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伯健(敏姐组)1223拆书训练营第十次作业《复盘》

R:《复盘》

《复盘》片段1

许伯健(敏姐组)1223拆书训练营第十次作业《复盘》_第1张图片
《复盘》片段2

I:     复盘一词是从围棋术语引申过来的学习方法,指将某一件事的过程重新推演,分析其中每一步骤每一抉择每一思量的得失与优劣,心理与走势。复盘的步骤可细分为八步:

       1.回顾目标。确认自己的目标,加深对目标的理解。

        2.结果对比。将自己的目标与最后的结果进行对比,比较出其中的差距。

       3.叙述过程。将自己从一开始到最后的做法,想法和方法重述一遍,为下一步提供基础。

       4.自我剖析。剖析自己在某件事的心理,行为和潜意识,以便更清晰客观地认识自己,。

       5.众人设问。大家一起提问,问一下当时没想到的问题和细节,加深对复盘的事情的印象和理解。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的话,也可以自己对自己多方设问。

       6.总结规律。对事情进行总结,找到规律,分析出有用的经验,防止重复犯错。

       7.案例佐证。举一些案例来对总结的规律经验进行佐证,提升可靠性。

       8.复盘归档。将复盘完的事情进行归档,方便以后查询。

       比如对这次的拆书训练营就可以运用上面的方法进行复盘,大概的流程可以精简为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以及总结规律。其中复盘的态度应该开放心态,坦诚表达,实事求是,反思自我和集思广益,不可虚与委蛇,欲盖弥彰,刚愎自用,自欺欺人,否则浪费时间,一无所获,何苦复盘?

A1:你的工作生活中是否也曾用过复盘或类似的方法进行总结?你是如何做的,效果如何?

       自己有写日记的习惯,大二的时候总会在每个月末做一些月底总结,比如在2013年11月30日对11月的总结,如下图:

许伯健(敏姐组)1223拆书训练营第十次作业《复盘》_第2张图片
月末总结1

许伯健(敏姐组)1223拆书训练营第十次作业《复盘》_第3张图片
月末总结2

许伯健(敏姐组)1223拆书训练营第十次作业《复盘》_第4张图片
月末总结3

       11月份的的计划和预算在这一年算完成的比较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但在后面的几个月却又倒退颓废。由于自己许多的要求没做完,充满了挫败感,经常反省和批评自己,却越责备压力越大,到最后自暴自弃,也不再写月末总结。

A2:如果运用上述的方法对自己某件事进行复盘的话,你会怎么做?

一、回顾目标

       当初自己加入拆书训练营的目的其实比较单纯,只是为了给自己找点事做,别再浑浑噩噩,行尸走肉,顺便认识一些朋友,提升自己而已。

二、结果对比

       从2016年12月11日到现在12月24日大概有两个星期了,第一二个目标也达成了,每天都会在思考怎么写作业,也认识一些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但第三个目标完成的情况却不甚满意,自己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与他人的差距也是比较大的,而我能做的就是尽力而为,结果顺其自然。

三、叙述过程

       自己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刚开始其实很没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一边参考其他小伙伴的作业一边自己修修改改。

       第一次作业是《非暴力沟通》,在12月11日听完加一老师的讲课后,初步了解了RIA,但在写A1时自己没有考虑语言结构,叙述手法等问题,所以导致A1写得冗长啰嗦。

       第二次作业为《少做一点不会死》,在12月12日晚听完诗淇老师的讲课后,了解了A1和A2的写法,以及SMART原则,但在实际过程自己的A1写得还是有点啰嗦,重点不够突出。

       第三次作业为《幸福的方法》,这一次作业是自己做得最不满意的一次,严格意义上是没有完成的作业,主要原因是对自己的认知不清晰不充分,所以在写A2的时候分析得不到位,最终没有在A2得出一个结论。后来自己尝试着再去分析,MPS的交集点非常少,勉强说一个的话可能是为他人解决困难,只是这其中关联的选项实在太多,自己并不能得到多大的启发,可能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我。

