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年的时间,微信小程序已经从一颗小小的萌芽成长为参天大树,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开发者生态系统,尤其是在支付、线下垂直领域潜力巨大。
作为领先的生活服务平台,美团的技术团队在小程序领域也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和实践。像mpvue就是一款使用Vue.js开发微信小程序的前端框架,而且已经在美团点评多个实际业务项目中得到了验证,详细介绍大家可以阅读《用Vue.js开发微信小程序:开源框架mpvue解析》一文。目前,mpvue已经开源,项目地址是:https://github.com/Meituan-Dianping/mpvue。
本文将介绍扫码付小程序的实践,根据美团前端工程师陈瑶在美团第31期技术沙龙(点击可以查看这次沙龙四场演讲的Slides和视频)的演讲《金融扫码付H5迁移小程序拓荒之旅》整理而成。
图片0美团扫码付是一款面向C端消费者推出的线下收单业务,相信大家已经在线下很多餐馆和其他生活服务商家体验过了。这项业务主要就是通过小程序提供服务的,而在实际场景中,用户先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扫描商家二维码,系统会自动调用扫码付小程序,进入支付页面,最后输入金额完成商品的支付。
图片1支付服务最核心的指标,显然就是用户支付成功的占比,我们称之为支付转化率。对扫码付业务而言,支付转化率的百分比越高,扫码付业务的营业额也就越高,其带来的收益是正相关的。因此提升扫码付小程序的支付转化率,就成为我们技术团队的重要工作。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转化率流失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环节:
从扫码到进入小程序环节,微信会完成小程序基本信息获取、资源准备(代码下载或更新)等准备事项。在准备事项中,如果准备失败或等待时间过长,就会导致用户离开,这部分由微信控制的环节,我们称之为外部环节。
在进入小程序到支付环节,页面会进行渲染、数据请求等,如果渲染时间长、数据请求时间长也容易导致用户离开,同样,如果数据请求失败也会造成用户使用过程的终止,这部分由我们美团扫码付技术团队控制的环节,称之为内部环节。
图片2对于小程序开发者而言,扫码到小程序调起这个环节是黑盒的,我们无法得知其中的细节。而我们在扫码付小程序中尝试和微信的同学做了一次梳理,发现扫码付小程序在外部环节的丢失率较高,查询数据后,我们发现其中大部分用户手动点击了右上角的退出。
从业务视角出发,用户使用扫码付小程序,可认为他们有强需求进行支付,而造成用户手动点击退出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等待时间过长。而在这个环节对时间造成影响更多的是资源准备,即小程序代码下载或者更新的行为。根据经验,影响下载和更新时间可能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另一个是代码包。
因为用户的网络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只能尝试从代码包开始下手。而在当时未使用分包的情况下,我们的主包大小约为3M,这意味着新用户和无缓存小程序用户均需要在首次使用时等待下载3M左右的包。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用户享受了小程序离线缓存包的福利,却丢失了大部分新用户的体验。于是我们尝试从包代码层面做一些优化:
在做了这些事情后,扫码付分包从原先的整包3M缩减到了361K(主包300K+分包61K),而外部环节的转化率也提升了3%。虽然转化率提升了,但前置环节的转化率仍然有部分丢失,理论上继续缩减300K的主包能有效提升,但由于业务性质的原因无法再继续缩减,于是我们向微信小程序提出了独立分包的概念:用户在使用独立分包时无需下载主包。
图片3通过独立分包加载,程序使用期间下载更新阶段,只需要加载61K的分包大小。目前这个功能还在灰度阶段,扫码付小程序团队也在作为第一批的内测用户进行体验,优化效果在之后的实践中,我们也会分享出来,大家可关注美团技术团队公众号,持续关注我们。
在进入小程序到支付这个环节,属于我们的业务流程。在这个环节中的转化率丢失虽然我们能够掌控,但是必须有所依据,才能对症下药。所以我们做了一些数据监控:
性能监控。小程序内部转化环节中关注进入小程序后的白屏时间和可交互时间。内部白屏时间从onLoad处打点,到页面onReady处结束;内部可交互时间从onLoad处打点,到页面数据请求结束后的可点击支付时间截止。
日常监控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接口调用超时、接口调用失败,这些问题会导致页面流程终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做了一些优化:
接口合并。支付页面的外网链路接口请求数量较多,任意一个接口的失败都会导致问题,合并接口则可以减少问题出现概率,提升中间流程的转化率。
增加重试机制。在出现接口异常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页面阻塞,如果通过重试能成功,则可以提升转化率。整个流程中可重试的有两类:自有的接口请求异常,小程序API调用异常。
对于这两类异常,在接口超时、调用失败时采取重试。而为了避免在极端情况下服务端流量陡增、峰值倍数增加,页面的可重试次数会在前置获取全局配置时根据“可重试次数”进行控制,并且每次重试需要在一段时间后用户手动触发。超过重试次数时,则流程终止。
前面我们也提到,对于小程序开发者而言,扫码到小程序调起这个环节是黑盒的,我们开发者无法得知此处的细节,所以说在监控外部环节这方面我们开发者似乎可做的事情屈指可数。但是,不知道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微信在每次扫码后会给我们在query参数上附带一个scancode_time字段。其实这个字段表示的是用户在使用扫一扫时微信服务端记录的时间,所以基于这个字段的考量,我们做了如下尝试,针对以下两个参数值分别做了实时监控:
由于客户端的时间戳是获取本地手机系统的时间,可能存在差异。所以为了保证上报的准确性,我们在每次onLoad的时候取了一次我们服务端的时间,记录了客户端的时间与服务端的一个时间差额,并且在后续所有涉及到服务端的时间都参照这个时间差额做计算(网络100-200ms级别的传输时延,暂可忽略)。
但由于我们扫码付小程序的特殊应用场景就是为了保障用户进行快速可靠的支付,既然在外部环节可控度不高,那是不是可以考虑在内部的业务流程方面把监控统计做的细粒度一点,做到能对每一个可能影响到支付的环节有数据可循呢?我们针对这个方向,区别于传统的PV、UV统计,并对业务上报做了如下分类:
基于上述方案的探索,我们团队基本上做到了对可能影响支付环节的很多业务指标,进行了整体的把控。从而在下一步,针对每个潜在的可优化点做进一步思考与考量,然后作出及时的策略优化与更新。通过对扫码付小程序的探索,我们积累了很多优化经验。美团的价值观是追求卓越,对于能优化的方面,我们还会进一步去探索,也欢迎更多的同学跟我们一起讨论。
陈瑶,2015年校招入职美团,此前参与过美团平台移动端触屏版的前端开发工作,从0到1参与了智能支付应用层的前端建设工作,现负责美团收单业务扫码付小程序业务。
如果对我们“智能支付大前端团队”感兴趣,可直接简历发送给陈小二同学([email protected])。欢迎加入美团,跟我们一起探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