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不想写的。机缘巧合,在Soul上遇到一个在NYU学电影的小姐姐。和她聊了聊电影,才意识到如果不把自己揣着的这块砖抛出去,是永远引不来玉的。所以写这些不是为了打分,也不是为了预测,就想从我个人的观影角度聊聊这几部电影,希望能和大家交流交流。
算是第一年关注奥斯卡,所以我对奥斯卡并不算了解,以为能斩获奥斯卡的影片肯定是那种历史级别的恢弘巨制。真的走进电影院看了这些电影才发现,其实奥斯卡离我们并没有那么远,甚至可以说奥斯卡的口味是略偏清淡的。就今年而言,所有的候选影片剧本的格局都不算非常大,编剧和导演常把笔墨重点放在几个主要人物的个性和感情塑造上,而不是放在大环境和大背景,或是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观上。
Lady Bird就是小格局的典型。这种关于青春期少女叛逆和成长的影视作品也算很多见了,而Lady Bird之所以能到达奥斯卡的高度,是因为它对于生活的描写之精准。愿意花上一个半小时在电影院看这种电影的观众们,需要的已经不是能刺激他们吃下一大桶爆米花的画面或者剧情了。他们要的是互动,是共鸣。如果说每个观众内心都有一个靶子,那Lady Bird在不经意向外扔各种包袱和笑料的过程中(PS. 这是一部喜剧片没错),时不时就一发冷箭不偏不倚射中观众心中的十环。而这种对于生活的精准描写,来源于编剧导演对生活中“不完美”的“美”的把握。青春期少女固然叛逆,但也时常会质疑自己看似强大的自我。母亲固然爱自己的女儿,但由于各种内部外部的因素很难给提供她想要的那种爱。于是就如地壳运动一般,各种不完美相互摩擦,爆发,又平息,循环往复,这才是我们生活的常态。
作为一个留学生,最能引起我共鸣的是影片进行到最后,父母送Lady Bird去机场。妈妈在女儿面前依旧强势,甚至不愿意下车送女儿进机场;可真当女儿走了的时候,妈妈内心的不舍终究冲破了表面的不耐烦。她带着哭腔三步做两步赶到安检口,也没赶上和女儿最后的告别。而只身来到纽约的Lady Bird,看到了一些,经历了一些,念起了曾经拥有却一直嫌弃的家乡萨克拉门托的阳光,终于放下了Lady Bird这个象征着她叛逆青春的名字。感情不一定都矫情,悔恨也不一定都是无病呻吟。最后改回本名的Christine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留了一通语音留言。电影谢幕之后,我也打开微信,找到我爸妈说:“我有部电影想推荐给你们。。。”
The Post算是我看的这几部里话题比较大的了。它所涉及的政治和女权是两个我非常尊重却完全不感兴趣的话题。所以我们主要来聊聊媒体人的良心。
整部电影讲的是70年代的五角大楼泄密事件。大量记录美国政府在越战问题上欺骗民众的机密材料被泄露出来,纽约时报拿到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了报到,但很快就成为了美国历史上首个被法院禁止出版的报社。于是华盛顿邮报接过了消息源,带出了整部电影的矛盾:出版,还是不出版。在纽约时报杀鸡儆猴的例子和来自政府的重重压力之下,女董事Kay还是毅然选择接过火炬,赌上自己的身家和全报社的命运捍卫出版权的尊严。
从这部电影来看,美国这个国家之所以敢于崇尚自由,是因为国家相信国民在享受权利前想的不是谋取私利,而是履行义务。剧中华盛顿邮报的CEO Ben说过一句台词:“The only way to assert the right to publish is to publish!”。既然我有出版的权利,那我就有义务让我的读者知道真相,即使这样做会顶撞到政府的利益。这一腔热血都快飚出荧幕溅到我的脸上了。
另外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一众男人在电话的那一端等着Kay给出她最后的答案的时候,Kay犹豫再三说出“Let's publish”的那一刻,整个电影院里二三十个观众竟然热烈地鼓起了掌,吹起了口哨。我印象里上一次出现这种场面,还是中学时学校组织看红色电影,红军四渡赤水抗击日军的时候。美国本就是推翻殖民强权从而建立的国家,不评论谁好谁坏,但刻在美国人骨子里的东西,和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是非常不一样的。
所以总有人说什么“反观天朝”如何如何,很多时候是脱离了历史背景脱离了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幼稚话。讨论到一个国家、一个名族的时候,事情远比一个人动动舌头说一句话,或是动动指头打一串字,要来的复杂得多。
顺带一提啊,这部电影的导演是斯皮尔伯格,就是我们很熟的那个斯皮尔伯格。
