答了你的问题。因为单纯凭一个恋父和恋母描述,我没办法定位这个问题里面说的是一个生活中的普遍现状还是你给他做分析,你高度总结你的分析结果而给予的描述,这点我无法确认。我只能通过一个最普遍性的一种现象的描述来回答你刚才的问题,谢谢。

问题:张老师,本身为女人的,觉得自己有阳具,行为像女强人的,是否不算正常?

回答:这个我觉得首先我可以很明确的说,正常不正常是看你生活处的感觉怎么样,如果你生活的很好,那女强人就女强人。像做高管的很多雷厉风行的女性,人家也有很好的家庭关系。所谓不正常是出现了一些症状或者行为或者病态的表达,明确的影响了当事人的生活、工作以及她的其他方面,这个时候才涉及到所谓的不正常。阳具这种东西你想象一下,孩子其实或者我们人的成长相当于一棵植物或者树一样,树既需要大地的承载也需要阳光给予能量。你觉得自己有阳具,你觉得自己有多少阳具?就像刚才里面说的不是说我们非要把一个男孩的程序和一个女孩的程序分开来看,是存在双向性的。只要生活很OK没有其他的问题,不要纠结觉得自己有阳具。换一句话说,任何一个男女只要他还存在自尊和自恋,在某一个方面都可以存在一个象征性的阳具,甚至不是一个象征性的阳具,而是在很多方面有很多。这点上不要纠结。

问题:女孩恋父的原因与俄期关系?如何处理?

回答:这本书里面讲到女孩的基本逻辑,首先她要成为像男孩一样,是前俄狄浦斯情结期。发现自己原来我是已经被剥夺了,存在一个孤独期,孤独期之后先向父亲索要,我要拥有你的那个阳具,得到父亲的第一次拒绝,紧接着说我不要你的这个阳具,我想成为被你臻爱的客体,成为你那个阳具。我之前强调阳具有两个基础的特征,一个是被臻爱的客体,一个是全能的力量。这个因为父亲我不要你成为我的阳具,这是戏剧化的独白,不是现实场景。父亲给第二次的拒绝,你也不会成为我的那个被臻爱的客体,给予第二次的拒绝。这次小女孩跟母亲发生认同,然后在跟母亲发生认同之后,她去学习母亲怎样对待男人,获取阳具的态度和行为和无意识更多层面复杂的东西,把这些程序写下来。最后解决之道就是跟自己所爱的男人拥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女人臻爱的客体,就是女人的阳具。如果一个女孩存在恋父的话,能够说恋父,我把它理解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对于父亲的依赖,这本身就是俄狄浦斯情结期的一个表达。父亲就相应去回馈给女儿一些本来该得的爱就好了,不需要想什么其他的。当父亲跟母亲之间发生更多的爱的交流的时候,自然在孩子的无意识层面就可以反射出父亲的第二次拒绝。然后孩子去跟母亲发生认同,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一个关系的表达描述。我觉得如何处理,这不存在处理的问题,本来就挺好。

问题:老师,请问拉康说没有真正的性关系怎么理解?

回答:首先拉康讲了一个RSI系统,想象界、符号界和实在界,这个你应该是知道的。没有性关系也就是说拉康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存在一个古希腊式的诡辩思路的基础。古希腊的时候哲学家并不受欢迎,不像我们现在什么苏格拉底,柏拉图谈的头头是道。更多古希腊当时认为哲学家就是耍嘴皮子,诡辩的,狡辩的那些人。拉康说没有性关系的时候,请问怎么才算是发生性关系。你是抚摸了她的乳房,还是跟她的生殖器发生插入还是跟她发生了舌头的接吻。发生这些行为的时候,其实只是局部的器官在表达局部的行为,而这个女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主体,这种主体的情况下请问你在性交的时候你会把她的大肠拉出来吗?除非某些变态电影演这个,一边把人肚子剖开,一边跟人发生性关系。这时候发生性关系就是虐杀,性变态,这种情况下他跟大肠发生关系,他跟心脏发生关系了吗,他跟眼球发生关系了吗?就是说任何一对男女在性行为的时候,他根本没有跟这个完整的女性发生,只是跟一个女性的局部在发生性关系。这里面跟局部发生这里面就有比如说SM利用道具互相发生关系,以及一起一些人对于恋物癖发生性关系,高跟鞋、丝袜跟这些发生。虽然说他同时也在性交,很多性幻想刺激来源是来自于物。还有比较变态重口味跟排泄物发生一种性关系,比如说吃大便,喝尿,舔鼻涕之类的,我相信大家都是专业人士,是可以忍受重口味的这种东西的,所以我就说了。像这种情况之下,他依然是跟一个对象的局部,不是整体,是跟局部发生性关系。所以拉康最后讲了一句,没有真正的性关系。你性交不就是性交,不管你姿势怎么换,三倒两倒就是那些,要么是皮肤、感觉,要么是声音,要么是生殖器的接触,这都是可以把它局部化的。当拉康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其实强调了一个真正的概念,是身体的概念。没有性关系,只是一个诡辩性的表达,他真正要说的是所谓的身体。因为精神分析上的身体不等同于我们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所描述的那些身体。如果我们在解剖上描述一个人,我们说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眼睛,舌头,这是解剖学意义上描述的。生理意义上我们说肾小球,肾小管,上皮细胞,我们通过组织学的方式描述。以及肾小球的逆流倍增原理,心脏的循环以及心脏电位差的变化,也是在描述身体,这是生理学的描述。而拉康的描述就存在实在界的理解,也就是说实在界你别看他对面是一个女人,你根本不可能接触到这个女人的所有信息。更简单来说我们就算是手里拿着一个苹果,一个实实在在的苹果,你也不可能了解到这个苹果里面的所有信息,你知道它有多少种维生素,每个维生素有多少量,科学家给你一个平均值,不可能给你每个苹果里面清晰的值。你知道它每一个苹果皮每一块是一样厚的吗?你知道你吃这些苹果,吃完了之后能啃成什么样子,事先可以预期吗?你都预期不了。对于真实存在的东西,我们永远不可能完全解读到它的所有信息,这就是不可认知的实在界,但我们可以通过象征和想象去完成对它的认知的。所以回到之前那个话,没有性关系指的是你不可能跟一个实实在在的女人发生所谓的性关系。只是你的局部在跟她的局部,仅仅只是你实在的一部分跟她实在的一部分,发生了关联,在这个关联中而更多获取的是通过你的性幻想。而发生这些感触就你的触觉,你抽插的快感的这些感触就是一种象征符号的表达。

