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师制作PPT课件时常见的10个误区!你中枪了吗?

作为一名专业的培训师,课件是课堂必备的展示资料。

而常见的课件类型都是用office办公软件完成,据相关数据统计了解:PPT是培训师的必备工具之一,也是课程呈现的主要承载工具。基于PPT的制作虽然简单,但是很多人却在课件的制作上产生了很多错误的认知。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总结培训师制作PPT课件时常见的10个误区,而这些错误,你是否有过呢?一起来看看吧~

1.误区一:过于依赖PPT

PPT是非常好的视觉化教学呈现工具,可惜很多培训师把它当成唯一的工具,过于依赖。是不是如果您讲半小时的课程,没有PPT配合,就讲不下去呢?是不是PPT出了问题,您就手忙脚乱,中止课程呢?您是不是已经很少用到白板或者大白纸了呢?课堂上有没有打印资料发给学员呢?过多依赖PPT,可能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内容不熟悉,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有PPT配合。作为培训师,我们要做PPT,要重视PPT的配合,同时也要考虑如果没有PPT怎么能继续把课讲下去,也要考虑除PPT以外其他的视觉化教学工具,更要考虑我们在PPT上投入过多的时间是否值得。

2.误区二:工具落后世界十多年

我建议所有经常要做PPT的培训师们,有条件的话都把工具升级到最新版本,目前最新版本是Office.2013,此版本无论在界面设计上还是功能上都有不小的优化与提升,据说触摸版的Office也即将上市。因为Office.2013版本不再支持Windows.XP,所以如果要装Office.2013,必须是Windows.7或以上(Windows.Vista在此忽略)。Windows.8推出后,反响不太好,很多人对这样的操作不习惯。目前Windows.8.1已经进行了更新,让新系统更好用,尤其是如果配合触摸屏使用,将会让教学变得更专业、便捷。Windows.8.1与Office.2013的结合是目前最先进的配置,对培训师的教学非常有利。以下讲解涉及的工具操作,如无特别说明,都在Office.2013上进行。

3.误区三:把做PPT当成课程开发

在鹰隼计划的注册国际职业培训师认证训练班上,要训练课程的开发与讲授,关于课程开发的部分,一些人图省事,简化成了PPT的制作过程。很多企业内训师,在课程开发方面的时间投入非常少,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课程开发方法的训练,常常是要讲课了才提前几天突击准备课程,而准备课程就直接等同于PPT的制作,认为把PPT制作好了,课程就准备好了。事实上,这是一种偷懒的做法。PPT是思维方式的线性呈现,不像思维导图那样能让我们看到全局。完整的课程设计与开发需要结合ADDIE的模式进行,需要更多的是思维整理,做PPT只是把这些整理过的思维呈现出来,配合培训师讲课。

4.误区四:把PPT及其交叉学科相互混淆

现在市面上关于PPT学习的书籍有两类较典型:一类是只讲硬技术,如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具体步骤,没有与具体行业应用相结合;一类是过于夸大PPT的作用,把PPT制作需要的学科知识扩大了,学习PPT变成了学习思维与思考的过程,如各种汇报的流程、金字塔原理等思考理念与工具都被整合到PPT的学习中,大大加重了人们学习PPT的负担。

作为培训师,我们要知道这类混淆概念的情况,PPT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可以把我们的思想视觉化呈现的工具而已,所谓的思维整理、思考方式都是另外的学科,不是PPT。在PPT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上,确实需要多学科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是需要我们在制作PPT之外掌握的。有时候我们PPT做得不好,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我们的思维本身不清晰,与PPT没有关系,并不是学习了PPT的制作这些问题就能解决。所以,我们需要学习其他的学科,增强多方面的能力。

5.误区五:把PPT当成提词稿

在一次人力资源沙龙上,有一位做主题分享的培训师这样使用他的PPT:

或许是对自己的内容不够熟悉,他的PPT上满满地装了很多文字内容,并对要点进行了放大处理,对补充的不太重要的文字说明进行了缩小,并把颜色调整成与背景色相接近。前面几排的学员能看到小字内容,后面的学员看不清,只知道那有很多文字,大家很好奇,便从后面走到前面瞪大眼睛看这些小字。这位老师一直对着电脑屏幕忘我地演讲,突然看到大家怎么都往前面来了,还都瞪大眼睛看PPT,于是很淡定地说:“小字部分是给我讲课看的,不是给你们看的。”

类似的情况并不多,真正使用PPT时我们很少会这样,但PPT里装太多的文字却是大家常犯的错误。那些口语化的文字,我们其实不必写到PPT里,PPT呈现出来的应该是关键词、关键字、关键点。PPT的全称叫PowerPoint,是由Power及Point这两个单词组成,工具的命名已经告诉我们,PPT展示出来的应该是“有力量的点”,而不是一堆一堆的文字,否则,我们直接用Word就可以了,何必用PPT。

