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TCP/IP 读后感

总结

   个人特别不喜欢那种很厚的书,尤其是以内容为主的,比如《C++ Primer》,从头到尾硬啃了两遍,很痛苦,收获是有的,但效率不见得很高。计算机网络作为很重点的基础学科,该领域的神作TCP/IP详解卷我买来放在书架上好久,还是生不起阅读的兴趣。而图解TCP/IP这本书,自我第一次翻开起,就情不自禁的花了几天把它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个人认为,这是一本很好的书,有关TCP/IP的框架已经阐述的很好,书中有大量的图文和类比说明,阅读起来很愉快。个人很喜欢它的排版,每页的左侧有很大的留白,可以做大量的笔记,方便自己记忆。

  个人觉得,可以先通读这本书,对于像深入了解的知识,可以再去翻阅TCP/IP详解卷

TCP/IP

  有关计算机网络基础的知识,想象一下,自己从QQ发送一段小电影给基友,到基友看到小姐姐后欣喜若狂的这整段过程。要是能理清这段过程数据的整个传送过程,这一块的基本框架原理就算是掌握了,其他的就是一些实现细节和外围协议了。毕竟,整个协议族的目的就是在网络节点之间传输信息。目前,Internet就是用的TCP/IP协议进行通讯的。

协议和分层

  TCP/IP的相关协议是很多的。想想就是简单的数据传输,为什么就搞的这么复杂呢。当两个人谈话的时候,大家嘚啵嘚啵得,信息就传送过来了是吧。其实,仔细想想,及时两个人之间谈话,信息传递也没那么简单的:首先,两个人说的话得互相听懂吧,这就是一种协议,如果有翻译,就相当于表示层的活;其次,两个人互相在听吧,要是一个在讲,一个在戴耳机,或者说我不听不听,这信息也没法传递吧,这就是会话层的活;再其次,速度也要控制,要是一个老外在一个6级飘过的英语小白面前狂飙口语,小白是不是一脸懵逼,这就涉及到网络带宽……。
  现在我们意识到,要想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传递,协议一定是需要的。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协议还不够么,为什么要这么多协议。协议过多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协议的分层,另一个就是时代的发展。首先谈第一点,协议的分层,协议的分层很明显会引起协议的扩展,本来我可以就用一个协议,就叫互联网协议,这样,互联网协议一统天下,那协议的分层还有没有必要?答案是:非常有必要。协议分层实现了模块化模块化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造车的人不会去造轮子,发动机,……他们只需要进行整体设计,然后用已有的模块进行封装就行了。模块化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设计难度,通过分层,每层只要利用自己下层的接口提供的信息,做好本职工作,并为上层提供服务就好。而且,每层可以有实现重点不同的协议,设计者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协议,进行灵活配置。第二点,时代的发展。有些协议的设计在当时是完全足够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需求的提出,这些协议就显得落后,就需要进行升级换代。最典型的就是IP协议:由于设计之初只用于几个机构间的通讯,IPv4被认为够够的了,随着称为全球性的协议,再随着物联网的发展,IPv4地址怎么看都不够用。当年分的ABC类地址早就被子网掩码所替代,凭借NAT技术还能接着续命。其他好多协议都是这样,有时候,不要理想当然的觉得别人蠢:IPv6这么好,为什么还在用IPv4,要考虑时代的进程。这一点,MAC地址就很好,一直够用。

地址

  计算机网络通讯中,有3个地址,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号。其中,第一个地址用来进行网络定位,第二个地址用来进行主机定位,第三个地址用来进行应用程序定位。以发快递为例,第一个地址用来定位到你的公司,第二个地址用来定位到你的办公室,第三个地址用来定位到你个人。

  此外,还有个URL,可以视为IP地址的别名。因为IP地址是一连串的数字,比较难记,就使用网址进行标识,通过维护一个地址映射表来实现地址转换。

数据传输

  在整个协议体系中,真正负责数据传输的是下半层协议:包括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这些协议在后台干着脏活累活,而且干的越好也没有人注意到他们。下面,简单说下他们都干了什么活。

  传输层负责数据的分块和传输。传输层有两个重要的协议:TCP和UDP。其中,TCP提供可靠传输,UDP提供高速传输。

  网络层负责IP地址的管理和路径选择。要知道,网络之间是通过线路和路由器连接的,IP层通过路由选择,为数据指向通往接收端的道路。如果传输层对数据的分块过大无法在数据链路上传输的话,IP层还要对数据进行切片和重组。

  数据链路层负责点对点的传输。再拿快递举个例子。一件快递从北京传往江苏的一个小县城——江都(当然现在是江都区了)。IP层负责路径选择:从北京——南京——扬州——江都——目的地。在每两个地址之间进行传送的,就是数据链路层的工作。

  最后是物理层,这里的数据就是实际物理信号了,是真正的底层。没有物理层,所有的数据传输也就无从谈起了。

以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记,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