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别自以为有两把刷子就想搞特殊

晨读感悟:别自以为有两把刷子就想搞特殊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的前前公司的老板是个已经六十好几的老头,由于年龄逐渐增大,工作精力自然大不如从前。

因此,他决定把公司交给自己刚从英国留学回来儿子打理,我们平时都称老板的儿子为谢总。

为了不忘父亲重负,快速接手父亲打拼下的公司,谢总天天很早就去办公室了,除了不断学习公司的业务知识,他还抽时间利用自己在国外学到的知识试着制定适合自己公司发展的管理和运营策略。

然而,谢总这情况就好像闭门造车,虽然很努力,却没什么成效。

原因是大多数时候各个部门的经理针对产品生产上出现的种种突发状况向谢总征求意见和寻求帮助时,谢总都会充满无奈和无力感。

读了那么多书,听了那么多讲座,也制定了那么多的新管理办法,似乎都用不上,只能坐着干瞪眼,干着急。

谢总本来是回来协助父亲的,没想到他遇到的很多事都不会处理,也不敢拍板,所以,那些部门骨干们还是只能劳烦他父亲帮忙出主意。

后来,有一天老板直接领着谢总下车间,并语重心长说道:“光学理论是没用的,那些知识都是别人总结出来的死知识,只有亲自下车间多看多学,才能了解更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起现场的突发问题才更游刃有余。不要怕辛苦,要常下车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出成绩,这句话我相信你听得比我还要多。”

有了父亲的点醒,从此,谢总就真不怕苦也不怕累,常常汗流浃背地在车间询问一些老员工在生产方面的问题,有时还会亲自操作机器,检查产品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很多次,在办公室和电话里解决不了的问题,去到现场,和员工们观察并研究一番,很快就能想出新的解决方案。

不久,他基本就能独当一面了,让老板清闲了不少。


完全熟悉公司的业务后,谢总才真正开始了向更好更远的方向运营公司。

要想公司发展更快更稳,扩充并稳固客户群是必须首当其冲要做的。

不过,很多时候,在全面评估了自身能力,丈量了公司的财力和物力后,要务必要做到全力以赴,破釜沉舟才能永保公司立于不败之地的。

因为客户可不止就自己这一家供应商,他们没理由和义务给自己试错的机会和拖延的时间,要想长期与客户稳定合作,就必须要保质保量地把客户的产品定期完成。

不努力去争取客户资源,或者争取到了客户资源却没努力维护好客户资源,对公司自身的成长同样都是有极大威胁的。

所以,为了稳固并壮大公司,必须要有努力血拼的勇气和胆魄,只有这样,自身的能力才会越来越强大。


由于谢总能吃苦耐劳,且悟性又高,很快他就完全能一个人管理公司了。

不过,谢总通过不断观察与验证,发现原来他父亲口中所说的得力干将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厉害。

比如,有一两个老员工仗着自己是跟老板打天下的开国元勋,常常是上班迟到,下班又提早,本来一天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被他们这样一磨一推,就变成五六个小时了。

可以想象,一个人要想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光是靠每天五六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实现重重突破吗,先不说有没有这样的神人,光是这工作态度就让人值得怀疑。

在谢总看来,最终能做出辉煌业绩的人反而是那些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像牛一样踏踏实实工作的人。

实践证明,也正是这群不怕付出,用心耕耘的人最终超越了那些貌似像猎豹一样高效的人,从而踏上了专业领域的高峰。

因此,有一天晨会,谢总当所有骨干的面不点名地说道:“有些人不要自以为有两把刷子就想搞特殊,想当初,要是我一直以海归为傲,不下车间,不去了解现场情况,不自我精进,我能那么快坐上这个位置吗。

时代在变,人的思想也在变,如果一直自以为是,故步自封,不求上进的话,最后不管曾经立下过多大汗马功劳的人,都有可能被淘汰,请各位下去都好好自省吧。”


经过自己亲身的实践,谢总终于对曾经学过的稻盛和夫的工作观、能力观和人才观深有所感。并把这些新思维传达给了公司的员工,形成了新的企业文化。

这一段心里路程让他明白,所谓工作上的“三观”,其实就是制定高于自己能力的目标,并且勤恳踏实地去执行,并且认真过好每一天,最后才有可能达到自己理想的高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晨读感悟:别自以为有两把刷子就想搞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