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一篇文章,老生常谈的话题。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结论。
因此争论不休,和平共处成为奢侈品。
这正是世界有意思的地方,多元才是常态,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
全文如下:
1、白酒为什么分粮食酒和酒精酒?
传统的中国白酒主要是以优质红高粱(俗称红粮)为主要原料经固态或半固态糖化、发酵、蒸馏而成。酿酒行业的行业术语叫做固态法白酒。
食用酒精是以玉米、薯干或糖蜜为原料液态发酵蒸馏而得。调制的白酒,食用酒精超过30%称为液态法白酒,低于30%叫做固液结合白酒。
新中国建立后,当时粮食匮乏,主要是为了节省粮食,先是轻工部在山东临沂试点,走固液结合道路,采取勾调串方法。勾是把白酒的酒头酒尾加到稀释的食用酒精(酒精是95度)中去,调是三合一:食用酒精三分之一,白酒三分之一,洁净水三分之一;串是把食用酒精放在底锅水中,箅子上边是白酒发酵醅,然后利用串蒸使酒精与发酵醅中白酒混匀。
2、喝酒不是就是喝酒精吗?白酒和食用酒精主要成分不都是乙醇吗?
白酒与食用酒精的主要成分都是乙醇和水。
但传统的中国白酒其主要成分除了乙醇和水以外还含有酯、酸、醇、醛类等物质。不同的酸、酯形成不同的白酒风格,如清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米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和兼香型白酒等等。
食用酒精是高纯度酒精,即高纯度乙醇。无酯、无酸。形成白酒芳香的高级醇微乎其微。传统的白酒其酸、酯、醇、醛的计量是以克/升或毫克/100毫升为单位,食用酒精则是以毫克/升位单位。
食用酒精经发酵,分三塔(蒸馏釜)或五塔不断提馏,乙醇纯度高,一般在95度以上,杂质少,卫生安全故可以食用。
但食用酒精缺少传统白酒具备的各种酸、酯、醇、醛,酒精勾兑酒必须添加相应的香精香料。酒精勾兑的酒浮香感明显、香气刺鼻、呛而短的原因就在于此。
3、好多专家喜欢说白酒勾兑是工艺。是的!
白酒勾兑中的勾兑在白酒生产技术中的行话叫酒体设计。好酒与差酒相勾兑,勾兑后的酒可以变好酒;差酒与差酒相勾兑,勾兑后的酒也可以变好酒;如果好酒与好酒勾兑,比例不当,各种酒的性质、气味不合,也可能使勾兑后的酒质量下降。但一般来说,好酒与好酒勾兑,质量总是提高的。
由于有勾兑这一工序,各种杂味酒不一定是不好的酒,它们可以用作调味酒,尤其是苦、酸、涩、麻的酒,还可能是好酒。后味苦的酒,可以增加酒的陈酿味;后味涩的酒,可以增加酒的香味,可作带酒、搭酒;有焦糊味的酒,有酒尾味的酒,以及有霉味、倒烧味、丢糟味的酒,如果这些酒异味较轻微而又有其特点,也可作为搭酒,少量用以勾兑,可增加酒的香气。
但是,由于食用酒精卫生、安全,成本低,无异味、无酯、杂醇低,易于调制各种香型的白酒。80年代中后期由于中国食用酒精质量的提高,全国酒厂特别是大型酒厂普遍采用食用酒精勾兑白酒,目前市场上中低档白酒绝大多数是酒精勾兑酒。
可见,“勾兑”是分两种的,有酒兑酒和酒兑水,我们消费者说的勾兑是酒精兑水,你酒和酒兑,这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嘛?
4、酒精酒和纯粮固态发酵酒巨大价差是最大的动力。
有人说食用酒精也是粮食,其实不是的,食用酒精主要是利用薯类、谷物类、糖类作为原料经过蒸 煮、糖化、发酵等...
食用酒精的价格目前大约为6800元一吨(95度)折合65度为4700元左右一吨。
纯粮固态发酵的麸曲清香型白酒大致在8000元一吨(65度),大曲清香型白酒10000元左右,浓香型白酒普通级在16000元左右。
中国民间三斤粮食一斤酒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以65度计算原粮出酒率在45%即二斤多粮食可酿制一斤65度的白酒。
白酒的主要成本是原粮价格、稻壳辅料价格。原酒的成本一斤在4-8元,20元一斤的说法缺乏根据。
5、有人说因为没有办法识别白酒添加酒精,还有年份酒成份没法检测,所以不能出台标准?
酒精勾兑白酒和白酒年份酒问题不是检测方法问题,没有方法可以用最笨的办法,比如“芝华士”前些年在中国就遇到过年份问题,英国人就是用协会监督记录证明的,用国家信用做保证,其实关键是诚信。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马勇想了个笨办法,就简单规定成品白酒放置多少年,年份就是多少年。
只要是想解决,办法总会是有的,据中国酒业协会透露,中国传统白酒添加食用酒精的鉴别技术已经取得突破。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和同位素质谱分析方法鉴别白酒年份酒的成果通过鉴定。
方法也有了,为什么还不做呢?我也是醉了。。。
6、有专家说,食用酒精比传统白酒更健康,是吗?
传统工艺不如酒精勾兑白酒纯净、卫生、安全,甚至传统白酒不如酒精勾兑白酒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我们这些年来对白酒的科研太少了,你知道白酒里的那些微量物质对人体有什么益处吗,最近,不是江南大学研究出。高度的、没有勾兑的白酒,自然老熟的原酒,相当于57味中药。所以,专家还是且慢喷,小心变“砖家”!
