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我的“愚人”还给我

请,把我的“愚人”还给我_第1张图片
简单纯粹的愚人~

   地铁上女票发来一微信:小星星,今天是你节日哎~

   有点想笑又些许感动。印象中的愚人节还停留在小学时代,心中依然存有那个懵懂无知,无忧无虑的孩童靓影,模糊却深刻。"今天是愚人节哦,华星你这么笨,以后就叫你大愚好啦" "呸呸呸!你没听说过大智若愚吗?我要是里面的大愚二字,你岂不只剩弱智了吗?" "好呀,大愚!" "弱智,你妹的!"那时的今天,大家都是"愚人",身边处处都是整蛊,一不留神就要被"套路"。幼稚却也简单,纯粹。这些本应埋在心底画面竟被一条微信翻出了尘封的记忆相册,讲道理,蛮开心的。

   但忽然震起了一则消息:男子愚人节表白成功后消失,初心只是为蹭顿饭。顿时惊起,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把这个纯粹属于欢乐的日子挂到了嘴边?我承认,这是一个“消费”时代。形如“青春”、亦或“爱情”,有太多词语被我们“消费”到廉价,现在竟连“愚人”也不放过了。是缺少谈资还是词句贫瘠?当娱乐和体育头条不能满足我们聊出脍炙人口的话题需要时,我们开始“过度消费”那些原本美好的词语。从烹茶煮酒到闲话桑麻甚至是调侃打压,频繁的提及一个美好的词语,会造成大众从审美疲劳直至心生厌恶。有甚者甚至去开发一些词的不相干的属性:连“老司机”、“今天交作业”都能拥有情趣风味,还有什么词是我们改变不了的?

请,把我的“愚人”还给我_第2张图片
干啥呢,愚人节都不放过啊

   说到底还是物质泛滥后的精神匮乏,内心世界的建设跟不上物质上的快速膨胀。年轻的都市从不缺乏年轻的主人,但他们大多在繁忙一天,回家后褪去白天的面具,面对着自己小小的房间和看了一万多遍的天花板,顿感空虚。更可怕的是,孤独这种情绪会蔓延。刘同曾靠“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而市场大热,是因为他所抓住的点,恰恰能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慰藉,甚至在迷茫的时刻供给力量,但其实,我们缺乏的那些东西,依旧是一片空白。很多人毕业以后都各自奔赴理想的城市,追寻心中的希冀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证明,可几年以后你再问他们,你来的初衷,可曾记得?大多,都是笑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简单点,活在当下简单点,就像那位少年给未来写的信一样: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请,把我的“愚人”还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