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path2vec https://dl.acm.org/citation.cfm?id=3098036是17年发表的,使用基于meta-path的随机游走重构节点的异质邻居,并用异质的skip-gram模型求解节点的网络表示。DeepWalk 是同质网络中的表示学习方法,并不能直接应用到异质网络。比如:并不能解决多种类型节点的“word-context”对的问题,异质网络中的random walk问题。
本文提出了两种模型,metapath2vec 和 metapath2vec++。模型框架如下图所示:
条件概率 p(ct|v;θ) 定义为soft-max函数 p(ct|v;θ)=exp(XctXv)∑u∈Vexp(XuXv) 。
这个公式,每计算一次,就会遍历所有的节点,计算起来并不高效,根据Word2vector中的负采样优化,上式可以写为
metapath2vec在构建P(u)分布的时候,忽略了节点的类别信息。
给定一个异质网络 G=(V,E,T) 和meta-path P:V1⟶R1V2⟶R2⋯Vt⟶RtVt+1⋯⟶Rl−1Vl 那么第i步的转移概率可定义为:
部分源代码
meta-path-based Random Walk的源代码连接https://www.dropbox.com/s/0ss9p4dh91i3zcq/py4genMetaPaths.py?dl=0
作者在论文中用的meta-path是”APVPA”。
metapath2vec++
metapath2vec在计算softmax时,忽略了节点类型。换句话说,在采集负样本时,没有考虑样本是否与正样本属于同一个节点类型。因而本文提出,异质的负采样 (Heterogeneous negative sampling)。也就说条件概率 p(ct|v;θ) 在特定的节点类型上做标准化。
实验
在实验方面,本文主要做了multi-class分类,节点聚类,相似性搜索,可视化。
本文将AMiner数据集按照论文发表的会议分为八大类,对于每个作者节点的标签,则是选择作者曾经发表的论文中,占比例较大的标签;如果是相等的,那么从中随机选择一个标签。
在聚类任务上,作者使用的是K-Means的方法,NMI指标。
从代码实现来看,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作者-会议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并不能直接观察到,而是通过作者-论文-会议这样一种路径构建的。因而,最终学到的只是作者、会议节点的embedding向量表示。在分类等任务上也是针对的作者,会议节点。