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集自由人
如何高效地学习,如何在碎片化时代建立个人知识库,这是21世纪困扰绝大多数人的几个问题,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呢?于是分子集邀请到了Evernote中国首批认证咨询师ECC李参来进行指导。
关于在碎片化时代如何去建立自己的信息库和经验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碎片化时代信息的存储。
第二部分是如何高效率的去管理这些海量的信息。
第三部分是如何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主要的目的是在现今数据爆炸的大环境下提升应对各种类型信息的能力。过去我们不会接触到现在那么多的信息,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各个领域的人都会感到很焦虑,因为每天都会经受无数信息的狂轰滥炸。这就需要去提升自己管理信息的能力,让信息能够为我所用。
第一部分是关于,碎片化信息的存储
目前来说我们需要去辨别信息的来源和类型。我们每个人每天,既是信息的产生者又接收者,我们每天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文字、图片、文件、视频、笔记等等。那么你如何高效地去处理这些信息呢?
①首先,我们要了解信息的来源。比如手机和电脑,手机并不简单的只是一个通讯工具了,它拥有很多的功能,你可以手机上完成各种事情。电脑也是一样,不再单纯只是上网、娱乐的工具。除了手机和电脑以外,日常的沟通、会议、书籍杂志以及传统媒体,都会成为你的信息来源。而信息的来源就决定你会得到有什么样的信息。
信息的来源一般情况下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创造的,另一种是从别处得到的。你使用手机拍照,就创造了一个图片类的信息,那么别人给你发消息、打电话、发邮件等等,对你来说也是得到了信息。
②我们要知道怎样才能去高效地处理这些信息。每一个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是不一样的,那他所面临的信息来源和类型也是不同的。
我们首先需要知道我们面对的信息类型,才能够很高效地处理。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面临这些类型的信息,一类是纸质的资料,比方说打印文件、宣传资料、名片等等。另外就是电子的,不管是从电脑还是从手机上接收的信息,比如说文字和图片,文件等。
我记得最早的时候我们经常会使用一个工具——WORD。因为它是一个载体,一个存储的地方。如果没有这种载体,你就不能存储信息。(这里不包括网页里的文字和图片,它是HTML格式,超文本)那么不管是你发生的,还是接收的都会有这样的信息类型。
目前我们的信息越来越碎片化,越来越海量化,而我们也因为处理这些信息变得越来越焦虑。我们会发现我们经常处理不了,hold不住它们,而且处理的效率也较低。所以处理时就要考虑好信息的来源,以及信息的类型。
③要找到适合的存储工具。对于我们来讲,有三个存储工具需要我们特别对待。
第一类存储工具,叫做云笔记
第二类存储工具叫云盘
第三类叫做云相册
像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为知笔记,这些都属于笔记类的软件。
这三种类型的工具,实际上都有自己比较擅长的领域,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云存储。云存储就是需要用云盘来保存信息,就这点本身来讲,就是一个特别必要的事情。
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同了,信息量非常大,所以我们需要用更好的、更为高效的方式来管理我的信息。
这其实是一种思路的问题,比如我们前面讲到的云存储,这就是一种转变思路的方式。不要再说笔记本电脑丢了,然后重金悬赏,我们都知道电脑不值钱,里面的信息值钱,但你为什么要让信息就这么意外的损失掉呢?
我们的存储也是一样,我们不要把过多的精力去放在怎么区分,怎么整理上面,而是借助能够更快地帮助我们定位的工具,来更快速地找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我们的信息要尽可能的在一个地方汇聚,这样我们用的时候,才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把它调出来。那么除了这个以外,我们还要去考虑信息的加工与应用。因为信息跟知识最大的区别——有用的信息才叫做知识,而没有用的信息就叫做垃圾。
第二部分是如何高效率的去管理这些海量的信息
先把资料都存储到云笔记里面,视频一类的大型文件使用云盘,图片类的使用云相册。除了这些以外,你就可以把其他的信息全都存储在云笔记里面。
然后下一步我们把它叫做明确意义,
就是说每个信息都有它固定存放的位置,这个是很有价值的,就像我们怎样才能够保证家里面永远都不乱?首先就是每个物品都有它固定存放的位置,这点很关键。
接着我们就需要建立分类了,这个在印象笔记里面是有笔记本和笔记本组,以及一种叫做标签的分类。其实这种分类的方式不仅仅可以应用于印象笔记,同时还可以用于很多的领域。
对于我们来说分类其实有很多种,我们把它叫做分类逻辑。所谓分类逻辑就是怎么去分类,比如用印象笔记来进行分类的话,你可以用任务名称,或者是关注点。比方说我的任务名称是给分子集进行知识管理分享。
然后来自各方面的信息都可以存储在这里。除了这个以外,我们可能还会有些其它的关注点,比方说像读书、电影、运动健康、英语学习等等,这个也是一种分类的方法。
第三部分是如何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这个部分就有点类似战略储备
比如说读书、电影、旅行、运动、健康饮食、写作、自媒体、知识情报库,都是我所关注的领域。平时我不管是从哪儿看到关于这些方面的信息。
首先就会把它们收集到inbox收集箱里面,然后定期把这些信息进行加工,然后往信息库里存,往知识体系里面搬,到时候就能够用的到。
分类可以很快的定位信息,搜索也可以,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信息归类多了的话,你的效率就会低。
所以引入第三个叫做标签的东西,标签和分类的逻辑是不太一样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区分标签和分类,标签我们叫做命题写内容,最典型的就是文件夹。分类,就像我们手机里面的通讯录,分成两个组,你要么是同事那组,要么就进朋友那组!
微信的标签就跟联系人完全不同。
微信是以联系人为核心,你只需要给他增加属性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去考虑到底应该把这个联系人放到那一组里。
当看到一个联系人的时候,你可以给他加上各种各样的属性,这就是标签的逻辑。比如,你可以给他加上朋友的属性,可以给他加上同事的属性,也可以给他加上代购的属性。
这就是标签和分类完全不同的地方,所以使用标签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让我们整理信息的思路和逻辑跟往常不一样,这样我们处理信息的效率就会大为不同。
博客,传统意义上对博客就是进行分类,要么是按日期分类要不就是分大类,我写博客写了六年,大概写了四百多篇文章,我自己都不记得两三年前写了什么文章,何况是读者?但是通过标签就很容易找到了。
因为博客的文章是主题,这篇文章跟什么有关你就打上什么标签,你如果想去看我写的印象笔记有关的文章,那你就找到我的博客,直接找到印象笔记这个标签就可以了,这里就会存储着。
所有和它有关的文章,很好定位,你也很好找,因为你的查询会变得很有针对性。
你在查询的时候,只需要按照相应的标签去查询就可以了,如果就想单纯看标签怎么应用?那你就可以找叫“标签”的标签,想看百度云的文章就直接找百度云,要看读书的文章就找读书的标签。
给文章贴标签,贴着贴着你就会发现,不同的文章会有相同的标签,就是这个道理。
更强的信息整合是未来我们需要的。
而我们本身需要做的,则是适应信息碎片化时代,从碎片信息中系统地获取我们想要的知识,而不是被太多碎片转移注意力。无论我们是否已准备好迎接信息碎片化时代,这已经成为一个发展大趋势。
在这个时代,我们更需要信息聚合工具,来帮助我们组织信息、管理信息。
END
感谢阅读
转载请联系作者,喜欢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