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指数:★★★★
谐趣指数:★★★★
吃货杀伤力指数:★★★★
颜值:★★★
页数:239
标签:旅行、生活、美食、随笔、社会、文化
豆瓣评分:8.1
读这本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1、书的表面装帧普通,干净的白色封面,图案只有中间淡绿色的一桶腌萝卜,十分简约。翻开书页,书中配有作者的多幅亲笔插图,虽然都是黑白色,但是拙朴有爱;
2、这是妹尾河童的一本旅行随笔集,通过日本人饮食生活的原点,即不起眼的腌萝卜为线索,从东京都出发,北至北海道,南抵鹿儿岛,西达鸟取,对腌萝卜一路寻访。
由于作者思维和视角的开阔性,这本腌萝卜书得以让读者看到更多除了腌萝卜以外的广阔世界,即关于日本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在时代里的变化,很有趣,同时也发人深思。
主要内容
全书共收录了十六篇文章,但不是都在反复絮叨腌萝卜,河童的思维会时不时发散一下,没事儿跑个题,把重点扯到和腌萝卜不怎么相关的地方,但是这本书也因为这些“跑题”,而变得耐人寻味,又充满感动。
下面跟着妹尾河童的腌萝卜,去一起窥探日本吧。
无法安眠的泽庵和尚
在被“厉害编辑”N先生”骚扰“了六个月之后,我输了——答应了写他们周刊关于周游日本的旅行随笔专栏《列岛草枕》。
标题就叫《边走边啃腌萝卜》。
先从有名的东海寺”泽庵和尚“开始。腌萝卜是在江户时代的泽庵禅师时期才有的,在这之前的酱菜都是只用盐而不用米糠。腌萝卜一定要用米糠,这和米的食用方法、以及营养价值都有关系,我觉得。
显然,古老的泽庵渍(腌萝卜)已经随禅师去了另一个世界,于是我画了张东海寺今非昔比的插图就走人了。
监狱里的25克
“牢饭竟然出乎意料的好吃”,这是我到了北海道网走监狱的真心话。全日本共有74间监狱,所有的共同点是对伙食都“狠”下功夫,连腌萝卜都好吃。
我画下了网走监狱的早餐图,请欣赏:
为了找到监狱腌萝卜名人,我冒着生命危险(路上遇到了暴风雪),找到高桥先生问了腌萝卜的秘诀,高桥先生说除了使用的是木桶之外,只用了白萝卜、米糠、盐,此外一概不加。
高桥先生的腌萝卜确实非常美味,但是再好吃每个受刑人也只能吃25克,我不由觉得“自由的滋味”是多么的弥足珍贵。
腌萝卜、信仰及观光
“高野山好像有七年以上的腌萝卜呦。”
我被这句话勾引到了高野山的金刚峰寺,结果扑了个空。七年渍的腌萝卜早给扔了,不过尝到了两年渍的,很古早味。
以前的高野山是信徒心目中的灵山,宿坊寺院接待留宿者也很严格。但是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宿坊变成了旅馆,食物和餐厅也没什么分别。
一座已经世俗化了的山,和在这里不受欢迎的腌萝卜一样,都渐渐没落了吧。
海上大厨的奋斗
船上的厨房是怎样的呢?腌萝卜的味道呢?