The Three Billboards是一个关于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故事。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影片进行了一半,我还依然以为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直到Dixon把人从二楼甩下来,我才意识到这是个架空的故事。在这个踩在真实和虚构中间的灰色地带的故事里,编剧有意弱化了法律在这个小镇里的力量。结果是,在错综复杂的矛盾里,人的愤怒可以不受控制的爆发出来。Mildred可以用广告牌来喷Willoughby警长,用小钻头攻击牙医,一家人一言不合可以掀了桌子操起刀子就是干。警长自杀之后更是把这种戾气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你放火烧了我的广告牌,我就扔燃烧瓶炸了你的警局。
这些看起来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太会发生,但是如果我们真的不受约束了,当一股无名之火涌上心头的时候,谁知道我们会做出什么鬼事来。
然而编剧和导演机智的回避了自己提出的这个问题。影片最后是开放式结局,我们不知道凶手是谁,也不知道凶手最后是否被绳之以法了,所以愤怒的宣泄是否有价值也跟着成了悬案。我特别喜欢这部电影的另一点是,这部影片完全拒绝了脸谱化。没有一个绝对的好人,也没有一个绝对的坏人。
我自己也算是个作者,作为一个作者我是很欣赏导演这里的处理手法的。我一直认为好的文艺作品是不应该直接把答案告诉观众的。一个作者需要做的,就是把他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呈现给观众,剩下的就是对观众们的信任,相信总会有一部分观众能够欣赏或是理解。
当然,这部影片里导演还是有引导的,比如被扔下楼的广告牌老板和被烧伤的Dixon住进了同一间病房,老板在认出Dixon之后给他递去了一杯橙汁;比如Mildred和前夫最后在餐厅里的和解;甚至最后Dixon和Mildred都和解了。
The Three Billboards是一部质量非常高的电影。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理解,可能非常片面。有机会的话希望各位可以去看一看这部影片。
之后就进入了爱情片领域。
真的,想去看五十度黑化肥挥发会发灰的朋友们,我推荐你们去看这部Phantom Thread。Fifty Shades Freed里估计也就是打打屁股调调情,远不如Phantom Thread里的爱情这般硬核:
“喔亲爱的,我好爱你啊,我爱你爱得想喂你吃毒蘑菇!只有把你毒成半死不活,我才可以照顾你呀!”
“喔!亲爱的你真是太爱我了!快喂我吃毒吧!喔毒得我好爽喔不行了我还要!”
荧幕前的我真的是一脸懵逼。
皮完了我们好好说。Phantom Thread的聚光灯从始至终打在Reynolds和Alma以及他们的爱情上,这段爱情实在是太别致了,因而给了我一段绝佳的观影体验。因为看过了太多烂俗的爱情片,我对爱情片这个题材是有心理防线的。一开始时尚界大佬Reynolds和餐厅小服务员Alma在小镇的餐厅里相识,并且毫无理由地来了电,我嗤之以鼻地以为又是霸道总裁爱上了灰姑娘的戏码。之后Alma第一次给Reynolds下毒,我又嗤之以鼻地以为又是心机婊设下圈套企图侵吞占霸道总裁家业的故事。结果Reynolds身板儿硬朗硬抗过毒蘑菇的药性之后居然和Alma求婚了,我开始意识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再然后Reynolds和Alma出现了婚后综合征,互相看不顺眼,再加上年轻帅气的医生的出现,我再次嗤之以鼻地以为又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或者婚后出轨那一套戏码。但是导演又甩给我一个耳光,Alma到最后都没有出轨。到了最后,Alma准备第二次给Reynolds下毒,这次她更是和他坦白了。我已经不敢嗤之以鼻了,但我觉得既然都坦白了那这段爱情就到这里了吧。结果Reynolds说了上面那句台词“Kiss me, my girl, before I'm sick”,然后喝下了她藏好的毒,就这样被她征服。
说实话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么不按套路来的导演了。原来爱情不仅可以是甜的,还可以是有毒的。太他妈硬核了。
