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国通史》系列之汉权更迭

在刘邦和项羽打楚汉战争时,为了奖励将领的功绩,就曾封过几个异姓王,战争结束后为了酬勋更是如此,所以异姓王有增无减。但江山毕竟还是老刘家的天下,巩固江山,还是由刘氏的人来管理比较放心,况且刘邦本身还是个标准的“流氓”。

为什么说他流氓,年轻时好酒肉和女人,成名之后虽然曾说出“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样的话,并得到了知人善任的名声。但若反过来讲,他对人性的理解是很透彻的,通过清楚洞悉他人的企图,转而将他们收服,继而借助这些人的力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虽然在过后仍将这些人铲除,但起码在打天下时通过互相利用而达成了各自的目的。说难听了这叫“流氓”,说好听了这叫“智慧”,关键是看如何理解了。活着的人都难以下定论,共何况是连亲眼都没见过的历史人物。

就是这样一个“流氓”考虑来考虑去还是决定“封杀”异姓王,并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计,在会中立下誓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史书上称为“白马之盟”。

但历史人物却难逃“可悲”二字,春秋时的霸主齐桓公最后饿死在宫中,秦国的灭亡竟然是由秦始皇信任的赵高造成的,刘氏的江山刚刚建立就让刘邦的媳妇吕稚掌权了整整十五年。

刘邦去世后立嫡子子盈为帝,他生性忠厚,却相当懦弱,因此由他的母亲吕后主持国政。虽然吕后在政策上仍采取“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避免苛税以休养生息,对诸侯也比较放任,对外族也保持着良好关系,但朝廷内部吕式家庭的势力在她的提携下却与日俱增,政治权位很快就压倒了功臣派。功臣派没有忘记当初的“白马之盟”,也没有忘记先帝的恩惠,只是缺少一个时机。这个时机就是吕后的死亡,她一死功臣派马上展开反击,以“欲为乱”的罪名将诸吕镇压,凡吕式族人,不分男女少长,一率灭杀。

打死刘邦也不会想到,他死后竟然会由自己的妻子造成一场屠杀。

在中央内部发生了一场政变,各地的诸侯也没有闲着,也都在蠢蠢欲动。诸侯王因所属国内政不大受到中央干预,因而实力日益壮大,态度也日益骄横。如淮南王直呼皇帝为“大兄”,并自作法令,擅杀大臣,又如济北王,不满封地过小而造反,这两个还算“小巫”,“大巫”要属吴王,因享有煮盐铸钱权而变得异常富足。

诸侯王强大了,朝廷内部自然就有人建议皇帝要削藩了,于是贾谊就诞生了。他主张“众建诸侯”,把大的国家分成几个小的,使他们的力量不足与中央抗衡,因而改掉诸侯王骄横不法的恶习。可惜他英年早逝,三十三岁遍到阎王那报道去了。

贾谊思想继承且发扬光大者是个叫晁错的人,他的主张更加激进,建议景帝采取强硬的削藩政策,随时找借口或理由来削减诸侯王的领土面积。他也料到这样做会发生政变,但他认为诸侯迟早要反,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朝廷主动发难,诸侯仓促迎战,必然准备不足。开始皇帝考虑到诸侯王大多是自己的兄弟,也许不是同一个妈生,但毕竟爹是相同的,还不想撕破脸皮,但日渐发现他拿他们当兄弟,但他们却拿出他不当回事,所以最终采纳了晁错的建议。

诸侯王中并不是人人都想造反,不少王侯还是愿意效忠朝廷的,有的摇摆不定但实力较弱,所以接受了削地,但剩下的就是真正想造反的了,比如吴王,他与楚军结盟,以“诛晁错,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北上。因其装备精良,景帝开始还有些恐慌,并派人想与吴王和谈,吴王说你把晁错这该死的杀了我们就撤,景帝从子,但人家吴王的造反可是蓄谋已久的,哪会这么简单就退兵。见景帝杀了晁错,吴王哈哈大笑,道:“你真是太天真了!”