带着无处不在的好奇心我到了远洋渔船基地。
渔船从出港到返港都要平均一年以上,船上都是男人,也没什么娱乐活动,而且补不够一定数量的鱼就不让回来,单独一个因素就够让人郁闷的了,何况是这些因素的叠加。
所以,吃的高兴就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海上大厨的责任重大。于是我在查找船上所食腌萝卜的过程中,顺便发现了捕鱼业日益黯淡,渔业会长都不鼓励年轻人投入捕鱼事业了。
在我发现我又跑题的时候,我赶紧回到了正题——腌萝卜,去超市买了好几种腌萝卜,以风干法闻名的“渥美腌萝卜”,酸酸的味道引起了我的注意。
连鱼都无法生存的清澈
来到宫崎县我又跑题了……
多年前震惊的“土吕久矿害”对土地和人的贻害,至今仍在。幸好,村民们都带来了腌萝卜,让我又奔回了主题。每一家的腌萝卜都带着自然原有的好吃滋味。
吃完接着聊矿害,想当初亚坤矿害造成的寸草不生,人畜全害的灾难,至今还没有终止……话题沉重的我都没心思想腌萝卜了,去雪国散散心吧。
豪雪地带的猎人故乡
我来到了很穷的岩手县中最穷的泽内村。
虽然泽内村穷,但是泽内村很励志。因为大雪经常阻断交通,影响村子的发展,所以泽内村为了摆脱困境,发奋除雪,最终靠着勤奋改变了命运。
泽内村的人对腌萝卜没什么兴趣,以至于没人腌萝卜。所以不如跑题跑到底吧——寻找真正的猎人。
找到了曾经做过猎人的前辈,老先生不无遗憾的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真正的猎人已经消失,现在所谓的狩猎成了消遣的活动,这些人也根本算不上是猎人。
聊着聊着我捎带着尝了尝人家家里的腌萝卜,挺不错,但是没尝到烟熏的腌萝卜,我表示耿耿于怀。
泽内村另一个励志故事是借“老人教小学生腌萝”的活动来敬老,这事儿让泽内村名声大噪,为此他们还举行“腌萝卜品尝大会”,邀请我明年春天来尝一尝。
不见地炉的熏萝卜
我回到家决定自制烟熏腌萝卜,结果第一次做成了”黑炭腌萝卜“。
第二次很成功,朋友们都说好。其中一个吃货透露了一条重要信息:吃烟熏腌萝卜,去秋田。
于是我就去了秋田县。烟熏腌萝卜不是拿腌萝卜烟熏,而是烟熏之后再腌制。由于烟熏对温度和环境的要求都很高,所以用烟熏方法制作腌萝卜的人及其少,几乎买不到。
吃添加剂版普通腌萝卜就成了必然。
突破传统与守护传统
以世界第一细长的守口萝卜腌成的“守口渍”是名古屋的特产,但是却不是用米糠腌的,而是用酒糟和料酒。
为什么不用米糠腌呢?
我打电话问了N个厂商,原因是口感不适合,但是最后我终于找到了一家勇于用米糠腌萝卜的,虽然目前不怎么成功,但是一直在努力。
接下来我直奔渥美半岛,好在遵循古法的渥美腌萝卜还健在。
但是问题在于,加了添加剂的量产腌萝卜,比古法腌制的腌萝卜更受现代人的欢迎。
前景堪忧……
我家的腌萝卜是日本第一
因为家里到处是腌萝卜,我已经被全家人彻底嫌弃了……
编辑部打来电话,又有人毛遂自荐让我去品腌萝卜了。康宏先生自从定居到东京,觉得买的腌萝卜添加剂太多,因此对老家的腌萝卜分外思念,就开始DIY老家风味腌萝卜了。
跟风这件事是不分中国和日本的,他的兄弟姐妹们尝了之后,纷纷跟起了风。跟风就算了,还那么自信,都觉得自己是日本第一。
不过话说回来,家乡的味道,就是永远也忘不了。
时代在变,萝卜也在变
我去菜市场搞调查,发现曾经叱咤日本的练马萝卜已经过气了。取而代之的新晋“小鲜萝”是青首萝卜。上榜理由是:颜值高,身材好,口感也不错,刚好击中了广大日本民众那颗实用主义的心。
盐不只是咸而已
说腌萝卜就不能不提提盐。
有很多人都说现在的盐不如以前的盐好吃,所以我好奇的去找不同了。
原因在于盐的新旧制法不同——现在万恶的资本家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了氯化钠的纯度。私人制盐团体批判说这是化学药品。
日本食用盐研究会的天然盐制法,依靠热力和风力使海水结晶,尽可能不破坏自然界含有的矿物质比例。我觉得很靠谱,买了两斤。
回家一尝,果然还是天然的好吃。
向厉害的肾脏致敬
