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奉陪到死吧!——读《老人与海》

我跟你奉陪到死吧!——读《老人与海》_第1张图片

文/怀左同学

01

上周我在读书馆上自习时,偶遇一本破旧的《老人与海》,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很薄,后面标价:0.58元。

泛黄的书页,承载的是断断续续的时间,还有几代人渴求知识的心。这也许就是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手里的,是一种积淀的力量。

《老人与海》的故事结构其实很简单,渔夫桑地亚哥在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在归程途中遭到了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下了鱼的骨架。

纯粹的人,干净的故事,洗练的文笔,丰富的内涵,海明威说,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

也是这部小说,让他再一次击碎了批评家的质疑,接连拿到了1953年的普利策奖和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原来最干净,就是最有力。

千钧之力。


我跟你奉陪到死吧!——读《老人与海》_第2张图片

02

很多人说桑地亚哥是英雄,说他敢于和鲨鱼对抗,其实在我看来,他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倔强,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后面一切事情的原因,是他很久没有钓到大鱼了,他是个要强的人,这样的现状,他根本没法忍受。于是决定走得远点,去捕一条大鱼。

证明自己!

这难道不是海明威写这部小说的原因吗?当时他备受质疑,多少人觉得他已江郎才尽,一辈子要强的他,想来也根本无法忍受这种带着嘲讽性质的无端猜测。

所以“我要驶向远方,去捕一条大鱼,一条别人都没有见过的大鱼。”

老人和大鱼对抗的情节,我最喜欢,那里面有一种棋逢对手,强强对抗的味道。某种程度上来讲,大马林鱼也是硬汉的象征,只不过到最后,它没能熬过老人。

大马林鱼不甘心被捕,用尽全力和老人对抗,这里,鱼争的是生,人争的是一口气。鱼用尽毕生经验想死里求生,而人调动全部心力想获得猎物。

这像极了两个绝顶狙击手的对决,大家都藏在石头后面,你拿我没办法,我拿你也没有一点办法,拼的,全是耐力。

到后面时,每一次的较劲,老人都觉得自己快垮掉了,而马林鱼死前的挣扎,也展示了生命的所有力量,将力与美发挥到了极致。

遇到你这样的对手,是我的幸,也是我的不幸。

算了,我跟你奉陪到死吧!


我跟你奉陪到死吧!——读《老人与海》_第3张图片

03

经常读海明威的人,会知道象征主义和冰山原则,其实简单来讲,即他干净简练的文字下面,包含着深厚的内涵。

这些是评论家分析出来的,有时候,作者本人并不同意,他说:“老人就是老人,海就是海,如果非要说象征,那其实是写得够真实。”

最真的东西,最打动人。

其实我们社会也是一样,像大海,其中既有我们的梦想(马林鱼),也有各种困难(鲨鱼),但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是谁?

我们是不是桑地亚哥,我们想不想成为那个不服输的桑地亚哥?

很多人说他最后也失败了,带回来的只是空骨架,经历生死抗争之后的虽败犹荣,与躲在温室里的欣欣向荣,完全不一样。

一个是真把式,一个是花架子;一个是上过战场的老兵,一个是纸上谈兵的书生。

那能一样吗?


04

我个人非常喜欢海明威的笔法,细致,白描,使外在的事件表现出内在的含义。

从不解释,也不说教,只是认认真真写好笔下的事件和人物。

对于《老人与海》,海明威说:“这本书描写一个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描写人的灵魂的尊严,而又没有把灵魂二字用大写字母标出来。”

只走实处,不玩虚招,无剑胜有剑,而至化境,这是我喜欢的文字的感觉,精炼、干净、朗朗而有神韵。

记得我以前学写作时,整得完全是高中语文那一套,各种修辞堆砌,后来老师告诉我:“这样的东西不算好文章,只能算中学作文,你还差得远。”

“差得远”三字,让我开始读各种散文,研究文体,揣摩字里行间感情的表达,到今天,虽然我的文字功力还很差,但至少,也在前进的路上了。

偶尔睡觉,也许,我也能梦见狮子。


05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了八个字。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跟你奉陪到死吧!——读《老人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