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如晦 不動如山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對於每個行業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大的衝擊。這個衝擊大到對每個身處互聯網世界的實體都無時無刻不在恐慌,擔心這個新世界不知道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出現了一個什麼東西就會把自己擊垮。於是不管是馬雲還是馬化騰還是李彥宏都提到了他們離破產可能只有一個月的距離。即便是此般體量的互聯網公司都在恐慌著倒閉,就更不用說各種小的公司了。


同樣,對於互聯網浪潮洶湧澎湃而來而感到恐慌的除了這些原生的互聯網公司,還有傳統的企業。“轉型”二字是傳統企業講得最多的話題,但是怎麼轉,每個實體的看法都千差萬別。對於傳統的企業來說,從這頭到互聯網的那頭簡直就像要穿越一個時空的蟲洞,現有的龐大的體量能否過去暫且不說,過去之後是否能夠在新世界立足也是一個非常不確定的因素。有些傳統企業以為,互聯網只是單純的一個IT化的過程,我建個網站,搞個電商,就算是互聯網企業的。我並不這麼認為。羅胖在《羅輯思維》中談過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的艱難,在我看來,互聯網企業與傳統企業最大的區別是在於對人的價值的觀點的區別。


這種說法似乎有點抽象,但其實很好理解。工業革命一直以來,整個管理學界都在強調控制。企業家需要的不是智慧,需要的是操作。於是有了流水線,有了各種管理制度,所謂經典的管理學圍繞的所有的核心都是:如何更有效地控制你的員工。對於傳統企業來說,學會了這個很有效,產量上去了,客戶找到了,利潤就滾滾而來了。然而,基於互聯網誕生的企業,他們出現的形式不是基於控制,而是基於平等和尊重。不管是對於公司的組成單元--員工,還是對於客戶,他們所代表的是一種平等和尊重。一個公司可以只有10來個人,而且分散於世界各地,依然能夠創造出過億美金的營收。這對於傳統默默耕耘的企業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我覺得,很多企業在談轉型的時候,談的都是如果不轉型會死。但對於轉型成什麼樣子,他們是沒有清晰的看法的。從對組織形式,以及對整個人類群體的變化,以及市場的反應都沒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認識,於是開始盲目地發力,然後發現徒勞無功,然後不知所措。


另一方面,很多企業覺得政府倡導了就代表了正確的發展方向,但事實上並不是的。政府在倡導這件事情上其實並不負什麼責任的。它說做這個好,大家都一窩蜂上去做,做得不好,它也不會為企業的倒閉負責。就像某些高層說全民創業好,然後大家一窩蜂做孵化基地,蛋沒有幾個,窩搞了一堆,就在那閒置。也是對企業資源的浪費。


互聯網所代表新型的組織關係和市場關係是基於平等和尊重,所以傳統的管理學手段基本都沒有了什麼用武之地,什麼上下班打卡,每天填表。企業家以為公司沒有做好是因為缺乏管理,但事實上,公司沒有做好是因為大家缺乏動機,也沒有清晰的堅定的目標。有哪個初創的互聯網公司是靠考核來做好的?大家願意去google,去apple,去facebook,去tesla工作,是因為覺得在這樣的公司上班是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情。隨著在北上廣深的互聯網行業的不斷發展,隨著90後的不斷成長,他們期望的工作環境是自由、平等、個人價值的凸顯,而不是考核、監督、管控。老人家不知道這些原因,就是單純地覺得90後的員工不好管,因為90後所期待的,也絕不是管控,而是自我實現。傳統企業不斷凋零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觀念中根深蒂固的計劃,控制,在不斷地把新鮮的血液給排出體外。沒有新鮮的血液的補充,舊有的員工不斷地流失,漸漸地也就衰亡了。在新的互聯網世界,一定會生長出基於新的協作體系的傳統企業,不管是做房產也好,做傢俱也好,這些需求都一定會被滿足。但滿足的方式也許不是靠人多和控制,而是靠自動化和興趣了。


我堂弟說他同學去參加面試,面試官問:你們知道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麼?大家面面相覷。未來的管理,一定是心理學的天下,因為不再依靠恐懼來驅動人,而是靠動機來驅動人。恐懼只有寥寥幾種,但動機卻是千差萬別。如果連人的動機都無法分辨,又如何能夠在新世界裡與其他的原生企業競爭呢。在我看來,最恰當的轉型不是去做人人都在做的事情,而是想好當下做的事情如何按照新世界的規則進行重構。所以,轉型轉型,轉的是型,而不是產業。未來的世界風雨如晦,但行業的結構依然不動如山。

你可能感兴趣的:(風雨如晦 不動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