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conf/tomcat-users.xml
<role rolename="manager"/>
<role rolename="manager-gui"/>
<role rolename="admin"/>
<user username="user" password="password" roles="admin,manager,manager-gui"/>
同时还需要修改,如无新建conf/Catalina/localhost/manager.xml 内容如下:
<Context privileged="true" antiResourceLocking="false"
docBase="${catalina.home}/webapps/manager">
<Valve className="org.apache.catalina.valves.RemoteAddrValve" allow="^.*$" />
Context>
无须重启tomcat即可生效。
export JAVA_OPTS="-server -XX:PermSize=128M -XX:MaxPermSize=256M -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 -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port=8999 -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ssl=false -Dcom.sun.management.jmxremote.authenticate=false -Djava.rmi.server.hostname=127.0.0.1"
使用jconsole或者jvisualvm远程连接,监控,如果连接不上Djava.rmi.server.hostname应配置为本机ip。
-Dfile.encoding:默认文件编码
-server:表示这是应用于服务器的配置,JVM 内部会有特殊处理的
-Xmx1024m:设置JVM最大可用内存为1024MB
-Xms1024m:设置JVM最小内存为1024m。此值可以设置与-Xmx相同,以避免每次垃圾回收完成后JVM重新分配内存。
-XX:NewSize:设置年轻代大小
-XX:MaxNewSize:设置最大的年轻代大小
-XX:PermSize:设置永久代大小
-XX:MaxPermSize:设置最大永久代大小
-XX:NewRatio=4:设置年轻代(包括 Eden 和两个 Survivor 区)与终身代的比值(除去永久代)。设置为 4,则年轻代与终身代所占比值为 1:4,年轻代占整个堆栈的 1/5
-XX:MaxTenuringThreshold=10:设置垃圾最大年龄,默认为:15。如果设置为 0 的话,则年轻代对象不经过 Survivor 区,直接进入年老代。对于年老代比较多的应用,可以提高效率。如果将此值设置为一个较大值,则年轻代对象会在 Survivor 区进行多次复制,这样可以增加对象再年轻代的存活时间,增加在年轻代即被回收的概论。
-XX:+DisableExplicitGC:这个将会忽略手动调用 GC 的代码使得 System.gc() 的调用就会变成一个空调用,完全不会触发任何 GC
Tomcat 6/7/8 的优化参数有点不一样,最好按下面的方式看一下官网这个文档是否还保留着这个参数
Tomcat 6 文档:https://tomcat.apache.org/tomcat-6.0-doc/config
Tomcat 7 文档:https://tomcat.apache.org/tomcat-7.0-doc/config/
Tomcat 8 文档:https://tomcat.apache.org/tomcat-8.0-doc/config/
name="tomcatThreadPool"
namePrefix="catalina-exec-"
maxThreads="500"
minSpareThreads="100"
prestartminSpareThreads = "true"
maxQueueSize = "100"
/>
重点参数解释:
maxThreads,最大并发数,默认设置 200,一般建议在 500 ~ 800,根据硬件设施和业务来判断
minSpareThreads,Tomcat 初始化时创建的线程数,默认设置 25
prestartminSpareThreads,在 Tomcat 初始化的时候就初始化 minSpareThreads 的参数值,如果不等于 true,minSpareThreads 的值就没啥效果了
maxQueueSize,最大的等待队列数,超过则拒绝请求
"tomcatThreadPool"
port="8080"
protocol="org.apache.coyote.http11.Http11Nio2Protocol"
connectionTimeout="20000"
maxConnections="10000"
redirectPort="8443"
enableLookups="false"
acceptCount="100"
maxPostSize="10485760"
compression="on"
disableUploadTimeout="true"
compressionMinSize="2048"
acceptorThreadCount="2"
compressableMimeType="text/html,text/xml,text/plain,text/css,text/javascript,application/javascript"
URIEncoding="utf-8"
/>
重点参数解释:
protocol,Tomcat 8 设置 nio2 更好:org.apache.coyote.http11.Http11Nio2Protocol(如果这个用不了,就用下面那个)
protocol,Tomcat 6、7 设置 nio 更好:org.apache.coyote.http11.Http11NioProtocol
enableLookups,禁用DNS查询
acceptCount,指定当所有可以使用的处理请求的线程数都被使用时,可以放到处理队列中的请求数,超过这个数的请求将不予处理,默认设置 100
maxPostSize,以 FORM URL 参数方式的 POST 提交方式,限制提交最大的大小,默认是 2097152(2兆),它使用的单位是字节。10485760 为 10M。如果要禁用限制,则可以设置为 -1。
acceptorThreadCount,用于接收连接的线程的数量,默认值是1。一般这个指需要改动的时候是因为该服务器是一个多核CPU,如果是多核 CPU 一般配置为 2.
maxConnections,服务器在任何给定时间将接受和处理的最大连接数。当达到这个数字时,服务器将接受,但不处理另一个连接。这个额外的连接将被阻塞,直到正在处理的连接数量低于maxConnections,此时服务器将开始接受并再次处理新的连接。请注意,一旦达到限制,操作系统仍然可以接受基于acceptCount设置的连接。默认值因连接器类型而异。对于BIO,默认值是maxThreads的值,除非使用Executor,在这种情况下,默认值将是执行者的maxThreads的值。对于NIO和NIO2,默认值为10000.对于APR/native,默认值为8192。简单来说就是nio使用maxConnections代替maxThreads。
简单配置
<Connector
port="8080"
protocol="org.apache.coyote.http11.Http11Nio2Protocol"
connectionTimeout="20000"
maxThreads="800"
redirectPort="8443"
enableLookups="false"
/>
请注意,对于Windows上的APR / native,配置的值将降低到1024的最大倍数,小于或等于maxConnections。这是出于性能的原因。
如果设置为-1,则maxConnections功能将被禁用,连接不会被计数。
禁用 AJP(如果你服务器没有使用 Apache)
把下面这一行注释掉,默认 Tomcat 是开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