6.误区六:过于追求图片型PPT

图片型PPT是近几年流行的一种PPT风格类型,多流传于网络,其中全图型PPT更是流行,有很多忠实的实践者。

我们不质疑全图型PPT在视觉化方面的贡献,这样的PPT风格往往让人印象深刻。但这类PPT有它适用的场合,严谨的工作汇报就不宜使用,而培训课程的PPT在使用图片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取舍,要看培训的对象、课题、培训师本人的风格气质等。而且找图片是非常耗时的工作,找风格统一的高质量图片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如果能用图形代替,最好就不用图片。另外,图片的大量使用也会让整个PPT文件变大,运行过慢。

7.误区七:过于钻研PPT动画

网络上,PPT“大神”“达人”经常展示自己充满高难度动画的PPT作品,很多人为此疯狂赞叹,并有人将之解剖学习。这对提升PPT技术尤其是动画技术非常有利,学习动画就应该这么学。只是作为培训师,我们花大量时间研究一个只存在几秒钟的动画,值得吗?讲课的时候,下边的学员赞叹老师的PPT做得真专业,动画用得很好,这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学员的关注点已经从培训师转到了PPT上。万一学员评价说老师的PPT比老师讲的精彩多了,那多少有点尴尬。

PPT自带了四种动画:进入动画、强调动画、退出动画、路径动画。每种动画都有十几种,大多数动画下又分几种不同的选项,把这些动画按不同的搭配组合起来,可以创造出成千上万的组合动画,可以媲美专业级的动画软件。如果说PPT里除了VBA编程之外,哪个模块最让我们有学无止境的感觉,那就是动画了!PPT动画的水很深,只要你有兴趣、有耐心、有钻研精神,并且电脑配置够高,完全可以好好研究,将来在这个领域创造出成绩。

而对培训师来说,使用很炫的动画往往得不偿失:你会花掉很多很多的精力;要是有某个元素需要修改,又得非常细致地重新调整;在不同的电脑、不同的软件版本上动画的效果可能有所不同;复杂的动画能让学员注意力集中,也能让他们分散注意力……

所以,我们只需要学习几种在培训上常用的简单动画即可。

8.误区八:生搬硬套别人的作品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乱用模板、瞎拼内容、硬套概念图。

①乱用模板。在网上看到一个对自己有冲击的模板,就不加分析地套到自己的课程上,也不管是否合适。或者是一个模板被用于多个不同主题的课程,学员现在都好学,看到自己以前见过的模板,回忆起来的是以前这个模板装的内容,而这次又要用来装不同的内容,无论从学员的记忆上还是从学员因为印刻效应对这次内容的评价上,都是不利的。

②瞎拼内容。要么自己的内容或观点不成体系,要么时间紧急没来得及准备课程,从各种渠道搜寻到相关的PPT作品,可能是讲师版,也可能是学员版,直接把一大片的PPT页面揉在自己的课程中,对不同的风格也没有更改。无论从内容逻辑上还是表现形式上,这样的PPT都是经不起考验的。

③硬套概念图。前几年流行韩国3D质感的概念图,网上能非常方便地大量下载。这些概念图有各种关系,如列表、进程、循环、递进、等级、主次、包含等。我们不希望自己的文字过于干条条,找到这些漂亮豪华的概念图像是找到了救兵,直接就把内容硬生生地往里塞。这样出来的作品往往逻辑不通,让学员们云里雾里。

除了韩国3D质感的概念图,国际上出名的咨询公司,如罗兰·贝格、麦肯锡等也有大量风格独特的概念图在流传,一些人得到这些概念图时,各种风格同时使用,硬搬硬套,做的人难受,看的人也难受。

9.误区九:不分讲师版与学员版

一些培训师不知是偷懒还是不会做,学员讲义与老师展示的PPT内容完全一样,如果老师没有过多展开讲解,那学员完全可以不用听老师的课程,拿着讲义私下自学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学员便可以很有理由地开小差不听课,影响课堂的培训效果。

一般来说,学员讲义是讲师版PPT的精减版,某些地方会删除内容留空,以便学员在听课过程中填写,这样可以让学员的思路跟着培训师走,写一次又可以加强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同时,对培训师的课程版权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果有更深度的阅读,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把内容打印出来给学员,或给他们一个指定的网址。

10.误区十:不懂排版,毫无美感

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要每个做PPT的培训师都在美学上深入研究,我们不必特意学习平面设计或版式设计,但如果我们本身对美很没感觉,不懂如何欣赏艺术,那么就需要在制作PPT时注意搭配,让版面更漂亮。在讲课水平没有提升的情况下,PPT从不美到有一点美,进步看得见,加分自然不少。

对于培训师来说,做PPT课件、准备课程,会涉及文字、图片、切换、动画、表格、图表、配色、排版等方面,我认为动画方面不用学太多,配色用预设就好,文字、图片等都好提升,唯独排版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留心观察各种形式的作品。排版能力提升了,美感就有了,无论以后用什么工具,出来的作品一定高档漂亮。

你可能感兴趣的:(培训师制作PPT课件时常见的10个误区!你中枪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