       第四次作业为《高效演讲》,在吸取了前三次作业的经验后,自己慢慢地掌握了一些要点,所以A1和A2写得也比较顺利,但A2却有点写偏了,重点也不够突出。

       第五次作业为《细节》,自己在写A1的时候想了半天都想不出一个比较合适的例子,只好把心中一直想说的故事写出来,写的过程中自己没有去管A1相关的要求,也料想到老师会指出这一点,但自己就是想把心中的东西写出来,认真任性的写出来,也许后面自己会把它修改得更精简凝练也不一定。但对于其中的A2自己却写得有点力不从心,只能按浅薄的理解匆忙草率地写出来,写完才发现不符合SMART原则,而自己又不知道怎么修改,只好放在一边等有时间再来改进。

       第六次作业为《关键对话》,从这次作业开始再也没有I这一部分了,要大家自己去写,12月18日晚听完阳义老师的讲课后大概了解了I的写法,其中重点的是“新奇少顺”这四个关键词。然而自己在实际写作业的过程没有深刻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想,导致后面的A1和A2并没有写好。

       第七次作业为《小强升职记》,在吸取第六次作业的经验并参考了其他小伙伴的作业后,把自己理解的I大概的写了出来,后面的A1和A2也写得相对顺利。

       第八次作业为《哪有没有时间这回事》,这次的作业自己有点懈怠了,迟迟的没有认真写,但在看完其他小伙伴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作业后自己也受到了启发和鼓励,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认真努力地完成,写完还受到了敏姐和小伙伴的认同很是开心。

       第九次作业为《重塑心灵》,自己在看完这个片段后理解出现了点偏差,I写得并不符合要求,导致自己将那都三种运用上,所以写的有点重复冗余。

四、自我剖析

       1.在每次做作业前自己都要看看其他小伙伴的作业才会动笔,所以自己的作业常常有其他人的影子,其中的思想和理解都不够独立,自我和深刻。

       2.I的部分常常理解的不够仔细深刻,甚至有时会有偏差,基础没打好,所以也常导致A1和A2的部分没写好。

       3.A1的部分自己常常不够简洁详细,有些啰嗦冗余,而且光有骨架却血肉不足。

       4.A2的部分除了一两次作业相对符合SMART原则,其他写的自己常常没有注意。

五、多方设问

       1.加入拆书训练营有没有得到提升?提升了什么?

       加入拆书训练营后,已经写东西的时候会注意叙述的骨架,血肉和呈现方式,晚睡晚起的毛病也正在慢慢改善,并且加强了自己的自觉性。

       2.之前的作业你以后真的会运用吗?哪些会,哪些不会?为什么?

       在拆书训练营学习的方法自己都会学着去运用,特别是《少做一点不会死》里提到的方法真的有用,不但慢慢改正了晚睡晚起的毛病,其他的毛病我也将会运用它来改正,而其他的技巧和方法在合适的场合合适的时候我也会学着去运用。

六、总结规律

       1.自己做事情老是拖延拖延时间,心里一直有到墙,叫做等死之墙。写作业的时候还经常玩起了手机,陷入“网络时间黑洞”。

       2.思考得不够独立和深刻,常常没有正确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

       3.文笔不够简洁详细,凝练流畅,无论是I,A1,还是A2都写得有些啰嗦冗余。

七、案例佐证

       1.自己其实有更多机会和时间早点完成作业,但常常硬是拖到快交作业时才写,写的过程还时不时的玩玩手机,看看消息,听听歌曲,常导致晚交补交,比如这次作业也是。

       2.总想看别人怎么写,自己没有先去独立的思考总结,而这十次作业就都犯了这样的毛病。

       3.无论是I,A1,还是A2,自己好几次作业写得啰嗦重复,重点不突出,比如第一,三,五和九次作业。

八、复盘归档

       自己所有的毛病和缺点都是之前积累的,要要一下子全改正是不现实的,只能一个个慢慢来,运用《少做一点不会死》的方法来治疗改进,就像现在自己正在慢慢改正晚睡晚起的毛病。现在自己就把这一篇复盘的草稿当做以后拆书或者其他事的“指导方针”,并保存的里,时不时鞭策提醒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许伯健(敏姐组)1223拆书训练营第十次作业《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