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经济学(2):从微观出不清市场到宏观周期性运行

全书PDF下载:https://pan.baidu.com/s/1VfHsY6R0D7BgH7y_O8jr4g

重构经济学(2):从微观出不清市场到宏观周期性运行_第1张图片
|张明 著|

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理论的描述是那样星空灿烂、明月皎洁,但实际运行的经济体系却经常乌云密布,大雨滂沱。

自从人类社会确定市场经济以来,经济的运行总是繁荣与萧条相伴而行。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经济学家总一直天真乐观地认为是经济背离理论而行,不愿睁眼看看运行于他们身边残酷的经济周期绞杀事实。

但是,1929年10月的纽约股市大崩溃,触发了长达10年之久的经济大萧条,真正教训了天真的经济学家们。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是一个非常敢于进行理论创新的经济学家,以他对人类的极端责任感和天才的睿智,第一次号准了宏观经济运行的脉象。《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发表,从宏观上建立了较完善的国民收入运动理论,解释了他亲历过的那个时代的混乱不堪经济事件。

他创建宏观经济的理论基础,是从大量经验事实中归纳出的三个“基本的心理因素”,即:“消费倾向”,“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和“现金流动偏好”。

从理论构建的框架上分析,三个“基本的心理因素”,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个人和厂商而言的。但是,他没有纠缠于微观方面的理论奠基,而直接从经济统计的总量出发,把一国一个时期内(一般是一年)的产品用途分成两类。一类是人们用于消费的产品,对应于这类产品的需求被称作消费需求;另一类是人们用于再生产的产品,对应于这类产品的需求被称为投资需求。

“消费倾向”的心理因素决定了人们对于消费产品的需求。凯恩斯认为,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用于增加消费的那部分需求逐渐减缓。所以,一国经济总量中被用于消费的部分,必将随着一国经济总产出的不断增加,份额不断下降,从而,总产品中不能被消费吸收而被“强制”储蓄的份额和绝对值都不断增加。这就引起了消费需求不足。

而“对资本的未来收益预期”的心理因素决定于“资本的边际效率”。由于不断增加的“强制”储蓄部分,被转化成越来越大的投资规模,导致资本边际生产力不断递减。资本边际效益的不断下降,必然引起实物利息率的下降。

“现金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这样一种心理因素,它决定了人们愿意持有货币的意愿或需求。在一定的货币供应量下,“资本的边际效率”同“现金流动偏好”一起,加上一国货币的存量,三者综合作用同时决定了货币的利息率。

而正是资本的实物利息率决定了厂商对投资的需求,而货币的票面利息率又决定了人们愿意提供出来的承载资本投资周转的货币数量。实物利息率的降低减少了资本家对于投资的需求,而票面利息率的降低减少了用于承载资本投资周转的货币数量。两者的共同作用,就使得投资需求不足。

就是这样,凯恩斯得到了结论:当随着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被用于消费部分的产品由于必然出现的消费需求不足而无法被完全消费。而这些产品被“强制”储蓄后,转而形成被用于再生产的投资部分,也由于投资需求不足而无法用去。两者的共同作用,无法使得生产规模达到它本应有的规模。从而,经济运行结果一般地总处于于社会总生产能力的下方。

用最精炼的话概括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精髓就是:经济均衡总量由“被动”储蓄量等于“主动”投资量瞬间的那一个值决定。均衡总量是一系列可能的点,而一般均衡经济理论假定的充分就业时的均衡总量,仅是所有可能均衡位置的上极限。从而一般地,经济均衡总停留在非充分就业状态上。

这样的宏观理论叙述的结论就是,市场经济机制的自行运转,必然使得社会经济在未达到新古典经济学所论证的充分就业均衡之前,就形成了生产供给相对过剩,而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的尬尴均衡,导致大量失业存在。从而,凯恩斯得出结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机制无法让经济自动调节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如果对这样的经济运行进行评价的话:“这样的经济运行不但是相对过剩的,而且是平衡的,并且还是平静的。”

