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计算机思维吗

您有计算机思维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亲,你有多少双鞋子呢?

我的鞋子不多,你呢?

今天读吴军的硅谷来信,讲到他在MBA和EMBA班上都做过调查,一般50-80%以上的女学员均有100双以上的鞋子,我的闺蜜薇鞋子也多,所以我也学着吴军老师这样:问100双鞋子的人怎么管理的呢?超过100双了,无一例外的进行分类管理,否则,出门前这一百双鞋每一双花20秒考虑一下,将近一小时就过去了,约会恐怕也迟到了。而不到十双鞋的人都是将鞋子随意的放在一起,不需要管理,出门前扫一眼,选择一双就好了,我就属于后者。

如果鞋子再多怎么办呢,简单的分类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必须对鞋子进行建索引了。

类似的,书籍也一样的。只有几百本书的人,只要有书架,进行分类陈列就好了。如果有近万册,就需要对书籍建索引,找一本书的时候,先要从索引中找到那本书在第几排书架,第几个架子,第几层,然后到那一排去找书。

这次去台北故宫,看到很多珍惜的孤本文物,台北故宫做了10年义工的讲解员都未曾见过。故宫的文物管理原则,我在多年前央视节目中看到,几代人的管理心血,其中的管理精髓不得而知,但是复杂且成系统是一定的。

从鞋子到书籍的例子可以看出两个要点

1、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习惯性的做事方法不同
2、从小数量总结出来的方法无法应用到更高量级的问题之上

互联网早期的内容不算多,通过分类建目录的方式组织信息是有效的,这就如同当人有一百双鞋或者有几百本书的时候的做事方式,于是诞生了以雅虎为代表的、以分类目录组织信息的门户网站。但是,在计算机的世界里,什么都是聚增的,网页数量从90年代的几百万,增加到今天的几百亿,因此雅虎等门户网站很快就衰落了,代之以Google这样的搜索公司。

类似的,在制作和传播新闻方面,20年前大家是手工编辑,每天每一类新闻很少,就那么几条。在互联网2.0时代之后,每一个人都能够产生新闻,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大数字的世界,因此在这个时代,理解了计算机思维的今日头条和门户网站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新闻传播的问题。新闻门户网站的每况愈下和今日头条的兴起,实际上就是两种思维的对决。

以金融业为例,银行曾经是被誉为“金饭碗”,但是今天各大银行的营业网点都在萎缩,贷款也比以前难做了。原因就是:过去的每一笔贷款都是手工审批的,一个贷款主管一周也未必贷出10笔,这里面经验很重要,而且经验的积累又是靠自己摸索,同行之间的交流其实很少。

但是等到阿里巴巴的蚂蚁金服出现之后,剧增的数据量让贷款主管的经验变得无济于事。蚂蚁金服一开始就面对一个巨大的世界,因此他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就跟传统的银行不同。

因此,虽然各大银行有着自己的固有的优势,但是却越来越受到蚂蚁金服的威胁业务难以成长,一些银行成立了互联网业务,但是基本上没有什么进步,原因也很简单,在过去小数字世界里形成的固有思维限制了她们的发展,当然不是说传统银行的钱少,而是业务人员每天接触的客户数相对比较少。

您有计算机思维吗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那计算机有哪些思维呢,简单的讲,需要处理好这样七对关系

1、大和小

2、快和慢

人的进化是很慢的,每个世纪只有百分之几,总体来讲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是比较慢的,每年最多几个百分点,因此人本身并不适应非常快速的发展变化。但是计算机本身的发展是18个月翻一番,大约相当于10年增加100倍,在智能时代,人的思维要适应这种快速变化。

3、多维度和单一维度

从总体来讲,人脑是线性处理事务的,看问题常常是一个角度,也没有能力把很多角度综合起来,但是计算机有这个能力,因此占到了多维度的便宜

4、网络和个体

人的思维是个体行为,做决定彼此不干扰,这是好的一方面,但是也难以集中很多人的智慧,产生叠加效果。但是人工智能是建立在网络效应基础上的,他是通过很多彼此联系的计算机共同协作工作而产生的。

5、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

自顶向下做事这一点是计算机的精髓,而人更适应自底向上。

6、全局和局部

人做事情时,限于自己的认知,通常得到的是局部最佳,失去对全局的优化的可能性。由于计算机有处理大数的能力,以及自顶向下的做事方式,更容易得到最佳。从AiphaGo和人对弈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7、成本和表现

人很多时候强调对错,喜欢追求绝对公平,喜欢要求最好的结果,但是从工程的角度来讲,好和坏,只是在固定成本下相对的表现,计算机无论在软件设计还是硬件设计,都是在平衡性能和成本的关系。

      知道了计算机思维的七个方面,也对商业世界和生活中有的变化知道了互联网背后的逻辑,对自己的思考特别是工作的思考要有帮助,如重新审视自己的大和小,角度不同,看到的点完全不同;计算机思维更新很快,人比较慢,如何让我们的慢成长与快思维结合起来呢;从个体单一考虑问题向网络多维度的考虑转型是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做事情一般都是自下而上的推动,怎么才能自顶向下呢;在追求好坏对错中,怎么才能趋向于平衡与成本关系呢?这都是我读吴军硅谷来信最多的思考,也许今天对我来说都是问题,但是有这样的思考方式,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默默进化路上,多一些正确、准确、必须的观点,是成长必经之路,也希望今天的话题能给您启示,成长路上,我们一同前行!

您有计算机思维吗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您有计算机思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