惊喜之余仔细琢磨了一下剧情。Reynolds是一个十分成功,因而十分拘于细节、有控制欲的人。在他第一次带Alma回家的时候,他和Alma说:“I'm a cursed person. I'll forever be a bechlor”。他这样认为可能并不是因为他把时间都花在了他的事业上,而是他觉得没有人能在他强大的气场里存活。但是正所谓一物降一物,小镇餐馆女服务员Alma,一个看起来身份地位与Reynolds十分不相配的人,却成了他的一生挚爱,就是因为Alma敢顶嘴,敢反抗,敢打破常规,甚至于敢于下毒。对于Reynolds来说,维持自己现有的形象和地位是很疲惫的,他也需要被下毒之后,像个孩子一样枕在Alma腿上入眠的时光。
用老套的话来说,硬币有两面,磁铁有两极。也许两块磁铁看起来是相互吸引,但当靠的很近的时候,其中一块稍稍翻个面,就会产生很大的排斥力。互相吸引可能会有一段轰轰烈烈的恋爱,但可能真的只有相互制衡才能有一段长久的爱情。
个人来讲,The Shape of Water是这几部里质量比较一般的。
算是一个童话故事吧。Elisa是个生理上(哑)和心理上(寂寞)不完整的人。直到她遇上一位鱼人先生,她突然觉得她被填满了,于是毫无保留的爱上鱼人先生。可是有个大反派始终想阻挠Elisa和鱼人先生在一起,最后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反派失败了,Elisa和鱼人先生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好人一直心地善良,坏人一直面目狰狞。中间历经波折,结局皆大欢喜。标准童话无疑了。
可能是我想象力已经很匮乏了吧,这种童话故事已经很难有共鸣了。
就说一点。和鱼人先生在浴缸里共度了一夜美好时光之后,Elisa换上大红风衣,戴上了大红发箍,画上了大红嘴唇,踩上了大红高跟鞋。走路生风,见人就傻乐。
只能说性生活是真的滋润人┑( ̄Д  ̄)┍。
Call Me By Your Name,这部电影真的是太美了。
在见过这么多美颜照片,潮流名牌和塑料感情之后,你还记得“美”最初的样子么?这部电影里,每一个镜头,每一首背景音乐,夏日的意大利小镇,两辆自行车,成熟的杏子,从敲碎的溏心蛋里流出的蛋黄,从阿尔卑斯山流下来的泉水,赤裸着上身弹着钢琴的Elio,健壮开朗的Oliver,他们之间从自我怀疑,到躲避掩饰,到试探,到等待回应,到再也没有拘束的、炽热到可以融化一切的爱情,再到最后注定的分离,所有这些元素都在试图唤醒我心中那搁置了许久的对最原始的美的追求。
对于这部电影我不想聊太多,只想展示一些零碎的东西。
先是Soul上一个小姐姐对我的反驳。我觉得挺有道理的:
再是最近读到的半片情诗:
I love you without knowing how, or when, or from where.
I love you straightforwardly, without complexities or pride;
so I love you because I know no other way
than this: where I does not exist, nor you,
so close that your hand on my chest is my hand,
so close that your eyes close as I fall asleep.
-- Pablo Neruda
最后容我炫耀一下:
CMBYN Original Soundtrack Vinyl,2\16正式发售,抢到的预售,限量版蓝胶。
总的来说,这届奥斯卡的候选影片质量都挺高的。平常看的一些电影,很多时候和电影的交互体验就是坐在电影院观看的两个小时,然后发一条“已阅”的微博或者朋友圈配上电影票的照片,就到此为止了。但是这些电影,在看完之后的几天里,可能还会时常想起其中的几个小细节,细细琢磨一下,可能又会有新的理解。
个人而言,我是个立志想把故事讲好的人。集中看了这些奥斯卡电影,我最大的感受是,和商业片导演不同,这些影片的编剧和导演确实非常学院派,剧情的设计和镜头的把握都十分细腻,很多技巧的运用都十分值得学习。没有飞车枪战,没有超级英雄,光靠一个简单的故事,简单的矛盾,要撑起2个小时的电影,还不能让观众觉得乏味,这其实比想象的要难得多。
最后给电影院打打广告吧。非常感谢Michigan Theater和State Theater让我有机会接触到这么多优秀的影片。这两家剧院,特别是Michigan Theater,上座率并不是非常理想,经常是我和十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家一起看一场电影。所以附近的朋友们有机会的话可以多去去这两家剧院照顾照顾生意。谢谢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