当然,这是一种令人无法忍受的结果。

既然无法依靠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来解决总需求不足导致的生产停滞和工人受苦,不妨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来校正因总需求不足导致的生产发展停滞和工人受苦。两者的结合,就形成了当代世界上最为流行的经济模式:“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的特点是:日常生产和消费的决策大都仍由个人和厂商自由做出,然而在经济稳定、收入再分配、公共消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经济决策由政府来掌握和实施。这就是所谓的用政府“校正”市场的“失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迅速变成了西方国家制订经济政策的依据。但是,实施了这些经济政策后,各国通货膨胀问题都开始抬头。当时,经济学者都以过度需求来解释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缺口”和“通货紧缩缺口”模型,认为前者是由需求过度造成的,后者是由需求不足引起的,从而,通货膨胀与工人失业两种现象不可能同时发生。

然而,问题并不如此简单,在这些国家里真实出现的是:一方面,失业人数持续地增加;另一方面,物价也在持续地爬行上升。问题严重到以至于经济学界发明了一个专有名词以定义这种经济现象——“滞胀”。于是,通货膨胀和失业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二者居一的选择问题,从而对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形成了严峻挑战。

在这一问题上,各种经济流派的解释莫衷一是,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以下四种。有用菲利普斯发现的菲利普斯曲线,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互为替代的关系来解释。而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者却用经济运行中存在着固有的“自然失业率”,在短期中它可随着物价的上升和下降,来回徘徊就形成了失业与通货膨胀互换现象。但是,理性预期学派却更加顽固地认为,由于人们在理性地理解经济信息后,估计到各种政策的后果,甚至连暂时的产量上升和失业率下降也不可能,从而,货币政策运行的结果仅是徒然地引起物价的持续上涨。还有的用“刚”性工资或“粘”性工资导致产品成本的持续上涨来解释“滞胀”现象。

同时,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也在逻辑上接受严格的检验。因为,他所归纳出的有关微观方面的三个“基本的心理因素”,即:“消费倾向”、“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和“现金流动偏好”,与现代最成熟的微观经济理论——新古典经济理论,只有在“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相符,即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不断递减能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看到踪迹。但是,“随着收入增多,消费递减倾向”却无法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得到说明。针对“现金流动偏好”来说,由于新古典经济理论体系本身并不需要货币的存在,所以,它根本无法与之产生联系。这就是人们现在认识到的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基石问题。

还有,真实的经济运行总是具有繁荣—衰退—萧条—复苏这一周期性运行特征。对此,凯恩斯用资本家的“血性冲动”来解释,但依照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则更为合适。

“血性冲动”或“创新”理论,可以认为是资本的重组与创新,其实质是科学技术发展而形成的生产力扩大,通过资本的人格化代表——资本家的攒钱动机,促进社会再生产资本的新投入,扩大了对资本的需求。而投入再生产的资本,必须要与劳动相配合,故而带动了劳动的新投入,使得就业人数增长。又由于就业人数增加,工人的工资收入增多转而扩大了消费需求。这样,从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方面同时扩大了社会有效需求,故而导致总产出的扩大,容纳了生产力的发展。

以上是宏观经济学的大致归纳。

但是,后人不能苛求前人,希望前人把一切事情都理得井井有条,让我们净乘树下之凉。凯恩斯等人的宏观经济理论被放在实践的砧石上检验了80余年,原本被认成的许多真理和一般看法,在今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人们一致认为,必须要用新的理论来统摄宏观经济运动的事实。

宏观经济学之所以还不是一门令人信服的学说,还在于它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即尚未从微观经济学中自然而然地引导出来。于是,宏观经济学有一个重要愿景,就是建立它的微观基础。

今天的宏观经济学已成为一门百花齐放和激烈论战的学科。正是由于理论至今还没能完全统摄事实,使得宏观经济学理论变动不居,也使得它具备一种新学说诞生前的不完整性、脆弱性、易伤害性和开放性、容纳性、混沌性。它已是一门最能激发人们探求真理兴趣的领域,是一个最富于挑战性的理论战场,也是一个人们翘首以望的预期能够产生最激动人心理论的属地。

本文下一步的阐述,就是要从微观的产业的需求供给模型开始,过渡到整个国民经济如何运行模型,从而让微观经济的结论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描述宏观经济运行上去。

作者联系方式:

QQ:1103797371

微信:zhangming1954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构经济学(2):从微观出不清市场到宏观周期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