问题:请问老师,女孩七岁前父亲长期在外工作,很少见到父亲,成年后和男性交往难以用成年女性心态,总是流露小女孩姿态,请问这种状况与童年经历有关吗?怎么解决改善?谢谢!

回答:女孩七岁以前,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很少见到父亲,成年后和男性交往难以用成年女性心态,总是流露小女孩姿态,请问这种状况与童年经历有关吗?肯定有关,俄狄浦斯情结的影响是延续一辈子的,必然有关系。怎么解决改善?改善的话用学术一点的话说就是要给这个孩子塑造一些替代物,当时她出于把自己冻结在小女孩状态下,跟父亲有一个脱节。这时候她成年后有一些替代物的需求,熊宝宝,喜欢用某一个姿势睡觉,这些都是替代物的表达。这点上来说,不建议使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因为首先能这么问一般都是生活其实我理解为蛮正常的人。只是在性格上做一个诱导就行,通过行为训练。行为训练里面首选就是体育活动训练,体育活动训练里边比较有对抗性的训练可以去做一做。比如说击剑运动,看起来比较高大上,同时在这种过程中,你要躲开对方的攻击,而且勇往直前刺中对方,这是举一个例子。用这种方法去锻炼她勇敢和担当以及向前冲,这点上我偏向于行为训练,通过体育活动改善,而不是去通过作精神分析的分析。

问题:如果一个女孩在10岁左右目睹了父母的性生活,那她的俄期将如何发展、怎样超越?

回答:你想让她怎么发展?并不是说看到了父母有性生活,这孩子就不正常了,没这个逻辑。既然没有这个逻辑,你为什么又要超越呢?只需要正常生活下去就行了,如果孩子问起你就跟她解释说这是一种生理的行为。你自己可以往科学上靠,这样你就不那么害羞。你告诉她,等于说你把她作为一个给孩子性教育的机会,跟孩子解释出生理的一些问题和一些特征,我觉得就可以了。个人认为不存在要怎么样去超越一个俄狄浦斯情结或者说去解决一个所谓的问题,你瞒着不说,未必会演化出一些不好的结果。因为像这些案例以前也接受过,包括一些孩子翻出父母的黄色光碟,偶尔看到父母的性交行为,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产生怎样不良的结果,没有这一说,那不是一个必然事件。所以我建议坦然面对,坦然面对之后告诉孩子这种生理现象的客观存在,用科学的方法解释给她就OK了。

提问:稍微讲讲穿越幻想吧,穿越的是不是俄狄浦斯幻想?

回答:我个人认为俄狄浦斯情结只是一个基础程序,就像你要上电脑,你得用Windows一样。俄狄浦斯情结就是在Windows系统下你看不见的一个必须存在的后台程序。你说是不是俄狄浦斯幻想,我认为不是,但是他们之间你说会不会跟这种有影响?必然是有影响的。只是这样说的话,俄狄浦斯情结是一个必然事件,是一个存在影响的必然事件,而这个人幻想着穿越和细节是一个或然事件,这不是一个单纯的俄狄浦斯情结就能够决定的。比如说前一段时间,前两年《步步惊心》、《宫锁心玉》这些穿越剧啊,四爷红遍了中国,雍正爷的故事。穿越剧,你如果是作为一个剧编的情况先为什么会想象这个穿越呢?如果在做分析的角度上,你可以问这名剧编的既往史,他的一些需求和基础信息你要收集,能够写的任何小说,你可以把写小说当做一种症状,他也是在表达内心的一种欲望,他能写出这的故事,也是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期望。你如果一定要用阳具理论和俄狄浦斯情结解释,是可以的,因为它是一个必然的存在。但是我觉得没有必要吧,因为能够促进他到底是写穿越小说还是科幻小说,如果是作为一名剧编,更多的是他对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所有事物认知之后的那些意识中的表象进行整合而造就的。而且本身穿越上来说就是一个对于一种力量的幻想,我有了一种穿越的力量,然后我怎样怎样,我在一个过去的社会,我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我知道不知道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全能力量的幻想。如果这样分析的话,读小说是不是就没意思了,或者是看电视剧的话失去了乐趣性。

如果对拉康的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

请关注拉康经典概念课程

00收藏分享

来自:花花和冰冰  > 《精神分析文献》 举报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女神 已被我们罢黜?

拉康与结构主义

小明老师教你学拉康(上)

霍大同:两类母亲、两类临床(8.27直击稿)

俄狄浦斯情结、阉割焦虑、阳具妒和结构神经症【转载】

情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门推广

携程在手,说走就走

融360-在线审批当天下款

携程在手,说走就走

融360-在线审批当天下款

首页社会文化人生生活健康

教育职场财经娱乐艺术上网

留言交流回顶部

联系我们

触屏版| 电脑版| 客户端

©360doc( 京ICP证090625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张源:法国简·大卫·纳索J.-D. Nasio作品《俄狄浦斯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