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和夏朝的崛起 | 豫史

大禹治水和夏朝的崛起 | 豫史_第1张图片

4000多年前,在我国的黄河流域,活动着一个古老的部落——夏。据说这个部落是黄帝族的分支,是黄帝之子昌意的后代。那时正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阶段,夏部落的酋长禹正好是站在从原始公社通向阶级社会的门槛上的一个人物。

在尧舜任部落联盟首领时代,禹的父亲鲧被封为“崇伯”,是河南黄河南岸嵩山之下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军事首领。那时,洪水经常为患,滔滔浊流淹没了大地,包围了山岗和丘陵人民四处逃亡,纷纷到高处去躲藏。夏是一个善于治水的部落,尧于是派鲧去负责治理洪水。鲧单纯地采用筑堤的办法,企图制服洪水。但结果适得其反,水愈堵愈涨,堤岸崩坍,造成更大的水患。尧的助手舜巡视各地,发现鲧治水无方,造成很大损失,便将鲧撤职并流放到羽山(今山东郯城),最后困死在那里。

尧死后,按“禅让”制,虞舜继任部落联盟首领,他根据“四岳”(传说为尧舜时期四方部落的首领)的推荐,改派鲧的儿子禹去继续治水。

禹上任后,联合后稷、伯益和共工氏等部落,共同向洪水展开大规模的斗争。他总结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根据地势高低,疏通河道,排除积水,让河水沿着河道宣泄流向大海。这个办法效果果然很好,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制服了滔滔洪水。水患解除了,人们纷纷从高地上下来,返回平原,“疏川导滞,鍾水丰物”。接着,他又组织人民开凿沟渠,引水灌溉,化水害为水利,在黄河两岸的平原上开出许多良田和桑土,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诗经》歌颂禹的功绩说:“奕奕梁山,维禹甸之”,即说他制服了洪水,把梁山之地开辟为良田。

禹在治水的斗争中不仅智慧超人,聪明能干,而且勇于奉献,能吃大苦,耐大劳,甘为天下人谋利益,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据说他和涂山氏女新婚第四天,就辞别爱妻,离家投入治水战斗。他手执耒耜,光着双脚,栉风沐雨,焦思劳身,带领大家苦干。因风吹日晒,他脸变黑了,身子瘦了,腿上的汗毛都磨光了,就这样埋头苦干,经历13个春秋,甚至“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终于获得治水的成功。

禹治水的成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又促进手工业和交换的发展,从而加速了原始公社制度的瓦解,为向奴隶社会的过渡创造了物质条件由于禹领导人民平治水土、发展生产有功,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人们尊称他“大禹”。虞舜去世后,禹就接替舜当上了部落联盟的领袖。到禹的时候,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扩大,相传他到处巡行会盟。在涂山(今安徽蚌埠市西当涂山,一说浙江绍兴),他召集各氏族部落首领开会,获得了很多礼品。

在会稽(今浙江绍兴会稽山)大会诸侯的时候,防风氏的首领迟到了,他一怒之下将其处死,可见这时的禹已掌握了生杀予夺的大权,相当专横了。为了掠夺财富,他发动了大规模的讨伐南方“三苗”部落的战争,这次战争声势浩大,有很多氏族部落参加,经过激烈战斗,“三苗”大败,向南奔向汉水、丹江一带的崇山峻岭中去了。这次战争获得的大批战俘,都成了军事首领的奴隶。这次战争也进一步加强了禹的地位,促进了奴的产生。

禹老了以后,亦按照传统的“禅让”制,选东夷部落的伯益作为继承人。这时,随着私有制的发展,人们强烈地希望独占部落联盟首领的职位。禹虽推荐伯益,但既不给伯益实权,又不给伯益实际锻炼的机会,因此在群众中威信不高。禹之子启却掌握很多实权,并得群众的拥护。禹年老死后,启轻而易举地继承了禹位。伯益闻讯后,率东夷军队起来反对,但不幸战败被杀,所以《古本竹书纪年》云:“益干启政,启杀之”。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大禹传子”。“大禹传子”,宣告了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禅让”制的结束,亦宣告了阶级社会王位世袭制的开始,从此,“大人世及以为礼”,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尽管禹和启是父子相承,但他们却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时代,禹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首领,启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国王③夏朝是以黄河中下游为基地而建立的一个奴隶制国家《左传》说“茫茫禹迹,画为九州”,表明夏人活动的区域已相当大。但夏朝统治的中心,则是在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南岸的伊、洛、汝、颍流域,大体包括今天的洛阳、偃师、巩县、登封、禹县、临汝、嵩县、伊川等地。在这一带,留下了许多夏人活动的足迹和传说。

嵩山与夏人有密切关系。传说禹的父亲鲧曾被封为“崇伯”。古代“崇”、“嵩”二字通用,“崇伯”就是嵩山一带的方伯后来,禹又在嵩山南面筑阳城(今登封告城镇)。夏朝的第二个国王太康曾都于斟寻,斟寻就在今河南巩县,因其境内有寻谷水而得名。