从腌萝卜想到盐,又从盐想到了肾脏。原谅我是个思维发散且跳跃的人,以至于我联想到了洗肾……
我认识的舞台导演早野先生,很早就得了尿毒症,一直在洗肾。带着好奇心,我请教了风趣亲切的前田医师关于肾脏的问题。
他的讲解十分通俗有趣——“我们每天吃吃喝喝,吃的时候也没去想到底吃了什么,喝了什么。事实上,我们吃的种类繁多,量也不小,这些都是靠肾脏来处理的……”
我还观看了早野先生的洗肾过程,差点没晕过去,但是我还是坚持画下了插图:
用心腌制的社长萝卜
身为日本首屈一指的经纪公司社长,堀先生的最大爱好,竟然是腌萝卜。
堀先生是腌萝卜的骨灰级大师,在对待腌萝卜这件事上,堀先生绝对做到了极致。他不仅花了很多时间收集数据,积累实际经验,还到处收集大木桶用来腌萝卜。
腌萝卜大师堀先生说,“舞台上的工作是要让观众欣赏的,非得用心才行。腌萝卜也一样。”
在下雪的山阴打造故乡
在腌萝卜逐渐衰落的时代,佐治村却开始制作腌萝卜当成本地特产,这种看似“赴死”的行为,引起了我的注意。
佐治村的造纸很有名,但是由于台湾和韩国的低价进口纸冲击,品质更好但是价格高的日本纸日益举步维艰,加上村里的年轻人都向往大城市的机会和繁华,对造纸技艺不感冒,村里的造纸业逐渐凋零。
佐治腌萝卜,就是大家想出来的一条出路,让我十分感动。
此外,我还意外发现了板井原的“樱桃乌托邦”。十年前,城里的一帮“很作很矫情”的年轻人跑到这个偏僻小村庄定居,口号是“打造新故乡”,结果“骚扰”了村民一段日子,吃不了苦受不了罪,又都跑回城里了。
堪称当时的一出闹剧。
忽然想到最近看到年轻人杂志上有这样的专题报道:
“要不要在过疏村里打造自己的故乡?”
还有这样的广告:
“贷款,可以买到故乡。”
腌萝卜海外篇
“河童,你这混蛋!”
这是远在墨尔本的老朋友——指挥家盐城先生,隔着话筒连珠炮的骂声。
虽然他远在海外,但是我的腌萝卜连载勾起了他对家乡腌萝卜的无限渴望。于是,我借机拜托他调查一下墨尔本的腌萝卜状况。
半年之后,我终于收到了大指挥家的调查报告,随后又收到了来自美国腌萝卜状况的调查报告。洛杉矶的日本超市里竟然摆了22种,加迪那的超市有17种,完胜国内超市,并且美国的很多地方对日本料理的接受程度很高,甚至有人说“最棒的寿司在美国“。
我感到很骄傲,很自豪。
从山川渍回归原点
“日本最南端的腌萝卜,或许可以称为腌萝卜的起点呢”,酱菜商的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这里的“山川渍”早在江户时代之前就出现了,重点是不用米糠腌制,而且从来都不用,于是,我惊呆了。
把古老的山川渍放进口中,独特的香气和口感扩散开来。
但是由于消费者的偏好,古老的山川渍制法无法满足消费者,所以,衍生出了新的山川渍制法——速度更快、成本更低、颜值更高、味道更多添加剂。
充满添加剂的腌萝卜对健康又有什么影响呢?
研究员一顿讲解之后告诫我们,如果觉得酱菜不健康,就少吃点儿,同时我们也会继续敦促万恶的资本家们,不要光顾着自己的利益,人命是大事儿。
最后,我机缘巧合追查到了“腌萝卜的始祖”——比睿山定心房的腌萝卜,据说使用盐和稻草腌制的。但是遗憾的是,为了追求大众的喜好,他们没能坚持自己,也改用米糠了。
但是在我“恢复珍贵稀有的酱菜”的呼吁下,山下的酱菜商决定采纳我的呼吁,把利益放在一边,还原食物本味。
至此,我结束了我的腌萝卜之行。
边走边啃腌萝卜
作者:妹尾河童
延伸阅读
妹尾河童,日本著名的舞台设计大师,他酷爱旅游、收藏、美食,是朋友眼中的“老顽童”,妻子眼里的“超级好奇宝宝”,对于事物有着孩童一般的好奇心,有一些在常人看来怪怪的有趣癖好。
他旅行,每一间住过的旅店,他都会精细地画下那个房间的俯视图,房间的门、窗、窗帘、床、茶几、电视、电话、桌椅、卫生间,甚至细微到一个水龙头……
他爱吃,就连泡面也可以吃出花来。在外景地拍戏时,在吃夜宵的时候,他一口气试吃了23种泡面。
他恋物,喜欢在自己收藏的东西上签名,打算过世后把自己的东西按照签名顺序分赠朋友。这是他的朋友圈子里流行的“生前遗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