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
出版时间:1915年
简介:这是一部长篇半自传体性小说。小说通过叙述主人公菲利普的成长经历,刻画了一个青年逐步摆脱各种生命枷锁,寻找自由,最终获得精神解放的历程。
对某些人来说,这个故事并不完美,丝毫也不励志,读完之后大概会有点失望。本书的主人公菲利普,生来带有腿疾,自幼丧失双亲,生活在身为牧师的伯父家。一向自卑而敏感的他,在求学和恋爱的过程中,经历了痛苦的挫折与磨砺、迷惘的探索与追寻,最终并没有成长为众人所期待的“社会精英”,相反,只是回归了平淡的真实和幸福。
本书中毛姆笔下每一个人物都各有特色,但总的说来,总是那些生活贫困、衣衫不整、样貌粗鄙的人,往往有着高尚的情操;而那些中产阶级、衣着光鲜、气度不凡的人,往往却有着恶劣的品行。
我实在钦佩毛姆的锋利,他用生命的手术刀大胆地剖析社会,剖析人心,甚至剖开自己。毛姆的笔下,主人公菲利普经历并打破了生命中最深重的三重枷锁:宗教与道德的束缚、爱欲的折磨、迷惘的人生理想,最终迎来了崭新的人生。
打破人性的第一道枷锁:宗教与道德的束缚
菲利普成长于受人尊敬的牧师家庭。自幼便开始接受牧师伯伯灌输的宗教思想。起初他是不假思索地全盘接收。曾经他觉得上帝无所不在,诚心诚意地祈祷全能的上帝医治他的跛足。后来,他却感受不到上帝的存在。一面是生活中绵绵无尽的痛苦,另一面是胆敢背弃信仰将会被抛入地狱永火的恐惧。他曾挣扎其间。然而,牧师伯伯及其他人表里不一的信仰,成为他渴望自由、挣脱枷锁的最初动力。
在他少年时期就读的学校里,就开始呈现出固守传统与现代思想的冲突与博弈,在那里他受到新校长珀金斯的鼓励与启蒙。“固守传统”往往伴随着造作与虚伪、僵化与陈腐、陈规与旧俗;而现代理念往往伴随着改变与新生。这些深刻地影响着少年菲利普对事物的认识。
当他终于告别了对无所不能的上帝和宗教与对道德的理想化追求,他又面临新的挑战——当高尚人物的理想幻影也破灭后,还有什么可以仰望?
少年菲利普曾经历了一次严重的语言虐待。当时,一位老师无端地在课堂上当众以他的跛脚侮辱他的人格。由于他已开始理性地质疑和思考人们的宗教信仰,因此这次经历所带来的极大情感创伤并没有使他朝向宗教的慰藉。然而,对给予他安慰的珀金斯校长,他却不由得产生了一种包含着忠诚的喜爱和依恋。
珀金斯校长所代表的现代教育派,以及对菲利普的关怀和欣赏,一度成为了能够拯救菲利普的人。他不再忠诚于宗教,然而他不得不忠诚于这样一位好人。在面临信仰抉择时,珀金斯校长强烈地希望菲利普将一生奉献给神圣的上帝,这带给他一种无形的压力,他要挣脱的不仅仅是宗教枷锁,还包括他人给自己的思想枷锁。对此,他这样自忖:“别说他就是一个班长,就算是耶稣十二门徒里的老大,又有什么了不起呢?”他想要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人生道路。
宗教信仰曾给他以温暖和保护,却又给他以束缚;
脱掉信仰这件多余的外套,他的生活又陷入到另一种陌生与孤独。
宗教责任要求他在行动前必须考虑后果;
而做自己的主人,则需要一种永不言悔的精神,需要更大的担当与勇毅。
“别人相信的所有事情,一位论派教徒几乎全部不信。而对于他不了解的事物,反而会虔诚地深信不疑。”菲利普的一位朋友曾这么说。
好家伙!这么大胆的论调!这么直白的对于未知的尊重与好奇!
