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与否

​还记得几年前网络上出现的各大破解软件吗?那时的我们天天对着电脑,在网上使劲搜索各种免费资源,只要看到“免费”字样,眼睛瞬间变亮。很多朋友也热心肠的分享自己的一些资源。大部分人都成了下载狂,电脑硬盘里的电子书、图片、教程、视频等文件汗牛充栋。看着那些资料,似乎心满意足,但最后发现,几乎从来没把它们再打开来看一看、读一读。

随着微信和支付宝的连接,人们的付费的方式更快捷更简便,付费这一行为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了,互联网付费成了当今的热门话题。但还是有少部分人的思想仍然停留在免费的阶段,在他们看来,一篇文章或是一段音频还要收费,简直就是“抢钱”。

一部电影或是一个教程若必须付费才能获取,他们宁愿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网上搜索免费资源,一个网站搜索不到,再换一种方式去另一个网站搜索,结果,一个上午,都在搜索中度过了……

我们想一想,如果他们通过付费的方式直接就获得了那个资源,转而把搜索资源的时间花费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比如:阅读、工作、锻炼身体…… 久而久之,他们以一另种方式取得的收获绝对不低于之前付费的金额。

有大师总结出这样一个理论:注意力 > 时间 > 金钱。

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些富人宁愿花钱请保姆,请清洁工,甚至请助理帮忙做事了。很多东西,短时间内或许体现不了有什么异同,但时间长了,差距就拉开了。这也叫做富人思维,它们与穷人的思维本质区别在于,他们把口袋里的钱当作资产,投入到未来有利的事情上了。这里不得不再次提起一个概念“长期”,他们把短期内的资金(资本)花费到减少自己注意力(时间)的事情上,使自己将更多的注意力(时间)专注在有利于成长的事情上,比如:积累知识、磨练技能、观察生活、思考未来、创造价值、经营人脉……经过长期的实践,获得了更高的利润回报。

民间还有一句俗语叫:会花钱的人才会挣钱。即,会把钱用在正确的用途上的人才会挣更多的钱。这就是钱生钱的一个典型方法论。

再举一个例子,去年开始,有一大批互联网网红、大V通过付费专栏和付费软件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在行和分答就是其中的两种模式,我记得当时有很多大V对提问和约见的定价都很高,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块钱,但仍然有很多人排队提问或约见。这背后逻辑推理出来的结果是划算的,因为付费请比自己历害的人指导,就相当于花钱请老师教课,少走很多弯路。那些大V之所以敢设计这么高的价格,肯定与他的优秀能力有关,一个好老师,受益终身。

很多企业家花钱请巴菲特吃饭也是一样的道理。首先让自己与优秀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然后通过与之交流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才有机会变成同样优秀的人。正如李笑来老师曾经说过:“想要做到,就要从物理上接近目标。”

当我们选择是否花钱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妨换一个思维角度去思考,只是在花钱,使自己加速成长,从而更早的接近目标;也请记住这个公式:注意力 > 时间 > 金钱。

你可能感兴趣的:(付费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