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成长指导师》学习随笔

开启育儿之路

当我知道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妈妈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开始关注各类育儿话题、阅读育儿书籍,尝试的去学习和了解儿童心理。

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慢慢的喜欢上了儿童心理学这一门高深又热门的课程。我一直把“育儿先育己,与女儿一起成长”作为我的座右铭,来鞭策着自己不断的学习和成长。

虽然这四年也看了不少关于育儿的书籍,却都是比较零散的,直到我学完《儿童心理成长指导师》这一门课程,我对儿童心理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更系统的剖析。

对我自身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起码在育儿路上,当我遇到各种问题和情况的时候,我不再变得那么焦虑,也学会去接纳孩子的情绪,接纳伴侣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了解孩子的成长轨迹

我们知道,孩子在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成长规律,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变化,也都有一定的发展特点。

比如,婴儿阶段(0-3岁)是直观动作思维,主要是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世界。他们通过吮吸、抚摸、抓、扔、咬、啃等动作来感受到这个东西的存在,这也是感官萌芽的阶段,他们的思维是跟着动作进行的,动作停,则思维停。

所以处于这个阶段你的宝宝,父母应该让他们自由地去探索去感知这个世界。

幼儿阶段(3-6岁)是形象思维,通过玩游戏、角色扮演、模仿行为等来进行人物的定义,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的世界很自我,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小零食给别人,这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千万不能因为不分享而去强迫孩子分享,或者因为不愿分享而给孩子贴上小气的标签。

作为父母,我们只要明白这是孩子的共性,是孩子发展的必然阶段,再面对孩子的“小气”时,是不是就会淡定很多呢?

所以处于该阶段的孩子,父母应该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下,温和而坚定的给予引导。

小学阶段(6-12岁)开始出现逻辑思维,但仍然不清晰。此阶段的孩子思维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了,开始慢慢能理解别的想法,开始走向社会和独立,出现同伴意识增强,父母的影响逐渐减弱。

所以处于该阶段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也要慢慢放手让他们去独立处理一些事情,不要怕出错。他们追求独立的空间,但有时他们又很想依赖父母,这种独立和依赖并存的时候,父母要做好相应的回应。

中学阶段(12-18岁或之后)是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开始考虑未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处于该阶段的孩子,父母要尊重他们的成人感,当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支持的时候,我们要以交心的情感友谊为基础,给予帮助和支持。

每个孩子在同一个年龄段又有其独特性。基因的遗传、成长的环境、养育者的性格、教育的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发展规律。尤其是家庭的环境和养育者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原生家庭的影响。

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自己先努力成为那样的人,然后慢慢的去影响孩子,这就是所说的言传身教,远比说一百遍一千遍要来的有用。

比如我们都希望孩子能爱上阅读,那么,我们应该自己先养成看书的好习惯。像我们家,我就会在家的各个房间布置小书角,让女儿随时随地都可以拿起书,看到书。她经常会拉着我,让我给她讲故事,有时候一讲就是两个小时。有时候,自己拿着书坐在小板凳上,虽然看不懂文字,单看图片,都可以翻很久,享受阅读带给自己的视觉感。

陪孩子阅读,为孩子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这才是最有效的影响。


读懂孩子的游戏

人的想法决定人的情绪,情绪用言语表达是一种能力,而通过言语向可信赖的人去倾诉和表达,是有利于这种情绪的调整,消化和缓解。

孩子越小越不会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所以当他们感到生气、愤怒、伤心、失落等情绪时,只能用行为来表达,发脾气,扔东西,打人或者直接躺地上打滚,这些都是为了发泄他们内心无法表达的情绪。

此时,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梳理他们的情绪,说出他们的想法呢?我们的做法,对孩子未来是否可以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非常得重要。

对,我想是游戏!

当我们和孩子沟通的时候,长篇大论没法让他们很好的去理解,为了更流畅的沟通,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因为,游戏是孩子的语言,没有一个孩子是不喜欢玩游戏的。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多学习用孩子的语言作为游戏的钥匙去跟他们交流,帮助孩子去理解他们的内在世界。并表达出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这是伯恩斯情绪疗法五步走的第一步(很关键)。

而且,通过游戏,还能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而不是面对孩子的发脾气对他们一顿痛骂或者惩罚责备孩子,也不能冷处理,这些都不是积极的处理方法,对孩子的情绪梳理是没有任何处的,反而容易让坏情绪积压在孩子心理。

那当我们的孩子发脾气、扔东西甚至打人等不好的行为出现时,一时没有忍住,对孩子发了火,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及时弥补呢?

