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创新结合 艺术与建筑互融——月季博物馆

本文转自:创想未来展馆设计

月季博物馆(The Beijing Rose Museum)坐落在北京的大兴区,总建筑面积约为17000 平方米。

以带有中国传统月季纹饰的丝绸为灵感,用建筑的手段打造了一个丝绸般华美的、带有镂空月季花纹饰的外幕墙,并设计柔美的曲线以彰显月季的姿态,显得极为夺目,令人赞叹。

传统与创新结合 艺术与建筑互融——月季博物馆_第1张图片

外幕墙采用不锈钢材质全面覆盖,为了让镂空花型排布更为合理,设计团队减少支撑柱的尺寸,并将支撑柱隐藏起来。

为了打造出更为柔美的曲线,外幕墙的每片金属都采用无缝焊接的方式,并通过手工打磨,使得金属幕墙显得极为光洁和柔美,最终形成完整而又连续的外部不锈钢壳体。

传统与创新结合 艺术与建筑互融——月季博物馆_第2张图片
传统与创新结合 艺术与建筑互融——月季博物馆_第3张图片

镂空的外衣与建筑真正的外墙之间,又形成一个有别于内外的“第三空间”,白天阳光穿过镂空的月季花投影在此,形成有趣的光影,夜晚灯光自内穿出,别有神韵。

传统与创新结合 艺术与建筑互融——月季博物馆_第4张图片

外幕墙与内部的建筑主体相分离,中间形成四个半开放式的中式庭院,与中间建筑核心相对应的外立面墙体,将外部空间自然地吸引到了室内,颇有中国传统屏风庭院的风格。

众所周知,内向型庭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之一,在北京尤其如此,四合院的建筑模型以平民百姓的住房为基础,月季博物馆设计将传统与新颖相结合,蕴含人、建筑以及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的韵味。

传统与创新结合 艺术与建筑互融——月季博物馆_第5张图片
传统与创新结合 艺术与建筑互融——月季博物馆_第6张图片

除了柔美而又夺目的外形之外,月季博物馆内部也自有乾坤,展品极为丰富,主题分明,还运用人体捕捉全息动画虚拟互动等科技技术,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嗅觉和触觉,打破常规的展览形式。

历史篇中通过实物展示和文字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月季悠久的历史以及中国月季在现代月季育种中的独特作用。

传统与创新结合 艺术与建筑互融——月季博物馆_第7张图片
传统与创新结合 艺术与建筑互融——月季博物馆_第8张图片
传统与创新结合 艺术与建筑互融——月季博物馆_第9张图片

科学篇中运用4D影像、动漫展示、多媒体互动等先进技术,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月季品种、栽培等相关知识。

一座独立的直径10米的圆型空间,墙面及屋顶镶嵌了3万多根亚克力透明发光柱,柱头再嵌有3万余种颜色、花瓣各异的品种月季花模型。

传统与创新结合 艺术与建筑互融——月季博物馆_第10张图片

环型互动演绎舞台上,随着表演者舞动的姿态,无数色彩斑斓的花随乐起舞,让博物馆中的月季“活”了过来,花随人动更增添互动的乐趣。

传统与创新结合 艺术与建筑互融——月季博物馆_第11张图片

文化篇以生动有趣的故事传说与跟月季有关的诗词歌赋及艺术品为主,体现了人们对于和平、友谊的向往。

传统与创新结合 艺术与建筑互融——月季博物馆_第12张图片

世界篇陈列WFRS及各成员国的相关资料物品,展现了各国在月季发展中所做的贡献;

人物篇通过现代科技技术,实现与专家学者在虚拟中隔空对话和互动。

传统与创新结合 艺术与建筑互融——月季博物馆_第13张图片

园林篇以微缩模型和3D立体动画相结合的方式,展示月季在园林景观上的应用;

生活篇以展示实物的方式,说明月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展望篇则重点展现世界月季洲际大会等相关月季活动及中国月季事业的蓬勃发展。

传统与创新结合 艺术与建筑互融——月季博物馆_第14张图片

中国栽培月季的历史较为悠久,可追溯到西汉时期,是月季的重要的发源地,在国际月季育种中最重要的15个蔷薇原种,有10种原产于我国。

传统与创新结合 艺术与建筑互融——月季博物馆_第15张图片

近2000年来,中国始终代表着世界月季栽培育种的最高水平,为了更好地展示这段历史以及中国传统的月季文化,荷兰著名的建筑事务所NEXT architects设计了这座以月季为主题的博物馆,并成为2016年世界月季洲际大会主场馆之一。

传统与创新结合 艺术与建筑互融——月季博物馆_第16张图片

自问世以来,月季博物馆已经被赋予了多种意义,更是获得无数荣誉,现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博物馆建筑之一。

传统与创新结合 艺术与建筑互融——月季博物馆_第17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统与创新结合 艺术与建筑互融——月季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