景帝无奈,只得出兵与吴王作战。但谁会料到,不过短短的三个月反贼就被镇压了。战争的经过大致为,当中央军与吴楚军对抗时,中央军的援军没有直接过来援助,而是掉转到吴楚军后方切断了他们的粮路,然后中央军坚持不主动出战以防御为主的战略,吴楚军久攻不下只得退师,汉兵乘势追击并大破之。

此事后,诸侯无一不服从中央的命令,纷纷削减自己的领地,因而汉帝国内部的问题解决了,所以当武帝即位后主要的事情就是对外了。武帝的事迹前文已经谈过,这里主要想说的是,武帝晚年好游宴后宫,所以与廷臣的接触日益减少,反而让宦官主持诏令,代管奏章,使得宦权渐重。

当宦官与外戚相遇后,精彩的大戏继续上演着。

为什么这两者一相逢便会出事,因为里面蕴含着一个绝妙公式。因皇帝年幼,所以国家大事由太后代为掌管,太后要扶植自己信得过的人,所以造成外戚专权。而东汉的外戚与西汉时相比,才能远不及,但专横骄奢却远过之。随着皇帝年纪不断增长,感觉自己只是个傀儡,可自己才是一国之君岂能由他人肆意摆布,遂发愤要改变这种状况,他所借助的力量就是宦官了。所以宦官与外戚的争斗说到底是由皇帝要自我掌权这个出发点引发的。

为什么皇帝会选择重用宦官,因为外戚专权会威胁皇位,但宦官绝对没有做皇帝的资格,只能贪点小污,受点小贿,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可宦官自有宦官的NB之处,在屡次与外戚的斗争中,获胜的往往是宦官。因为外戚的权力不稳定,太后一死实力遍瞬间土崩瓦解,而宦官的地位则相对稳定些,外戚想要灭他们,他们只需拼命的给太后送礼即可。

当然,外戚也不是没有胜利过,比如王莽,中国历史上的一朵“奇葩”。

王莽早年因丧父而得到姑姑(时已贵为太后)的怜顾,后因恭俭好学得到赏识,所以太后决定由他作为外戚的代表辅佐幼小皇帝的政务。举个王莽节俭的例子,一次他母亲生病,不少大官去家中探视,王太太出门迎接,却因衣着朴素而被错认为女仆。

这是王莽的“人和”,“天时地利”方面,因儒学地位不断提高,不少政客皆是儒学出身,且此时的儒学渗入了大量的阴阳学说,所以儒生们总爱以自然附会人事的祸福(所以我们在看《三国演义》时,总会出现一颗流星划落表明一位重要的人物将要死亡这样的段落)。而王莽打小就对儒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总是故意借助一些事件的发生大肆宣扬朝代即将更替的言论。最终阴谋得逞,称帝并改国号为新。

做了皇帝后因他过于倚仗儒学,思想上、舆论上不断造势,可政治才能实在缺乏。王莽的改革措施中有一项引起了外族的背叛,即下令各分封地的头领不能再称王,只能称侯。他的用意倒是很明显,王只能有一个,就是我王莽,但那些臣服的外邦却异常不满。他们本来自己就是王,被汉朝征服后虽然权位减少了许多但毕竟还称做王,你一上台我们连王的称号都没有了,不行,我们可是很看重名声的,所以匈奴、高句骊、句町等国纷纷反叛了。

有造反的就得有镇压的,王莽派兵数十万征讨,战争断断续续的打了十来年,极大的损耗了国力,再加上当时又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蝗灾,各地的饥民纷纷起义,其中规模较大的当属青徐饥民组成的“赤眉”,荆州饥民组成的“绿林”。内忧外患,最终导致王朝灭亡,王莽在位仅仅15年,于是新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

新朝覆灭后国家再次陷入了割据状态,最后一统江河的是皇族后裔刘秀,虽名为皇族后裔,但仅属于远支旁庶的一脉,尤其是在西汉后期,刘氏皇族的子孙遍布天下。

刘秀少年时的梦想仅仅是做个“执金吾”,即率领禁兵保卫京城和宫城的官员。因深受老子“柔弱胜刚强”思想的影响,所以做事稳健。最初起义时,哥哥刘縯是趁乱起兵,而刘秀起兵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和谨慎决断的(《太平御览》卷九十引《东观汉记》载,“上深念良久,天变已成,遂市兵弩”)。

“性格决定命运”,刘秀成了皇帝,称光武帝,仍以汉为国号,后世为与西汉区分,称为东汉。因初期改革重在恢复生产,再加上光武帝本身作风拘谨、宽厚,所以政策都比较“仁柔”。光帝、明帝、章帝时代,共三十一年,是东汉的盛世。

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斗争的闹剧再次上演,再加上一股新流的注入终灭亡。

补充说明:本来我是想将此文与前文按西汉、东汉的划分而分开,但本文着重要谈的就是王权变更的原因,比如诸侯王的造乱、宦官与外戚的斗争、外邦的反叛,所以划分的不是很明显,起源还是要从汉高祖刘邦那追溯。

你可能感兴趣的:(六、《中国通史》系列之汉权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