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己的答案,让别人说去吧

选自己的答案,让别人说去吧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998年前后,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红遍大江南北。那个时候我刚读初中,电脑还没有普及,OICQ(QQ的前身)才刚刚起步,报刊亭里最畅销是知音和读者,电视里都是金庸和琼瑶,这样一本没有侠客们的打打杀杀、没有男女主角的死去活来,只有纯净和唯美的小说,迅速占领了青少年的心,并掀起了一股纯爱小说热潮。

之后的那几年,我从牙缝里挤出一些零花钱,买过几本盗版的痞子蔡的小说,度过了初高中时光。我是个不太读书的人,痞子蔡应该算那时候最熟悉的作者了吧。上了大学以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渐丰富,那些小说渐渐被淡忘在某个角落。直到前几天在亚马逊书店里看到《孔雀森林》。

“你在森林里养了好几种动物,马、牛、羊、老虎和孔雀。如果有天你必须离开森林,而且只能带一种动物离开,你会带哪种动物?”

我曾经一度迷恋做各种非主流心理测试。看到这道题时就迅速地选择了老虎。我是这么想的:要离开森林,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羊太弱,牛又慢又笨,马看起来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不如老虎威风,有老虎在身边,肯定不会吃亏。至于孔雀,这东西除了长得好看,有什么用?我把这道题扔给了几个朋友,他们有选马的,说走累了还能骑;有选牛的,说牛听话,还能吃肉;有选羊的,说羊温顺,是个好伴侣;有选老虎的,说老虎个头大肉多,能多吃几顿。但无一例外,没有人选孔雀。后来我把答案发给大家,他们知道孔雀代表金钱以后,纷纷表示很欣慰。

男主选择了反派角色孔雀,这很容易理解,从书名就能看出这本书是写孔雀的。故事内容也很简单,以心理测验为主线描写了男主的三段爱情:孔雀与老虎的阴差阳错、孔雀与羊的注定无缘、孔雀与孔雀的无疾而终。还有另一条线索,三位女伴都说过“你不像是选孔雀的人”以及“你果然是选孔雀的人”。男主从一开始的抵触“孔雀”,到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是“孔雀”,最后慢慢理解并接受“孔雀”。

主题的升华在结尾部分,借男主的老师的嘴说出一个观点:人的心路历程是软的而且具弹性,机械式理论是很难预测的,也常会出错。别人不能论断你,心理测验也不能,只有你自己才可以。

“人们努力找寻某些框架以便套在各式各样的人身上,似乎这么做可以帮助了解人、分类人,让深奥的东西拥有表面上的定义。被套上框架的人,如果不喜欢这框架,往往用尽一切力量挣脱。其实这算白费力气,因为去了一个框架,还会再来另一个新的框架。直到套上一个喜欢的框架为止。但有些人却能自外于这些框架,简单轻松的活着。他们从不试着扭转别人的刻板印象或定义,因为他们是为自己而活,不是为了改变别人无聊的想法而活。我们都在追寻自我,寻求自我价值的肯定。重点不在于别人怎么看你,而在于你怎么看你自己!”

我说过我曾经一度迷恋做各种非主流心理测试,甚至曾沉迷于星座,各大网站的星座性格分析倒背如流,并乐此不疲的在自己和身边的好友、同学中对号入座,射手座果然很花心,处女座龟毛一点都没错之类。但是后来慢慢的发现,似乎也有不准的时候,比如天秤座也有品味差的,金牛座也有花钱大手大脚的。我开始反思,是否为了变成某类人,才成了某类人?对别人有先入为主的性格印象,是否有失偏颇?直到有一天,跟一个好友聊起各个星座的性格,她说,如果这东西真这么准,世界上岂不是只有十二种人。这句话犹如醍醐灌顶,是啊,性格的构成何其复杂,怎么能只凭出生的日子就进行机械的划分呢。

在面临选择时我们往往会根据自己当下的价值观进行判断,同时又常常很在意别人做出的选择,臆想着“假如我是那一种人”,或者“我要努力变成那一种人”,却忘记了怎样漂亮的活出自己。

从现在起,丢掉框架,爱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选自己的答案,让别人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