那就是,巩固双方的关系。

前几天给女儿讲睡前故事《大卫不可以》,绘本里的妈妈对大卫的各种调皮行为进行制止,但在最后,妈妈仍然对大卫说出,大卫乖,妈妈爱你。

这也是伯恩斯情绪疗法处理孩子发脾气对抗的第五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就是巩固双方的关系,不管我之前骂你也好,惩罚你也好,但是妈妈始终都是爱你的,我们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这一点。

所以我们作为父母,面对发脾气的孩子,首先呢,我们一定要沉住气,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理智的去处理孩子的情绪。采取打,骂,惩罚,冷处理这些都不是好的方法,效果也会适得其反。

我们应该试着帮助孩子说出他们当下的情绪,等孩子认同自己的情绪之后,和他们一起共情拥抱和陪伴,不管前面的场面是多么不可控,最后一定要向孩子表达出妈妈仍然爱你。

事实上,我相信,没有一个父母会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一个特别听话乖巧的,只会执别人命令的机器人孩子。

相反的,几乎所有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有创造力、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

所以,我们通过与孩子一起游戏,去读懂孩子,支持孩子,和孩子一起寻求解决方法,促进孩子驱动内在资源,发挥内在潜能。

同时我们还要传达给孩子的是,我在这里,我愿意和你一起去解决,我愿意理解你,而且我很在乎你,我明白你的感受(事实上我们确实很在乎孩子,只是很多时候表达方式用错了)。

我想这就是共情的力量吧!


接纳孩子的需求

我们已经知道了孩子的成长是有一定的规律和独特性,那么,当我们面对孩子的各种情绪时,应该学着去接纳他们的情绪,正视他们的需求,从而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因为接纳才可以更有力量去超越自己。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需要被爱,想要被人看见,被人鼓励,被人重视,这就是所说的归属感。

在亲子关系中,如果孩子感到自己被忽视了,就会通过哭闹、发脾气、甚至扔东西等破坏性行为,来引起父母的关注。

在夫妻关系中,我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总是想要尝试着去改变伴侣,如果我们执着于期望和要求,那么,我们的需求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因而就会感到失望、愤恨,最终会觉得伴侣不够爱自己。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我们为何要跟自己过不去,跟孩子过不去呢?完美父母的爱的方式常常会变成负担。

我们只有尝试着去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可能看到真实的伴侣,看到真实的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才可以看到真实的孩子。接纳自己的脆弱,孩子才能变得更强大。


安全的依恋关系

孩子是在关系中成长的,养育者(一般是妈妈)的依恋关系会影响孩子的依恋关系,也就是所说的代际关系。

比如妈妈是冷漠忽视型的,在与孩子的相处时经常忽视孩子,无视他的需求,那么孩子慢慢的也会忽略妈妈的要求或情感,这属于一种不安全依恋关系。

比如妈妈是焦虑的反抗型,对孩子经常言而无信,前后不一致,那么孩子也会慢慢对妈妈表现出抗拒的。

安全的依恋关系,应该是,愿意与妈妈一起分享快乐,伤心时会与妈妈倾诉寻求安慰,看到妈妈回来时会很高兴,痛苦时寻求与妈妈的接触,所有各种情绪都能在妈妈那里得到释放和缓解。

孩子越小的时候越需要妈妈陪着,当妈妈要离开时,他们会哭会伤心会难过,这都是正常的依恋关系的表现,所以妈妈要离开孩子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帮助孩子去理解分离,而且一定要如实告知,而不是欺骗或者隐瞒孩子,慢慢的让孩子知道妈妈离开是暂时的,妈妈的离开是事实,并不是为了让孩子不伤心,而是逐渐帮助孩子发展出忍受挫折的能力。

这点我对女儿跳跳就是从小如此,不管我要去哪里,去多久,都会提前跟跳跳说好,然后一定在说好的时间回来,她很小的时候还没法太理解我的离开,到后面慢慢的接受我要暂时离开一下的事实,只要我提前跟她说好她都能够很冷静的跟我说再见,如果她不同意,我一定不会采取强硬措施,会跟她好好沟通,讲述我的真实情况,直到她放心,我才会离开,一直以来都是这样,也正是因为如此,跳跳是别人眼中那个特别明事理好沟通的孩子,我想这应该就是通过日积月累的相处沟通建立起来的安全的依恋关系吧。


与孩子的爱,应该是主动的,并给予合理的满足,而对孩子的宠,则是被动的,要敢于拒绝无理的要求;

跟孩子定规则时,要坚定、平和,并且说到做到,对于还价讨价,不妥协不让步。

交给孩子的任务,要信任孩子可以做到,并且要认可孩子执行的结果,给予肯定,而不是手把手教她怎么做,这会让孩子形成依赖;

孩子不会的,带领孩子一起去做,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自信和成功的快乐,而不是事事替她包办。

这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最高质量的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童心理成长指导师》学习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