春秋时期,秦穆公于公元前628年出兵伐郑。出师那天蹇叔哭着给从征的两个儿子送行,说:“你们这次远征郑国,要路过晋国,晋人肯定要在骰山伏击你们。殺山的南陵,是夏后皋的陵墓”。夏后皋是夏代第14个国王,他的坟墓在殺山,在今河南陕县境内。

夏桀之居在河洛地区。周史官伯阳父曾说:“夏朝灭亡的时候,伊水洛水都干枯了”。将伊洛干枯与夏朝灭亡联系起来,可见夏桀之居就在这一带。以后商、周两代的统治中心也在这一地区,所以古人把这里看作是天下的中心,洛阳被称为“中州”,嵩山被称为“中岳”,说明这一带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

夏人活动的另一个中心,在今天山西南部涑水和汾水带。

现在,在上述两个地区都已发现了夏文化的遗存里头文化。

所谓二里头文化,是自1959年以来,考古工作者经20余年的努力,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发现的介于原始社会末期龙山文化与早期商文化之间的一种文化遗存。

在河南偃师西南18里,有个村庄叫二里头。它北依洛河,南临伊水,北望邙山,东南临嵩山。在这个村里发现了一处东西长5里,南北宽3米的大面积遗址。遗址中堆积着很厚的文化层,出土了丰富的文物,计有陶器360余件,各种小件器物7000余件,有农具、渔猎工具、武器,还发现了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尤其是在遗址中部发现了一处大面积的夯土台基,台基上是一座大型宫殿遗址。这是迄今最早的宫殿建筑。

和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面貌相似的遗址,在豫西、晋南都有发现,仅豫西地区就达40余处,如登封的玉村、告城,洛阳的东干沟,郑州的洛达庙、旭旮王,临汝的煤山,荥阳的上亍,偃师的灰咀、高崖,巩县的稍柴,陕县的七里铺等。

二里头文化就是人们盼望已久的所要寻找的夏文化从地域来看,二里头文化分布的豫西、晋南一带,正是古史传说中夏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从时代来看,二里头文化与夏朝的年代相合(依据碳14测定的绝对年代,二里头一期为公元前1900±130年和公元前1920士115年,相当于夏代中期稍早)。从发展系列看,二里头文化上承河南龙山文化,下启早商文化。在郑州商城、登封告城、巩县稍柴和山西夏县东下冯等遗址里,普遍发现二里头文化叠压于早商二里岗文化之下,表明二里头文化早于早商文化,并与其有某种程度的继承关系。

我们说夏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开端,其依据主要是:

①夏代已冲破了氏族社会血缘关系的束缚,开始按地域划分统治地区,组织国民。据传,夏朝将天下划分为“九州”进行统治。“九州”实际上是以今豫西的伊、洛、汝、颍为中心的黄河中游一带,即历史上说的“中原”。对这一地区,夏朝派“九牧”去进行统治。

②夏朝出现了公共权力即军队、监狱及其它强力机关。据传,夏朝已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夏启在讨伐有扈氏的誓词中,要求“六事之人”要坚决执行他的命令。“六事之人”就是军事长官,他们既管军队,也管政事,有很大的权力。与此同时,夏代还制定了刑法,春秋时叔向对子产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这表明,“禹刑”的产生是夏代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是用以维护奴隶主统治秩序的工具。有法律必然有监狱,夏代帝芬时,修筑了关押罪犯的“土”,夏桀囚禁商汤的“夏台”也是座监狱。有了公共权力机关,有了官吏和军队,就要强迫人民交纳贡赋养活他们,《孟子·滕文公》说:“夏后氏五十而贡”。司马迁也说:“自虞夏时,贡赋备矣”,都证明夏代确已有了贡赋。

以上事实说明,夏朝已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正是在中州大地上的崛起的。

注释: 

①禅让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用民主选举的办法,选拔和转让部落联盟首领的一种制度②《国语、周语》。

③夏的创始人是禹还是启,史学界有不同看法。一说禹,另一说启。

我们认为后一种说法比较合适。禹时还保存着“禅让”制,启时就“与交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战国策·燕策》、《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这说明启用暴力夺取政权,开始“家天下”。

④据《古本竹书纪年》载:夏代曾八次迁都,禹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太康居斟寻(今河南偃师),相居斟灌(今山东范县),又迁帝丘(今河南濮阳),帝杼居原(今河南济源),又迁老丘(今河南开封),廑居西河(今河南安阳),桀又居斟寻。八次迁都,七次在河南境内。

⑤对二里头文化的性质,考古界有不同看法。一说它是先商文化,说它是夏文化。我们倾向于后一说。

⑥《左传·昭公六年》。

摘自:《河南乡土历史》,责任编辑:晓东;
问题建议,QQ/微信:860055692;
豫史 微信公众号(ID: Henan-lishi)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禹治水和夏朝的崛起 | 豫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