再说,既然是更纯净、卫生、安全,那为什么都是偷偷摸摸,不承认和标明自己的产品是采用食用酒精勾兑技术生产的新型白酒。目前的状况是,每一个厂家都在千篇一律地鼓吹自己“研制”了什么新产品。要么是说窖龄长,要么就是某某知名品牌的系列产品。这些产品不借助传统工艺的招牌,是难以上市销售的。
7、消费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明明白白喝酒,比如白酒年份酒的标准是什么,比如应该标注白酒的液态、固液结合和固态三种生产工艺。
现在,一些厂家掩盖一些真实的情况,本来不是用粮食来酿造白酒,而是用食用酒精来勾兑白酒,在民法上就是一种典型的掩盖真实情况,就是欺诈。就像阿里的问题一样,不在假货,而在欺诈!
不诚信的行业有什么希望,能得到别人用尊重吗?
是酒精就说酒精,是化学酒就说化学酒!
是山寨白酒就说山寨白酒!
是仿白酒就说是“仿白酒”!
8、塑化剂是怎么回事?一点塑料管就会使酒超标?酒里有塑化剂是不正常的,塑化剂既不是食品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不允许人为添加,可我们的白酒里确实检测出很多都含有塑化剂,而且有些浓度还很高。传统白酒有塑化剂吗?不用勾兑来勾兑去,哪来的塑化剂?
9、酒精勾兑酒始于80年代后期。三精一水勾兑白酒是许多不法小酒厂为获取暴利的惯用手法。山西用酒精勾兑酒致死人命后,国家工商以及质检部门曾视为假酒进行罚没、查办。
随着中国食用酒精工业的发展和食用酒精质量的提高,特别是中国白酒大型企业、名牌企业的扩张,因酒精勾兑投入资金少、不需要大的场地、成本低、利润高,90年代初中国各大酒厂纷纷仿效。多年来酒精勾兑已经成为中国白酒行业的潜规则、秘而不宣。
始初,酒精勾兑酒为避免消费者的抵制,美其名曰:新工艺白酒,后又改称现代白酒。2007年国家出台了液态法白酒国家标准,与之相配套的白酒中食用酒精的定量分析标准至今尚未出台。
10、将酒精勾兑酒称为液态法白酒并列入国家标准是一大政策失误,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初期的迷失。它混淆了中国传统白酒与酒精勾兑酒的区别。尽管在一定时期维护了酒精制造业的发展和国家大型酒厂名牌酒厂的利益,但最终会从根本上伤害传统的中国白酒。
据知,中国出口的白酒国际上通称未经处理的酒精。
既然世界各国把醋酸调制的醋不以醋相称,为了中国广大消费者和中国传统白酒的根本利益,为什么我们不尽快地将酒精勾兑酒从白酒中扫地出门。
所以,酒精勾兑酒不宜称白酒!要称也只能是“仿白酒”。
11、从1999年沈怡方在武汉发表了“新型白酒是21世纪白酒发展方向”讲话。被记者姜诚在文汇报上发表了题为“中国白酒协会负责人揭‘老底’,七成白酒系食用酒精勾兑”的报导,把酒精勾兑酒的内幕呈现给大众开始,至今已经是十六年了,这十六年酒精勾兑白酒始终被媒体和大众所关注,现在百度上度一下“酒精勾兑”能找到相关结果1,56万多条。
12、由于与酒精勾兑白酒相比,传统白酒成本高、产量少,效益差,所以中国传统白酒越来越少。
据权威人士,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宋书玉说:真正规范的中国传统白酒,采用传统工艺、手工操作,从原料到酿造,到蒸馏,到贮存,到调制,参与酿造的酿酒大师,全程可追溯的中国白酒是稀有资源。这类酒由于受到产区,工艺的复杂,生产周期长,贮存周期长,在酿酒过程中的比例很小等等因素的影响。这类酒约占整个白酒产量的10%以下。
2014年白酒行业产量是1257.13万千升,那传统白酒也就是120万吨万千升以下,不及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的产量143.74万吨。
山寨横行,真酒萎缩,可悲也!
13、酒精勾兑酒、年份酒,名优大酒厂都是积极开路先锋。毋庸讳言,酒精勾兑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粮食、能源,企业特别是大型酒厂也获利匪浅。国家迟迟不出台相关标准究竟什么苦衷?其实谁都知道是利益集团绑架了政府,绑架了行业,绑架了公众。
其实,酒精勾兑白酒就像个双刃剑,使得白酒厂家获得了超额的利润,成了暴发户,但对于白酒行业来说是个退步,透支了整个白酒的品牌,也影响了白酒的技术进步,削弱了白酒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传统白酒,就是采用传统工艺、手工操作,从原料到酿造,到蒸馏,到贮存,到调制,这是真正的传统白酒,食用酒精勾兑只是酒精酒、伪白酒、山寨酒。白酒养虎为患十多年,“酒精勾兑酒”占了白酒80%的份额,绑架了白酒行业,已经到“大到不能倒”的程度,当今必须痛下决心,清理门户,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让酒回归酒----重立酿酒者敬畏之心!
重塑中国酒文化信仰,是白酒在弘扬中国传统酒文化的应有之意!
有网友评论:
禁止一项食品工艺,唯一的理由,只能是它被医学证明,严重危害公民身体健康。除此以外,没有任何理由颁布简单的行政禁令。
郭嘉允许,有法可依。事实上,酒精酒不会被废除,还会被发扬光大,趋利的本能会创造许多意想不到新技术改良品质,也许是广大酒友的福音。
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没有对错,甚至没有好坏,在有解和无解之间永恒博弈。
假设,中国市场上完全没有酒精酒了,会是什么状况呢?
会不会出现所有酒厂都完全酿造纯粮酒的局面?
酒厂的成本上升后,酒友们付出的成本是缩小还是增大呢?
社会总成本会减少还是增大?
你想过吗?
时间的朋友
来
喝茅台镇酱香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