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湖公园的海棠开了

                            棠湖公园的海棠开了

                                        2017.2.16

       双流西南的棠湖公园,虽离航空港的家不算近,但乘车较为方便,所以闲暇时常去一游,春天里因为喜欢海棠花,去的次数更多些。

      棠湖公园始建于1986年,位于成都市双流县东升街道,是利用旧河道及川西农村特有的竹林深院,精心设计建设的,约有二百余亩,看起来不算太大。成都市的公园,包括人民公园、文化公园、百花潭公园、塔子山公园等,都不大,小巧精致有特色。棠湖公园更是小巧且具有古代皇家园林风格,一片70余亩的湖面,环湖形态各异的楼、台、亭、阁、廊、祠、轩、塔,错落有致,散布其间,或濒湖而居,或临渠而建,或筑台而立,芳姿各具,各领风骚,融合了双流县悠悠的历史文化渊源,使其兼具有北国、江南、岭南园林特质。十五座各式桥廊将其联成片、缀成串。漫步其间,仿佛进入西湖的桃柳长堤,苏州的园林亭阁,滇池的涟漪碧水,花溪的回环往复,令人心旷神怡,如入仙境,充分展现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多景区集锦式的格局。其熏风塔,蒋琬祠尤其著名。

      棠湖公园的第二个特色就是海棠花了。集全国数千种海棠于一园,“蜀地独垂名”的海棠遍布全园,品种之多,花质之佳,名闻遐迩,堪称中国海棠之最。尤以产于古府河之滨、牧马山丘的铁脚海棠更堪称一绝,重现了唐代“濯锦江头几万枝”的胜景。每年立春之后就红嫩妖饶,花影如潮,虬枝环拱,落白随绕。“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故湖以棠名,园依湖就,称为“棠湖公园”。园内有两幅楹联是“棠湖”胜景的真实写照。一联是:烟环雾裹棠千树;云影波光活一楼。另一联是:诸葛遗桑陌,传留蜀史成千载;海棠醉春秋,卧染川西第二湖。公园竹海森森,秀林亭亭,晨昏雀鸟啁啾,四时花开不败。

      成都市的气候温暖,因而一年四季中的每一天,公园里都会有不少人悠闲的散步、喝茶、健身、习舞、搓麻将或嬉戏、晒太阳或乘凉等。人们之所以愿意去公园,是因为公园给普通老百姓提供了一个良好休憩场地,每个公园都会有一些花草、树木,环境美好一些,幽静一些,人们到公园去恐怕主要是放松一下心情。家长带着孩子到公园,可以使孩子结识更多的玩伴,同时也可以让孩子认识更多的事物,开阔眼界。充分利用公园中的各种资源促进孩子在体力、认知、语言、社会性、情感和审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这是家长越来越热衷于带孩子去公园的原因。

      初春时分,海棠花盛开,若恰逢周末大晴天,一家人常会全体出动去观赏海棠花。去年春天一个阳光明丽的下午,小孙子刚两个多月,我俩也刚从老家回来,一家人节后相聚,抱着他去棠湖公园踏春,小家伙一会儿就睡着了,就放在小车里,我推着他行走在海棠花簇拥遮蔽的踊路上川行的人流中,内心充满了温暖和幸福。这所闹中取静的公园,历史并不长,但却有令人怀恋的景观,湖、塔、树、花。对于我们这些成都市的新居民来说,棠湖公园温暖的如云如潮的红色逐渐储存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2010年十月,父母来蓉,想看看我们的家,当时我们刚买了房子,无暇顾及其他。短短的十几天里,儿子借了一辆车,带着父母游了成都的浣花溪、锦里、武侯祠、黄龙溪等,我俩专门领着二老去望江公园、棠湖公园一游,给父母亲拍了许多照片。一晃又是六七年过去了,现在我俩也逐渐步入老年,能体味出父母一生经历的艰难,其实,我们大多数普通百姓,一生都是奋斗挣扎在人世间的最底层,很多年来没有时间也没有钱和儿女们一起出来玩。等到儿女们稍微出息些了,父母也不那么忙的时候,却发现,他们早已悄悄地变老了,面对此情此景,做儿女的,往往会自心底涌出痛楚和伤感……带着父母在公园里走一走,仅能获得一点万般无奈和遗憾中的心灵慰藉而已,但是爸妈却非常高兴,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幸福而知足。近几年来,生活越来越好了,这都是父母几十年来对我们付出的结果,我们很想让父母再来成都住一阵,陪着他们好好的逛逛成都的大小公园,好好看看北方没有的棠湖公园盛开的海棠花。你看那海棠花丛中的游人,大多是恋人情侣、母子或父子,但更多的是阖家出游,主要是一家人很难得能有这么个时刻在一起说说笑笑,其乐融融,一幅幅大美大乐之图画。

      海棠花,蔷薇科苹果属的落叶小乔木,自古就是一种雅俗共赏之名花,有着“花中神仙”、“花贵妃”之称。由于海棠花花色艳丽、花姿潇洒、花开似锦,因而常用于庭院绿化栽培,尤其是在北方地区最为著名。海棠花没有香味,正是因此,海棠花才明丽素朴、简约大方、绚而不艳、媚而不妖。宋人杨万里曾有一首《春晴怀故园海棠》,颇入我当今心怀:“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若论最知名的海棠诗,则还是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正月十六这天(2.12),春风和煦,偷得半日闲,和妻子又一次来到棠湖公园,适逢海棠盛开期,徜徉在海棠花的潮涌里,真的是“高低临曲槛,红白间柔条;润比攒温玉,繁如簇绛绡(宋-赵恒《海棠》)。”不管是登塔远眺,还是临水顾盼,不管从哪个角度,放眼望去,都美不胜收,“占断香与色,蜀花徒自开(宋-沈立《海棠》)”,“窈窕春风前,霞衣欲轻举。依依如有意,脉脉不得语(金-元好问《海棠》)”,令人大有“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唐寅)”之感,难怪苏轼当年会“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倘若此时眼前豁然开朗,在春暖花开的海棠丛中能够面朝大海,怕所有人都会感叹,今生今世,幸福无比,此生足矣。


      附注:双流,古称广都,始建于公元前316年,与古蜀国成都、新都并称“三都”。隋仁寿二年(602年),避炀帝(杨广)讳,改称双流(以江安河与府河汇流于二江口而得名)。取《蜀都赋》开二江之双流为义。李冰开成都二江,自合江亭以下可以行舟,是为府河。县治原在河岸中兴场附近,故称双流。一说地当岷江与温水,二水挟县东西而南流,故名。

你可能感兴趣的:(棠湖公园的海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