菲利普这样反思:一个人真正的天性与环境加诸于人的信条,这两者是不同的。他意识到,他的信仰是外界强加给他的,是环境和榜样的作用。而新的环境,给予了他重新发现自己的机会。他比过去更加诚实。他开始不受偏见左右、独立思考。他不再盲目崇拜。
打破人性的第二道枷锁:本能和欲望
然而,摆脱了宗教和道德的枷锁,人就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吗?不。菲利普发现,更多的人变成了“奇怪的野兽”,暂时地放纵于对享乐的放肆欲望,不过是为了逃离令他们压抑的现实世界。他看到这些人暴虐、卑劣,愚蠢,然而他们眼底却满是痛苦。
菲利普不单是冷眼旁观,还亲身体验了爱欲的折磨。对于爱情,菲利普也有着美好的幻想。他幻想着,当爱情来临,世界春暖花开,幸福如痴如醉。然而几段恋爱挫折让他品尝更多的是痛苦的欲望和怨恨。一方面,他内心深处是病态的自卑;另一方面,他对女孩恬着脸皮频现殷勤,他的爱情可以说是满是屈辱、苦不堪言。菲利普爱上的不是人,而是爱欲本身。爱欲对菲利普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让他对它又怕又恨。他的理性在本能和情感的支配下败下阵来。
摆脱了宗教与道德的桎梏,人却又为本能与欲望所驱使,沦为本能欲望软弱无力的傀儡。菲利普最终发现,这全是因为人们失却了其真正的天性,忘却了初心。
打破人性的第三道枷锁:迷惘的理想追求
牧师伯伯在菲利普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已经为他规划好了一条最稳妥的人生道路:学习神学并终身做一个牧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将牧师伯伯的自私软弱、表里不一、心胸狭窄等性格缺陷尽收眼底,无法接受自己拿一生去重蹈伯伯的覆辙。
青年时期的菲利普,怀抱着理想浪漫的追求,投身到现实残酷的大千世界中。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他先后经历了家乡学徒、巴黎学画、伦敦学医、商场求职等多次尝试。如果说少年时他尝尽了残疾带来的屈辱,那么青年时他则品尝了贫穷带来的羞辱。
家乡学徒的尝试失败后,他认为人生应该去冒险,燃烧炽热的生命火焰,在重重挑战中站稳脚跟;巴黎学画的尝试失败后,他发现自己不过是把理想追求当作了生活的避难所;伦敦学医期间投资股票尝试后,他贫穷而孤独,几近自杀边缘;商场求职和一翻短暂的工作经历,让他感到自己只是苟且而机械地活着,窘迫凄凉、没有希望。
这几次人生尝试并不是只有惨痛的教训。菲利普无数次追问:什么才是生活的意义?在他的人生尝试中,遇见了很多的人。其中至少有两类:一类是道德高尚、不折不扣的绅士。另一类是衣衫不整、贫穷过活的人。然而他发现,“诚实者品性败坏,圣洁者下流不堪。”这种幻灭感使他震惊;同时他又对某些底层人物心生崇敬之情。这些人仿佛是他生命的一个个老师,总是带给他各种各样的启迪。
他意识到最伟大的画作里没有道德诉求,只有人和人的灵魂诉求。他也意识到追名逐利不过是芸芸众生的幻想,而生老病死才是生命的真实面目。世上本无美丑,有的只是真相。
他像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一样,并不接受失败的命运。他决定直面现实,不再退缩。
迎来崭新的人生
最终,在品尝了幻灭之苦后,我认为主人公并非像有些书评所认为的那样,选择了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相反,毛姆在书中假主人公之口说道:
“人生既已如此颠簸可怖,知道它没有意义反而使人鼓足勇气、大胆面对。”
自此,菲利普走出了软弱避世的理想主义,进入了一种更高层次、更有力量的现实主义:他开始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一切,包括那些数不清的对立并存的事物:美与丑、善与恶、幸福与痛苦。他甚至超然于这些生命真相之外。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彻底的自由,重获青春与活力。
菲利普曾有一位已故的朋友叫克朗肖,在世人眼中不过苟活于穷困与疾病中,最终悲戚孤独地死去。然而克朗肖本人倒觉得自己享受了生命的乐趣,豪无忧虑地逍遥快活到生命最后一刻。菲利普曾问克朗肖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他回答说,去看看那波斯地毯,灿烂的东方文明给了我们答案。
最终,菲利普面对一块被割烂的波斯地毯领悟到,织毯子的人在编织花纹时也许仅仅凭借着一种审美的感觉,并不是出于什么“目的”。人生在世也是如此。“我们自始至终都是一样的。伟大或渺小都不重要。日后我们的作品成名也好,不成名也罢,都无所谓。因为我们已经从我们所做的事情的过程中得到一切了。”
他参透了生命的秘密,他既无比渺小,又无所不能。
牧师伯伯曾对死亡充满了恐惧,最终,接纳了生命真相的伯伯安然离世。
菲利普曾怨恨瘸腿给自己造成扭曲的性格,最终,他坦然接受了自己的残疾,发现正是它赋予了他自我的反思和内省能力;他曾为自己经历过的屈辱和伤痛感到可鄙与后悔,恨不得青春重来一回,最终,他把所有不幸看作生命之毯上的精美装饰;他曾用尽全部热情渴求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最终,他发现人人都带有瑕疵,或身体或灵魂;他曾怨恨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最终,他接受人心之善并宽容人心之恶;他曾对这残酷的世界充满怨气,最终,面对天道无常,他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他曾迫切地追寻理想和人生意义,最终,他发现放弃这最后一丝幻想就可以以一种大无畏的勇气来面对人生。
“如果不是自己领悟的,答案便没有意义。”
少年时的菲利普一度找不到自己。由于跛足带来的生性敏感,他时时活在他人的眼光里,他深陷自卑之中,他比其他人更厌恶自己的残疾。甚至在很长的时间里渴望和别人互换身体,这样他就能感受到他人的快乐。
从自己的跛足开始,他思考身体的完整性与精神的完整性,思考何为独立而完整的人格?“尽管每个人都能同样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有机体,但绝非人人都能拥有独立而完整的人格。”尽管因为跛脚受尽嘲笑,但这也让他早早地摆脱懵懂,踏上勒清醒而苦涩地认识自我之路。他所亲历过的种种人生现象,他所体验过的苦艾、阴郁、痛苦和迷惘,成全了他敏锐的感受力和反思力,使得他冷静地审视社会与人生,终而得出了朴实无华的生命结论。
每个人都走在生活的路上,不管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奈何承受?
(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本文为原创文章,请您尊重作者版权,转载前请联系授权。)
阅读毛姆的其他小说,请参考:
荐书《月亮与六便士》|“他的手段是绘画,我的却是生活”
荐书《刀锋》|最大的实业是有意义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